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课程思政圈层协同模型重构研究
2022-12-07姜凤敏包启明
姜凤敏,张 良,包启明
(1.北京理工大学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北京 102488;2.中央民族大学 教育学院,北京 100081)
课程思政是党和国家在全面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大背景下,在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强调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课程与其他课程同向同行、协同发力的形势下提出的重要概念。它以立德树人为目标,以“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为引领,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促进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协同发展,直接关系着“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人”等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1]。为此,从系统的观点和结构的角度来建立健全高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对于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圈层协同:课程思政协同创新实践的现实诉求
在当前形势下,我国高校如何从整体上看待和理解课程思政建设并从整个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视野深化课程思政协同体系的构建,既是时代呼唤,又是应对与解决思想政治教育“孤岛效应”的现实所需。在此意义上,明晰高校思政课程、课程思政以及高校“大思政课”的本质内涵,明确课程思政建设的范围边界,设计课程思政建设的合理化路径成为促进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同向同行的必然选择。一般而言,“思政课程”即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在高等教育中广泛开设的具有思想政治性的诸多课程。“课程思政”是指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活动等嵌入各专业课程教学中,为增强专业课程育人效果而构建起的一种全员、全程、全课程于一体的综合性思政育人课程体系[2],二者共同构成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课程育人体系”。高校“大思政课”是调动学校范围内一切积极因素,凝聚一切育人资源,以整个学校与学校生活作为教育蓝本和素材开展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3]。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程,不仅要关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育人体系”内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还要关注“课程育人”与其他“九大育人体系”的关系,即观照课程思政与高校“大思政课”之间的统筹和共进[4]。
在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建设的实际工作中,经常出现零散化的工作倾向,缺乏系统化、结构性的认识和反思[5],具体而言,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在协同创新建设的目标层面,各高校通常立足于党和国家政策文本,将建设目标聚焦于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专业课、通识课间的协同建设,而忽视了实践工作中高校全面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大背景。为此,有学者主张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建设的目标在于解决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两张皮”的现象[6],要着力促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7],协调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共同构成的“课程育人体系”与其他九大体系之间的关系,发挥高校“大思政课”在课程思政协同创新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其二,在协同创新建设的内容方面,虽然各高校已将目光聚焦于育人课程、育人主体、育人课堂各向度的建设,但对各向度间的联动与协同尚未给予充分的关注,导致其建设力度表现出不均衡的状态。
事实上,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要善于从整体上看待和理解,善于从系统的观点和结构的角度去解决问题,以更宽广的视野来深化协同”[8]。邢文利等人从系统论的视角出发,将圈层理论与协同理论引入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研究,并由此提出的“圈层式研究生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模式”就是将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看作一个圈层分明、由各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由内向外分为内圈层(核心区)、中圈层(关键区)、外圈层(辐射区)[9]。从协同理论出发,该模型需要遵循协同效应以达到育人主体、课程、课堂各子系统间有机整合,以自组织的方式实现育人主体、课程、课堂的各个部分、各个环节的时间协同、空间协同、功能协同,同时观照伺服原理寻求模型建构的序参量,促使整个课程思政建设系统从无序向有序转变。
