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质护理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效果分析

2022-12-07陈琳琳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心肌炎室性卧床

陈琳琳

(厦门市第五医院,福建 厦门 361101)

病毒性心肌炎在儿科的发病率相对较高,由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B组等病毒感染引起,是一种心肌细胞病变、坏死的炎性疾病,多发于学龄前及学龄期儿童,春秋季常发。除了有效治疗外,及时科学的护理措施也是确保患儿生命健康安全的关键[1]。因此要给患儿给予有效的治疗,提供优质的护理干预,全面提高护理效果,进而改善预后及护理质量[2]。本文选取48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进行研究,分析优质护理措施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护理质量的影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2021年在厦门市第五医院接受治疗的病毒性心肌炎患儿48例作为研究对象,2020年的24例患儿为对照组,2021年的24例患儿为观察组。对照组男14例,女10例,年龄1~13岁,平均(5.66±3.25)岁;病情类型:心肌缺血14例,室性期前收缩4例,房性期前收缩3例,室性心动过速3例。观察组男13例,女11例,年龄1~13岁,平均(5.65±3.43)岁;病情类型:心肌缺血15例,室性期前收缩3例,房性期前收缩4例,室性心动过速2例。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家长知情并自愿签署同意书。

1.2 方法

两组均采取儿科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措施,具体包括:a)建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优质护理团队:选高年资、有丰富扎实理论知识及临床经验、掌握各类常用仪器的操作者,作为小组成员;把患儿及家长纳入服务对象,针对护理缺陷及弊端予改进、补充,提高护理质量。b)呼吸道的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根据病情清理呼吸道分泌物,结合患儿痰液分泌情况采取不同的排痰方式,对痰液分泌较多且粘稠的患儿,除了定期协助翻身,扣背,使用呼吸震荡排痰系统。相比体外振动排痰机,呼吸震荡排痰系统是背心款的震荡式排痰机,加大了震荡面积,震荡均匀有力,患儿痰液排出更易。c)特色卧床休息:病毒性心肌炎疗程比较长,对于患儿来说卧床休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长时间的卧床会使原本活泼好动的患儿感到约束和烦躁。护理人员定时间到病室与患儿分享10 min的故事、共同制作10 min小手工、分享愉快的10 min小视频等,同时对表现良好的患儿进行小礼品奖励,让患儿感受到卧床的乐趣,并期待下个十分钟的到来,从而配合卧床休息,达到护理效果。d)建立温馨氛围:根据患儿的喜好在桌上摆放喜爱的玩具及故事书籍,病房内张贴患儿喜爱的动画图片,走廊贴经典小故事及图案,给患儿营造舒适并且喜爱的环境。根据患儿的年龄进行针对性的沟通。因为陌生环境及医疗上创伤性操作,小患儿易产生排斥感与恐惧感,常哭闹或有过激的举动,护理人员通过温柔的肢体语言,帮助患儿消除心理抵触感受到温暖与安全。对于大患儿,主动做自我介绍及病区介绍,并向患儿介绍同室的小患友,让患儿感到不孤单,使用奖励机制,鼓励患儿配合治疗与护理;对幼儿常常去逗乐,安抚,让患儿更容易熟悉医护人员,更容易适应新环境,更好地配合治疗与护理。此外护理人员主动关心鼓励家长,疏导焦虑情绪,耐心讲解用药的目的和注意事项,帮助其建立治疗信心,以乐观积极的态度照护患儿,促进患儿康复。e)病情观察:治疗过程中保持患儿的肌肤干燥整洁,加强对患儿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血压等指标的监测,严密观察患儿的精神状况、瞳孔变化和肌肉张力变化、四肢末梢血运等。患儿一直哭闹或肢体活动较为剧烈时进行抚触安慰护理,若仍然无法安静下来,遵医嘱予镇静治疗。发现患儿胸闷、心悸时主动给予床边心电图及无创心排的监测(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血氧饱和度下降时立即给予吸氧及报告医生,遵医嘱给予对症处理及病情观察。

1.3 观察指标[3,4]

观察分析患儿的心电图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和生活质量评分,其中生活质量采用问卷评分的方式进行,问卷评分内容包括生理功能、心理功能和运动功能等,总分值100分,评分值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处理,心电图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和生活质量计量资料用t检测,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护理结果比较

3 讨论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是临床常见的心脏疾病,近年来我国的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呈逐年上升趋势,对小儿的健康发育和成长造成极大的危害,若得不到及时治疗将危害生命[5]。临床上在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时,会给予护理进行辅助治疗,预后效果好。但是由于小儿年纪尚幼,不能像成年人一样清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治疗依从性较差[6]。优质护理以患儿为中心,加强了患儿治疗的环境护理,改善了病房的环境,并做好了全面、深入的病情监测、健康教育和用药指导[7];心理护理提高了治疗依从性;生活和饮食护理为患儿带来贴心服务,利于病情恢复;出院指导护理更是为病情预后打下坚实基础,减少病情复发的可能性。

本研究结果显示,优质护理可以提高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心肌炎室性卧床
一个小感染,怎么就变成心肌炎了?这些症状一定要重视
家有卧床老人,如何预防压疮
牛繁殖、饲养、卧床精细管理七法
参松养心胶囊治疗不同起源频发室性期前收缩的临床观察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探究
保胎之纠结——绝对卧床还是适当运动
清热利湿法联合中医辨证施护治疗病毒性心肌炎
一次性营养袋在卧床患者洗头中的巧用
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56例临床分析
左卡尼汀治疗心肌炎的临床价值及不良反应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