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印“友谊的小船”经得起风浪吗
2022-12-08仇莉娜
仇莉娜
近两年,美印互动频繁,印度拥抱美国印太战略,以“印太大国”自居,又加入美国主导的“四方安全对话”,俨然倒向西方阵营。但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美西方极力拉拢印度,希望印度配合其对俄制裁,印度却又态度暧昧:一方面旗帜鲜明反战促和,一方面又借机疯狂赚钱。印度为何在俄乌问题上与美西方保持距离?除了经济利益还有何考虑?美西方又为何如此“迁就”印度?俄乌冲突对印度有何影响?印俄关系将走向何方……针对这些问题,本刊特约记者专访了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胡仕胜研究员。
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美西方国家极力拉拢印度,希望印度配合对俄制裁。然而,印度一方面旗帜鲜明地表示反战促和,另一方面又低价从俄罗斯大量进口石油。印度在俄乌问题上与西方保持距离,有何战略考虑?
一是印度实施大国制衡战略,保持“战略自主”,既不想在美国一棵树上吊死,也不想与中国完全破局后没有中间协调人,更不想中俄形成命运共同体。因为美国仍将长期维持对中俄“双遏制”战略,这将在很大程度上不断巩固“中俄命运共同体”。如果完全倒向美西方阵营,印度在中美俄欧之间长期奉行的较为自主的大国外交战略就彻底解体,最终不得不完全融入美西方战略部署,不但对冲套利的大国外交难以为继,更会失去“战略自主”地位与运筹空间。届时,印度可能陷入“拉美化”的悲惨境地,遑论 实现“大国梦”与打造“世界一极”。二是印度对美西方也“不托底”。从战略需求看,美西方只会阶段性地帮扶印度。美西方最忧惧的是中国崛起对其主导的经济秩序的致命冲击,“拉印制华”的最大动因即在于以印度为抓手,拖住中国在全球产供链和科技链上的攀升步伐。然而,这一策略存在一个致命的错误假设,即与美西方享有“共同民主价值观”的印度的崛起不会对美西方构成致命冲击。实际上,同样拥有14亿人口的印度持续发展乃至崛起对美西方主导地位构成的冲击基本不会“与‘中’不同”,相反,正是由于实施与西方国家相近的政体,印度给美西方主导地位带来的冲击或将远胜中国,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难以复制,不容易在发展中国家引发成大规模的“羊群效应”。因此,美西方对印拉拢只会是阶段性的,重在让印度在产供链中下端同中国展开“内卷”式消耗战。美国仅将印视为遏华制华的道具、耗材罢了,而且,从美国曾不分体制相继打压处于老二位置的苏联、日本、欧盟以及现在的中国可以看出,美国绝不想制造“另一个中国”在未来与之形成更为严峻的竞争关系。莫迪政府期望在美西方的帮扶下成就印度大国雄心的战略实质上是缘木求鱼。
从历史经验看,印度难以对美足够信任。尽管印精英称赞莫迪团队打破了印长期深怀的“疑美心魔”,但印尚难完全消除对美疑惧,不会战略上完全拥抱美国。如果新德里不能证明自身对美战略价值,随时面临被美抛弃的可能。如果新德里对美明确承诺联盟义务,则可能被拖入一场与中国的军事冲突,如中美在台海、东海或南海问题上的军事冲突与局部战争。而且,印度对于美提供的安全保障或承诺也缺乏足够信任。从美国历史上对巴基斯坦的反复背离、在阿富汗撤军一事上对盟友的抛弃,以及俄乌冲突期间多是用乌克兰人的血和欧洲人的钱来全方位打压、削弱俄罗斯来看,美对盟友的承诺并不总能兑现。若中印爆发冲突,美能在多大程度上给予印帮助还是一个大问号。
总之,印度仍想在两大阵营间保持相对中立,以便左右渔利,至少不想卷入美西方对中俄双遏制的“炮火”中。
除了能源领域,俄乌冲突对俄印经贸关系是否有显著影响?有哪些表现?
