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鞋史系列篇之
——鞋字之发展史
2022-12-07北京全岳
文 北京/全岳
中国的汉字,是记录汉语的文字,也是记录鞋子的文字,更是鞋字和鞋履文化的精彩篇章。
汉字,是世界上唯一的、没有间断的、从古代一直发展到现代的文字形式。
主要是描摹实物形状的象形文字,是用图画表达的文字。
说象形的汉字,当从“字圣”仓颉说起。据《万姓统谱》记载:
“上古仓颉,南乐吴村人,生而齐圣,有四目,观鸟迹虫文始制文字以代结绳之政,乃轩辕皇帝之史官也。”
“上古仓颉”,是黄帝的史官。在没有发明方块汉字之前,记事采用的是“结绳法”,既不准确也不易保管。于是,仓颉对黄帝建议说:“我想发明一种图画,把你要说的话用图画出来,天下人一看就明白了意思,人们就会按照你的话去做事。”黄帝一听有理,就把“画图”的任务交给了仓颉。
从此,仓颉就时时仰观日月星辰,俯视鸟兽山川,细察人间万物的形态,于是创造了“日、月、山、川、人、手、牛、羊”等如图似画的象形汉字。
中国汉字鞋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随着造字“象形、指事、会意”等原理的不断完善,鞋材料和形制的不断发展,代表鞋子的字更加丰富多彩。
韩非子在他的《五蠹》中说:
“古者丈夫不耕,草木之实足食也;妇人不织,禽兽之皮足衣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上古时代的男人不须耕地,草木的果实就足够食用;女人不须纺线织衣,禽兽的毛皮就能满足人类的衣饰所需。《古史考》也说“太古之初,人吮露精,食草木实,穴居野处。山居则食鸟兽,衣其羽皮,饮血茹毛。”可见,古人最早是把兽皮作为衣饰材料的。
在《辞海》中,“革”字旁汉字有94 个(含异体字),其中代表鞋子的字就多达11 个之多,“鞮、鞜、靲、鞨、靸、鞔、鞾、靴、鞵、鞋”等,可谓洋洋大观。
“革”,也是个象形字,酷似兽皮摊开时的形状:其上部的“廿”,像兽皮前肢和兽头的形状;中部的“口”,像兽皮的腹部形状;下部的“十”,像兽皮两个后肢和尾部的形状。
中国的鞋字和鞋一样源远流长。沈从文先生在《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中,对“红山文化着靴陶人残像”诠释道:“最近在辽宁凌源牛河梁红山文化(公元前3500年)遗址中,发现了一件裸胸少女红陶塑像,可惜头部、右足缺失,残高不到10 厘米,左足赫然着有短靿靴。青年女子裸胸并着靴鞋,或是当时某一社会习俗与宗教原因的装束。”
这里说的公元前3500 年,相当于黄帝时代,与仓颉造字的年代恰恰契合。“短靿靴”,是迄今考古发现的最早的靴形,堪称“靴之鼻祖”。
靴,胡人谓之“鞮”。鞮字为“革”旁,显然为皮革所制;这里说的“胡人”,泛指我国西北部一带气候寒冷的蒙古族,当然也包括寒冷的辽西牛河梁地区。从“鞮”开始,“革”旁的鞋字则随皮革和鞋子形制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和创新。
鞮(音低),《辞海》“兽皮做的鞋”。在古代,用兽皮做的鞋子称“鞮”,更是象形字的典型。“鞮”字的左边旁是“革”,右边的“是”,意指皮靴。“是”,酷似靴子的造型,其上部的“日”,就像皮靴的高筒;下部的古体“正”字,就像靴帮和靴底的形状,特别是底部的“人”向右倾斜的那一捺再延伸一些,酷似长长的靴底一样。从中国鞋史记载,北部寒冷地域的先民最早穿的就是鞮,即兽皮靴。
鞜(音榻),用兽皮做的皮靴。古称“绨衣不敝,革鞜不穿”,形容节俭得厚实的衣服穿不旧,皮靴更是舍不得穿用。可见革鞜之贵重。
靲(音琴),《说文解字》“鞮也。从革今声。”泛指皮制的鞋子。
鞨(音合),泛指各种鞋子。因“靺鞨”为东北女真族之古称,或“鞨”为其对鞋子的别称。
靸(音洒),古称“韦履”,即熟皮(皮革)制成的鞋子。也是拖鞋的古称。
鞔(音蛮),古称鞋帮为鞔,后引申为鞋子。
鞾(音靴),汉刘熙《释名·是衣服》“鞾,跨也,两足各以一跨骑也。本胡服,赵武灵王服之。”《晋书·刘兆传》“尝有人着鞾骑驴,至兆门外。”
