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他年少插茱萸
2022-12-07邱俊霖
文/邱俊霖
唐代诗人王维十四岁的时候便离开了故乡,只身前往长安求学。在十七岁那年的重阳节时,他写下了一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对一位身在异地的十七岁少年来说,没有什么情感能比思乡怀人之情来得真切。于是,他在诗中道尽了思乡之苦:独自漂泊在异乡,每逢佳节时倍加思念远方的亲人。遥想着家乡的兄弟们今日登高望远时,头上插满了茱萸,却只少了我一人。
王维在诗中提到了古人重阳节时的一项习俗,那就是“插茱萸”。农历九月九日是重阳节,此时秋高气爽,正是茱萸成熟之时。茱萸被人们认为能祛病驱邪,所以古人喜欢在重阳节时头插茱萸、登高游兴。所以重阳节又被称为“登高节”“茱萸节”“茱萸会”。
因为重阳节时要在头上插茱萸,对一些上了年纪的人来说,在插茱萸时难免会联想到自己那苍苍白发,这多多少少会引起一些愁绪。
宋代文学家宋祁晚年被贬到地方上为官,辗转多个军州任职。他平生热情好客,总能以豁达的态度来对待人生路上遇到的挫折。有一年的重阳节他和朋友们一起宴饮,吃饱喝足后想着重阳节要插茱萸,便忍不住感慨了一句:“白头太守真愚甚,满插茱萸望辟邪。”(《九日置酒》)这句感慨颇有自我调侃的意味,他虽然在说自己鬓发已白,但话语中却富有生活情趣,从中也流露出他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宋代的文学家姚孝锡面对白发时也忍不住有些怅惘,但他的心态却很年轻,也跟着年轻人将茱萸插上鬓发,而且还自我宽慰道:“且插茱萸慰衰鬓,莫将诗句挠回肠。”(《重九偶成》)
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面对白发都有着好心态。比如唐朝的大诗人李白,他在重阳节插茱萸的时候便发起了牢骚:“九日茱萸熟,插鬓伤早白。登高望山海,满目悲古昔。”(《宣州九日闻崔四侍御与宇文太守游敬亭余时登响山不同此赏醉后寄崔侍御》)九月九日重阳节,茱萸熟了,他也拿起茱萸插上自己的鬓发,结果发现自己还不算上了年纪,鬓发却已经白了许多,不由得感到十分伤感!再登高瞭望高山大海,他更觉得满目凄凉,情不自禁地为古昔之人悲哀。
和李白一样发愁的,还有唐代诗人朱放。话说朱放上了年纪之后,有一年的重阳节突然想去爬山,结果刚要出门的时候却感觉精力不济,顿时兴致全无:“欲从携手登高去,一到门前意已无。那得更将头上发,学他年少插茱萸。”(《九日与杨凝崔淑期登江上山会有故不得往因赠之》)岁月易逝,自己早就已经不再年轻了。本想着和身边的年轻人一样拿起茱萸插在头上,摘下帽子,却发现自己的头发已然所剩不多,剩下的也已经白如雪了,不由得悲从心来。于是将摘下的帽子戴了回去:一把年纪了,还学年轻人将茱萸插在头上干吗?
和朱放一样怕摘帽子的还有杜甫。话说杜甫上了年纪之后过重阳节也免不了惆怅:“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九日蓝田崔氏庄》)他害怕风儿一吹帽子掉了,把自己的短发给暴露出来,所以风吹帽子时,还得笑着请旁人帮忙正一正。所以他和朋友们重阳节聚餐喝酒,也只能“醉把茱萸仔细看”,拿起茱萸左看右看,最后却抬起头对朋友们说:“不如咱们还是多喝几杯酒吧,期望明年此日还能聚在一起畅饮!”
拥有类似烦恼的还有“大历十才子”之一的诗人耿湋。他晚年时,有一年的重阳节,他拄着拐杖勉强出游,看着年轻人在插茱萸,他也忍不住说了一声:“发稀那更插茱萸。”(《九日》)
南宋词人吴文英也惆怅,不过相比于杜甫对于形象的注重,他对自己的穿戴倒是没有那么在意:“早白发、缘愁万缕。惊飙从卷乌纱去。谩细将、茱萸看,但约明年,翠微高处。”(《霜叶飞·重九》)白发已苍苍,只因愁绪万千,所以任由着狂风把帽子吹去。自己也只能独自一人默默地看着那茱萸,但愿明年能够再登临那山峰高处。
还有明末清初的文学家沈榛,重阳节到来之际也插上茱萸,看见那日渐苍白的鬓角,不由得伤感地说道:“眼看菊蕊黄金笑,首插茱萸白发愁。”(《鹧鸪天·重阳》),眼看着菊蕊灿烂得如黄金一般,再看看自己的满头白发,怎一个“愁”字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