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得失从心

2022-12-08梁果果

作文周刊·高二版 2022年44期
关键词:实则网络资源社交

梁果果

杜甫曾感叹“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而今,远隔万里亦能信息互联;宋濂曾自白“家贫,无从致书以观”,而今,不必拜师访友亦能学习百家思想;岳飞曾惜别“好山好水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而今足不出户便能游遍天下美景……但当我们洋洋自得于互联网的种种便利时,也被禁锢其中,挣脱不开。

互联网时代,我们失去了什么?为了获得便捷的服务,我们选择授权各种各样的平台,让渡隐私,在互联网世界里近乎“裸奔”;为了追求便利的沟通,我们选择使用各种即时通讯软件,结果却被牢牢地包裹在“信息茧房”中,永远有着回不完的消息、刷不完的“朋友圈”、抢不完的红包;为了获取快捷的信息,我们选择浏览各种碎片化的内容、看短视频,最终却淹没在了无味的“心灵鸡汤”中,失去阅读能力而不自知……因此有人说:“不是互联网偷走了时间,而是人们抛弃了时间。”在我看来,互联网时代,得失从心。

互联网给人们带来的最大危机是,人们看似拥有了很多,实则失去了更多。以学习为例,古人治学,常是早起贪黑、悬梁刺股,寒来暑往而不敢有一日懈怠,于是便有了凿壁偷光、囊萤映雪等故事。而在互联网时代,便捷的搜索引擎让我们能快速、便捷地得到答案,而懈于深入探究。二者相较,古人之学虽未必完善,但皆为深思所得,内化于心;今人之学,除却标准答案外,再无其他。在互联网世界里,这种看似充实,实则空虚的例子不胜枚举:我们沉迷于不需出门的网络虚拟社交,陶醉于拥有大批网友,最终却发现网络社交大多是“见光死”;我们收藏网上各种有关“自律”的文章,幻想自己能因此变得更优秀,最终这些文章只能躺在收藏夹里默默“吃灰”;我们希望通过观看短视频等快捷方式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最终除了获取一大堆毫无营养的信息外一无所获……渐渐地,我们除了欲望,一无所有。

欲望的滋长带来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渐渐地,不断碰壁的现实世界和生活的压力迫使我们寻找精神寄托,我们开始痴迷于窥视互联网里的美好,沉迷于“朋友圈”里的精彩生活,接受各种“心灵鸡汤”的灌输,幻想着一夜暴富的神话……结果发现,不是我们不想对生活做出改变,而是已经失去了改变生活的能力。在互联网世界里,我们舒适了身体,却丢失了精神,失去了初心,也丢掉了本性。

得是什么?失是什么?从严格意义上说,这是一个哲学命题,也许没有人能解释清楚。我认为,得失不过是个人的选择。不可否认,网络技术的不断提升是人类社会革命性的进步。技术提升本身,无所谓好坏;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对通讯技术、社交网络注入了过度的热情甚至可以说是过分地依赖,最终对自己造成了伤害。因此,把握网络与现实的边界,认清利用与依赖的差异,放弃过度依赖,合理利用网络资源,才是我们应该采取的最正确的做法。

互联网时代,得失从心。

【广西玉林高级中学(1828)班】

◆点评

本文的中心论点就是标题“互联网时代,得失从心”,并提出了“互联网给人们带来的最大危机是,人们看似拥有了很多,实则失去了更多”的深刻见解,最后倡议大家认清利用与依赖的差异,合理利用网络资源,不沉迷于互联网。本文材料丰富,能一分为二地看待互联网带来的得与失,更从本质上提出得失是个人选择的结果的见解,提醒我們要理性对待互联网,提高理性思维能力。

猜你喜欢

实则网络资源社交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事务主义:看似辛辛苦苦,实则一事无成
聪明人 往往很少社交
Thinking on the Treatment of Lung Cancer by Regulating Lung-Intestinal Axis Microecology b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社交距离
莫当“井中葫芦”——看似深入,实则漂浮
奥斯卡主持人,看似光鲜,实则黯淡!
你回避社交,真不是因为内向
网络资源在高中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谈网络资源在大学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