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德育教育工作日常化、个体化方法与路径研究
2022-12-07亓文娟谢彦妩
张 婕 左 丽 亓文娟 谢彦妩
(河海大学商学院,江苏 常州 213001)
德育教育工作日常化是指将德育教育工作做到经常化、生活化,具体表现为德育教育工作开展应具有持续性与环境适应性,而德育教育工作个体化是指将德育教育工作做到具体化、精细化,具体表现为德育教育工作开展应具有独特性与个体适应性。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变化,尤其是互联网、大数据、新媒体等新事物的出现,促使各种新知识、新观念与新思潮的传播广度与深度都有了显著提升,其中不乏一些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主流思想道德观念相抵触的异质思潮,时代青年具有成长经历较为顺利、可塑性强以及辨识能力弱等特点,在面对新生事物时不仅具有较强的接受能力与吸收能力,也具有容易受到错误思潮蛊惑与引导的特点,因此德育教育工作,特别是高校德育教育工作的日常化、个体化进程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面对新困难与挑战,采用新方法与构建新路径也即成了高校德育教育工作者的不二选择。
一、高校德育教育工作日常化、个体化的必要性
1.文化领域与社会思潮的多元化
经济全球化推动了文化全球化,文化全球化又进一步成就了文化多元化[1]。伴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水平日渐提高,多元文化和思潮也不断涌入我国的思想文化领域。受人口数量众多、层级分布明显、受教育程度差异等因素影响,多元文化在我国具有庞大受众市场,多种文化和思潮在我国得到广泛传播,并逐渐融入人们文化生活场域,对人们精神文化影响趋向日常化、生活化。多元文化影响人们日常精神文化生活的过程,一方面,满足了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人口的精神文化需求;另一方面,也带来了多元异质文化,承载着一些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主流思想道德观念相异的文化思潮,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主流思想道德观念格格不入,侵蚀着人们对我国主流思想道德观念的认同感,削弱着主流思想道德观念在人们日常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中的影响成效。思想舆论领域“三个地带”划分理论认为,当前思想舆论领域大致可以划分为红色、黑色和灰色三个地带[2]。这样的思想文化场域对人们,尤其是对青年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3]。
2.高校青年大学生思想的阶段特点与时代特性
一是可塑性强。一方面,体现在青年大学生处于思想价值观念尚不成熟,仍处于形成完善的关键时期,社会环境、文化环境、家庭环境以及学校环境等因素均可能会对其思想价值观念产生影响;另一方面,体现在青年大学生正处于思维能力最为活跃、学习能力最为突出的时期,对新生事物、异质价值观念具有较强的接纳能力,对待非主流思想道德观念一般不秉持绝对偏向性,不站稳绝对立场,而是持包容态度。
二是辨识力弱。由于青年大学生的心智尚不成熟,知识体系尚不完善,还未形成较为成熟稳定的价值观念和较为坚定的价值取向,对是非善恶美丑并不具备完全的辨识能力,因此容易受到外界环境与错误观念的蛊惑和引导。尤其是在面对来源复杂、具有较强的迷惑性的新兴思潮和文化时,缺乏一定的辨别力和抵抗力。在非主流思想道德观念日常化和生活化的长期侵蚀下,容易形成错误的思想价值观念和价值判断,对主流文化和思想道德观念形成抵触态度。
三是具有多样性特点。主观思想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客观反映,客观存在的性质通常也决定了主观思想的性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客观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从以往的单一化向多元化方向发展,这也即意味着基于客观环境反映形成的主观思想从单一化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当代青年大学生成长于我国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最为快速、客观环境变化最为剧烈的时期,一方面,导致影响其思想观念形成的客观环境不够稳定,无法推动其形成较为稳定、坚实的思想观念;另一方面,客观环境变化剧烈,也意味着客观环境中要素组合的剧烈变动,不同个体的思想观念成长面临着不同的客观环境要素组合,随即导致每个个体思想观念的显著差异性。同时,也由于每个个体思想观念成长的环境差异性,青年大学生接受思想观念的途径、方式、方法也具有明显的个性化特点。