直接影响几乎没有。俄印经贸关系既薄弱且单一,主要是能源与军火贸易,而且常年徘徊在100亿美元上下。2014年两国领导人设定了至2025年双边贸易额达到300亿美元的目标,但2021年仅为130亿美元左右。
俄乌冲突爆发后,印大量购买俄石油或许能使今年俄印经贸突破300亿美元,但今后又会退缩回去。这是由畸形的两国经贸结构所决定的。主要可以看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俄印经贸合作主要集中在能源领域。在核能方面,库丹库拉姆核电站机组建设是标杆。普京说:“核能领域的合作是我们战略合作的基础之一。”该电站1号和2号核机组现已投入运行,3号和4号机组正在建设中。2018年,俄罗斯计划十年内完成5号和6号核反应堆的扩建。该项目扩建成功,将极大地推动印度能源业发展。但这并非典型的经贸合作,至多是一个承包工程。除了核能,俄印能源合作还集中于油气等传统能源领域。印度是世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其进口的石油占石油消费总量的85%以上,但俄烏冲突之前,印进口石油中只有2%来自俄。俄印之间更多是联合开采油气资源。
第二,俄印经贸另一个重要领域是军火贸易。这方面目前也没有大的影响,印不会完全拒绝俄罗斯的军火,但要逐步把一些经常用的作战武器国产化,降低从俄进口,双方不会再签订更大的单了,但已签的合同大概率会执行下去。
印对俄关系重要性可能等同于俄对印关系重要性,俄罗斯需要印度在国际舞台、多边舞台上帮它说话,这样战略空间更大一些,印对俄则是防务上的需求更多一些。不过目前来看,承受西方世界极限施压的俄罗斯在更多层面对印需求明显增多,包括继续保持俄印军火贸易份额、国际场合多对俄进行“外交掩护”、地缘博弈上不完全追随美西方等,彼此地缘位势出现了明显转换,俄对印需求渐渐多于印对俄需求。
第三,其他领域经济合作无甚起色。俄印较低的贸易额水平与两国高度发展的政治关系并不相称,双方在经贸领域不存在优势互补,发展潜力不大,因此双边关系中的经贸支柱一直薄弱。俄印贸易在印对外贸易中的份额在2015-2016财年为0. 96%,2021-2022财年也仅有1%多一点。
不过,俄乌冲突带来的间接影响是有的。俄乌冲突导致全球都感受到粮食危机、能源危机,印度肯定也会感受到,但是它又从中当“二道贩子”赚了很多钱,使俄印能源关系比俄乌冲突之前大规模提升。
2021年7月,普京总统批准新版《俄罗斯联邦国家安全战略》,该文件新增发展与印度的“特殊优先战略伙伴关系”的内容。俄是要将俄印关系赋予和中俄关系同等重要性吗?
俄罗斯是非常重视对印关系的。除了在斯大林和叶利钦执政期间外,长期以来两国领导人对双边关系的定位都非常高,但俄印关系重要性不及俄中关系。
2021年,普京批准的新版《俄罗斯联邦国家安全战略》称,将发展与印度的“特殊优先战略伙伴关系”。
同年12月,普京在出席第21届印俄年度峰会期间说,印度是“大国、友好国家和久经考验的朋友”。
印对俄关系重要性可能等同于俄对印关系重要性,俄罗斯需要印度在国际舞台、多边舞台上帮它说话,这样战略空间更大一些,印对俄则是防务上的需求更多一些。不过目前来看,承受西方世界极限施压的俄罗斯在更多层面对印需求明显增多,包括继续保持俄印军火贸易份额、国际场合多对俄进行“外交掩护”、地缘博弈上不完全追随美西方等,彼此地缘位势出现了明显转换,俄对印需求渐渐多于印对俄需求。这将使俄对印诱压能力出现日渐明显的下降。
综合研判,俄印关系重要性虽将持续但不及俄中关系。这是由于中印综合实力悬殊所致。俄是一个重实力的国家,对华关系重在抗衡美西方打压,中国能够填补美西方对俄制裁形成的空白,是美西方的重要战略替代;俄未来发展更多要依靠对华经济合作;俄经济形态短期内难有实质性改善,而支撑俄资源外交的就是中国;而且中俄关系具有改变俄未来国运的能量,但印俄关系没有这样的能量。
美印关系也远高于俄印关系,俄印关系在各自的对外关系中都处在第二梯队,不是第一梯队。但与俄完全切割对印度来说不可能,对俄来说更没必要。印度将是俄防止美西方与其关系完全破裂的一个阀门、刹车片,可以助俄防止美西方与俄关系走向全面冲突。
另外,当前的俄印特殊关系起始于普京掌权之时。只要普京在台上,就不会主动让印俄关系出现实质性倒退。
相对于俄罗斯“特殊”重视对印关系,印度如何界定对俄关系?对俄关系在印度的外交议程上有何重要性?
