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舞蹈教育对于高职生综合素养提升的意义
2022-12-07陈佳
陈 佳
(新疆昌吉职业技术学院,新疆 昌吉 831100)
在高职教育体系中,艺术教育一直以来都始终是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高校对在校大学生实施艺术熏陶的重要手段。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舞蹈的美育功能尤为显著,它不仅来源于生活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又能够透过独特的肢体动作来表达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人类独特的审美喜好以及生活习俗。由此使观赏者在欣赏舞蹈的同时获得心灵上的愉悦感。由此可见相比较其他课程而言舞蹈教育有着极为独特而显著的素质教育属性,透过舞蹈表演这种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有助于学生审美能力、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在倡导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当下,舞蹈教育的素质教育特点决定了舞蹈教育在高职育人工作中的重要价值,更为舞蹈教育在高职院校中的推广及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
一、舞蹈教育的内涵
舞蹈属于美学艺术的一种,通过独特的肢体动作来对舞蹈的艺术内涵进行表达,这也决定了舞蹈教育有着极为显著的育人功能,透过舞蹈教育不仅能够实现对学生审美素养、情操的培育,同时更有助于学生智力、体能的全面提升,是学生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就高职院校的舞蹈教育而言,从学科构成上来讲主要由艺术教育学、舞蹈学、教育学组成;从教学目标定位上来讲主要是要培养良好人文素养、职业道德素养、舞蹈艺术专业素养的复合型人才;从教学内容上来讲舞蹈教育不仅包含了舞蹈专业基本理论知识,还涉及了芭蕾舞、古典舞、民族舞等多类型舞种的基本技能。高职院校的舞蹈教育多以公共舞蹈教育的形式存在,与那些舞蹈院校相比,在专业性方面较弱,对学生的整体要求也较低。主要希望能够借助舞蹈教育这种独特的教育方式来起到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效用。并且出于育人目标的不同,因此与专业舞蹈教育相比,高职院校的公共舞蹈教育内容更加多样、形式也更加多彩,教学规划也更为灵活,教师能够充分结合现阶段学生的喜好进行教学上的调整,使之更加符合当今文化发展潮流。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中,如今高职院校的舞蹈教育不仅仅被作为一门固定的学科用作教学活动,更成了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是高职学生日常娱乐休闲运动的一种重要方式,极大地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
二、舞蹈教育对于高职生综合素养提升的意义
1.舞蹈教育有益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
舞蹈本身就有着创造美、感受美、认识美、表达美的功能,需要学生通过特殊的身体动作来赋予肢体语言表达的能力。因此,作为舞蹈艺术重要的语言表达方式的舞蹈动作本身也是舞蹈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日常的舞蹈教学中,学生需要按照舞蹈教师的要求练习踢腿、拉伸、跳跃等动作,其运动量虽然不似一般的体育运动一样,但也需要通过不断的身体训练来实现。在长期的舞蹈运动中,学生自身肌体的本能意识会逐渐苏醒,并过渡成为学生一种日常性的行为习惯,最为明显的就是学生在走路时会无意识地挺胸抬头,以往驼背、躬胸的不良习惯逐渐消失。并且基于舞蹈艺术的特殊性,对舞者的体型有着一定的要求,因此相比较其他专业学生而言舞蹈生更加注重健康饮食,作息也更加规律,身材不仅匀称且体脂含量降低。舞蹈教育工作的开展对于学生而言不仅有益于其当下身体素质水平的提升,甚至还为其今后的健康生活奠定了良好的体质基础[2]。
