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媒体背景下记者职业身份的困惑与重构

2022-12-07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武文琪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2年10期
关键词:身份职业

■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武文琪

与其他社会职业一样,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记者逐渐形成了区别于其他职业、具有专门业务和特定职责的身份。当前新闻业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发展中一个必不可少的、人数庞大的显在行业,新媒体时代,新的情景对记者的职业身份提出新要求,也使记者对自身身份产生困惑,2020年的公共卫生事件,是对记者的一次考验,也让我们看到记者身份重构的可能性。《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是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中央宣传部新闻局面向全国高校新闻传播系学生的教育课程,课程从新闻从业者的视角来审视未来新闻人的角色定位。通过对大讲堂内容的梳理,总结当代职业记者面临的身份困惑,并为重构记者身份提供一些建议。

1.新媒体时代记者职业身份的困惑

1.1 “液态新闻业”下身份边界的滑动

齐格蒙特·鲍曼以“流动的”或“液态的”(liquid)概念形容、描述现代性发展至后期的社会形态特征。后来学者以“液态的新闻业”(liquid journalism)的概念,概括当今新闻业在新传播形态下的变化特征。 技术赋权下,涌现一批公民记者。在日常的报道中,专业记者的采访受到诸多限制,但一些个人却能更灵活获得新闻素材,如VLOG博主“蜘蛛猴面包”、“林晨同学”等。他们以网络作为传播媒介,以社交媒体作为平台,以智能移动手机作为摄像机,拍摄出不同于专业记者的新视角。职业记者也能利用社交媒体来获得、转发新闻,发表观点态度。在社交媒体平台上,记者能一定程度摆脱“潜网”的束缚,较为自由的获取发送相关内容。而互联网信息传播的实时性也有利于专业记者的发挥。2005年伦敦发生爆炸,世界许多媒体纷纷跟进报道,而其中许多图片却并非记者拍摄,而是来自当时现场的目击者,此次事件也被认为是新闻程序民主化的一个里程碑。在移动互联网便捷的当下,记者与用户的身份、关系不再相对稳定的,而处在不断变换之中,专业记者、公民记者、媒体用户的身份不断转换,这使得职业记者与公民记者的边界滑动,职业与非职业的区隔逐渐模糊,职业记者的概念被逐渐消解,社会认同感下降。尤其在突发性事件中,记者往往因为各种情况难以第一时间在场,丧失了第一手信息权。用户获取信息也不在依赖传统媒体,往往借助社交媒体,这使得传统媒体逐渐变成社交媒体的内容提供商。公民记者虽然常常能获得最新的信息,但媒介素养的参差让他们有时会散播虚假消息,如在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中,一些网民认为是红色小轿车车主导致公交车坠江,给车主带来极大的生活困扰。

1.2 媒体转型下身份认同的分裂

近年来,传统媒体的“寒冬”仍在持续,2021年伊始,就有贵州《遵义晚报》、安徽《铜都晨刊》、《皖北晨报》、湖南《益阳城市报》、四川《广元晚报》、《内江晚报》、《德阳晚报》等多家报纸宣布休刊。对专业记者来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针对传统媒体困境,一批媒体开始转型,如以陕西广播电视台的“丝路云”融媒体平台、中国青年报社的“融媒小厨”为代表的“中央厨房”及以“邳州广电”等为代表的县级融媒体,媒体迎来转型浪潮。媒体运作也在坚持公有制所有权的基础上朝着专业化生产、商业化经营转变,如南方都市报提出的“智库型媒体”。这些改革为发展注入新活力的同时,也让记者面临转型与职业发展的压力。融媒体模式下,新闻采用“新旧融合、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发布”的模式,编辑的权力大大提升,记者独立性降低,同时还面临来自公民记者的压力。社交媒体凭借其平台渠道优势不断吸引优秀的媒体人才,许多媒体从业人员也积极入驻各大平台,成为自由职业者。虽然社交媒体平台在新闻发布方面受到限制,但凭借对信息的二次加工,精准分发,从业者能收获流量红利。专业记者的身份受到市场与社会的强烈冲击,对自身的身份认同也会出现分裂。

1.3 媒介变迁下“全能型记者”的要求

新媒体时代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视觉化呈现,正如海德格尔所言:“世界被把握为图像”。如纪录片《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中提到,2020年1月20日到2020年4月24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共发稿13864篇,其中新媒体报道2290篇,几乎都配有图片,部分还配有H5、短视频。人们对新闻已经从过去的“读”转变到“看”。这种转向就要求记者要掌握与使用新媒体的呈现方式,从“文字型”向“全媒型”转变,提得动笔,扛得动摄像机,利用新媒体获得线索,学会新媒体的制作。如纪录片《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提到的人民日报的“为天使造像”肖像工程。该工程是由李舸等一大批记者协力完成,拍摄了四万多名医生的肖像、视频,并完成新媒体稿件制作。在此工程中,医务工作者暂时卸下医生的身份,以父亲、儿子、妻子等身份向自己的家人表达情感。图像作为一种热媒介,能够产生巨大的感染力,引发感情的共鸣,提升新闻的传播效果。新媒介时代,新的表现形式促使记者应不断转型。

