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儿图书馆有声读物资源建设策略研究

2022-12-08郭趁心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2年3期
关键词:读物图书馆资源

郭趁心

(河南安阳市少年儿童图书馆,河南安阳 455000)

儿童正处在富于想象的年龄段,他们的思维活跃但阅读能力有限,有声读物很好地将听觉与视觉教育相结合,在声音转变为图像的过程中刺激大脑中枢神经,潜移默化地促使儿童想象能力得到提高。有声阅读以丰富的资源内容、 便捷的阅读方式为识字量少的儿童读者提供了阅读学习平台,儿童读者只需要用听觉便可轻松愉快地获取阅读体验,该平台也将儿童阅读能力低的问题有效解决[1]。基于儿童图书馆隶属公益性机构,是儿童校外教育机构,是学校教育的延伸,有责任配合学校的素质教育[2]。因此,儿童图书馆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为儿童读者提供有声阅读服务,通过创新优化服务模式调动起儿童阅读的积极性,促进儿童读者智力与能力的开发。儿童图书馆作为儿童读者的指导机构,对于现阶段儿童有声读物多元化的发展,如何通过研究分析加快推进有声读物资源建设的步伐,更好地履行儿童图书馆的使命,是图书馆关注的关键问题。

1 有声读物概述

1.1 概念

有声读物也被称作“听书”或“有声书”,是数字媒介载体的主要组成部分,与传统模式下的纸质和电子阅读存在明显不同,是一种新型媒介自愿类型,不但能充分满足用户多样化、个性化阅读需求,同时有助于缓解用户长时间阅读纸质书、 电子图书形成的视觉疲劳[3]。美国有声读物协会对有声读物的概念进行界定,主要指包含不低于51%文字内容并以磁带、高密度光盘、唱片为存储介质进行包装销售的录音产品。其中相关研究报告认为有声阅读主要指以网页或客户端技术为基础,通过PC、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阅读器、车载等阅读载体,为组织或个人提供有声读物的录制、收听、分享等相关阅读服务[4]。通过对有声读物资源的概念进行分析,计算机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是深化有声读物内涵的主要体现。

儿童有声读物的服务对象为少年儿童。少年儿童对外界的好奇心强烈,对扩充知识储备的需求较高,但专注力不佳。少儿有声阅读资源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将现代化信息技术与数字资源作为基础,建立趣味性阅读模式,对文字与故事进行加工,使阅读不再依靠纸质图书。少儿图书馆积极开展有声阅读资源建设,实现对阅读作品的情景加工与再现,不管是童话故事、经典名著,还是较难理解的古诗词,均可进行有声加工,灵活、生动地展现在少儿面前,供少儿阅读。近些年来,我国少儿图书馆的数量越来越多,均可利用信息化技术与数字资源开设有声阅读区域。少儿阅读也成了纸质阅读的一种延伸,以一种具有特色的方式实现文字的有声化,有助于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具有多元化发展趋势。

1.2 特征

首先,对有声读物资源的发展进行分析,早期阶段有声读物主要形式为说书,通过说书艺人口耳相传的形式传播,内容多为市民小说,关于儿童的有声读物资源匮乏,类型与结构相对单一。随着磁带、光盘等传播媒介的发展,很多教育附加品融入有声读物资源中,使有声读物资源的类型更加多样。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结合用户海量、多样、个性化信息需求,有声读物的内容和载体形态已远远突破传统的单一范畴,其类型丰富多样,不再局限于广播剧、评书等音视频内容,内容包括政治、人文、军事、文艺、少儿等多个方面,同时内容划分更加明确,具备明显的个性化特征。

其次,随着互联网与智能终端的不断更新升级,特别是无线网络的全面普及,用户通过图书馆获取文献资料的方式发生明显变化,在无线网络的覆盖范围内,用户可通过智能手机、平台电脑的移动终端设备,根据自身的喜好、意愿、阅读偏好针对性选择数字资源。用户行为方面的变化,导致图书馆的有声资源建设格局发生变化,从过往“资源提供”为主逐渐向“用户服务”为主转变。与文本为主的资源相比,有声读物资源几乎不需要繁琐操作,不但能有效解放视觉对文字的依赖,同时能缓解人们的工作、生活压力,为其提供愉悦的精神体验;随着有声读物的全面普及,图书馆的服务理念也在不断深入。

另外,传统模式下音频资源从录制至剪辑制作需要严格遵守相关流程规范,整个流程均需在封闭空间进行,难以了解用户实际需求;而有声读物遵循新媒体传播运行规律,内容制作方面充分结合用户的实际需求,遵循用户意见,引导用户参与有声读物的制作,实现双向互动。有声读物资源面向网络用户,其内容不仅包括专业主播,同时也包括很多爱好者,移动场景环境下的有声资源具有网络化的特点。

最后,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和社交媒体平台的迅速发展,互联网用户数量逐年剧增。同时网民对互联网中海量信息具有敏锐的触觉,个性化需求十分明显;另外移动终端技术不断升级,为用户获取各类互联网信息提供巨大便利。因此能根据用户需求定制内容并进行个性化推送,为有声读物资源建设夯实良好的用户基础。