四是具有矛盾性特点。发展的本质是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和继承,否定旧事物中不符合事物发展客观规律的部分,继承旧事物中仍然符合发展客观规律的部分。当前,我国经济社会仍然处于发展变革中,经济社会中孕育了新事物,但是也仍然存在被继承的旧事物,这也导致在这样环境下成长的青年大学生,思想观念具有传统与创新、积极与消极等对立矛盾性质并存的特点。一方面,当代青年大学生关心时事政治与国家大事,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传统美德,拥有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事业奉献的崇高理想;另一方面,受错误的思想文化引导,客观上也存在少数学生思想道德观念体系中,具有一些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等元素。因此,在现实的青年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中,也就需要根据个体思想道德观念体系的特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现德育教育工作的个体化。
3.思想文化传播的网络化与信息化
一是传播的网络化。世界经济、文化快速传播的重要因素不仅在于交通运输技术的变革进步,更在于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应用推动了知识、信息等要素的快速传播。但是,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在网络成为当代青年大学生获取知识最广泛、最普遍的平台的同时,也成了许多非主流思想道德观念发散传播的重要途径。而网络环境的匿名性和隐秘性特征,又加剧了这类思想道德观念的来源复杂度和辨识困难度,使其更具有迷惑性和欺骗性。因此,在学生日常通过网络获取信息和知识的同时,也在受着网络所传播的思想道德观念的影响。
二是传播的信息化。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任何类型的思想文化得到广泛传播的前提在于思想文化的信息化,只有将思想文化信息化,才能利用网络这一新兴信息传播媒介,得到最迅速、最广泛的传播。然而,由于德育教育内容道德观念化、制度规范化、观念理论化等特点浓重,使得德育教育内容主要依托抽象的文字媒介的形式实现信息化,偏向于宏大叙事,具有强烈的思想引导和行为约束导向,缺乏趣味性和吸引力。人们在接受信息时,对图片、文字、视频、虚拟情境的接受度远远超过抽象的文字信息[4]。因此,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只有推动德育教育的日常化、生活化和个体化,才能使得德育教育更具有接受度、传播力和深入性。
二、高校德育教育工作日常化、个体化路径构建
德育教育工作的本质是在认识人的思想变化规律的基础上实现对人的思想的改造,实现德育教育工作日常化的关键在于要做到德育教育工作的持续性与环境适应性,一方面,要做到德育教育工作的坚持不懈与持之以恒,持久、稳定、有效与长效地对人的思想施加作用;另一方面,要结合日常生活实际,利用多种形式的新工具、新方法、新载体、新平台,采用受教育主体易于接受的、贴近生活实际的表现形式,潜移默化地对德育教育工作受众主体产生影响;而实现德育教育工作日常化的关键在于要做到德育教育工作的独特性与个体适应性,主观思想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由于个人的成长环境存在着显著差异,个人的主观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着不同,因此针对不同个体的德育教育工作也需要具备一定的独特性与个体适应性,一方面是要充分认识到受教育主体的个体思想的独特性,了解掌握思想问题产生的客观环境与原因;另一方面是要充分把握受教育主体易于接受的德育教育工作形式,以期实现德育教育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与高效性。
1.推进德育教育工作常态化、制度化
常态化、制度化是指群体和组织的社会生活从不固定的、不规律的方式向固定化的、规律化转变的过程,也是群体和组织的社会生活走向成熟、稳定的过程。因此,推进德育教育工作常态化、制度化的过程就是在保证德育教育工作经常化的过程。
一是要做到将重要时间节点教育和长时段教育引导结合起来。德育教育工作日常化主要目的在于实现德育教育工作效果的可持续性,因此也就要求德育教育工作实施的可持续性。然而,当前部分高校的德育教育工作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重时间节点教育,轻日常时段教育”的问题,工作重心和工作精力向重要时间节点教育工作倾斜,该类教育的工作方法和工作形式逐步得到创新改进,而日常德育教育工作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流于形式、因循守旧的困境,常态化和制度化建设不足,从而使得德育教育工作效果出现阶段高涨性、阶段低落性的周期性现象,随重要时间节点变化而变化。因此,在推进重要时间节点教育的同时,也要协同推进长时段教育,充分发掘与总结在开展重要时间节点教育过程中形成的先进做法与历史经验,并对其进行具有普适性的抽象化改造,并广泛用于长时段教育工作,构建“重要时间节点教育试点、长时段教育推广”的长效机制,在提高德育教育工作效率的基础上,减少德育教育工作者工作重心的偏移与工作精力的浪费,推进德育教育工作的常态化与制度化建设。
