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共产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百年经验及其当代启示

2022-12-07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理论课政治思想

白 利 军

(西安外国语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西安 710128)

一、选题缘起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阐发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第一个明确就是:“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全党必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1]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首要内容。党的全面领导最基本内涵是党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要实现党对高校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就需要做坚实的党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做好党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要发扬党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光荣传统。要发扬党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光荣传统就要对党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光荣传统进行总结。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在这个重要的历史节点研究党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经验及其启示就具有了重要意义与价值。回望历史,中国共产党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经历了建党初期黄埔军校中重视党的理论宣传、发挥党员核心作用、扩大党的群众基础、运用活泼形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阶段;经历了抗战时期以干部教育为主,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学员头脑、强调学员艰苦奋斗严守纪律团结一致精神养成的思想政治教育阶段;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明确社会主义方向、确立全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制机制、进行旧思想改造、抚育国家建设者的思想政治教育阶段;经历了改革开放初期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引领、三个面向为方向、四有新人为目标的思想政治教育阶段[2]266;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初反思既往思想政治教育教训,推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教育,理顺高校党委领导体制,强调教书育人,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阶段;经历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从意识形态高度审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党性原则,德育为先,开展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优化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提升思想政治教学科研组织机构,大力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等的思想政治教育阶段[2]378-383。百年中国共产党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追随党的事业发展跃迁不断创新,积累了丰厚的经验。经过总结,百年中国共产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主要有:第一,政治领导方向目标方面:坚持党的领导,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实现铸魂育人的长期目标和应时代需要育人的近期目标的合一。第二,体制组织布局方面:坚持体制机制制度建设,完善党委、教学部门、宣传部门、学工部门等多部门协同合作,形成全方位、全领域育人的布局。第三,业务建设方面:坚持思想政治理论课主阵地主渠道关键课程的地位,大力进行课程建设,不断升级学科建设。第四,队伍建设方面:坚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大力开展思想政治辅导员队伍建设,提升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干部队伍建设。[3]330第五,工作方法方面:坚持运用别开生面的形式开展理论教育,采用丰富多彩的形式开展实践教育,采取贴近学生的形式开展文化教育。本文从党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出发详述中国共产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百年经验及其当代启示。

二、中国共产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百年经验

(一)政治领导方向目标方面的经验

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理论、纵观百年党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地位上来说是党的教育事业的中心环节,是为党立德树人的,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遵循是坚持党的领导。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原则理论、梳理党史可以发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原则就是“方向原则”[4]204——和党的事业发展要求相一致,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只有方向正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切奋斗才有意义。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体系理论、考察百年党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明确:立德树人的长期目标要和阶段性的育人目标相结合,才能既立足长远又脚踏实地、步步为营。[4]78

1.坚持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在党的领导下黄埔军校的政治教育得以发展。周恩来同志大力推进了黄埔军校政治部的组织架构和制度建设。在党的领导下,部分党员成为黄埔军校的教员或学员:“中国共产党一方面动员、鼓励共产党员、青年团员报考黄埔军校,如第一期500名学生中,中共党员约占1/10;另一方面选派大批重要干部到军校工作。”[5]23在党的领导下,黄埔军校的政治教育内容包含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延安时期,“党在延安陆续创办了大批学校,积极发展干部教育。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培养训练出一大批军政干部,派往各地”[6]563。党充分发挥对中央党校、抗大、延安马列学院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作用,教育培养拥有马克思主义立场和主张的党、政、军干部以推动党的抗日救亡运动深入发展。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引领高校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教育学生,开展高校学生的旧思想改造运动,领导高校学生服务国家建设、服务工农兵。改革开放时期,党领导高校进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教育,进行党的工作重心转移的教育,展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十八大以来,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进一步强化,政治领导强调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党委负责制、组织领导强调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理论领导强调用习近平总书记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教育立德树人目标、坚持教育服务民族复兴等论述发展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例如,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引领性理论文章,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意义、原则、教师政治素养等进行了高屋建瓴的论述。[3]328党的领导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正确开展的根本保障,所以在新时代我们需要继续坚持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

