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宏观建构与实现路径
2022-12-08王凌敦
王凌敦
(浙江传媒学院 学校办公室, 浙江 杭州 310018)
“乡村振兴”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战略目标。2018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先后印发《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和《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0 年)》。 2021 年《乡村振兴促进法》正式颁布实施。 2022 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 要加强对农耕文化的传承保护,启动实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计划,创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有效平台载体[1]。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文化就是乡村振兴的“魂”。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内在精神源泉。在“十三五”时期,各地高校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通过定点帮扶、消费扶贫、教育扶贫等多种形式,为决胜脱贫攻坚做出了重要贡献。 传媒艺术高校立足学科优势和专业特色,为回应乡村脱贫攻坚重点关切问题、助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如今,在推动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序衔接、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新征程中也必将大有可为、大有作为。
一、乡村文化振兴的价值意蕴与实践探索
乡村文化是指在乡村社会中以农民为主体,以乡村社会的知识结构、价值观念、乡风民俗、社会心理、行为方式为主要内容,以农民的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为主要形式的文化类型[2]。乡村文化从内容上可以分为物质、制度、行为和精神四个方面。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乡村文化属于社会意识范畴,有其独特的发展规律。尽管农村的社会秩序、组织架构等文化形式会随着时代变迁而发生改变,但乡村文化的核心内涵会跨越历史而得以承续,乡村文化的影响和作用是持久而深远的。
乡村文化是传统文明的体现,蕴含着深厚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对发展乡村经济、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3]。 乡村文化振兴的基本内涵应当包括:一是要对传统乡土文化中的精髓进行挖掘、传承与弘扬;二是促进乡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有机融合,实现以文赋能、农文旅融合、数字化转型、融媒传播;三是用社会主义文化“铸魂育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传媒艺术高校理应承担起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时代重任,推动形成既包含优秀乡土文化又具有时代感召力的新乡村文化,以贴近“三农”实际、符合融媒传播规律的形式进行表达和阐述,找到乡村文化的发展坐标和前进方向[2]。本文选取比较有代表性的传媒艺术高校,通过对发布在教育部官网、光明网、中国教育在线、高校官网等权威网站上的信息进行梳理总结,概括出高校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实践探索情况,如表1 所示。
表1 高校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实践举措及成效
二、高校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宏观建构
乡村振兴,文化先行。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很重要,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是辩证法的观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特别要注重提升农民的精神风貌[4]。 高校要助力实现乡村文化振兴,构建“内生型”乡村文化,就需要统筹考虑三个问题:一是乡村文化资源有怎样的叙事逻辑和时代意蕴? 二是如何才能实现乡村社会中“人”“文化”“经济”等核心要素之间的和谐共生? 三是如何构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和融媒传播规律的公共文化空间、文化场景形态和文创特色品牌? 本文借助社会网络分析理论,力图描述相关群体间的关系脉络,尝试搭建高校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宏观体系。