虽然该理论模型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课程思政建设各要素之间分散无序、各自为战的状态,但对各个维度要素的本质内涵、各圈层的功能边界以及整个模型与个体政治心理发展间关系的解释尚有欠缺。为此,本研究基于邢文利等人提出的“圈层式研究生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模式”,以高校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协同育人机制为研究对象,尝试构建出以“育人课程—育人课堂—育人主体”为核心要素,以“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大思政课”为不同圈层的高校课程思政圈层协同模型(详见下页表),以期能够从整体上统筹、谋划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建设,从更广阔的视野谋划协同、凝炼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的各项元素,迎合“立德树人”的系统诉求,为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有效支撑。
二、模型构建:课程思政圈层协同模型的要素解构
课程思政协同建设是一项长期性和系统性工程,《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要“紧紧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让所有高校、所有教师、所有课程都承担好育人责任”[10]。循此而论,本文将按照育人课程、育人课堂和育人主体三个维度系统构建高校课程思政圈层协同模型。
1.育人课程维度:思政课课程—专业课课程—高校“大思政课”课程
育人课程是在高校全面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专门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与非专门从事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有机统一。其一,专门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是指思政课课程,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直接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集中体现着学校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并结合各高校特点构建的必修课加选修课的课程体系。其二,非专门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是专业课课程与高校“大思政课”课程的统合体。其中,专业课课程是指由专业层面充满技术性的专业知识构成的系统课程,并被赋予价值负载的特殊使命;高校“大思政课”课程是指学校“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育人体系构建的课程。高校育人课程虽然目标指向不同、课程形态各异,但最终目的都是引导学生立德成人、立志成才[11]。值得注意的是,育人课程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的具体表达,常受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以及高校自身特点等因素的制约。同时,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场域,也遵循党和国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目标与顶层规划,高校课程思政圈层协同模型的育人课程维度构建也是如此。正如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讲话中提出的“办好我们的高校,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表 课程思政、思政课程、高校“大思政课”之间的关系
育人课程三个维度并非像大中小学思政课建设那样循序渐进、螺旋上升,而是各类课程与思政课课程同向同行、协同共进。因此,高校在构建课程思政圈层协同模型的课程育人维度时,要依据各门课程的特点与思政课程的政治引领、价值引领作用分圈层协同推进。综合而言,育人课程由内而外可以划分为思政课课程、专业课课程与高校“大思政课”课程三个圈层。其中,思政课课程是核心圈层(内部圈层),在这一圈层中,发轫于国家意志、集体诉求的深层社会意识被条理性、逻辑化后形成的系统的知识体系,为学生系统化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奠定了基础;专业课课程是关键圈层(中间圈层),脉络清晰的专业课程通过专业知识与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有机结合,将正确的价值理念融入组织严密的专业课课程体系之中,在专业课课程讲授的同时塑造学生的价值观念;高校“大思政课”课程是辐射圈层(外部圈层),通过在学校场域内构建起系统知识符号诠释的完整情景,促进思政课课程在学校全过程、全方位复演,为学生健康人格与正确行为意愿的生成提供可能。三种类型的课程相辅相成,相互渗透,表现出两个特点:一是自组织性,各门课程思政育人要素从最开始的各行其是、各自为战、互不合作的杂乱无序状态,逐渐向有序发展转变,并最终形成相互支持、协调、合作的有序结构;二是向心性,育人课程在向有序结构转换的过程中,各圈层作用逐渐凸显,核心圈层发挥价值引领的作用。
2.育人课堂维度:思政课课堂—专业课课堂—高校“大思政课”课堂