2.舞蹈教育有益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人类文化有着极为广泛的构成,具体可以分为文字性文化以及非文字性文化。虽然在历史长河的不断发展中,中华文明衍生出了极为丰富多彩的文化内容,但受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导致许多文化并不能被很好地引入到教学当中。学生自幼接触最多的主要以文字性文化为主,很少有机会接触以舞蹈艺术为代表的非文字性文化。这一情况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当今高职生群体文化审美表达能力的缺失。这一点通过对以往高校举办的一些文艺表演台下学生观众的表现就可以看出,不同于台上演员忘我而投入的表演,台下学生观众往往是一脸茫然。台上台下的这一巨大反差表现出来的是大学生文化艺术审美能力、表达能力的欠缺与不足。透过舞蹈教育,学生能够能够在不断地接触优美的舞蹈动作、聆听唯美的背景音乐过程中获得对美的最初认知,进而在后续的逐渐积累中,建立起良好的艺术鉴赏能力、审美能力、感知能力、表达能力。而这些对于弥补应试教育下学生在非文字性文化方面的欠缺是极为有益的[3]。
3.舞蹈教育有益于学生道德情操的培育
艺术的最大魅力就在于它能够通过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来影响人的思维,促进人们良好品质、道德的培育,使人们建立起积极、自信、乐观的人生观。同样在高校中开设舞蹈教育课程,通过舞蹈知识、舞蹈技能、舞蹈原理的讲述,能够让学生在了解舞蹈文化、理解舞蹈精髓、掌握舞蹈技巧的同时,建立起一种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尤其是随着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民族优秀传统舞蹈艺术形式进入了高校校园中,成了高校舞蹈教育的重要内容。这些民族舞蹈产生、发展于民间,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如,发源于我国延边地区的顶瓶舞就是由当地妇女日常劳动衍生而来,表达了她们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情感。再如由传统蒙古族舞蹈改变而来的《牧民新歌》通过奔放热情的舞蹈动作表达了当地牧民对新时代富裕生活的喜悦之情。与此同时,在舞蹈学习过程中,学生往往需要经过艰难的训练才能真正掌控自己的身体做出优美的动作,在这整个过程中学生的吃苦精神、意志力都将得到很好的磨炼。
4.舞蹈教育有益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在一般的认知中舞蹈教育似乎主要是对学生舞蹈技艺的训练,很少涉及知识内容的传授。实则不然,舞蹈教育不仅能够为学生传授来自文学、心理、人文、自然等方面的知识,还能够在舞蹈节奏训练、动作训练中增强学生节奏感使其获得更加敏锐的肢体。而这些看似是对学生肢体能力、文化理解能力的锻炼,实则建立在学生大小脑等器官的协同作用上,是一种由肢体动作引发的知觉、美感意识的全面发展。而这些对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是十分有益的,能够使其在不断的训练和学习中实现想象能力、理解能力、思维能力的全面提升,进而激发出无限的创造潜能,使学生能够在体力、智力的双重配合下更好地实现个人所思所想。
三、高职素质教育中舞蹈教育实践现状
1.高职院校中舞蹈教育的成果
在素质教育的影响下,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在开展专业教学工作的同时,将关注的重点放在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育上,希望能够通过舞蹈艺术教育工作的开展,来锻炼学生身心,使其在各方面实现全面、健康、稳定的发展。在此背景下,除一些专业舞蹈艺术院校外,一些高职院校也开始纷纷开设各种公共舞蹈课程,其中不仅有着优美的民族舞、芭蕾舞,还包含了街舞、交谊舞、踢踏舞等舞种,让学生能够真正结合自身喜好、身体特点等进行自由选择。同时,还对高校社团进行了充分的运用,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成立了多种形式的校内学生舞蹈社团、艺术中心,有效地促进了舞蹈艺术在高职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中的推广与普及。使舞蹈真正成了学生一项日常性的业余爱好存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舞蹈兴趣。此外,得益于近年来传统文化复苏的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舞蹈开始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进入到校园中,并呈现在学生面前,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舞蹈的学习,学生不仅掌握了更多的舞蹈技巧,同时又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的熏陶。综合来看,目前高校舞蹈教育整体发展态势良好,成了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强力助手[4]。
