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学术语中的同名异义❋
2022-12-07方梦之
方 梦 之
上海大学
【提 要】翻译研究是多学科的综合研究。术语来源多样:有继承传统译论的,有借用相关学科的,有从翻译经验归纳提炼的,也有直接翻译引进的。因此,不免有同词异义的交叉和碰撞,产生双义(间有三义)的术语,有违术语单义性原则。本文在编纂《中国译学大辞典》(增订版)的基础上,就译学术语一词双义举例描述和分析。
1 引言
近半个世纪以来,翻译研究视角宽泛,流派纷呈,语言学、文艺学、社会学、符号学、心理学、逻辑学、信息技术等相关术语纷纷引入,译学新论接踵而至,知识生产蒸蒸日上。2004 年出版的拙编《译学辞典》收录词目仅1100 条,时隔7 年,以此为基础的《中国译学大辞典》(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词目扩容至1900 余条,而即将出版的《中国译学大辞典》(增订版)总词目超过2700 条。
术语是某一特定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重要标志之一。任何学科以术语为基础建构其概念体系和话语体系,从术语的发展可以看到一门学科的兴起和进展。术语的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水平代表着一门学科的发展水平。译学术语是构建译学体系的要素,是译学研究走向的一面镜子。系统的、科学的现代翻译理论研究从无到有、拔地而起,完全可以从术语的积累过程和术语的建设中看出端倪。翻译研究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确立起来,是因为有一整套术语可以用来描述其研究对象、目的、方法、规律和定理的基本概念和术语(方梦之2008)。
术语是一门学科的专门用语,是学科概念、范畴的表征。我国传统译论有一整套脱胎于传统文论的表述,反映了我国固有的文化和价值观。在历史的长河中,历代译家用种种术语来表述译学的标识性概念,积微成著,自成体系,用来交流当时的翻译思想和翻译方法。经过时代的洗礼,有的术语被淘汰,有的沉淀下来,有的被现代译学吸纳并改造利用(方梦之2017:96)。有的虽被时间淘汰,但其核心思想犹存。传统译论话语是经过长期孕育产生的,是我国译学不可动摇的基础,古代哲学和文艺学是传统译论术语产生之源,构成传统译论的话语基础。
当代译学的源头在西方,相当一部分术语由相邻学科移植或转化过来。目前译学术语已蔚为大观,但释义、理据及其体系远非充分或完整。个别基本术语东西各表、因人而异、莫衷一是,例如核心术语“翻译”,任何一本翻译教材或任何论文都可以给它下一个自圆其说的定义。translation studies 和translatology 作为学科名称尚并列使用。译学术语中一词多义、多词同义现象时有所见,有违于术语的科学性、单一性、简明性原则。凡此种种,预示着翻译学科的术语建设尚有一段不短的路要走(方梦之2008)。本文以编纂《中国译学大辞典》(增订版)的实例为参照,就译学术语中的一词双义做简单描述和分析。
2 术语的单义性
术语学家隆多认为:“术语的单义性是不同学科的专家进行交流的基本条件。术语与其他语言符号的区别在于:术语的语义外延是根据所指的关系、而不是根据能指的关系而定义的。事实上,在术语学中问题不在于知道某个语言形式指的是什么,而在于当某个概念有了明确的定义后,知道哪个语言形式代表这一概念”(隆多1985:19)。这就是说,在同一学科内一个术语只代表一个概念,应该避免多义或岐义。在译学辞典中基本遵循术语单一性的原则,但是,由于翻译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术语来源复杂,有继承传统译论的,有借用相关学科的,有直接翻译引进的,也有从实践经验归纳提炼的,因此同词异义的交叉和碰撞在所难免,有违术语的单义性原则。究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四个方面:
(1)术语因时而异。我国传统的“直译”非现代译学的“直译”;传统的“重译”,与现代意义的“重译”有别。在现代译论中,传统的这类表述已弃之不用,但在翻译史的研究中尚不可避免。
(2)术语属性不一。如“隐喻”,在修辞学中作为一种修辞手段,与明喻相对;认知理论认为,“隐喻”是人类理解客观世界的重要工具和分析方法。又如“伪翻译”,一可按字面理解:谎称翻译的“翻译”;二是作为本地化方面的一个技术性术语(详见以下例释)。
(3)术语视域有别。如“全球化”,宏观上指技术经济、社会文化的全球化;微观上指跨国市场、语言服务的全球化。又如“文化翻译”,一是着眼于文化内涵的翻译转换和表述;二是从翻译的性质上被看作两种文化和文学交流与碰撞(的产物)。
(4)术语因人设言。如“可接受性”,图里(Toury)设定为译文在两极的连线之间靠近目的语系统的规范的一端;另是篇章语言学家布格兰德(de Beaugrande 1980)提出的七项文本性标准之一,指文本的读者对文本的期望。