(一)高校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宏观建构框架
社会网络研究离不开行动者及其关系的集合。 社会关系可以具象为由多个点(行动者)和各点之间的连线(行动者间的关系)构成的网络图谱[5]。 在中国知网(CNKI)中主题选择“乡村文化振兴”,搜集到CSSCI、核心期刊论文共计460 篇,其中有关“传媒艺术”与“乡村文化振兴”的论文仅有20 篇,有关“高校”与“乡村文化振兴”的论文217 篇(截至2022 年3 月23 日)。 将460 篇文献导出为EndNote 格式,借助SATI 3.2 对数据进行矩阵化处理,将“40×40”高频矩阵导入Ucinet 6.0 软件进行社会密度分析、平均路径分析、中心性分析和凝聚子群分析。其中,聚类分析就是通过研究网络中存在的凝聚子群数目及其相互关系以揭示节点间的联系。 通过CONCOR 法进行聚类分析,利用树形图表达节点间的脉络结构,并呈现“小团体”中的具体成员。 绘制有关乡村文化振兴研究的子群结构,如图1 所示,其中纵向项目为关键词及其特定标号,横向数字为不同的聚类层级。
图1 乡村文化振兴高频关键词的子群结构
从图1 可以看出,3 级聚类分析结果共包含8 个“小团体”,其中2 级聚类层级下的子群关键词数量趋于平稳,便于开展研究。 进一步梳理分析,概括出当前乡村文化振兴的研究热点和研究趋势主要集中在四个领域:一是对乡村文化振兴基本问题的识读(见图1 关键词子群1、8、10、28、27、14、20、15、22);二是乡村文化的现代转型与教育应对研究(见图1 关键词子群9、17、24、18、6、13、3、12、23、26、21);三是公共文化空间建设与乡村文化治理研究(见图1 关键词子群2、5、7、25、16);四是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的路径探索与实践策略研究(见图1 关键词子群19、4、11、29)。近年来有关乡村文化振兴的研究成果不断增多,高校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前瞻性探索虽然形成了一定的示范效应, 但在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碎片化的经验传播阶段,缺乏理论性提炼和系统性梳理,在实践推进中面临诸多堵点、难点。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乡村居民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生的文化诉求、文化想象变得越发真实和具体,创造具有文化含量的美好生活和实现具有文化能量的乡村发展成为乡村居民的共同期待[6]。为此,既要突出文化赋能的客观实效,又要体现文化涵养的价值意蕴,在科学把握乡村文化振兴的集成路径及目标指向的基础上,尝试建构人们对于“乡村文化想象”的逻辑框架和支撑乡村社会发展、乡风文明进步、居民共同富裕的“文化共同体”宏观架构,如图2 所示。
图2 高校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宏观建构
(二)高校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宏观建构网络关系
绘制出乡村文化振兴的高频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如图3 所示。 网络密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前网络关系的数量与复杂程度。节点间的连线越多,则该图谱的密度就越高。网络密度D=m/[n(n-1)],其中m表示网络中实际关系数,n表示网络节点数,结果取值范围为[0,1],取值越大代表节点间联系越紧密。 通过计算,乡村文化振兴共现知识图谱的整体密度为0.003 9,标准差为0.014 4,属于低密度的网络图谱。这说明乡村文化振兴的研究范围较广,但研究内容和层次有待深化。 网络平均路径长度是指图中所有节点之间的平均最短距离。 节点间的距离指节点间相互通达所需经过的最少边数。 网络平均路径越短,则节点之间的传输性能和信息沟通效率就越高。 通过Distance 分析,计算出网络平均距离为1.780,表示1 个关键词平均需要经过1.780 个节点才能与其他关键词取得联系,基于距离的凝聚力为0.616(范围0 到1,值越大表示内聚性越大)。
图3 乡村文化振兴的高频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