2.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党在黄埔军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以民主革命纲领为政治方向,明确地反帝反封建,用全新的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灵魂。延安时期,中央党校、抗大等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坚持抗日救亡的政治方向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新中国成立初期,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服务国家建设和服务工农兵的政治方向。改革开放时期,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政治方向。20 世纪90年代以来,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培育无产阶级革命接班人的政治方向。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坚持立德树人,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目标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政治方向。正确的政治方向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永恒的遵循。

3.实现铸魂育人的长期目标和应时代需要育人的近期目标的合一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了铸魂育人的长期目标。具体来说,中国共产党领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了高校学子投身民族独立解放事业、让中国人民站起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的长期目标;实现了高校学子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投身让中国人民富起来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实践的长期目标;实现了高校学子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投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践的长期目标。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了顺应不同时代需要育人的近期目标。具体而言,建党初期,党在黄埔军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为国民革命培养具有爱国思想和革命精神的军事人才。[7]119延安时期,中央党校和抗大等党的高校为抗日培养具有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干部队伍。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在高校中培养具有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国家建设和工农兵服务的建设者。[8]151改革开放时期,党在高校中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个现代化建设者。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在高校中培养无产阶级革命接班人。[9]776十八大以来,党在高校中培养共筑“中国梦”、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两个一百年”目标奋斗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长期目标和近期目标的结合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努力方向。

(二)体制组织布局方面的经验

参照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理论、总结百年中国共产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制机制制度的建设是确保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有宏观体制框架、科学的工作开展机制和明确的制度保障的重要环节;多部门协同合作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组织管理工作的基本模式;全方位、全领域育人的布局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管理的必要形式。[4]268

1.坚持体制机制制度建设

在黄埔军校中党建立了党代表和政治部的制度,毛泽东这样评价:“这种制度是中国历史上没有的,靠了这种制度使军队一新其面目。”[10]380延安时期,中央军委发布的《关于整理抗大问题的指示》明确讲道:“学校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转变学生的思想,因此教育应当是中心。”[11]211为了落实这一指示,抗大建立了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学生头脑的思想政治教育制度。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废除了旧社会的政治教育组织、制度及课程,在高校中新开政治理论课、设立政治辅导处和辅导员的体制机制。改革开放时期,1982年3月25日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决定成立中央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此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组织结构进一步健全。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共中央再一次重申了高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意义与要求,加强高校党组织建设,带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制的完善。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建立了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目标管理责任制、督察督办机制和动态反馈机制。[2]379体制机制制度建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序、高效开展的保证。

2.完善多部门协同合作之势

建党初期,在黄埔军校中,党组织运用秘密的中共黄埔特别支部、黄埔军校政治部、学生团体等多部门合作共同做好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延安时期,中央党校、抗日军政大学、延安马列学院、中央研究院、陕北公学等高校坚持党组织、学校教学部门、学校后勤保障部门协同育人——党组织负责政治引领、教学部门进行理论教育、后勤保障部门落实劳动育人。新中国成立之后,在党的领导下高校形成了党委引领方向、宣传部门把握思想动态、教学部门从正面落实新思想新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任务、学工部门从侧面着眼于学生学习生活实际对学生引导教育,从而建立了多部门协同合作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态势。多部门协同工作形成育人合力是高校思想政治及教育效果提升的有效途径。

3.形成全方位、全领域育人布局

建党初期,在黄埔军校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形成了课堂理论教学转思想、军事训练强品格、校园活动提素养的全方位教育布局。延安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了理论教学、生产实践(种粮、种菜、养鸡、养猪、挖窑洞等)教育合一的全方位、全领域育人的布局。[2]90新中国成立初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形成了理论教育强化阶级观点、劳动教育强化劳动观点和群众观点、深入生活的社会教育强化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全领域育人布局。改革开放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形成了理论教育、党团组织教育、学工教育、校园活动教育、校园环境教育的全方位育人布局。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了课内课外教育、党团群团教育、线上线下教育、理论和实践教育等等,实现了全方位、全领域育人的布局。全方位、全领域育人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覆盖面广,效果提升有基础。