二是要做到将德育教育工作与日常生活结合起来。德育教育工作不仅要具有理论高度,同时也要贴近日常生活实际,德育教育工作日常化的过程同时也是实现德育教育工作由理论化、抽象化向生活化、朴素化转变的过程,并不断为受教育主体所接受并形成日常生活习惯的过程,以期达到受教育主体“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将思想学习与改造不断转变成为日常自觉性行为。
2.改造德育教育工作旧载体、旧形式
平台与载体始终都是开展德育教育工作的阵地与舞台,方法与形式始终都是开展德育教育工作的工具与抓手,也只有在德育教育工作舞台上充分结合与利用德育教育工作工具,才能实现德育教育工作日常化、个体化的预期目标。事物的发展是继承与发扬的关系,即继承旧事物中的精华与可利用部分,并不断加以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形成新事物,接着对新事物进行发扬与运用的过程,在德育教育工作发展进程中具体表现两个方面,即对德育教育工作旧载体、旧形式进行改造,与对德育教育工作新平台、新方法进行利用。而对旧载体、旧形式的改造也包括多方面的内容。
一是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在德育教育工作中,尤其是高校德育教育工作中,理论课程教学是主渠道与主阵地,占据着主导地位,教师授课制度是主要表现形式,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占据着主体地位。因此,德育教育工作的旧有载体与形式表现出偏理论化与缺乏实践性的特点,尤其是尚未形成与理论教育相适应、匹配与协同的日常化实践教育体系,仅仅依靠寒暑期社会实践或不定期的志愿服务活动等阶段性形式,导致德育教育工作无法完成理论化、抽象化向生活化、朴素化转变,不够贴近生活实际,德育教育工作效率不足,效果不显。
二是加强学生主体地位。旧有的德育教育工作中,学生主要是以被动接受者的身份参与的,主体性不足,即意味着学生参与德育教育工作的积极性不足,在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过程中,德育教育工作者投入工作精力的转化效率低下,无形中增加了德育教育工作者的工作量,打消了学生对德育教育工作积极性,降低了德育教育工作者的工作热情,增加了学生对德育教育工作的排斥程度,教育效果难以实现持续化、长效化。
三是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开展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前提是要具备一定的教育资源,理论教育主要依靠教材、音像资料等易获取、便携带等特征的教学资源,而实践教育则需要依靠与教育内容相对应的实践教育基地,具有不易获取、不可移动等特征,仅仅依靠校内实践教育资源是难以满足远超于其承载力、功能性等属性的实践教育需求的。校外地方实践教育资源是各地在长期的经济社会活动中不断积淀形成的宝贵资源,不仅具有贴近实际的特点,也蕴含着深刻内涵与精神表达,能够从多方面满足德育教育工作的实践教育活动需求。
3.利用德育教育工作新平台、新方法
一是利用新平台、新方法获取信息来源。实现德育教育工作个体化的前提是对受教育主体情况的了解与掌握,而由于个人成长的客观环境的复杂性,以及接受德育教育的方法形式的复杂性,仅仅依靠谈心谈话等旧方法,难以快速准确的获取德育教育工作对象的真实情况。随着大数据、互联网、新媒体等新的平台方法的兴起,每个个体表达思想的渠道变得形式多样,同时由于互联网、新媒体等新平台具有匿名性、隐秘性等特点,个体表达欲望的强烈性与表达想法的真实性也得到加强。充分利用新平台、新方法获取德育教育工作对象真实情况,也已成为当前实现德育教育工作个体化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是利用新平台、新方法扩大工作成效。互联网、新媒体等新平台具有推动信息传播范围与效果扩大化、沟通交流结构扁平化以及发生时间无限制等特点,已逐渐成为当前人们传播信息与接受信息的主要渠道,因此新平台也成为了主流与非主流思想道德观念碰撞的主战场,也即意味着成为德育教育工作开展的主阵地。充分利用互联网、新媒体等新平台一方面能够利用传播信息广的特点横向扩大德育教育工作的广度成效;另一方面,也能够充分利用沟通交流结构扁平化的特点纵向扩大德育教育工作的深度成效,同时发生时间无限制的特点又充分保证了德育教育工作广度成效与深度成效扩大的日常化。同时,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方法应用程度不断加深与应用领域不断扩大的新时代,对德育教育工作对象的精准分析、精准解读与精准应对也将会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而实现、应用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