此外,译学术语中少数关键术语表达的概念游移不定,甚至争论不断。例如“翻译”这个术语,谁都可以有一番自圆其说的表述。直译与意译在翻译史上此盛彼衰、此衰彼盛,两者之争绵延不断,但是对于“直译”和“意译”这两个概念的界定并不明确。特别是“直译”,有人看成是只求形式的词对词翻译或逐字翻译(word -for -word translation);有人认为形式和内容都一致,且读来通顺者为之直译;周建人自称“向来用直译法”,把类似lying on his back 不顾形式而译作“仰卧着”(周建人:《陀螺》序),也算是直译。可见,“直译”所代表的概念一头是专讲形式的死译,另一头是不讲形式的意译,差距之大,使直、意之争不可能找到汇合点,而流于空泛。翻译研究中存在此类众说纷纭的现象是不符合术语单一性、科学性的基本要求的。以下就一词双义的译学术语简要说明之。
3 一词双义例释
在我们近年编纂的《中国译学大辞典(增订版)》中,有一小批一词双义的实例,分别用上角数字1、2 表示。其中有的词义可从英文的对应词明显地区别开来。
(1)直译1(direct translation) 佛经翻译时期术语,指从梵语佛经直接翻译成汉语的词语或经文,与重译1相对。北宋赞宁在总结前人译经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新意六例”(参见陈福康2002),其中一例就是“直译”和“重译”(“重译”指先由梵语译胡语,再由胡语转译汉语)。这一释义现在只在研究佛经翻译时用到。
直译2(literal translation)“日语汉字得以通过‘借形’的方式进入汉语词汇……梁启超等维新人士在日流亡期间创办的《清议报》(1898)和《新民丛报》(1902)便使用了‘直译’和‘意译’”(陶磊2020:219-220)。一般认为,译文形式与内容都与原文一致谓之直译;亦即以原文形式为标准,依样画葫芦的是直译,另起炉灶的是意译。不过,主张直译的人也不完全以逐词对译或照搬原文结构为圭臬。
(2)重译1(translator) 古时用语。意为“译使”,如唐人吴兢《贞观政要·诚信》所载:“绝域君长,皆来朝贡;九夷重译,相望于道”(谢保成2003:290)。
重译2(retranslation) 同一原著的不同译本,以后出版者为重译,含两层意思:①译者自己对旧译在较大程度上的润色修订,如罗玉君对自己的旧译《红与黑》修订重排后附注:“一九五三·十,重译,上海”。②指非直接译自原著语言的翻译,即以第三国语言(特别是英语或日语)为中介的翻译。
(3)译语1(translator) 唐代官名,接纳四方朝贡及接收四方表疏的译事工作。《新唐书·选举志》:“鸿胪译语,不过典客署令”(欧阳修1974:1174)。亦称“译语人”:《资治通鉴》卷一九九“高宗永徽元年”条下胡三省注云:“中书掌受四方朝贡及通表疏,故有译语人”(司马光1956:6273)。
译语2(translation language) 即“译入语”“目的语”。与“源语”相对。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时,作为转换目标的语言,如学生学习的第二语言或外语,翻译得到的译语,电子计算机输出终端得到的机器语言。
(4)创译1(transcreation)“‘创译’在佛经翻译中的意思是‘始译’或‘创开翻译’”(杨全红2016)。李之藻在《译<寰有诠>序》中也有“创译”一说:“乃先就诸有形之类,摘取形天土水气火所名五大有者而创译焉”(杨全红2016)。前人“将自己的翻译称为‘创译’,足见其中充满创造性劳动”(陈福康2002:59)。以上似无今天学界所说“创译”的深意。
创译2(transcreation) 指跨国公司在向非本土市场推广产品或服务时,为了提高市场进入效率和品牌竞争力,自行组织或委托专业机构,运用一系列创造性手段,将商标、品牌、产品等相关市场资料转换成符合目标受众阅读习惯及鉴赏偏好的文本的完整过程。其精髓是“创”,而不是“译”,客户需求、受众偏好和跨文化意识是“创译”的工作前提。
(5)可接受性1(acceptability) 图里(Toury)在其所著的In Search of a Theory of Translation(1980) 和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Beyond(1995)中用来表示译文存在的两种倾向(或称“两极”)之一。他认为译文在两极的连线之间处于一个位置:或者是拘泥于原文系统的规范,具有充分性(adequacy);或者是靠近目的语系统的规范,具有可接受性。
可接受性2(acceptability) 篇章语言学家布格 兰 德(de Beaugrande 1980;de Beaugrande &Dressler 1981)提出的七项文本性标准之一,指文本的读者对文本的期望,即文本语言表达应具衔接性,语义表达应具连贯性,文本(读起来)能被接受并为己所用或切合需要。
(6)伪翻译1(pseudotranslation) 谎称译作,或常被误认为是译作的原作,也可指常被视为原作的译作。个别作者把自己的创作当作虚构的(fictitious/pseudo translation)译文出版,以便利用对翻译的大肆宣传,赢得广泛的读者,实现自己的文学计划(Baker 1998:184-185)。
伪翻译2(pseudotranslation) 即“伪本地化”(pseudolocalization)。伪翻译模拟翻译过程,查看已翻译文档在翻译后的概况,完成实际翻译所需的额外工作量。据此,译者能直观地看到译后模拟样式,以便发现原文存在的格式、排版、文字长度等问题,为翻译过程提供便利。
(7)非翻译1(non-translation) 不属于翻译行为,其间没有发生不同文字的转换。“非翻译”具体包括“零翻译”“音译”“移译”“转写”等。“非翻译”策略的使用,是为了达到更好的跨文化交流效果。