2 儿童有声读物的价值

2.1 教育价值

由于在有声阅读中听觉所占比例很大,借助听觉让儿童读者对语言符号不断地认知,通过模仿再将这些语言符号表达出来,从模仿开始慢慢增强表达能力。在有声读物的熏陶下,词汇量逐步积累起来,当再次遇到类似情景时他们也能将这些词汇进行模仿使用。儿童听书的过程也是熟悉世界、提升自我认识能力的过程,能够帮助他们学习与人交往的技能。积极的有声读物逐步灌输给儿童待人接物的生存技能,对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很大帮助,引导儿童读者自觉摒弃极端行为方式,采纳正确的健康的行为方式[5]。

2.2 实践价值

“听为主,看为辅”的有声阅读模式,对阅读能力较低的儿童读者来说,是提高认知和阅读能力最有效的方式。将传统阅读中具有传承价值的经典故事与符合新时期儿童认知与国情的相关内容,通过配音使之与声音元素有机融合,从根本上将儿童基于文字阅读的模式改变,将儿童各个器官调动起来,以此引导儿童更好地接触图书,更早地感受阅读[6]。有声读物最大特点是在不同场景中都能以多元化形态与之相融合,如可与图书馆、学校、家庭等有机融合,将培养儿童读者阅读习惯的环境打造得非常舒适,激发其阅读兴趣。为适应儿童读者多样化需求,在内容上儿童有声读物做了扩充,所涉及的内容较广泛,涵盖儿童成长各个方面,其中有学习指导、 亲子教育、科普知识、儿童故事、生活常识等,这些有声读物以全新理念的,“替代教育、 亲子陪伴式” 的阅读模式,向儿童读者传递优秀民族传统文化、事物运行的客观规律、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通过丰富聆听内容引导他们全方位发展。

3 有声读物对儿童成长的积极影响

3.1 开阔视野,增加求知欲

对学龄前儿童来说,由于他们的注意力很难集中,加之文字识别能力较弱,受限于理解能力,这是他们缺乏对纸质书阅读兴趣的主要原因。但有声读物采用专业情景的朗读、书面文字的转换、动听的音乐等手段,不仅吸引儿童的“耳朵”,增强阅读的欲望,也实现了读物的再创造,将读物进一步精品化。这种精品化的提升通过对儿童听觉感官的冲击,促进其对文字描述内容进行思考,同时,将难懂的一些知识采用与儿童思维更贴近的方式传达,启迪儿童的思维判断。目前有声读物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可在趣味中让儿童轻松获取知识。儿童在求知过程中由浅入深、有选择性地进行阅读学习,潜移默化地接受启发式教育,从而认知世界。因此,丰富有声阅读资源,可更好地为儿童读者提供高质量服务。

3.2 改变行为方式

0~12 岁的儿童认知能力、智力发展水平是不同的,所以选择的有声读物也要与年龄发展的特点相符合,尤其是在初级学龄阶段要进行系统化的学习指导,在有声读物资源中应引进课内外知识,对于高级学龄阶段的儿童,因其已具备了对科技、人文含义的理解能力,儿童图书馆应帮助其实现语言、认知、行为等多方面的发展,所以有必要对有声读物资源进行扩充,以满足不同年龄段、不同背景的儿童阅读需求。对儿童的教育不只是实现其单纯的心理系列认知,还需激发其性格、情感、能力、意志等心理品质,将积极健康的文本内容融合进有声读物中,让儿童反复聆听,在长期熏陶下,他们的为人处世会有明显改善,而且性格、行为方式、生活能力等方面都会有所变化,尤其是在其自理能力方面会有很大提高,最终实现在听中学,在生活中体现。相较于城市儿童,农村留守儿童长期远离父母,极为敏感,在心理上更需要声音的关怀。儿童图书馆也应面向农村,为留守儿童提供针对性的有声读物服务,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逼真的音响效果,有声读物给留守儿童以无限遐想,听读过程中儿童的愉悦感会有明显的增加,促使原本内向的留守儿童变得活泼起来,促使其心灵健康成长。

4 儿童有声读物的发展困境

在互联网信息化时代背景下,阅读媒介的更新使少儿图书馆有声读物内容、体量方面更为丰富。但结合现状分析,儿童有声读物无论是在内容分类方面,还是在内容质量方面,均难以满足儿童用户的全部需求,这也说明我国儿童有声读物的优质内容较为匮乏,需要进一步开发。目前市面上多数儿童有声读物资源只是简单地改编纸质文学作品,但是因为文学作品的版权费较高,购买版权需要支付大量的费用,儿童有声资源的开发前期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所以部分企业为了追求利润,降低成本,发行产品的同质化现象严重。对阅读者来说,平台同质化现象将会导致审美疲劳。除专业生产内容外,部分平台还拥有用户生产内容,他们大量参与少儿有声读物的创作,但因为未经过专业培训,并非播音专业人员,导致音频质量低下,存在杂音等不良情况,制作内容缺乏严格审核,部分故事情节较为成人化,并不适合儿童阅读。由于制作门槛较低,市面上的儿童有声读物数量繁多,质量参差不齐。部分平台为了追求自身效益,将他人作品简单更改或直接抄袭,导致读者的选择负担增加,甚至给读者带来不佳的阅读体验。另外互联网的传播速度较快,渠道广,内容侵权情况十分严重。部分不法出版商利用法律漏洞窃取他人的劳动成果,因公众的版权保护意识不足,侵权现象十分严重,导致维权困难,严重挤压原创内容的生产空间,使创作者的积极性下降。