(三)业务建设方面的经验

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理论、回望百年中国共产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地位非常重要,我们要牢牢地坚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阵地、主渠道、关键课程的地位。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理论、回望百年中国共产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建设是提供高质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根本途径,所以我们要坚持做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建设。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理论、回望百年中国共产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升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学科建设是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教学和科研体制性保障的重要元素,所以要坚定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学科建设。

1.坚持思想政治理论课主阵地、主渠道、关键课程的地位

在黄埔军校成立初期,政治理论课成为中国共产党进行政治教育最重要的主渠道。延安时期,抗大等作为“抗日熔炉”的高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给予了高度的重视。新中国成立初期,党非常重视马列主义政治理论课程的主渠道作用。改革开放时期,思想政治理论课被赋予了主阵地、主渠道的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在召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地位:“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4]329思想政治课的主阵地、主渠道、关键课程地位不能动摇。

2.大力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

建党初期,黄埔军校非常重视课程建设,其思想政治理论课除了反映国民党意志的中国国民党史、三民主义之外,还有反映中国共产党意志的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史、社会进化史、社会主义运动、农民运动、劳工运动等主干课程。[5]24延安时期,抗日军政大学课程建设切合时代需求,主要包括:马列主义基本理论、政治经济学、哲学、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民运工作、中国问题、中国革命运动史等。[2]90新中国成立初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进入了新时期。1949年10月华北高等教育委员会最早宣布把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新民主主义论、政治经济学列为高校必修课。“1952年10月,教育部进一步规定:在综合性大学及财经、艺术院校开设新民主主义论、政治经济学和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课程;在工、农、医等专门学校开设新民主主义论和政治经济学。各类高等院校和专修科自1953年起开设马列主义基础课。”[2]162就此形成了新中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雏形。改革开放时期,为了适应新的形势,1985年8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此后大学本科生普遍开设马克思主义原理、中国革命史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3门必修课。本科文科专业开设世界政治经济和国际关系课,本科理科专业开设自然辩证法课。1987年国家教委规定新设5门课,形势与政策、法律基础为必修课,大学生思想修养、人生哲理、职业道德为选修课。[2]2681998年中宣部、教育部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定名为“两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课程调整为7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2005年中宣部、教育部发文《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高校本科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05方案”随即出台,本科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被调整为4门必修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同时开设形势与政策课,另设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等选修课。[2]3392021年秋,“05方案”教材2021版修订过程中又将高校本科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部分课程更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更名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更名为思想道德与法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建设追随时代发展不断完善是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

3.不断升级思想政治理论学科建设

1929年毛泽东在《古田会议决议》中就提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政治化”与“科学化”问题。1979年邓小平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一文中提出了思想理论工作的政治化和科学化的问题。20世纪80年代初思想理论界的学术研讨会提出“思想政治工作要成为一门科学”,《光明日报》以“思想政治要科学化”为题开展讨论。这些讨论引发党中央重视,此后《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肯定了“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科学”。1984年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正式诞生。1984年中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正式在上海成立,其宗旨是研究探讨新时期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1987年,《中共中央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对思想政治进行了权威界定。[5]199-201十六大以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一直在开展,到2012年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设立,下设6个二级学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5]2582015年到2019年中宣部、教育部共评审认定了三批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极大地推动了思想政治理论学科的学科建设。[2]382思想政治理论学科建设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提升提供了学科保障。

(四)队伍建设方面的经验

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理论、总结百年党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经验:对于肩负着教育和管理职能,自身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生理心理素质都有较高要求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而言,坚持做好队伍建设极其重要。[4]152-158只有做好队伍建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才有了可以依靠、可以信赖的工作执行主体力量。队伍建设具体内容包括:坚持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大力开展思想政治辅导员队伍建设、提升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干部队伍建设。

