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的执政能力建设
2022-12-07吴翔
吴 翔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四川 成都 610071)
互联网的兴起与发展导致公共沟通的模式发生颠覆性改变,社会生活、人际交往尤其是政治过程中的信息交换和传递越来越明显地呈现出网络化和去中心化特征。网络具有与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高度互动性和及时性,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网络与其他人即时交流想法、交换信息、交互参与、交往对话。
中国共产党作为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并长期执政的政党,作为秉持与时俱进这一辩证唯物主义精髓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历来注重运用先进技术和先进手段提升党的执政能力、改善党的执政效果。网络日益成为中国共产党了解社情民意、改善党群干群关系、发展民生、提升执政水平和巩固执政地位的重要手段。各级党委政府顺应新技术的发展,顺应人民群众的新期盼,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打造信息化政府,广泛开展通过网络“听民声”,运用网络“畅民意”,利用网络“解民忧”等多种活动,创新执政理念,转变执政方式,提升执政能力,促进社会和谐。
一、网络时代执政能力建设的思路
(一) 以民生建设为重点深化网络问政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1],民生问题关乎社会治乱与政权兴亡,只有民生得到了保障和改善,人民群众才能安居乐业,社会才会长治久安,政治才能稳定清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民生需求越来越多、越来越细,这既是发展的动力也是发展的压力。面对多样化、多元化的民生需求,要深化网络问政,充分发挥网络反映社情民意的重要作用,真正使政府建设的网络问政平台起到“察民情、集民智、解民忧”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政府高度重视网民对民生建设的讨论和建议,寻找民生问题的最大公约数,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民生问题,最紧迫的民生问题,诸如,社会安全、就业收入、文化教育、住房消费、公用设施、养老保障、社会保障、医疗保障等等,使公共财政资金发挥最大的作用。
(二) 以职能转变为重点完善网络辅政
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政府职能转变创造了条件。网络既是问政的桥梁,也是辅政的重要手段。因此,政府在自身改革过程中要善于运用网络,尤其是要运用网络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深化网络问政、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中,应进一步加大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县(市、区) 和乡镇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政府网络的全覆盖,为实现网络辅政创造条件。应充分利用网络,着力打造电子政府、透明政府、责任政府;充分利用网络流畅快捷的信息传递功能,及时向社会发布各种政策法规信息,提供各种政务服务,收集社情民意,架起政府与公众间交流的桥梁;充分利用网络丰富管理手段,创新管理方法,把网络作为辅政的重要工具,切实把政府职能转变到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上来。
(三) 以权力规范为重点推动网络督政
公共行政离不开权力的使用,但是,“权力具有天然的侵犯性和扩张性,如果不受约束,必然会由为公众服务的手段蜕变为奴役公众、侵害人民利益的工具”[2],就会产生各种腐败现象,阻碍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信息化时代,网络是高效便捷的监督手段。十八大以来查处的部分腐败大案要案,网络均发挥了重要作用,网络反腐是一条最经济、最便捷、最互动和最保密的打击腐败方式,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普遍认可和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因此,网络具有监督政府行政权力的重要功能,是行政监督和司法监督的有力补充。深化网络问政,在一定意义上讲,就是要发挥网络的督政功能,特别是要以规范权力为重点,加大对政府公共财政收支情况的监督,加大对政府具体行政行为的监督,加大对干部工作作风、工作能力与工作态度的监督力度。
二、网络时代执政能力建设的内容
“网络问政的能力已经成为现代政党的核心能力之一”[3]。深化网络问政,提升网络时代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内容应包括提升党委政府运用网络准确判断形势的能力、运用网络促进民主决策的能力,运用网络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运用网络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运用网络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
(一) 运用网络准确判断形势的能力
当前,我国已进入社会转型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深水区,各种深层次矛盾纵横交错,促进发展所面临的形势异常严峻,加之网络的普及和信息的离散式传播,使得社会思想日益多元,利益诉求日益多样,矛盾问题日益多变,这给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基层党委政府的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如何准确地判断局面和形势是各级党委政府必须首先面对的一个大问题。为此,各级党委政府应顺势而为,深化网络问政,充分利用和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正面效应,大力提倡广大群众利用政府提供的网络技术平台反映问题,大力提倡党员干部利用网络技术平台解决和处理问题,大力培养党员干部运用网络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大力培养党员干部运用网络提供的信息准确判断形势的能力,促进网络时代的执政能力建设。