非翻译2(non-translation) 一种哲学概念,指无法定义和进行理性分析的“本体”存在形式。这个存在者不依附于任何别的存在者而独立存在,它只存在于它自身,无法用任何概念和范畴对其加以限制。因此,“非翻译”这一始源才可能是翻译的源头。
(8)文化过滤1(cultural filter) 指原语在转换成译语时经过译入语文化过滤而造成一定变形的因素。
文化过滤2(cultural filter) 豪斯(House)指捕捉源语和译语在读者期待视野和话语规约方面的社会文化差异的一种手段(House 2006:99)。
(9)机构翻译1(institutional translation) 指有专门资助、通过组织机构而执行翻译任务。早在苻秦时期,释道安主持长安译场,佛经翻译开始由个人转入集体。在现代,指在政府或民间出资建立的专门翻译机构从事翻译,或为其从事翻译服务。
机构翻译2(institutional translation) 纽马克(Newmark)把机构翻译作为与科技翻译相对的一种常规翻译,包括政治、商业、金融、政务等领域的翻译,具有文化属性,属应用翻译。
(10)文化翻译1(cultural translation) 指对原文中特有文化内涵的传达,着眼于用一种语言表达的文化内容转换成另一种语言的表达形式。Nida和Taber 的定义为:“把原文的内容或者原文中明白无误的语言信息进行调整以符合译入语文化的翻译”。
文化翻译2(cultural translation) 指文化和翻译的关系的研究,尤其指两种文化的比较研究。通过文化翻译,一种新的文学和文化诞生了,它既不同于自己的传统,也有别于同一时期他国的文学和文化,被看作两种文化和文学交流与碰撞的产物。
(11)隐喻1(metaphor) 从修辞学的角度,单纯地作为一种修辞手段:把要说明的事物比喻成另外一种具有鲜明的同一特点的事物,从而更形象、更深刻地说明事理,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隐喻2(metaphor) 认知理论认为,隐喻是一种认知活动,是人类理解客观世界的重要工具和分析方法。人类思维过程隐喻化使人们参照熟悉的、有形的、具体概念来认识、对待或经历那些不熟悉的、无形的、难以定义的概念,形成一个不同概念之间相互关联的认知方式。
(12)属性1(attribute) 在西方哲学中,一般指实体的本性,即属于实体的本质方面的特性,可用来对实体做判断。
属性2(attribute) 指事物特征在人们心理中的体现,是主体的认识和客体(或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是认知语言学原型范畴理论中的重要概念,区别于经典范畴理论中的“特征”。
(13)全球化1(globalization) 指一种跨国流通与进程的综合运动,是一个经济、技术、社会、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融合过程。
全球化2(globalization) 莫斯(Mauz)在综合许多不同定义的基础上,从翻译的角度给出定义:全球化指某公司走向全球,将自己的产品推销到不同的国家的情况。也就是说,在跨国市场与跨国公司、传播与媒介技术国际化的背景下,语言服务面向全球。
(14)应用翻译研究1(applied translation studies)霍姆斯(Holmes)把翻译研究分成两大领域:纯翻译研究(pure translation studies)和应用翻译研究(applied translation studies)。应用翻译研究分三项:译者培训(translator training)、翻译辅助工具(translation aids)和翻译批评(translation criticism)(Holmes 2000)。
应用翻译研究2(pragmatic translation studies)国内应用翻译研究作为一个学科概念,英文取名pragmatic translation studies,与霍姆斯的applied translation studies 相区别。应用翻译与文学翻译相对,以传达信息为目的,同时考虑信息的传递效果。它区别于传达有较强情感意义和美学意义的文学翻译,包括经世致用的政、经、法、商、理、工、农、医等各行各业,涉及机器翻译和翻译市场等领域。
4 结论
术语是一种形式和意义相结合的语言符号。术语的意义必须以明确定义的科学概念为基础,具有单一的理性意义和感性色彩,它是描述和传播科学概念、定义和规律的基本要素,也是促进学科建设的有力工具。根据术语学的要求,术语应具有单义性、科学性、系统性和简明性等特征。译学研究历史悠久,早期佛经翻译所用术语大多已弃之不用,只有少数术语流传至今,其中有的术语所代表的概念在研究佛经时仍经常使用,有的在研究当代译论时被借用,如“文”“质”“案本”“三不易”“五不翻”等。而以上列举的“直译”“重译”“译语”等的古用义和今用义在一定的语境下也容易区别开来,似与术语的单一性并无矛盾。但是,对于现代译学中双义并用的术语,如文化翻译、文化过滤、可接受性、伪翻译、非翻译、机构翻译、应用翻译研究等,则在使用时应交代特定语境,以免混淆。当然,从根本上讲还应在术语定名时遵守单一性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