1.坚持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

建党初期,党在黄埔军校委任了恽代英、萧楚女、张秋人、高语罕等专职政治教官,并不断推进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建设。延安时期,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朱德、刘少奇、陈云等领导同志经常到延安马列学院授课或者演讲,党的领导人作高校兼职教师,有力地推进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完善。改革开放时期,1983年邓小平同志指出:“思想战线上的战士,都应当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各级党委必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机构和队伍的建设,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素质和能力。[12]401984年教育部出台《关于高等学校开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的若干规定》,其中对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政课教师的队伍建设。2013年教育部制定印发了《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培养规划(2013—2017)》,要求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2016年教育部下发《关于推进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特聘教授的通知》,在青海、山东、宁夏等省(自治区)试点的基础上,向全国推广高校思政课特聘教授计划。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了重要讲话《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对思想政治工作铸魂育人、立德树人的重大意义进行了强调,并且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3]330为了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教育部印发了《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培养规划(2019—2023年)》,提出运用专题理论轮训、师范培训、项目资助、宣传推广等造就数十名思政课名师大家、数百名思政课领军人才、数万名思政课教学骨干,提升全国思政课教师整体水平。思想政治教师队伍建设是高校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质量的坚实依靠。

2.大力开展思想政治辅导员队伍建设

1952年中共中央转发教育部党组文件《关于在高等学校试行政治工作制度的报告》,要求在条件具备的高校设立政治辅导处,配备政治辅导员,平均每300人设立一位政治辅导员,负责学生的政治教育和社会活动。1961年中共中央发布试行《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草案)》(简称《高教六十条》),文件规定在大学一、二年级设政治辅导员或班主任,从专职党政干部、思政教师、青年教师中选任一批兼职辅导员,同时还要建设一批专职辅导员队伍。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要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选拔、培养及管理机制,依照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要求,坚持专兼职结合的原则,吸纳更多优秀教师入队。随后,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专门对辅导员、班主任的选聘配备、培养培训作出了具体规定。2006年教育部发布《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明确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备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明确辅导员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管理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随后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2006—2010年普通高校辅导员培训计划〉的通知》。教育部共建立了21个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基地,组织了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评选,举办辅导员职业能力竞赛。[2]256思想政治辅导员队伍建设是高校校内课外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提升的重要力量。

3.提升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干部队伍建设

建党初期,党在黄埔军校任用了熊雄为政治部副主任、聂荣臻为政治部秘书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7]119延安时期,久经锻炼的党的老干部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干部。[6]563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同志要求思想政治工作干部“应当高举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的旗帜,用自己的文章、作品、教学、演讲、表演,教育和引导人民正确地对待历史,认识现实,坚信社会主义和党的领导,鼓舞人民奋发努力,积极向上,真正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为伟大壮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而英勇奋斗”[12]40。通过党委重视、尊重政工干部劳动成果、正确评价政工干部工作、解决政工干部后顾之忧、加强培训政工干部提高其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党组织持续重视政工干部的队伍建设。政工干部队伍建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开展的重要力量。

(五)工作方法方面的经验

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理论、回望百年中国共产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教育法、实践锻炼法、榜样示范法、自我教育法、比较鉴别法、咨询辅导法等等被综合运用。形成了运用别开生面的形式开展理论教育、采用丰富多彩的形式开展实践教育、采取贴近学生的形式开展文化教育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经验。

1.运用别开生面的形式开展理论教育

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在黄埔军校中,周恩来经常邀请毛泽东、刘少奇、苏兆征、张太雷、吴玉章、邓中夏、鲁迅和鲍罗廷到学校进行政治演讲。学校的政治主题讨论会也开展得有声有色。政治问答、政治测验更是经常性地举行。延安时期,延安马列学院经常举办党的领导人和专家学者作学术报告的活动,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陈云《怎样做一个共产党员》都是给马列学院学生做的报告。[2]89新中国成立之初,旧思想旧文化在高校学生中的影响仍然存在,高校组织学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活动,通过学生的自我反思和同学的批评帮助而建立起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新思想。20世纪60年代,通过学习马列主义和毛泽东经典著作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家解读报告、教师读书体会分享、学生网络主题讨论等都开展得扎实、活泼。深入浅出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重要形式。