2.记者身份的重构

2.1 发展“建设性新闻”

近年来,一些专家学者从提出建设新闻的概念。建设性新闻认为新闻不仅是“快速地向公众提供信息”来传播新闻,还要积极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能性。建设性新闻概念的提出对媒体职能转变提出要求,媒体不仅仅要揭露真相,提供信息,更要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社会事务之中。2016年,新京报记者陈杰刊发《悬崖上的村庄》一文,报道了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支尔莫乡阿土勒尔村的情况,村里通向外界,需要顺着悬崖断续攀爬17条藤梯,孩子上学,村民生活极度不方便。报道刊发后引发了社会强烈的反响,新京报也积极跟进,在多方努力下,从2020年5月开始,“悬崖村”的居民陆续搬进县城。一篇报道,改变了一个村子的命运,也彰显出媒体的强大能量。在纪录片《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中,广东媒体报道团除了刊发各种报道4万多篇,还做了许多看似“分外”的工作,如二月初根据中宣部的反馈,南方都市报的记者搭建媒体物资捐献平台,从广东募捐呼吸机、农产品等救援物资。而当记者们了解当地农产品滞销,又到潜江、枝江等地为当地农户直播带货,解决了农民的现实问题。通过重构自身身份,记者亦能发挥媒体的公共属性,不仅仅“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还有可能“改变世界”。记者在积极参与新闻的同时,也要警惕过分干预新闻事件,还要加强对记者职业素养的教育,谨防有偿新闻、新闻敲诈等行为。

2.2 打造“全能型”人才

融媒体背景下,记者应朝“多栖作战”的全能型人才转变,并具备以下能力。第一是深入一线,虽然在5G,VR等技术的帮助下,许多工作可以远程处理,但亲临一线,寻找隐藏在镜头下的事实仍然重要。在全民皆记者的时代,这种深度报道可以成为专业记者区别于公民记者的一个重要优势。第二是高密度生产、多元化传播。借助智能机器人、算法能手段提高加快新闻生产周期。第三是生产适合不同媒体平台,具有高价值高内涵的新闻。此外记者还应提高“四力”建设,即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运用敏锐的眼光推出“云监工”慢直播、中青报特稿记者李强的《决战汉口医院》等。

除了提升记者的职业素养,记者也应在融媒体时代利用新兴事物。2020年9月22日,“央视视频”在B站(哔哩哔哩弹幕网)上传了一个视频,内容是央视记者王冰冰在内蒙古的采访,视频发布后引起大量网络用户的关注,央视也积极推动王冰冰参加各种活动,打造“网红”记者的品牌,与传统的新闻报道相比,这种“非专业”“非主流”的传播方式更接地气,更受用户的欢迎,王冰冰邻家女孩的形象也极大的拉近了与用户的距离。近年来,许多媒体纷纷行动,打造自身的网红品牌,如南方报业集团推出“南方名记培育工程”,浙报集团开展的“网红记者直播”活动等。记者的转型让其形象不再局限于站在镜头前播报,而是迸发出多彩的活力,使得记者能够不断适应时代的变化。

2.3 适应媒介新生态,释放记者能量

记者转变身份,首先是树立互联网思维。在各类突发性事件中,手机、运动相机等设备都可以成为记者的摄像机、录音机、电脑。采集后借助网络与后方团队进行素材传递与内容审核,打破传统的新闻生产流程。这种扁平化的处理方式能最大程度减少信息与受众的距离,让媒体在互联网时代仍能牢牢把握信息发布主导权。其次是要适应新媒介的传播速度与方式。记者王冰冰走红后,央视新闻发布视频《一键三连”!王冰冰喊你来关注央视新闻~》,邀请王冰冰向网友安利自己,以B站常见的“求”关注形式向网友介绍B站媒体类UP主——“央视新闻”,这与央视以往“高冷”的形象形成鲜明对比,以一种青年群体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传播,拉近了记者与观众的距离。同时,新的媒介环境下,记者重构身份的同时仍应坚守职业理念,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新媒介下环境,通过重构自身身份,记者能与媒体形成传播矩阵,凝聚报道合力,更好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

3.结语

“如果你拍得不够好,是因为你离得不够近。”这句话出自20世纪著名的战地摄影师罗伯特·卡帕。新的时代,记者不仅需要离得够近,还需要以一种新的身份来接近、报道新闻。记者应积极转换身份,努力寻找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

猜你喜欢

身份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职业写作
假如你和孩子互换身份......
关于“take”的其中身份
跟踪导练(三)(5)
妈妈的N种身份
有趣的职业
身份案(下)
我爱的职业
五花八门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