(二) 运用网络促进民主决策的能力
民主决策是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之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运用,既为民主决策提供了技术支撑,也促进了民主决策的发展。网络为民众及时快速地参与国家和社会的政治生活提供了条件,民众可以足不出户就了解到有关政府活动的各种信息,表达自己的政治见解和政策意愿,网络成为公民行使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的重要渠道。因此,各级党委政府应积极深化网络问政,注重运用网络平台倾听网友和利益相关者的意见和建议,尝试运用网络民意测验、网络民意调查等方式确定决策的议题,增强决策的针对性,提高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和政府部门运用网络推进民主决策的能力。
(三) 运用网络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
能否驾驭复杂局面是执政能力的重要表现。信息化时代,执政者要善于运用网络信息技术把控复杂局面。在深化网络问政、提升执政能力的过程中,应注重提升党政领导干部和政府部门运用网络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通过建立更加完善的信息公开机制、更加灵活的舆论互动机制和更加及时的信息反馈机制和沟通机制,做到能够通过网络准确把握舆情信息,能够积极主动地与网民和利益相关方进行互动交流,能够及时有效地化解矛盾,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谐。
(四) 运用网络推进科学发展的能力
科学发展是第一要务,不仅事关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而且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科学发展的能力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网络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无疑是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手段。网络时代,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具备运用网络推进科学发展的能力。在深化网络问政、提升执政能力建设的进程中,应着力提升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党员干部运用网络推进科学发展的能力,以促进科学发展、加快发展。
(五) 运用网络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任务。网络时代,和谐社会的建设遇到诸多挑战,如思想文化多元、时局变化瞬息万变、社会矛盾林林总总。因此,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理应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网络时代的和谐社会建设离不开网络正面作用的充分发挥和网络技术手段的普遍运用,在深化网络问政、提升执政能力建设的进程中,党委政府应着力提升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党员干部运用网络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
三、打造网络时代执政能力建设的路径
(一) 形成全民有序参与的社会环境
公民的有序参与是政治文明发展的重要条件。网络时代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更是需要一个全民有序参与的社会环境。在深化网络问政、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过程中,应从以下几方面构建全民有序参与的社会环境。一是实施普网工程。开展普及计算机网络知识教育活动,把普网工程纳入党委政府的重点工作,体现出网络“面向大众,深入群众”的使用特点。政府应对那些年龄较大、不会使用网络的市民开展免费的普及计算机网络知识教育活动。通过活动增加市民使用计算机的能力,提高市民运用网络的能力,同时,政府也可以通过网络精选道德教育和法制宣传以提升广大民众运用网络的社会责任感和法律法规意识。二是开展不定期的网友交流主题活动。党委政府应积极组织和开展网友交流活动,以增进党委政府和民众之间的沟通理解。对于政府推进的重大工程和项目,网友可以进行现场参观,可以向工作人员咨询工程和项目的相关情况,让网友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各项事业的真实发展情况,消除不必要的顾虑和误解,增加对政府工作的理解和支持。除此之外,还可以在政府相关部门和网民之间开展面对面的交谈座谈,引导网民对关系切身利益的事情文明表述、理性诉求。三是加强网络评论员培训。着力培养网络评论员的把握政策方针的能力、舆情处理能力、舆论引导能力、消除网络负面影响的能力、运用新媒体的能力和及时、准确回应网络质疑能力,努力将网络评论员建设成为一支政治强、素质高、业务精、熟悉网络语言和网络传播交流技巧的网络正能量传播队伍,切实保障网络评论工作有序开展。四是加强网络宣传队伍建设。网络文明宣传者要做到积极在网上投稿,围绕党委政府工作组织撰写重要稿件和评论文章,供各级文明网、重点新闻网站及各地相关网站刊发;网络文明宣传者要主动参与各级文明网组织的网上讨论,通过论坛跟帖、撰写微博等方式,积极引导网上舆论,传播宣传思想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关内容;网络文明宣传者要做到传播网络文明,要利用微信、论坛、QQ 等网络互动阵地,发表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言论,积极传播推广网络文明,要宣传推广本地区、本单位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先进典型;网络文明宣传者要借助本单位网站,通过链接网上活动和设立精神文明建设专栏等形式,传达贯彻上级文明委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精神,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网上精神文明建设活动。