在关键词知识图谱中,处于中心位置的关键词对该研究领域的影响更大,更有可能成为研究重点,因此中心性分析法被广泛用于研究趋势预测。 中心性是度量整个网络中心化程度的重要指标,本文的网络中心性主要通过点度中心度和中间中心度两个指标加以说明。 点度中心度表示该节点与其他节点直接相连的频数,点度中心度越大则表示该关键词与其他关键词联系越多。 本研究中采用的是有向图,因此也可以根据点出度和点入度来测量点度中心度。点出度反映了该节点直接指向其他节点的总数,用以衡量其活跃程度;点入度反映了该节点被其他节点关注的总数,用以衡量节点信息掌控能力。通过计算发现,乡村振兴Degree 值最高(0.571),其次是乡村文化(0.365),这与网络图谱呈现出的效果一致,说明现有研究围绕乡村振兴和乡村文化方面的研究居多。 中间中心度反映某个节点对网络资源的控制能力。 通过Node 分析发现排名前五位的依次为: 乡村振兴 (243.629)、 乡村文化 (96.018)、 文化振兴(58.945)、乡村文化振兴(55.908)、乡村振兴战略(40.648)。 一个节点的中间中心度越高,则表明其信息流通位置越重要。 结合网络图谱呈现的社会关系和本研究的热点及难点话题,在建构高校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宏观体系中,需重点把握好其中的三对关系。
1.互哺与融合:正确把握乡村文化重构与城乡融合发展之间的关系
要改变“城市=先进、乡村=落后”的思维定势。 我国城乡文化都来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同源性。 乡村文化蕴含着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已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土壤,构成了城乡文化共同的核心价值理念和精神源泉[7]。城乡文化应当是一种互哺融合的关系。院落的开放性塑造了乡村独特的熟人文化和乡里乡风,能够充分满足城市居民情感交流和度假补偿需求。 美好生活的创造既需要充分发挥乡村文化价值,还要吸取借鉴城市文明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优秀成果。 乡村文化要实现振兴就必须将现代价值理念与乡村文化资源紧密结合,树立传统文化与现代价值相融合的发展理念,共建美丽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2.传承与创新:正确把握乡土文化与文化自信之间的关系
乡村文化蕴涵的文化精髓正是中华民族虽历经磨难却始终生机勃勃的精神本源。 应注重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积极涵育文明乡风,不断滋养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世界,使之成为提振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的源头活水。一是培育文明乡风。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使广大农民由情感认同转化为行为自觉。二是倡导良好家风。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也是社会风尚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是推进移风易俗,厚养淳朴民风。文艺工作者要着眼于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既要接地气,也要突出乡土文化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互映照的时代精神,让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融会贯通,在重构与传播中激发内生动力[8]。
3.满足与协调:正确把握公共文化服务与产业振兴之间的关系
乡村文化建设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向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丰富的文化服务,满足他们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9]。 乡村文化建设关乎国计民生。 助力乡村文化振兴,不仅要助推当地文创产业有序发展,切实改善人民群众的物质条件,还要充分考虑乡村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摒弃自上而下“送文化”和单纯移植文化的做法,积极探索“数字化”“菜单式”文化服务模式,丰富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三、高校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实现路径
乡村文化振兴是推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 在对上述分析结果和宏观架构作进一步解读的基础上,尝试提出高校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具体路径。 通过整合乡土文化资源,以“保护式开发”的方式盘活文化存量,以“种文化式”手段唤醒和培育人民群众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切实增强乡村社会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吸引力,为乡村振兴实施提供思想引领与精神动力。
(一)增进文化认同
1.深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价值引领作用