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主渠道”这一用法表明了思政课课堂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最直接、最关键的意义。而在此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从更高的站位和更广阔的视野来观察问题,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渠道与非课程渠道的关系上使用了“主渠道”这一概念,意味着思政课课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高校所有的课堂,如专业课课堂、高校“大思政课”课堂都是主渠道。这一观点的提出从主渠道的高度全面认识、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整体上把握了思政课课堂与其他课堂(专业课课堂与高校“大思政课”课堂)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为育人课程的构建提供了理论支撑。具体而言,育人课堂可以分为思政课课堂、专业课课堂、高校“大思政课”课堂三个向度。其中,思政课课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思政课课程群开展的主要场域,是传授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所包括的系统知识的空间;专业课课堂是使学生在习得专业知识、增长专业技能过程的同时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提升综合素质的场域;高校“大思政课”课堂是学生在学校生活中达致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在实践中增长才干、润智启心的场所。
循此而论,在高校课程思政圈层协同模型中,育人课堂从内向外可以分为思政课课堂、专业课课堂、高校“大思政课”课堂三个圈层,每个圈层又体现出特有的圈层特点。具体而言,思政课课堂处于核心圈层(内部圈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宪法法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2]等知识的“生产场域”,这一圈层通过系统构建教育符号(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与情感的场景,共同促进学生认知的生成。专业课课堂处于关键圈层(中间圈层),是学生情感生成的空间。在这一圈层中,专业课课堂不仅广泛众多,而且多姿多彩,各门课程依托自身的优势,将课堂的多样性特点转化为魅力和优势,促使学生在不同的课堂中自觉完成所习得知识的三角互证,进而在内心深处生发出对这些知识的积极评价与积极情感。高校“大思政课”课堂处于辐射圈层(外部圈层),为个体正确人格与行为意愿的生成提供生活性场域与制度环境。一方面,高校“大思政课”课堂通过建构的创造性生活场域,使认知体验、价值评价延伸至整个学校空间与个体生活空间,使思政课课堂中所传授的知识得以跨空间延续与维持,为行为意愿的生成提供情境;另一方面,高校“大思政课”课堂所包含的制度文化将相关知识映射于完整的学校生活情境,以刚性的要求促进着个体行为意愿的生成。在教育教学实际中,思政课课堂、专业课课堂、高校“大思政课”课堂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相结合,全面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素养,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的协调发展。
3.育人主体维度: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辅导员与教学行政人员
在全面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提出的“三全育人”概念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主体拓展至高校全部教师。依据育人课程与育人课堂维度的圈层划分,高校课程思政圈层协同模型的育人主体维度可划分为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辅导员与教学行政人员。思政课教师是思政课课程的实施者;专业课教师是各类专业课课堂的组织者;辅导员和教学行政人员是将立德树人的目标分散地渗透于学校生活的全过程、全方位,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的主体。育人主体维度各圈层教师互联互通、协同并进,以各自特有的角度精准育人,确保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落地落实,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见功见效。
依据教育教学规律与学生心理发展规律,高校课程思政圈层协同模型的育人课程维度的圈层架构从内向外分别为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辅导员与教学行政人员。思政课教师处于核心圈层,是让学生对思政课课程所涵盖的知识从“朦胧”走向“清晰”的关键。一方面,思政课教师作为系统知识的拥有者,可以通过知识的传授促进知识的再生产;另一方面,其作为思政课课程的组织者与实践者,可通过恰当的方法与策略有效促进相关知识的内化。专业课教师处于关键圈层,是专业课领域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观念凝聚体”[13],承担着挖掘专业课程思政元素,并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的重要使命,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个体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强化学生对中华民族身份的价值意会。辅导员和教学行政人员处于辐射圈层,是在校园生活中与学生交流互动的重要主体,其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顶层设计者、全面规划者以及学生行为的矫正者,主要通过“润物细无声”的行为引导以及显性的行为期许促进学生政治人格的发展。