2020年莫迪访问俄罗斯时在《俄罗斯报》发文表示,印度和俄罗斯是反恐和促进多极国际体系的“自然伙伴”。2021年12月第21届印俄年度峰会期间,莫迪强调双边关系是“重要而特殊的战略伙伴关系,将会不断变得更加牢固”。
印度在四个层面都需要与俄保持良好的关系:对双边而言,印度在军事现代化、能源战略、世界大国地位等方面都需要俄;对华关系方面,印度需要俄作为中印关系的重要中间人,既借俄预防中印关系破局,又通过密切与俄关系防止中俄联手采取对印不利的政策或战略部署;对美关系方面,这是印与美西方讨价还价的筹码,有助于维持印在美西方“双遏制”战略中的地缘价值和美西方对印度的战略需求;对南亚周边外交方面,印度需要防止俄与其邻国开展有损印度在南亚主导地位的双边关系,尤防俄巴关系的不断走近,牵制俄巴关系发展。
总而言之,印度大国制衡战略的核心诉求是战略自主,什么样的大国关系有利于战略自主的维持,它就推行什么样的大国关系。
近年来,似乎美国正意图削弱俄印军事合作关系。请问,俄印军事合作的未来空间和潜力大不大?俄印军事关系是否有被美方成功离间的可能?
防务合作被认为是印俄关系“压舱石”和“基本盘”,是印俄关系的重要支柱,主要包括联合军演、军贸军售、军工合作等。两国自2000年以来一直保持着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虽然受到美国多次施压,防务合作仍保持稳定前进。
印度武器装备中70%系苏联或俄罗斯生产。长期以来,两国军贸规模和水平保持着高水平。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报告显示,2017-2021年间,印度都是世界最大的武器进口国,占世界武器进口总额的11%,其中绝大部分来自俄罗斯。
此外,两国军贸也由传统的货物买卖转向联合研发生产,T-90坦克技术转让、“布拉莫斯”巡航导弹和11356型护卫舰生产,以及第五代战机的共同研发等,均体现出双方合作方式的转变和深化。
然而,受俄制装备可靠性不足(一是先进性不足,二是零部件提供能力不足)、莫迪政府国防装备国产化和进口多元化(视其为大国制衡的工具或手段)、美及其同盟对印度市场竞夺等因素制约,未来俄印防务合作只会走弱,而不会走强。
2015-2019年,印对俄军购额骤降47%,份额从莫迪第一任期(2014-2019)的72%降至56%。
与此同时,美、以、法等强力挤占俄在印市场,特别是美印防务合作突飞猛进,先进武器“以美代俄”趋势明显。印美防务贸易额从2000年2亿美元增加到2020年超过200亿美元,印从美武器进口增加了557%,美国成为仅次于俄罗斯的印度第二大武器供应国。军事合作作为俄印关系长期的“压舱石”和基本盘的作用正遭到严重侵蚀。
俄乌冲突后,俄方对印的武器零部件出口出现短供与断供现象,印国防部曾表示,苏-30MKI机队战备率已下降到60%左右。如今,这场危机甚至出现明显恶化之势,估计应该跌破了50%。从这个角度来说,印弱化对俄军备依赖就不仅仅是一种外交策略,而是防务现代化与国家军事安全之必需,不得不扩大进口美西方先进武器装备。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也积极向印伸出“橄榄枝”。英国率先表示,希望印度加入英国的“暴风雨”隐身战斗机项目。随后,美国也表示,虽然印从俄进口了S-400防空導弹系统,但美无意像惩罚土耳其那样惩罚印度。美国副国务卿纽兰3月下旬访印期间对印承诺,美及其盟友可以提供印方所需的防务供应,甚至包括提供苏制装备,以助印摆脱对俄防务依赖。