(二) 搭建健全、高效、透明的制度平台
制度建设是抓好工作的根本。邓小平同志曾指出:“制度问题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4]。加强网络时代执政能力建设,必须搭建健全、高效、透明的制度平台。在深化网络问政、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过程中,一是应坚持和秉承以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各方参与、双向循环的制度设计理念,健全收集、分类、交办、督查、反馈的网络问政链条,形成网上听民意、汇民智、聚民心的长效机制。二是建立发帖、跟帖、定期上网对话的机制,让民意充分表达。每当社会上有敏感事件发生时,网上跟帖的数量相当可观,说明网民对社会事务有很大的参与热情,但政府或官员的帖子较少。党委政府相关工作人员应积极发帖,就一些矛盾比较突出的事项在网上发一些帖子,让大家能够跟帖表达自己的意见,同时要对跟帖尽快答复,做到诚心沟通,疏通情绪和促进问题解决。三是建立健全网络问政督办机制。各级党委政府应建立网络问政工作领导小组,各级政府负责政务公开工作的部门负责信息平台建设和日常维护,属地各部门负责各自问政栏目的管理和答复,党委政府两办督查室负责专项督查。把“网络问政”工作纳入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日常工作范畴,建立健全日常考核的“在线监督”制度、网上回复的警示通报制度、答复质量的答复回访制网民评价制等严密的长效工作机制。四是制定及时分析处理网民意见的办法和措施,对网民提出的意见建议、反映的线索和情况及时加以分析、调查、处理和回复,让人民的监督权落到实处。
(三) 建立政府与民众良性沟通的互信机制
网络时代,政府治理的手段和方式必须相应变化,政府必须适应公民意识和社会力量成长的新变化,增加对社会力量和社会行动的信任,走出传统的单线性治理模式,学会与社会力量合作,建立政府与民众之间良性沟通的互信机制,以提升政府治理的成效。为此,在深化网络问政、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过程中,一是要进一步公开信息。进一步公开政务信息,提高政务活动的透明度,增加公共权力运行的透明度,通过信息公开、讲真话、做实事,搭建起官民互信的桥梁。二是要切切实实解决问题。政府职能部门要认真关注网络上反应问题类的信息,尽可能地将问题查清,给群众以满意的答复,以认真的态度对待网民反应的各种问题,竭尽所能为其排忧解难。这也是政府转变工作作风,为民务实的重要行动,如果坚持不懈,严肃认真对待,一定能够增加群众对政府的信任。三是要加强交流沟通。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和工作人员应经常上网,了解网络民意,在网络中应做到与网民平等相待、真诚相待,要引导群众以恰当的方式、规范的语言和有利的证据将问题说实说细,而不是在网络上进行情绪性的发泄和攻击。四是要充分吸纳网络意见。要努力寻找政府与民众之间的最大公约数,把网络民意内化为良性执政思维与行动,争取最大范围的理解与支持,使网络民意成为推进政府治理的现实动力和强大合力。
(四) 构建最新信息技术的支撑系统
党委政府在深化网络问政、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过程中,一是应该整合网络资源,实施多网合一,建立一个上下连通、左右贯通的信息网络平台。在互联网时代,许多党政部门都有收集和传递信息的专网,但这些专网所拥有的信息资源只能在部门内部使用,不能做到共享,这是我国当前政府网络资源的现状。这样,既造成了信息资源的浪费,也使得党政决策部门得不到完整准确的信息,无法做出正确的决策,从而将一些小事弄大,大事则闹得不可收拾。如果地方党委政府能够依托一个综合信息平台,整合人口基础数据网、农合网、城镇居民网、公共卫生网等各种政府网络资源,实施多网合一,建立一个上下连通、左右贯通的信息网络平台。这样,既能够做到各个网络之间的信息共享,节约了行政成本,又能够保证地方党委政府获得全方位的信息,有利于做出正确有效的决策。二是应构建网站群管理系统。实现多级用户管理及网站群数据交换管理。全站由主站和子站构成网站群,可无限制扩展子站,实现同一技术构架、不同数据后台、不同物理位置的网站及网站群间数据交换。可建立无限制、多级别用户体系,提供用户多重属性的角色设定和权限分配,根据地域、部门、层级设定不同的访问和管理权限。网站群发布的信息可通过参数刊跨站调用。三是应建立政府数据平台。使社会公众能够与政府共享数据资源,推动政府资源更加开放。针对现在IOS、Android、HarmonyOS 等不同手机操作系统开发移动应用,主站和子站所有栏目和管理都支持WAP 访问,适应大多数手机操作系统和WAP 浏览器。提供智能终端服务,结合5G 技术,能让舆情工作者随时随地极为快捷地查阅和办理紧急舆情。四是应建立“首页舆情优先监测”技术,而不是现在市面上流行的顺序监测和分析的方法。系统会优先扫描危害性最大的首页舆情,保证首页监控对象出现监控词时第一时间发现。除此之外,各栏目自动生成各单位办理情况统计数据,对超过办理时限的单位自动报警。五是应建立网络安全防护体系。支持防SQL 注入功能和避免防火墙对其参数的过滤功能,保障安全防护的同时,实现强大功能检索机制。应建立完善的备份机制,按时间段定时对索引进行备份,保证索引数据的安全。健全网站访问日志记录和统计、警报,网页防篡改、自动修复技术。建立数据库访问审计、数据库备份技术等。
结语
互联网的兴起和网络时代的到来,使中国共产党的执政面临着挑战,也为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提供了机会。各级党委政府应充分运用网络这一现代技术手段,创新执政思路,完善执政内容,打造执政路径,从而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协调发展局面的形成,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