三、模型分析:课程思政圈层协同模型的层级特征
从协同的视角来看,高校课程思政圈层协同模型可以分为三个维度:育人课程、育人课堂、育人主体。每个维度又可依据圈层理论由内而外分为三个向度:核心圈层、关键圈层、辐射圈层。由此构成了高校课程思政圈层协同模型的核心圈层(思政课课程—思政课课堂—思政课教师)、关键圈层(专业课课程—专业课课堂—专业课教师)与辐射圈层(高校“大思政课”课程—高校“大思政课”课堂—辅导员与教学行政人员)。三个圈层分层开展、协同并进,“紧紧围绕坚定学生理想信念”[10]这一育人目标,“促进着学生认知、情感、人格等政治心理的协同发展”[14]。
1.核心圈层:理论宣教的主要场域
核心圈层是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知识的讲授为重点,以理论宣传教育为路径,旨在促进受教育者理想信念和认知生成的育人圈层。在这一圈层中,思政课课程是在结合各高校特点的基础上形成的必修课加选修课的课程体系,不仅包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而且包括政治认同、家国情怀、道德修养、法治意识等知识素养,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等思想品质,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教学内容。思政课教师是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者,承担着立德树人的使命,是对学生进行政治引导和价值塑造的主力军,发挥着指引高校学生思想和精神的重要作用。思政课课堂则是基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互动的一般逻辑,通过教学这一沟通(社会交往)、合作、对话的活动,使思政课课程所蕴含的知识与学生形成有意义的联结的育人空间。核心圈层的本质是讲道理,而且要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以促进受教育者正确理想信念和认知的生成。
2.关键圈层:价值负载的核心空间
关键圈层是将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穿于专业教育之中,以价值负载为主要特征,通过情感脉络化的形式推进受教育者理想信念生成的圈层。在这一圈层中,专业课课程虽是由立足于专业层面且充满技术性的专业知识构成,但其不再被单纯视作人类对某一领域专门知识的选择,而是被赋予了价值负载的特殊使命,即专业课课程不仅要发挥本专业的特色和优势,更要深入研究本专业的育人目标,深度挖掘提炼专业知识体系中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科学合理拓展专业课程的广度、深度和温度,以增加专业课程的知识性、人文性,提升引领性、时代性和开放性。专业课教师是专业课领域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观念凝聚体”[13],承担着挖掘专业课程思政元素,并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的重要使命,是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协同育人的重要主体;专业课课堂是课程思政建设的空间载体,它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分散地渗透在专业知识技能的传授过程中,柔性缓进、潜移默化地实现着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人才培养目标。关键圈层以课程思政建设为着力点,强调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学科体系、专业体系、教材体系之中,在传授课程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转化为内在德性和素养。因此,价值负载成为这一圈层的显著特点。
3.辐射圈层:人格型塑的关键环节
辐射圈层是将目光聚焦于学生生活场域,通过高校“大思政课”课程、辅导员及教学行政人员、高校“大思政课”课堂构建出学校生活的完美空间,进而形成学生政治人格型塑的圈层。在这一圈层中,高校“大思政课”课程为个体人格与行为意愿的“再生产”提供了可能,其通过充分、合理、有效运用学校内包括博物馆、现实场景、人财物等各方面教学资源,在空间维度上实现课堂、网络、校园、社会的全面覆盖,依据自身的特点因势利导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精神品质和行为取向。以辅导员与教学行政人员为主的育人主体通过共同构建学生生活场域与实践空间,并在与学生交往交流的过程中,以“榜样”或“理想人格”的力量,将道德品质、情感等以隐藏和迂回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人格的形成以及行为意愿的转变与再生成。至于高校“大思政课”课堂,则为个体行为意愿的塑造提供了广阔的实践场域,其提供的互动的社会过程促成了知识再生产与行为意愿再生成的心灵建构机制,体现了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在实践层面合目的性、合规律性的基本要求,发挥出课程圈层建设对个体意识行为塑造的双重效能和属性。“大思政课,要善用之”,以“大思政课”为核心的辐射圈层将整个学校空间囊括进来,实现了学校与社会的互动与联结,使得学生身体力行地在这一圈层内塑造着行为意愿。
四、实现路径:课程思政圈层协同模型的落实机制
高校课程思政圈层协同模型依据各圈层目标协同运行,无疑有利于促进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发展以及高校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为了确保高校课程思政圈层协同创新模型建设中各维度、各圈层模型的有机联动,有必要对该理论模型的保障机制进行探讨,从而为高校课程思政圈层协同模型的落实和运行提供可靠的支持和保障。