在美西方大力帮扶与印自身努力之下,美方很容易离间俄印关系,印对俄防务上的过度依赖会大幅降低,继而大幅降低新德里深化与美西方军事合作的心理负担与现实顾虑。假以时日,俄罗斯因素对印美(西方)的影响甚至可以降至被忽略的境地。
当然印度还要保持一定的清醒,它的战略自主性不能因为美西方的离间而受损。对印而言也不会轻易放弃,因为与俄关系攸关其军事现代化建设、战略自主与大国制衡、对华关系。
近年来印度迎合美国“印太战略”,“西倾”态势明显。到目前为止,美方有哪些分化俄印关系的举措,是否已经构成俄印关系的最大外部阻力?
俄罗斯是坚决反对印太战略的,2020年12月,俄印首脑峰会20年来首次取消,既与疫情有关,也与俄不满印度拥抱美国主导的“印太战略”有关。俄外长拉夫罗夫罕见公开表态,西方以印太为抓手,“持续不懈、咄咄逼人、阴险狡诈地”拉印反华、离间印俄;俄驻印大使亦称“印太四边”损害地区安全与稳定。2021年12月,拉夫罗夫在印俄2+2对话后的新闻发布会上再次强烈抨击了印太概念,俄还通过推进“大欧亚伙伴关系”对冲美国的印太战略。
但印度现在彻底拥抱印太战略,以印太大国自居,俄罗斯是很难把它拉回来的。因为印度认为目前能帮助它崛起的一个大平台是印太战略,印度的基本路径,就是以印太战略为平台,利用好中美地缘博弈带来的战略机遇,走一条自己的大国崛起之路径。在这样的情况下,印度对印太战略的态度不会因为俄罗斯的反对而改变。
俄罗斯现在无力离间印度和美西方的关系,反而在俄乌冲突之后面临美西方全方位的极限打压的情况下更需要印度,战略上有求于印多一些,所以对印度的亲西方政策也不会过度地公开指责批判。
不过印俄合作既有历史惯性,更有战略粘性。美西方的举措不会实质性冲击印俄关系。美西方也不一定非出台针对印俄关系的措施不可,只需通过战略拉拢将印纳入美国主导的印太战略轨道即可。
未来俄印关系面临着不确定性。如果没有俄乌冲突,俄印关系不会受到任何影响,但是俄乌冲突之后,美西方彻底和俄罗斯撕破脸,俄印关系未来90%以上概率不会继续深化,印度大概率会逐渐降低对俄关系的战略投入,但是完全切断也不太可能。
为何如此说?因为俄印关系所牵扯的从来不只是双边关系,中美的因素如影随形。
中美印俄四国关系中存在着很大的“零和博弈”。印度和美国接近并不是为了给俄施压,而是为了牵制中国的崛起,或者利用中美战略博弈为自身大国战略添砖加瓦。但美国又是遏制俄罗斯的,印美战略走近增加了俄罗斯所感受到的战略围堵、孤立。俄乌冲突之后,美国一再向印度施压,要求印度不能和俄搞贸易、军事防务,称这会严重打乱美国战略遏制的部署。但印度知道美国现在最大的目标是压制中国,会纵容它和俄罗斯继续维持以往的关系。然而,印度的这种外交弹性毕竟会遭到美西方的质疑,所以,印俄关系未来不可能越发紧密,只会越来越疏远。印度和西方要走近,就必然会牵制俄印关系的发展。
在可预见的将来,印度又不能完全切割和俄罗斯的关系,印俄关系的转变取决于三对变量。
一是军事防务关系。军事防务关系上,印对俄的依赖会逐渐降低。一旦过了这个临界点,加之两国互不毗邻,印俄关系会迅速失去其特殊性。
二是美印关系。如果印度对美西方可有可无,就不可能纵容它与俄维持关系,如果印度感到在美西方的制华战略中缺一不可,就可能继续维持与俄关系。印度对美西方的战略价值越高,继续玩大国制衡游戏的空间就越大,也就不着急和俄罗斯切割关系。