社会越进步,人们的文化需求越丰富多变。 当前国内乡村环境充斥着多种多样的文化,各种文化交叉更迭,形成了复杂的乡村文化体系。 但乡村文化越是错综复杂越要把牢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主体地位,越要坚守社会主流文化,构建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精神内核的乡村文化体系[10]。 高校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党的最新理论成果,立足新时代主要社会矛盾的新变化,深刻回应当代社会面临的现实问题,为我们构建乡村主流价值观提供了新的思考视角与行动方向[11]。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只有深入日常生活场域,才可能真正实现其文化引领的作用,使其内化为乡村居民价值观的有机组成部分。一是要扎实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开展乡村文化阵地建设,助力发挥乡村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 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榜样群体的示范引领作用。二是要用艺术推动农村公共文化建设。 尽可能引导乡村公共文化资源流向,使其适当地向贫困山区倾斜,丰富山区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公共文化资源的优化配置。 三是推动核心价值理念形态向文化产品形态转化。 鼓励师生通过积极创作各类优秀文艺作品来传达社会主流价值观的精神实质和新时代乡村居民的精神风貌。
2.持续优化凝聚乡村精神生活的公共文化空间
公共文化空间是农村居民参与文化生活的重要场所, 不仅具有地理学上的空间意义,还具有社会学意义上的公共精神和归属意识,在农村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2]。 公共文化空间是一个特殊的文化地标,它不仅是满足乡村居民日常文化生活的重要场所,还是推进乡村文化治理的有效载体。 建设乡村公共文化空间不仅可以满足人们对文化的日常需求,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公共意识。 农民是乡村文化振兴的主力,高校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离不开广大农民的热情参与。一要保护原有的公共文化空间。尊重农村文化生成法则,将农村技艺能人和文化组织作为乡村文化建设队伍的“主力军”。 二要帮助乡村拓展公共文化空间功能,构建集宣教、科普、文娱为一体的多功能的公共文化空间。 如中国美术学院积极助力乡村文化大礼堂建设,培养村民的“主人翁”意识,促进乡村精神家园的形成和发展。 三要加强对自然生态与文化遗产的系统性梳理和整体性保护,将生活美学融入乡村历史文化风貌、街巷景观和新农居建设[13]。 如浙江传媒学院和中国美术学院结合自身专业优势,开展墙体彩绘、村标和景区图标设计、农民画培训等丰富多样的活动,推动建设了红色书屋、乡村文化馆、党建茶园等一批凝聚现代艺术气息的文化场所。
(二)推动文化传承
1.让红色革命文化在乡村中继承和发扬
红色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优秀品格与精神力量, 引领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形成,是人民群众保持正气、朝气和锐气的精神养料[10]。 高校在助力乡村文化振兴过程中仍要继承和发扬红色文化,不断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形成推动乡村文化事业发展的红色力量。 一要深入挖掘乡村本土红色资源,用村民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好红色文化,传承好红色基因,守护好红色根脉。 如浙江传媒学院自编了戏曲《新编武家坡》,并将《江姐》等红色经典剧目送到乡镇田间,积极促进红色革命人物事迹在基层的传播。 二要积极开展乡村红色文化传承研究工作,对地方志、口述史等珍贵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和数字化处理,实现对红色文化资源的价值利用与成果转化。教育引导广大村民懂党史、感党恩、跟党走,积极参与乡村红色文化建设。三要拓宽红色革命文化的宣传教育途径。 传媒艺术高校应当围绕乡村文化振兴的现实需求,深入挖掘当地红色文化资源,积极创作优秀的主旋律作品,联合党群服务中心积极举办丰富多彩的红色主题活动,切实提高农村红色文化教育的影响力和感染力。 如浙江传媒学院约200 名师生历时四个月精心创作的大型音诗画舞台剧《百年追寻》和原创音乐剧《国之光荣》先后在浙江嘉兴、温州等地开展巡演,让红色文化成为引领乡村振兴的重要精神力量。
2.积极推进乡村文化振兴人才队伍建设
