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村咋成的“状元村”?
2022-12-08
【简介】
每年的正月初八,内黄县石盘屯乡大理村都会如期举办一届“成才我行你更行”为主题的大学生助教报告会。该活动是2005年由残疾硕士研究生何志文创办、大理村党支部和村委会主办。今年已是第十七届了,创下了有史以来该村年度大学录取人数的最高纪录 2021年考入大学的学生17名。目前该村有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名校生13名,硕士研究生21名,博士研究生3名,大专本科学历超过200多名,成为县里的文化教育名村。
“让孩子听听报告会有好处,孩子们都知道努力学习了!”“谁说不是!他们从小就有人生志向和目标了。”3月上旬,记者到内黄县石盘屯乡大理村采访,村党支部书记何怀生自豪地说,村里一年一届、定在每年正月初八举行的大学生助教报告会,一直都是全村人街谈巷议的热门话题。
重教助学,报告会年年办,提升村里文化软实力
“小时候,我听过大哥哥、大姐姐的报告,每当看到他们给父母佩戴红花时,我都很羡慕。今天,我荣幸地站在了这个舞台上……”在大理村“成才我行你更行”第十七届大学生助教报告会上,河南大学2021级本科新生何红超,正在向父老乡亲讲述着自己的求学经历。
据介绍,像何红超一样,2021年该村共有17名学子考上大学和研究生。报告会上,大学生代表何红超、何伟一、陈枫等,分别以《感恩伴我心》《助教报告会激励我励志求学》《刻苦学习,成就梦想》等主题做了励志报告。报告中他们分别讲述了自己刻苦求学的学习经历,并分享了考上大学的喜悦心情和成功经验,同时表达了对父母辛苦养育和老师辛勤教导的感恩。報告内容感人至深,催人奋进,激励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每年春节、教师节、中秋节,村党支部、村委会干部都到学校慰问;每次修缮村里的学校,村民都积极主动地捐款捐物……在大理村小学教书我倍感欣慰。”聆听报告会的村小学校长何怀军激动地说。
“听了报告我很感动,今后我将以他们为榜样刻苦学习,将来也像他们一样,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为父母、为家乡争光。”大理村小学五年级学生陈羽洁,听完报告会后向父母表态。
“受大学生助教报告会的影响,村里贪玩的孩子少了,绝大多数孩子都热爱读书了;玩牌、打麻将的父母少了,绝大多数父母都愿意供孩子上学。目前,我们村已经形成了崇尚文化,重视教育的良好家风、村风。”何怀生说。
典型示范,正向激励,一雁引得众雁飞
据介绍,大理村共有500余户、2500 多口人。为改变农村精神面貌、转变发展思路,自2005年大学生助教报告会由残疾硕士研究生何志文发起以来,已连续举办17届,每届都组织前一年考上大学的学生集中给父母佩戴红花,感恩父母养育之情;邀请大学生作励志报告,讲述自己的成长成才故事,激励全村的中小学生从小就树立远大理想、读书成才、感恩家乡、回报社会。
何志文说:“我小时候,体弱多病,因为生理缺陷,导致性格孤僻、懦弱、自卑。在母亲的耐心劝导下,我怀着让身体越来越健康的渴望,坚持参加体育锻炼,性格逐渐开朗。1991年,在河南省第二届残疾人运动会上,一举夺得铅球、铁饼两项冠军。由此,我激情迸发,立志考上大学的体育专业。通过努力终于在1995年,我考上河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2005年何志文考上广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研究生。读研期间,他积极进取,荣获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一等奖学金、广西师范大学孝廉奖学金,广西师范大学第二届研究生科技文化艺术节“感动心灵之星”等荣誉。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何志文始终没有忘记支持自己完成大学学业的父老乡亲,没有忘记自己考上研究生时县民政局、县残联、县工会对他的关心。研究生毕业时,面对多种选择,他毅然回到家乡就业。目前,何志文在安阳市工作。
每年春节放假,何志文都会回到村里,组织策划“成才我行你更行”大学生助教报告会。别人都在走亲访友、休闲娱乐,他却在忙着入户统计本村前一年考上大学和研究生的学生、编排助教报告会节目单、修改大学生的发言稿等,每天忙到深夜。
据统计,自1978年恢复高考以来,该村考上西安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开大学等高校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已达20多名;考上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郑州大学等高校的大学生已达300多名。其中,自2005年以来考上大学的学生已达200多名。
文教兴村、人才兴村,大理村做法可借鉴
“知识就是力量,文化就是财富,今年我将带头筹集资金,成立‘成才我行你更行 大理村励志教育基金’,资助贫困家庭的孩子读书求学、励志成才。”何志文说。
他准备将家里的老房子改建成村励志教育展览馆,把历年大学生助教报告会积累的演讲稿、节目单、电子图片、录像、有关媒体的报道、大学生和研究生名单及高中生和中专生名单展览出来,开展以吃苦教育、挫折教育、感恩教育和家风家训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励志教育研学游,助推农村文化教育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人才振兴、文化振兴。
“乡村要振兴,教育是根本,文化是灵魂,农村青少年学生的成长、成才、成功,离不开良好的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潜移默化和长期熏陶。大理村大学生助教报告会的多年连续举办,营造了家庭和社会都重视青少年学生教育的浓厚氛围。这种成功的探索尝试,值得许多乡村参考借鉴。”安阳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科长张伟评价说。
(通讯员:翟书生 韩春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