中国是印最大的邻国,完全搞坏和中国的关系不利于它的整体发展。那么谁能影响中国的发展呢?美国和俄罗斯。美国是反向,俄罗斯是正向。印度维持和俄罗斯的关系,就是希望在关键时刻,通过俄罗斯拉一下中国,确保中印关系不完全破裂,俄罗斯也不希望中印打得不可开交。但是如果中印关系好,那俄对印重要性也会下降。
三是中印关系。中国是印最大的邻国,完全搞坏和中国的关系不利于它的整体发展。那么谁能影响中国的发展呢?美国和俄罗斯。美国是反向,俄罗斯是正向。印度维持和俄罗斯的关系,就是希望在关键时刻,通过俄罗斯拉一下中国,确保中印关系不完全破裂,俄罗斯也不希望中印打得不可开交。但是如果中印关系好,那俄对印重要性也会下降。
对于印俄经贸关系的攀升,美西方不仅不再继续对印度施压,还变得视若无睹。美西方为何如此“迁就”印度?
美西方迁就印度主要是为了遏制中国,拜登政府公布的印太战略把中国挑战列为首位,为“拉印制华”,美历届政府均奉行“帮扶+迁就”的对印政策。只要美西方聚焦中国,印度的作用就非常大,美西方就会迁就它。非但如此,俄乌冲突反而迅速转化为刺激美西方不断深化与印战略合作的兴奋剂,美西方在俄乌问题上不得不对印度采取“绥靖”政策。
第一,中美战略博弈短期内难见分晓。依照布林肯2022年5月26日的对华政策演讲,未来十年将是中美博弈“见分晓”的关键十年。在这一过程中,战略博弈方都将展开“围堵与反围堵”的外交斗争。基于印度独特的地缘位势、综合国力和发展潜质,中国和美西方均会高度重视对印关系。因此,对美西方而言,值得对印予以战术层面乃至战略层面的迁就。
第二,中印结构性矛盾短期内难有化解。中印关系深陷“战略互信不足、前行动能不足、正常互动不足”的困境。此外,两个拥有超大规模人口的新兴经济体不仅将在市场、矿产、资本、科技等全球资源领域展开激烈竞争,还将在共同毗邻地区特别是在南亚-东南亚地区展开秩序主导权与经济影响力的博弈。中印关系的糟糕現状与消极发展前景成为美西方拉拢印度的主要润滑剂、催化剂。只要中印关系的非正常状态仍将持续,美西方就坚信,其对印迁就的策略是值得的,将为美西方对华博弈带来更多战略回报。
第三,印度是美西方“替代中国”的不二选择。冷战结束以来,“美西方+中国”一直是全球化迅猛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但为牵制甚至遏阻中国的持续崛起进程,特朗普率先打破“美西方+中国”的全球化发展模式。这种情况下,在美西方看来,莫迪治下的印度恰恰符合“对华替代”的诸多特质。一是印度已呈现执政党(印人党)一党独大的政治格局,为印经济持续腾飞扫清了政治障碍。二是印度已具备了借助数字经济实现腾飞乃至对华超越的诸多优势。一方面,庞大人口本身既是大数据资源,也是前景看好的市场资源与消费力量;另一方面,过去40余年印电子革命已积累起充沛的实践经验(印度号称“世界办公室”)、人才储备和信息产业软硬条件。三是中美大博弈为印度制造了一个战略机遇期,莫迪治下的印度正拥有建国以来最佳外部环境。
美西方认为,基于经济体量与发展潜质,印度是这个世界上最有可能助其将中国持久“规制”在中低端赛道的经济体。以当前的科技水平来看,中印之间终究是一种此消彼长的零和博弈。美国希望印度能在中下端承担对华“消耗”的主力,使中国崛起进程陷入停滞甚至倒退。对于美西方而言,在自身把控核心科技与产业链高端的前提下,在产业链中低端扶持印度这个14亿人口规模的经济体的发展,将是消耗中国继续崛起的最有效路径。