2.采用丰富多彩的形式开展实践教育

延安时期,抗大发动学生在劳动中接受教育,学生修建窑洞、修筑“抗大公路”、参加农业生产口粮自给等,在劳动中形成了艰苦朴素的精神。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土地改革有力地吸纳了大学生参与,对大学生进行阶级观点的教育。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大学生慰问团的实践使大学生接受了生动鲜活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国际主义教育。20世纪60年代,高校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组织学生参与重大会议活动服务、支教行动、西部计划、公益活动、社会调研、红色旧址考察、新时代发展新成就考察等等深入社会、深入生活、深入实际的实践,感受新时代新成就,培养学生的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怀,历练学生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实践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提升的重要形式。

3.采取贴近学生的形式开展文化教育

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党在黄埔军校中建立了学生社团,出版学生报刊,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党在黄埔军校中建立了火星社、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等学生组织,创办了《中国军人》《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周刊》。新中国成立初期,高校引导学生学习雷锋等先进典型,接近红色文学艺术,用革命精神塑造青年大学生,多种形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改革开放时期,高校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学习先进、亲近主旋律作品等形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一时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成为包括高校在内的所有社会组织的重要任务,高校大力建设校园文化——节庆仪式举办、校园文艺活动开展、校园文化周活动开展、校园体育赛事举办等等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开展了学习全国先进人物——孔繁森、李素丽、徐虎等的先进事迹,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高校组织学生接触“五个一工程”获奖文艺作品,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通过网络思政教育、体现时代精神的大学文化营造等思政教育形式推动思政教育以适应时代特点、符合学生接受心理的方式开展。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的网络思政教育也有序开展。2014年,中央网信办、教育部在上海召开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现场经验交流会。会议要求创新推进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开创网络教育的新局面。2017年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教育部、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共青团中央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加强网络主旋律教育、深化网上主题教育活动。[2]383在各部门的部署下,高校的网络思政教学平台纷纷建立,思政教育的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等不断创建更新,网络教育开展得生动活泼。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积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大力继承发扬红色文化、优秀传统文化,建设大学文化,用大学文化、大学精神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文化教育是高校思政教育润泽学生心灵的有效途径。

三、中国共产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百年经验的当代启示

百年经验、光照未来。在百年波澜壮阔的革命、建设、改革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凝结了丰厚的经验。2021年中国共产党站在了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的起点、站在了“十四五规划”建设的起点,过去一百年中国共产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当代启示值得深思。

(一)政治领导启示

1.始终坚持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领导

百年中国共产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始终坚持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领导。我们始终坚持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领导,原因在于:首先,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要求落实党的全面领导。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13]20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服从党的全面领导,要实现广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和政治立场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其次,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国际格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国内格局要求落实党的全面领导。党的集中统一领导,能建构起中国社会的整合力、人员团结的凝聚力、资源调配的协调力、党的决策落实的执行力、应对外部风险的抗衡力、维护国家安全的战斗力、塑造世界秩序的影响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积极参与到党应对两个大局的实践中,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2.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百年中国共产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贯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正确的政治方向是确保党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主义属性的必然要求,是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党的事业同向同行的必然要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具有担当时代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必然要求。当前,在中华民族复兴大业的展开过程中,在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历程中,在中国梦圆梦的进程中,我们要始终坚持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正确政治方向。

3.全力实现育人的长期目标和近期目标

百年中国共产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了党立德树人的长期目标和不同历史阶段的近期育人目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期目标是为了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铸魂育人、立德树人,近期目标则是为了实现特定历史阶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目的、阶段目标。当前,我们要继续奋斗,确保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长期目标的实现,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基本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国梦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二)行业管理启示

1.坚持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宏观管理体系

百年中国共产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造了党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管理体制,形成了党委负责制,创造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管理机制,形成了目标管理责任制、督察督办机制和动态反馈机制,创造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制度,最终建构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行业的宏观管理体系。当前我们要不断创新、继续坚持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行业宏观管理体系,使其不仅适应党的需要且符合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