实现乡村文化振兴,人才是关键。 如何培养出“回得来、留得住、用得上”的新型乡土人才是高校面临的时代课题。 未来的乡土人才将发挥极其显著的教育功能,他们要在实践的过程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武装农民,让广大农民群众也能够借助网络平台进行生产建设和分享劳动成果[14]。 高等教育要遵循教育的客观规律,通过人才培养更好地实现服务社会的功能,尤其是传媒艺术高校更要自觉肩负起培养新型乡土文化人才的时代使命,将新型乡土文化人才培养纳入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为乡村振兴培养更多复合型创新人才。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乡村文化振兴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保护文化的多样性,传承和保护乡村文化有助于维持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根基。 不同的乡土文化要“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15]。
高校应积极推进本土人才培育和各类人才下乡,切实加强文化队伍建设。 一是根据乡村文化振兴的需要完善和更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相应的课程体系。 开发具有乡土气息的特色课程,注重课程衔接与融合。 探索建立乡村文化振兴培训基地、“双创”基地等实践平台,鼓励学生开展文创活动,促进产学研融合发展。 如中国传媒大学开办专题培训班,量身定制特色课程,组织师生深入田间地头,实地感受乡村文化。 二是深入挖掘和培养乡土文化人才,做好面向基层的业务技能培训。 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必然要面对农民对于媒介化生活环境的应对问题,也就是农民的媒介素养问题[16],为此高校必须要重视对基层文化干部和广大村民媒介素养的差别化培训。三是培育和扶持民间文化组织。大力支持具有地方特色的秧歌队、小剧团等半公益性质的乡村文艺团队与时俱进、推陈出新,使他们成为乡村文化供给的主力军[9]。 四是创新开展“送文化”“种文化”文体活动。 通过设立“农民文化节”、举办各类文化艺术赛事,积极搭建群众自我展示的平台,引导群众在参与中展现新时代农村人的精神风貌。
(三)激活文化创新
1.打造各具特色的乡村文化IP 体系
要加速乡村形象重塑与产品服务更新,丰富文化产品供给和消费者过程体验,实现乡村旅游消费的提质扩容。 运用多维视角和多元手段,挖掘提炼乡村文化的精神内核与表征符号,适当融合村内生态、业态、形态的优势元素,构建演绎乡村文化的主题形象和特色品牌,展现乡土文化情怀和乡村生活魅力[17],打造乡村文化独具特色的IP 体系。 为了强化品牌差异化优势、避免“千村一面”,需要对地域文化资源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深入挖掘,打造各具特色的乡村文化品牌。 一是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提炼乡村文化核心内涵,通过艺术创作塑造特色鲜明的品牌形象,提高乡村文化的辨识度,增强受众对乡村本土文化的认同。 二是恰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融媒技术对乡村文化内容进行演绎,助力乡村文化产业化,激活乡村文化的商品价值。 三是引导乡村文化与特色产业相融合,积极打造循环农业文化、梯田文化等新型产业文化。 立足乡村特有的农事活动和民俗文化,大力实施乡村文旅精品项目,全面提升乡村文旅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通过串联文旅元素,逐步形成“一年四季,季季有节,节节各异”“一村一品”“一村多品”“一节多村”的活动模式。
2.推动农文旅一体化融合发展
随着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农文旅融合,已成为助力乡村经济文化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力量[13,18]。对乡村文化的主题凝练与活态化呈现,是文化创意融入乡村旅游的首要功能,也是乡村旅游的核心魅力[17]。 融入文创的乡村旅游空间往往会成为富有吸引力的网红地标,有助于乡村建立高品质、有温度的旅游感知形象。 一是依托乡村文化资源优势,打造乡村绿色体验游、红色主题游。 依托中国农民丰收节,结合农业习俗策划乡村节庆活动,打造集观赏、娱乐、怡情为一体的自然文化节,以田园KTV、田园民谣音乐会等形式做活做深绿色理念。 二是尝试探索建立绿色碳点制度,制定积分兑换方案。 鼓励游客通过低碳行为进行积分,将游客的绿色行为转化为物质和精神的奖励,满足游客参与、体验低碳生活的需求。 三是积极寻求支持,帮助乡村开展试点示范,发挥辐射带动效应。 以试点为探索,以示范为标杆,推动农文旅融合从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切实提高村民和游客的满意度、获得感和幸福感。 运用“全时空”“全渠道”理念,打造乡村旅游的“沉浸式体验”,用新发展理念对乡村旅游的表现形式和消费模式进行创意设计与演绎,增强乡村文化创意产业供需体系的协调性,助力构建“国际国内双循环”的发展格局。 如浙江临海依托戚继光现存抗倭遗址文化发展乡村旅游,打造集“十八般武艺”体验的鸳鸯阵舞台剧和富有故事的乡村趣味集市。
3.以数字化赋能乡村文化振兴