5 儿童图书馆有声读物资源建设策略

5.1 构建多维度的有声读物资源体系

首先,作为向儿童读者提供服务的儿童图书馆,在开发有声读物时必须要与成人娱乐性的阅读区分开,因儿童读物的教育意义极为重要,必须要用与儿童年龄相符合的语言引导其感受优秀文本的魅力,在数字资源建设过程中借助多维度的资源,对有声读物资源体系实施调整。在选择读物资源时,应当遵循儿童成长的规律,充分考虑他们的特征,构建基于儿童专属的且能够体现有声资源特点的、 兼具不同功能的资源体系,更好地与时代的变化发展相适应。图书馆在开展数字资源建设时要依据阅读分级理念,设置分级阅读模式,并对各年龄段的儿童进行类别划分,同步配备与各年龄段相对应的读物资源,形成阶梯形阅读,促进不同年龄段阅读效率的提高。不同阶段儿童对优势读物资源的需求存在明显差异,如0~12 岁儿童的自制力发展水平、认知能力与个性特征存在不同,所以在进行有声读物资源选择的过程中,存在明显的差异。在婴儿时期,孩子的感官发展迅速,对声音十分敏感,能够被声音吸引,因此需要使用柔和缓慢的语音系统,帮助其识别声音内容;幼儿时期儿童的思维特征较明显,充满好奇心和想象力,可通过童话故事、音乐实现文字语言的转换,满足其阅读需求;初级学龄时期,儿童需要科学、系统的学习指导,可将课内外知识融入有声读物资源;对高级学龄时期的儿童,为帮助其理解科技、人文、艺术等内涵,促进其全面发展,图书馆需要完善有声读物资源。

其次,借助移动终端、网站等资源载体,提供协同式服务,采取扫码、制作等方式进行阅读行为的引导。

5.2 开发多路径的有声读物资源

通过整合有声资源类型,以大数据技术为依托,自主开发有声资源平台,在有声资源建设中引入资源生产商,或馆际之间合作等,这些开发路径都能实现高质量建设。少儿图书馆有声资源平台构建,通过运用定位设备来实现。儿童图书馆可利用该平台采集有声阅读数据,开展儿童阅读行为、属性、位置的数据分析,为有声资源建设提供儿童阅读兴趣与喜好方面的准确的规律性分析结果,以此创设高质量的有声资源栏目,推送与儿童行为规律相符合、适合培养儿童情感的资源内容。此外,对有声读物的再造仅依靠某个资源生产商来达到生产、 传播的目的是很难实现的,只有借助馆际之间合作,将各种知识与资源真正实现共建共享,才能有效提升建设水平。在场景建设过程中也要确保科学划分,使呈现出的场景更趋于科学化、合理化。

5.3 加强有声读物资源的场景建设,合理划分类型

传统模式下进行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过程中,多通过主题类型对图书资源进行分类处理。有声阅读主要通过有声读物资源建设来实现,少儿图书馆整合有声读物资源不但能为少儿阅读提供便利,同时能为他们构建更适宜的阅读场景。为提高有声阅读的多样化水平,少儿图书馆需要加强对有声读物资源的场景建设,同时对场景类型进行合理划分,根据少儿实际发展情况以及生活环境,积极发挥场景建设的重要作用。在与少儿生活环境进行融合的过程中,少儿图书馆需要突破专一化,对不同年龄阶段少儿的身心发展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少儿的实际生活中具有诸多场景,不同类型的场景与少儿的日常行为关系密切,对不同的阅读场景来说,有声读物资源具有不同的内容体系,所以在呈现场景的过程中,少儿图书馆需重视场景建设的真实性与客观性,统一有声读物资源主题。少儿图书馆是少儿进行有声阅读的主要场所,需要充分结合少儿家庭、学习环境、学习内容等,保证场景建设的合理划分,为明确少儿有声阅读的方向提供保障。

6 结语

在全民阅读时代,有声阅读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场景,而且为儿童打造的阅读环境让他们犹如身临其境一般,促使儿童读者沉浸在阅读中。在全民阅读语境中,儿童图书馆要与时俱进,响应时代的号召,积极开发有声阅读资源,从多维度选择适宜儿童的有声阅读资源,营造优质的阅读空间,以达到情境化再创之目的,帮助儿童发散思维,推动儿童阅读发展。

猜你喜欢

读物图书馆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中国城市运营 地产首脑读物 房地产导刊
我给资源分分类
喜闻《论持久战》成为“最热读物”
书虫来袭 《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 一本人人可读,人人可受益的经典心理读物
资源回收
做好绿色资源保护和开发
图书馆
去图书馆
别忘了,人家也会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