2.坚持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组织机构管理

百年中国共产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从最初黄埔军校的政治部,发展成为党委、教学部门、宣传部门、学工部门、群团组织等众多的行业组织机构主体。当前我们要顺应时代发展需要,发展好现有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行业组织机构,根据时代的物质、精神状况创设全新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组织机构,深度协调所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组织机构。在组织健全、组织创新、组织协调等多方面发力,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组织机构的作用,从而更好地完成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部署。

3.坚持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管理

百年中国共产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历程正是整合运用多元要素展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当前高校的物质条件整体优越,可以支撑众多形式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展开。我们应当把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课堂教育和党团群团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线上教育和线下教育、教育者教育和受教育者自我教育、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知识教育和价值教育等诸多元素有机组合,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管理中将更为丰富的元素、更加新颖的设备设施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管理,从而形成全方位、全领域育人的局面。

(三)业务建设启示

1.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课程的地位

百年中国共产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历程始终赋予思政课重要的地位。继主阵地、主渠道说之后,习近平总书记把思政课确立为关乎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强化思政课关键课程的地位需要政治资源确保思政课的关键课程地位、组织资源确保思政课的执行机构发展、物质资源确保思政课教师的待遇和思政课开展的必要条件与时俱进。

2.继续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

百年中国共产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直立基于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体系、理论体系的不断深化认知,不断优化高校思政课的课程建设。当前高校思政课的课程建设体系相对完善,但是教学内容建设还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三年一个周期的教材修订还需要下大气力不断完善内容。

3.完善思想政治理论学科建设

在百年中国共产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历程中,思政学科从无到有,从产生到发展,当前已经形成了一级二级学科健全的学科体系、本硕博齐全的学位体系、全国级省级重点马院体系。可以说学科建设成就斐然。当前不断创新、完善思政理论学科建设还需要探索新的维度。

(四)队伍建设启示

1.继续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

在百年中国共产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程中,教师队伍建设受到持续关注,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进入了全新阶段。教师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主导力量,教师队伍的建设关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教学、实践的引导以及学生素养的生成。因此,当前我们要进一步完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

2.不断加强思想政治辅导员队伍建设

在百年中国共产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程中,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起于新中国成立初期,21世纪初发展加速。高校辅导员队伍是高校中最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发挥着非常重大的作用。当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虽然使用了灵活的用人机制,有利于广纳贤才,但还需要在更多的领域不断创新,以不断深化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队伍建设。

3.着力提升思想政治工作干部队伍建设

在百年中国共产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进程中,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干部队伍建设可查询到的史料偏少。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对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负有组织领导的职责,通常是党的系统的干部和学生工作系统的干部自动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干部队伍成员。在今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干部队伍建设应当在专业化的道路阔步前进,增加专业人士从业者或者大力开展职业能力提升培训。

(五)工作方法启示

1.锐意创新理论教育方法

百年中国共产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历程呈现了理论教育丰富多彩的方法。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我们应当不断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方法。比如,线下的马列读书分享会、研讨论文征集活动等;线上的慕课、微课讲马列,智能手机APP平台上开展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探讨,人工智能支撑的思想政治理论线上测试等等。

2.开拓创新实践教育方法

百年中国共产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历程采用了形式多样的实践教育方法。当前众多高校大力推进学生深入社会、深入实际、深入群众的各种形态的实体性实践,形成了一批高质量的思想政治实践教育成果。另一些高校则开始推行各种形式的虚拟实践。高校思想政治实践教育的形式有无限的可能去创新,我们应当充分发挥创造力,不断开拓实践教育的新领域、新方法。

3.大力创新文化教育方法

百年中国共产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历程综合运用了不同特点的思想政治文化教育。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取得重大新成就的当下,我们应当大力创新思想政治文化教育方法,用文化浸润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百年中国共产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光荣传统必将光照未来,百年中国共产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经验的启示必将裨益当下,值得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对其切实力行。在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号角声中,我们应当继承发扬中国共产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光荣传统,持续锐意创新,服务于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服务于培养两个大局亟须的栋梁之材,不断迈向中国共产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高度!

猜你喜欢

理论课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