第四,印度最具“消耗”中国崛起资源的特质。美西方认为,基于经济体量与发展潜质,印度是这个世界上最有可能助其将中国持久“规制”在中低端赛道的经济体。以当前的科技水平来看,中印之间终究是一种此消彼长的零和博弈。美国希望印度能在中低端承担对华“消耗”的主力,使中国崛起进程陷入停滞甚至倒退。对于美西方而言,在自身把控核心科技与产业链高端的前提下,在产业链中低端扶持印度这个14亿人口规模的经济体的发展,将是消耗中国继续崛起的最有效路径。
鉴此,可以说美西方对印度的迁就程度既取决于美中大博弈的烈度与进度,中美对抗越激烈,美西方对印度的任性也就越能容忍;同时,也取决于印度在美西方对华牵制与打压策略中的战略价值与角色定位,印度越是积极迎合美西方“拉印制华”战略,美西方就越对印寄予厚望,越愿意在其他领域管控双方分歧,对印奉行战略迁就。
印度既是美国主导的四方安全对话的成员,又是中俄主导的金砖国家峰会、上合组织的成员,印度凭借这种双重身份游走于中美俄之间。有分析认为印度是目前全球战略框架中的关键变量,您怎么看?
印度确实是“变量”,而且是“关键变量”。美国纠集打压中国的盟友都是亲美国的,唯美国马首是瞻,都是恒量。唯一有可能不听美国的就是印度。所以印度是个变量。
俄印关系中印度是一个大的变量。俄对印的需求永远存在,它需要一个大的市场,需要一种大国之间的战略平衡。但印对俄的需求在降低,它是改變俄印关系的一个主要变量,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中印关系中,印度也是一个变量。中国出于应对美国战略打压的目的努力构建一个良性友好的周边环境、大国关系与多边舞台,其中印度均是重量级角色。这就使得中国更愿意对印主动示好,维持正常关系。此外,印毕竟拥有14亿人口,在美西方和中国贸易切割、产供链重构、科技脱钩的情况下,印度这个大市场对中国重构区域全球化进程非常重要。而对印度而言,虽然不希望和中国完全陷入僵局,但已认定“与华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可预见的将来并不有利于印度大国崛起进程,宁愿维持美国治下的地区和全球秩序,也不愿意与中国共推地区和全球秩序的变革。更为关键的是,印度觉得和中国越合作越走不出中国的阴影,所以想不断降低中印关系的重要性。
综合这几对大国关系来看,印度都处于优势地位,所以说它是一个关键变量,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现在印度是春风得意,在所有的大国里外部环境是最好的,没有之一。俄乌冲突之后,美西方、中国、俄罗斯的外长都访问了印度,美西方的首脑要么线上会谈,要么亲自去访问,俨然把新德里看作是掌控国际变局按钮的一方。
“中美竞争”是当前大国博弈、国际格局的重要内容和鲜明特征,在这一视角下,俄印关系的或亲或疏,对中美战略竞争态势有何影响?
中美战略竞争态势中印度是一个很大的外部变量。俄印关系如果好,对中国的对美博弈是有好处的,有助于牵制美印继续战略走近。俄印关系如果非常糟糕,那么加上中俄的战略协同关系,甚至在中俄形成命运共同体的情况下,印度就会进一步被推向美西方阵营,这对中美的战略竞争态势显然是不利的。很大程度上,印度的战略选择会影响中美(西方)博弈天平的转向,不但能牵引世界格局的演变进程,甚或能决定“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最终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