靴,“鞾”字的简化字。高到踝骨以上的长筒鞋。
鞵,(音鞋),《说文·革部》“生革鞮也。从革奚声”。宋代以后,鞵取代履成为鞋子的总称。
鞋,“鞵”的简化字。唐朝后对鞋子的总称。《清稗类钞·服饰》“鞋,本作鞵,履也。”古人以草为屦,皮为履,唐以麻为鞋。
值得一提的是,“鞋”字之所以传承至今而不衰,还因为它与众不同的寓意。“鞋”字右边的“圭”,是古代帝王和贵族朝聘、宴飨、祭祀及征伐中所使用的礼器,用以表明使用者的地位、身份和权力;“圭”还是古代测日影和测量土地的仪器,也比喻法度;“圭”字更具有象形的意义,其形上尖下方,酷似鞋底的形状。古往今来最好的鞋材是“革”,象形的鞋底是“圭”,“革”与“圭”的最佳组合,象形与寓意兼得,意境深远。
中华鞋履文明五千年,鞋履的材料绝对不只有“革”。除革旁的鞋字外,还有很多非革旁的鞋字,如“橇、檋、舄、屨、屦、屣、蹝、屩、蹻、跷、屝、菲、麤、躧、屐、屧、屟、踴、踊、履”等达19个之多。
橇,最古老的木鞋。橇,其形如箕,古代在泥路上行走所穿之具。《史记·夏本记》:“泥行乘橇。”大禹治水时曾穿橇出行。
檋(音局),最古老的木鞋。檋,其形如桥,古代在登山时所穿之具。《史记·夏本记》:“山行乘檋。”大禹治水时曾穿出行。
舄(音戏),古代一种复底鞋,即双层底的鞋子。《古今注·舆服》“以木置履下,干腊不畏泥湿也。”在先秦时期,帝王和诸侯在祭祀时的所穿的复底鞋。
屨(音据),麻、葛等材料制成的单底鞋。《诗经·葛屨》“纠纠葛屨。”先秦时期一种浅帮单底鞋。
屦,“屨”字的简体字。
屣(音徙),泛指鞋子。《吕氏春秋·观表》“视舍天下若舍屣”,意思是舍弃天子之位如同脱掉鞋子一样简单。
蹝,同“屣”字,泛指各种鞋子。
屩(音决),泛指草鞋。《释名·释衣服》“屩,草履也……出行著之,屩屩轻便,因以为名也。”
蹻(音决),通“屩”,草鞋。《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蹑蹻担簦”。
跷,“蹻”的异体字。
屝(音费),古人用草、麻、皮革做的鞋子。《左传·僖公四年》“共其资粮屝屦,其可也。”在此,屝与屦,皆为鞋子之意,但所指为草鞋。
菲(音费),通“屝”。草鞋。《礼记·曾子问》“婿不杖不菲。”泛指编织而成的麻鞋。
麤(因粗),草履。《释名·释衣服》“齐人谓草履谓屝,荆州人曰麤。”
躧(音徙),古代妇女的舞鞋。《说文·足部》“躧,舞履也。从足,丽声。”
屐,《说文解字》“屩也,从履,支声。”《辞海》“木屐,木底有齿的鞋子,古人游山多用之。”
屧(音鞋),泛指木屐或木拖鞋。
屟(古同屧)
踊,是指古代受过刖刑的人所穿的鞋子。《左传·昭公三年》“国之诸市,踊贵屦贱,民之痛疾。”
踴,同“踊”字。
履,《说文》“履,足所依也。古曰舃,曰屦,汉以后曰履,今曰鞵。”《史记·留侯世家》“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
履,还寓意福禄、履新、履瑞、履戴的“履”字,可谓吉祥如意。自唐代起,“履”字又被“鞋”字取代而成为泛指各种各样的鞋子,“履”字则退居二线,多用于鞋子的书面用字,或以“鞋履”用于书面语,如“鞋履文化”等。
从古老的“鞮”字,到当今的“鞋”字,历经了从少到多、从繁到简、从多到少的变化。无论什么鞋材、形态、工艺的鞋,只要在“鞋”字之前冠以其特征,于是就有了异彩纷呈的鞋名组合。特别是到了现代,各种材料的鞋,如皮靴、布鞋、胶鞋、塑料鞋等;各种形态的鞋,如矮帮鞋、高帮鞋、高跟鞋、高底鞋等,统统用一个“鞋”字即可涵盖无余。一枝独秀的“鞋”字,从此开创了一个勃勃生机的新纪元。正所谓“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
具有五千年汉字文化根基的仓颉陵,已成为炎黄子孙世代敬仰之圣地。河南省南乐县的仓颉陵、陵门、陵庙、陵墓、仓亭、碑墙等建筑鳞次栉比,雄伟壮观;仓颉塑像高大伟岸,四目灵光;“四海共仰”“万圣之宗”“万古一人殿”等篆额题联,述说着“字圣”仓颉的丰功伟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