1.尊重课程知识的价值属性:搭建“全向度”领导机制
课程知识是高校课程思政圈层协同模型各圈层构建的逻辑起点。在高校课程思政圈层协同模型中,不论是育人课程的构建,还是育人主体的发展以及育人课堂的有效组织,根本上是为了将负有特定价值属性的课程知识传授给受教育者。因此,如何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科学选择知识、系统组织知识、有效传递知识,成为课程思政建设的逻辑原点。具体来说,就是要以政府治理、院校变革、课程构建为切入点,三者互相联结、耦合,构成宏观、中观、微观三维联动的“全向度”领导机制。其一,在宏观层面,党和国家要围绕知识准入问题展开,从顶层设计解决“什么知识需要被纳入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问题,明确课程思政知识的内容边界,同时领导教材编写部门在坚持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的前提下,编写既符合政策需要、又遵循学科知识逻辑的高校教材。其二,在中观层面,各院校党委要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导作用,结合学校特点从整体上规划思政课、专业课、高校“大思政课”的课程目标,调整创新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统筹推进课程内容建设,有序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进程,不断增强各门课程的思想性、理论性、针对性和亲和力,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内涵式发展。其三,在微观层面,各院系二级党组织要发挥课程思政建设主体责任,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结合专业特点分类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促进课程思政融入课程设置、教学大纲核准、教案评价全过程,贯穿于课堂授课、教学研讨、实验实训、作业论文各环节。
2.明晰育人目标:设计“全要素”运作机制
高校课程思政圈层协同模型作为一个育人目标与育人功能完善的系统,充分发挥功能的关键在于模型内部各要素的协同并进。为此,明晰课程思政圈层协同模型的育人目标,激发模型内部全要素的合作动力、实现协同联动、形成正向闭环的运作机制成为促进模型落地的支撑点。其一,围绕各圈层育人目标,遵循个体政治心理发展规律,促进核心圈层、关键圈层、辐射圈层各圈层内部要素的同频共振。高校在有序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过程中,要充分遵循高校课程思政圈层协同模型的层级特征,统筹划分好各学科专业、各类课程的责任田,以各圈层内部育人课程建设为重点、育人主体建设为关键、育人课堂构建为核心,促进各圈层内部要素的同频共振,促进受教育者政治心理认知、情感以及人格的形成与发展。其二,坚持育人与育才相统一的各向度教育目标,加强育人课程、育人主体、育人课堂各向度内部要素的协作运行。即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要坚持思政课的政治引领作用,以思想政治教育为逻辑起点,促进“思政课课程—专业课课程—高校‘大思政课’课程”同向同行,促进“思政课课堂—专业课课堂—高校‘大思政课’课堂”有机联动,实现“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辅导员与教学行政人员”主体协同发展。其三,要紧紧围绕课程思政建设立德树人的总目标,促进高校课程思政圈层协同模型各要素的协同共进。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承载于课程思政建设的各要素之中,高校应组织专家学者细致梳理各类课程的教学内容,结合不同课程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依据自身特征统筹各类资源,促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全要素运作机制的完善与健全。
3.优化场域结构:构建“全方位”保障机制
为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圈层协同模型的落实落地,必须聚焦于模型构建的终极目标、过程属性和潜在风险以及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在整个高校教育体系中的角色定位和内在诉求,以“决策层优化制度设计、执行层强化过程管理、承载层优化服务协同”为宗旨,构建制度规约、行为约束、监督评价三维嵌合的“全方位”保障机制。其一,高校决策层需优化制度设计。高校课程思政圈层协同模型的构建依托于高校内部完善的顶层设计,即高校要结合实际制定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工作方案,建立健全课程思政建设的制度规约,充分发挥制度指引实践创新的作用,以制度促责任,对学校课程思政建设中各育人要素的地位与分工进行最高级别的确认。其二,高校执行层需强化过程管理。高校课程思政圈层协同模型是高校内部育人要素全方位联动的共建共享工程,因此,各高校需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教务部门牵头抓总、相关部门联动并进的过程管理体系与权责清晰的行为约束机制,以明确各要素间的“可为”与“不可为”以及“不可为”与“必须为”的界线,实现各要素功能的最大程度发挥[15]。其三,高校承载层需优化服务协同。高校在课程思政建设实践中要将监督评价与示范引领相结合,建立涵盖课程研发、实践效果、平台共享、教师功能发挥于一体的高校课程思政监督、评价体系,同时面向不同学科专业、不同类型课程抓典型、树标杆、推经验,在全校范围内形成广泛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