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疆塔城盆地滴灌糖用甜菜栽培技术*

2022-12-08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九师农业科学研究所畜牧科学研究所新疆额敏县834600石河子大学石河子农业科学研究院

新疆农垦科技 2022年4期
关键词:塔城腐殖酸甜菜

(1.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九师农业科学研究所(畜牧科学研究所),新疆 额敏县 834600;2.石河子大学;3.石河子农业科学研究院)

白如霄1,危常州2,吕 军3,胡华兵3,范守杰1,王 娟2*

塔城盆地位于新疆西准噶尔山区中国—哈萨克斯坦边境中国境内,地处东经81°25′~84°30′,北纬46°06′~46°57′。盆地三面环山,北部为塔尔巴哈台山,盆地面积约7 729 km2。属冷凉区域,每年>0 ℃积温有3 300 ℃,无霜期较短,仅130 d左右,海拔分布在400~800 m范围内。盆地纬度较高,昼夜温差极大,较利于甜菜糖分积累;常年空气质量优,且晴天天数达300 d以上;基于盆地无霜期短、昼夜温差大、空气质量高等特点,充分利用有限光热资源、可尽早播种,加强田间管理,使得甜菜在有限的生育期内快速生长,最终实现高产。

塔城盆地常年种植糖用甜菜面积在1.2万hm2,由于连年种植,加之病害、出苗率低、田间管理不当等原因翻播其他作物面积高达700余hm2,翻播不仅浪费生产资料,也会耽误农时,增加职工的投入,使职工收入减少,为此,本文对该地区甜菜栽培技术进行了总结,以为塔城盆地甜菜生产提供指导。

1 地块选择

宜选择地势平坦、土壤结构好、灌溉有保证、土质不粘中等肥力以上的中性或微碱性壤土或沙壤土。前茬作物以麦类、油菜、玉米等为宜,避免豆类,前茬作物忌番茄和打瓜。种植甜菜的地块,实行4年以上轮作,严禁重茬、迎茬,丛根病、根腐病严重地块宜实行8年以上轮作。

2 品种推荐

塔城盆地种植甜菜已有20余年,已成为种植甜菜的老区,土传病害如:根腐病、丛根病、立枯病较为严重,因此应当选择一些抗病的新品种,如BETA 379、BETA 468、KWS 7748等抗病品种。要求种子纯度>99%,净度>97%,发芽率>95%,种子要求丸粒化,精量播种,一穴一粒。

3 播前准备

3.1 整地

前茬作物收获后立即进行秋耕,耕前施用生物有机肥50 kg/667 m2;耕深28 cm以上,耕翻时不重不漏,将杂草和秸秆掩埋严实;耕完后必须用平地器对角平整土地。播前整地要求达到“墒、齐、平、松、碎、净”六字标准。

3.2 土壤封闭处理

播前用96%金都尔70~80 g/667 m2兑水至少30 kg(若土壤墒情差不建议使用)对土壤进行处理,均匀喷雾后采用联合整地机或驱动耙耙地,保证土壤封闭质量。

4 适期早播

适时早播。当5 cm地温稳定在5 ℃时可进行播种,塔城盆地一般于4月上中旬开始播种甜菜。种植模式有2种:一种为0.70 m单膜、膜上精量点播,另一种为裸播、浅埋滴灌带,两种播种方式行距为45 cm或50 cm等行距,株距19 cm。播深1.5~2.5 cm。采用干播湿出的地块,播后立即滴水促出苗,灌水定额300 m3/hm2;若土壤墒情较差,滴水一周后再补滴一水,灌水定额为300 m3/hm2。

播种质量要求:严把铺膜质量关,做到播行端直、膜侧压实、膜面平展、采光面大,空穴率小于2%。播种后根据土壤墒情酌情滴水,土壤墒情较差的地块,应在播种后2 d内滴出苗水300 m3/hm2,同时滴施磷酸一铵5 kg/667 m2+腐殖酸3 kg/667 m2。

5 田间管理

5.1 及时检查苗情

出苗后要及时查看,放出膜下幼苗,以免影响甜菜出苗率。

5.2 中耕

甜菜全生育期中耕2~3遍,深度由浅至深,甜菜显行时进行第1次中耕,耕深在15 cm左右;第2次中耕在甜菜5~6叶期时进行,耕深16~18 cm;第3次中耕在头水前进行,耕深20 cm以上。要求:护苗带10~12 cm,土壤细碎、不翻块、不拉沟、表土松碎、不伤膜、不伤苗、不压苗、不漏耕[1]。

5.3 除草

田间杂草2~4叶期时阔叶杂草用16%甜菜安宁80 g/667 m2或20%安宁于傍晚喷施,7~10 d后,根据草情和苗情喷施150~200 g/667 m2(前茬使用过烟嘧·莠去津的地块慎用),如果田间有单子叶杂草,添加高效盖草能(具体参照农药使用说明)。

6 定额灌溉

滴灌甜菜灌溉制度见表1。

表1 滴灌甜菜灌溉制度

6.1 苗期

4月中下旬至6月中旬以蹲苗为主,可采用中耕的方式调节土壤水分。应于甜菜现行后进行第一次中耕,此后间隔12~15 d再中耕1次,至头水前中耕3~4次。

6.2 叶丛快速生长期

6月中旬至7月中旬,灌水总量为1 800~2 100 m3/hm2,滴水2~3次,灌水间隔期10~12 d,灌水定额为525~600 m3/hm2,第一水可增加175~225 m3/hm2。