数字媒介可以联结万物,使乡村文化数字化成为可能。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和中央网信办印发的《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 年)》都明确提出要建设数字乡村的美好愿景。 乡村文化数字化可以实现乡村文化的永久保护和永续发展。 基于乡村文化的“数字内容+传播”模式是借助最新的数字化技术,将原生态的乡村进行充分挖掘和展示,将静态的生态风光、农业生产、乡邻关系等场景转化成动态的信息流和超文本,通过新媒体平台进行跨媒介、立体化传播[19]。 这既是促进乡村与外界文化交流互动的现实需要,也是增强乡村文化可分享性、吸引力和认同感的重要手段。 2021 年爆红的“张同学”便是通过短视频将乡村生活场景进行生动还原,唤起人们对乡村生活的追忆,短时间便收获了千万粉丝。 数字文旅正是乡村文化产业与数字经济不谋而合的时代产物。 传媒高校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和媒介知识帮助乡村开拓如数字博物馆、数字文化长廊等线上文旅发展模式,以延长旅游产业链。
(四)助推文化发展
1.创新运用自媒体促进乡村文化活态传播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以抖音、微信、B 站等为代表的自媒体平台逐渐成为人们信息和情感交流的重要方式。 乡村文化品牌可以借助自媒体渠道与技术的传播优势,扩大乡村文化的传播范围,优化乡村文化及其文化品牌的传播效果。 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电子产品充斥于生活和工作中的时代,人们习惯于通过自媒体来随时随地接收碎片化内容、发布自己的观点看法、转发分享认同度高的信息[20]。 在乡村文化品牌传播中,一是发挥传媒艺术高校全媒体传播的优势,强化对乡村振兴战略等党和国家最新政策的宣传解读。 教育引导广大乡村居民转变思路,从内心深处提高对乡村文化振兴重要性的认识。 二是促进自媒体与传统媒体的相互融合,形成乡村文化品牌的全媒体传播矩阵。 依托传统媒体的权威性和自媒体的传播优势,拓宽乡村文化品牌的传播范围和时效,实现优势互补。 三是保持乡村文化产品供需的动态平衡。 利用自媒体建立信息流动通道,了解和挖掘受众的文化需求,不断改进品牌传播内容,提高受众对乡村文化及其品牌的认可度和识别度。 四是积极引导地方融媒体平台发挥本土传播优势。 精心挖掘乡村地域特色、乡土风情、历史故事,推出有思想、有情怀、有乡土味的文化融媒产品,用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宣传主流价值,彰显时代精神,引领乡村道德风尚[21]。
2.培育乡村文化建设者的文化自信和主体意识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文化自信的重要性。 乡村文化振兴在整个国家的文化建设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促进乡村文化发展,增强文化自觉意识就显得格外重要。费孝通认为,人要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要明白它的来历,知晓形成过程,了解其特色和发展趋向。 农民自身的文化认知、文化态度和文化自信心是影响其参与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因素。 如果乡村文化建设不是依靠乡村居民,而是单纯依赖乡村之外的力量,乡村文化建设就会因失去主动力而抛锚[22]。 在多元文化共存的背景下,只有建立起文化自信,乡村社会的建设与发展才能从文化心理和文化情感上得到农民群体最广泛、最大程度的信任与支持,才能为乡村社会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2],建设好内生型的乡村文化。乡村文化建设归根到底是为广大乡村居民服务的,只有他们深切体认到自己乡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价值意蕴,才会从内心深处形成持久而深厚的文化自信,进而以实际行动去争取更大范围和更深层次的文化认同。 为此,高校必须帮助农民提高文化认知能力,以文化意识的主体性带动行动的主动性,自觉成为乡村文化的传承者、建设者和传播者。一是充分发挥民间文艺团体的力量。高校可以帮助乡村策划、组织公共文化活动和民俗活动以激发村民参与乡村文化建设的热情[23]。 二是充分发扬农民的首创精神,让广大农民在乡村文化振兴中唱主角、挑大梁。 教育引导广大农民根据乡村社会的变迁进行生产生活的调适, 在传承优秀乡村文化的基础上进行现代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创造出符合乡村实际和农民生产生活的新乡村文化[24-25]。
四、结语
纵深推进乡村文化振兴,既需要重视乡村文化的宏大叙事,也需要关照文化振兴的微观视域,使其既有价值的引领性,也有实践的可行性。 走好新时代的乡村文化振兴之路要立足于对乡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培育乡村文化自觉自信。 随着高校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不断深入,乡村文化建设必将赢得更强大的文化认同力量,乡村振兴也将在文化的传承创新中具备更坚实的文化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