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市枇杷瘤蛾的危害与综合防治技术
2022-12-08郭年丰王迪轩肖建平黄腾蓉朱并章王巾英
郭年丰,王迪轩,肖建平,黄腾蓉,朱并章,王巾英
(1益阳市赫山区欧江岔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湖南益阳 413041; 2益阳市赫山区农业农村局湖南益阳 413002; 3益阳市沧水铺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湖南益阳 413064)
枇 杷 瘤 蛾(Melanographia flexilimeataHamp‐son),俗称枇杷黄毛虫、倒挂蝴蝶,属鳞翅目瘤蛾科,是枇杷生产上的最主要害虫。益阳市枇杷主要种植方式为零星种植,面积约为600 亩,多年来,枇杷瘤蛾均是困扰种植户的一个主要害虫,危害较重。该虫除危害枇杷(图1)外,还危害梨、李、石榴、杧果、合欢和紫薇等果树和绿化树木。许多果农对该虫不了解,为帮助广大果农识别枇杷瘤蛾,赫山区科技专家服务团经济作物专家以及益阳市农村科技特派员王迪轩通过对益阳市枇杷瘤蛾的调查了解,掌握其发生发展规律,查阅相关资料,整理综合防治技术措施,并在益阳市谢林港镇云寨村经济合作社等的枇杷基地上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分享如下。
图1 枇杷瘤蛾危害枇杷田间表现
1 危害特点
主要以低龄幼虫危害枇杷新梢上的嫩叶,大龄幼虫取食老叶,咬成孔洞(图2),严重时,受害枇杷当年新叶全被吃光,老叶仅存叶脉(图3),致使树势衰弱,严重影响树势和结果,甚至全株死亡,对枇杷的栽培造成严重威胁。第一代幼虫也危害果实,啃食果皮,影响外观,甚至失去食用价值。
图2 枇杷瘤蛾危害枇杷嫩叶初期
图3 枇杷瘤蛾危害枇杷嫩叶后期
2 形态特征
2.1 成虫
体长9~10 毫米,展翅宽20~23 毫米,雄虫略小。体灰色,有银光,散布暗褐色点。前翅灰白色,近基部、中室中部、上角及下角各有一小簇竖鳞,中部有3 条黑色的曲折横纹,外缘上有2 个排列整齐的黑色锯齿形斑。
2.2 卵
扁圆形,直径0.6~0.8 毫米,初产黄白色,后变为淡黄色,表面有刻纹。
2.3 幼虫
共5~6 龄,老熟幼虫(图4)体长22~33 毫米,头体背部黄褐色,腹面草绿色;中、后胸及腹部各节背面每节生有3 对毛瘤,上生刺毛,第六节背面有1 对明显的黑褐色毛瘤。
图4 枇杷瘤蛾幼虫
2.4 蛹
老熟幼虫在叶背上结茧化蛹,茧为三角形,茧长15 毫米,宽约4 毫米,土黄色,背面隆起,前端有角突,底面平坦。蛹淡褐色,体长8~11 毫米,近椭圆形,背面隆起,腹面平坦。
3 发生规律
每年发生4~5 代,以蛹越冬,越冬蛹于翌年4—5 月,气温达20 ℃时,陆续羽化。第1 代幼虫于4 月上旬至5 月下旬出现,危害枇杷春梢,以7 月中旬至9 月上旬的3~4 代发生量最大,危害夏、秋梢嫩叶。成虫羽化后3~4 天交尾产卵。成虫栖息树上常倒挂于枝上,不活跃,趋光性弱。
卵散产于嫩叶背面,每雌虫可产卵数十粒,一般为30 余粒。
初孵幼虫在嫩叶正面毛丛下群集取食,被害叶呈褐色斑点,2 龄后开始分散危害,取食叶肉,残留上表皮和叶脉,危害盛期为3~4 龄,3 龄开始食量大增,把新叶啃成空洞或缺刻,取食时先用头部把叶背绒毛推开,被害嫩叶仅剩下薄膜和叶背的绒毛(图5),4 龄后食量大增,4~5 龄幼虫蚕食全叶,全树嫩叶被食殆尽,幼树受害较严重。嫩叶食完,转移到老叶、嫩茎、花果取食。9 月下旬至10 月是枇杷吐蕾开花季节,正值第5 代幼虫大量发生时期,幼虫啃食花蕾,致不能开花结果。老熟幼虫多在叶背面沿主脉或枝条朝向地面阴处、树皮裂缝等处结茧化蛹。
图5 枇杷瘤蛾幼虫危害嫩叶后仅剩薄膜和叶背绒毛
枇杷为常绿果树,一年多次抽发新梢,每次新梢抽发都是枇杷瘤蛾的危害盛期。枇杷每年有春梢、早夏梢、夏梢、早秋梢、秋梢,因此,枇杷瘤蛾的危害高峰期正好与枇杷新梢抽发期相吻合。
4 综合防治技术
4.1 农业防治
合理修剪。清洁果园,把园内的枯枝落叶等及时清出果园。人工摘蛹,冬季用禾秆或破布擦拭枇杷树干和主枝,消灭越冬虫蛹;羽化盛期消灭停在树上的成虫;利用一龄幼虫群集危害习性,于早晨或傍晚人工捕杀在幼叶上危害的幼虫。控制氮肥、增施磷、钾肥。在枇杷花芽分化基本结束、花瓣开始现粒前及时施下促花肥,在枇杷开花前、幼果期、果实膨大期各喷1 次植物营养液。在果实迅速膨大期间喷施叶面肥,并配合使用新高脂膜。
4.2 生物防治
保护姬蜂、茧蜂和金小蜂等天敌,或释放人工饲养的姬蜂、茧蜂和金小蜂。
在低龄幼虫发生高峰期,或枇杷夏梢抽生高峰末期,可选用高效、低毒、无污染的生物药剂,如25%灭幼脲悬浮剂3500 倍液,或5%氟虫脲可分散液剂1000 倍液、2.5%鱼藤精乳油500 倍液、0.3%苦参碱水剂400~800 倍液、8000 国际单位/毫克苏云金杆菌悬浮剂400~800 倍液、1.8%阿维菌素乳油2000~3000 倍液、0.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1000~2000 倍液等喷雾防治1~2 次,间隔期7~10 天。喷雾时,要喷施枇杷梢部和叶片正反面,所有叶片都喷湿,施药选择在早晨无风时进行。
4.3 化学防治
每次新梢萌发初期,发现危害时,或枇杷瘤蛾大发生时,及时选用25%喹硫磷乳油1000~1500 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2000 倍液、2.5%联苯菊酯乳油800~1200 倍液、20%杀灭菊酯乳油3500 倍液、60 克/升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10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2000~3000 倍液、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000~1500 倍液、50%杀螟硫磷乳油1000~2000 倍液、20%氰戊菊酯乳油1500~2500倍液、20%甲氰菊酯乳油2000~3000 倍液、5%丁烯氟虫腈悬浮剂1500~2000 倍液等喷雾防治2~3 次,药剂应交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