6.3 块根膨大期

7月中旬至8月下旬,灌水总量为1 800~2 025 m3/hm2,滴水3次,灌水周期10~12 d,灌水定额为600~675 m3/hm2。

6.4 糖分积累期

8月中旬至9月下旬,灌水总量为1 200~1 500 m3/hm2,滴水3次,间隔12~15 d,灌水定额为375~525 m3/hm2。

6.5 灌溉制度

由于塔城盆地种植甜菜区域跨度较大,主要分布在海拔400~900 m,种植户可根据土壤质地、海拔高度适当增减1~2次灌溉次数,如:砂土地增加灌溉1~2次;海拔每升高200 m,减少灌溉1次,灌溉定额增减量为450~600 m3/hm2。

7 施肥方法及用量

7.1 基本原则

根据甜菜的需肥特性和施肥特点,应采用有机无机结合、平衡施肥、培肥地力、环境安全的原则,水肥联合调控。施肥方法是施好基肥,使用启动肥、合理追肥。

7.2 土壤养分指标

农田土壤肥力主要以土壤有机质含量和碱解氮含量作为肥力判断的主要标准,具体土壤肥力指标见表2。

表2 土壤养分指标

7.3 总施肥量和肥料分配

根据塔城盆地土壤养分供应能力和肥料的肥效反应,结合各地丰产栽培实践,甜菜目标产量75~90 t/hm2下各种养分施肥量(见表3)。滴灌条件下肥料滴施利用率较高。在中、低肥力地块,将20%的磷肥、15%的氮肥春播整地前施入土壤,其中磷肥可作为种肥条施。在高肥力地块不使用化肥作为基肥,只使用启动肥和进行追肥。

7.4 追肥

应根据甜菜的生长发育规律及田间长势长相适时调整各期追肥量。氮磷钾肥分别在出苗期、叶丛快速生长期(分3次)、块根膨大期(分3~4次)、糖分累积期(分3次)随水滴施。具体施肥方案见表4。

表4 甜菜追肥推荐量 kg/hm2

7.5 肥料的选择

7.5.1 基肥

深施基肥磷酸二铵150 kg/hm2。

7.5.2 滴灌追肥肥料

应选择水不溶物<0.5%的滴灌专用肥,或用适合滴灌的其他肥料。选择滴灌专用肥应以磷肥用量为基础确定用量,且采用高磷高钾型的水溶肥。水溶肥提供氮素、钾素不足的部分用单质肥料如尿素或硫酸钾补足。

7.5.3 启动肥

应选择高磷型、适合于滴灌的启动肥。

7.6 肥料的施用

7.6.1 启动肥

启动肥在甜菜播种完成后施用(应在播种后3 d内)。启动肥用量90~105 kg/hm2,灌溉定额为300 m3/hm2。

7.6.2 腐殖酸肥

选择商品液体腐殖酸或普通粉末状腐殖酸(粉末状腐殖酸在滴施前置于水桶中浸泡12 h后使用)。在滴施甜菜启动肥的同时,添加30~45 kg/hm2腐殖酸一同施入土壤中。

7.6.3 专用肥

施用甜菜专用肥。若使用复混肥,对不足的肥料,应根据表4采用单质肥料补齐。

7.6.4 叶面追肥

在甜菜苗期和叶丛前期叶面追肥1~2次。可选择浓度0.5%~0.7%的尿素(CO(NH2)2)、滴灌浓度0.3%~0.5%的磷酸二铵等溶解度高的肥料。苗期叶面肥喷施浓度较低,喷施量在600~900 kg/hm2。微量元素肥料可和此次叶面追肥合并进行。

7.6.5 锌肥

在甜菜叶丛快速生长初期喷施硫酸锌(ZnSO4)0.2%~0.3%的水溶液。

7.6.6 硼肥

在甜菜叶丛快速生长期,宜早晨或傍晚用叶面喷施八硼酸钠(Na2B8O13·4H2O)0.03%~0.05%水溶液。

8 病虫害防治

8.1 病害

8.1.1 白粉病

在7月底8月初,用44%三唑酮25~30 g/667 m2或20%丙环唑15~20 g/667 m2,兑水25~30 kg喷施进行防治。

8.1.2 褐斑病

多雨的年份,在6月底7月初,用苯醚甲环唑、多菌灵、丙环唑等药剂每7~10 d喷施1次,共喷施2~3次进行防治(具体用量参照农药使用说明)。

8.2 虫害

8.2.1 地下害虫

甜菜苗期发现地老虎时,用5%的高效氯氟氰菊酯20~30 mL/667 m2兑水30~40 kg于傍晚喷施进行防治。

8.2.2 地上害虫

夜蛾用5%的高效氯氟氰菊酯20~30 mL/667 m2兑水20~25 kg喷施进行防治。

甜菜象甲:甜菜苗期喷施5%高效氯氟氰菊酯预防甜菜茎象甲,在发生时喷施噻虫嗪·高氯氟进行防治。

喷药时间宜选择晴天下午无风天气进行。

9 采收

收获前要及时清除田间地面滴灌设施、杂草及地膜。本地区甜菜一般在9月25日开始采用机械收获后装载交售。

猜你喜欢

塔城腐殖酸甜菜
提高塔城巴克图口岸标准厂房施工质量的措施研究与探讨
辣椒甜菜,各有所爱
猪粪中添加腐殖酸添加剂可降低粪便中的臭气
见证忠诚 卒不停息——记新疆塔城公路管理局塔城分局冬季除雪保通
新疆产区有机甜菜栽培技术探讨
专用肥与种植密度对甜菜的影响
含腐殖酸固废肥对菠菜产量及效益的影响
二二三团甜菜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及防治
季铵型阳离子纤维素对水中腐殖酸的吸附
腐殖酸与锕系金属离子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