2.高职院校舞蹈教育中的问题
高职院校在践行舞蹈教育的过程中,受各方面现实因素的影响和限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足和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舞蹈教育素质教育效用的发挥。结合对目前高职院校舞蹈教育现状,可以将这些突出性问题归结为以下几点。一是高校重视程度有待强化。当今社会是一个文化多元化发展的时代,但也同时是一个竞争力十分激烈的时代。受此种社会环境的影响,无论是高职生还是教师关注的重点始终在专业技能的教育上,希望能够学习更多的专业知识、技能来实现个人竞争力的提升。在此种认知下,舞蹈教育在高职院校中仍然处于边缘化位置,无法获得师生的足够重视。二是舞蹈教育地位存在偏差。通过深入调查走访可以看到,虽然大多数院校都对舞蹈教育的素质教育效用有了一定的共识,但其活动形式仍然多局限在文艺表演以及各种大型活动上。对于广大师生而言,相比较舞蹈教育的素质教育效用,其更多地是被作为一种观赏性的表演艺术存在。这种地位上的偏差,将在很大程度上限制甚至抑制舞蹈教育素质教育效用的发挥,更不利于舞蹈教育在高职院校中持久化的开展。
四、高职素质教育中舞蹈教育实施要点
1.创新舞蹈教育理念
思想观念对于行为具有决定作用,指导着行为方向、行为方式,更对行为的后果有着直接性的影响。因此,高职素质教育中舞蹈教育的有效实施同样需要从创新舞蹈教育理念的创新上入手。结合上文对目前高职舞蹈教育综合情况的分析,高职院校对于舞蹈教育理念的更新需要从如下几点入手。一是加强对舞蹈教育在学生综合素质培育中所发挥重要意义的认识,深入学习素质教育政策法规相关要求,结合舞蹈教育特点对舞蹈教育的实际效用进行梳理总结,为舞蹈教育在高职院校中的全面开展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以此来摆正舞蹈教育在高职育人工作中的地位。二是建立开放化的舞蹈教育观,在对学生的舞蹈艺术喜好、需求等整体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起以学生为中心的舞蹈教育体系,积极探索全新的舞蹈教育领域不断引入全新的教育内容,在开拓学生眼界的同时促进其思维创造能力、艺术审美能力的全面提升。
2.丰富舞蹈教育方式
不同于一般的专业课程教育,舞蹈教育有着极为鲜明的实践特点,无论是舞蹈的理论知识教学还是技能传授或是日常训练,都建立在大量实践的基础之上。在一般的认知中相比较理论知识的课堂学习而言,实践教学更具趣味性。实际上在单一的舞蹈实践教学中,学生同样会产生学习枯燥感,从而失去了最初接触舞蹈的喜悦感、兴奋感。尤其是在日复一日的基础动作训练中,相比较思想上产生的枯燥感而言,学生往往还需要忍受来自于身体上的疼痛感,这对于学生的舞蹈学习而言造成了极大的挑战。为缓解学生舞蹈学习的焦虑情绪,增强舞蹈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丰富舞蹈教育方式的运用。除日常的舞蹈动作示范、展示,以及背景音乐精神刺激、语言教育引导外,还可以适当借助道具、游戏等形式展开教学。以此来增强课堂舞蹈教学的趣味性,使学生能够在良好舞蹈教学情境下更好的融入舞蹈学习当中。同时,教师还可以在舞蹈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教学形式,通过在课堂上播放舞蹈表演视频、舞蹈动作分解动画等方式来增强舞蹈教学的直观性,增强学生对细微舞蹈动作以及表达方式的理解。
3.优化舞蹈教育课程
在课程设置上,高职院校要把握住专业舞蹈课程、公共舞蹈课程两条主线,根据课程的性质在课程教学内容上做出相应的优化调整。并在明确本校舞蹈课程育人目标的基础上积极开发适合本校学生的舞蹈课程,使学生能够在毕业后实现学有所用。与此同时,考虑到舞蹈教育素质育人效用的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在对学生开展舞蹈教育的同时还需要围绕舞蹈这一核心内容,开展相关的舞蹈艺术哲学、心理、历史、美学等相关课程。由此在实现学科交叉教学的同时,促进舞蹈艺术文化在高校中的弘扬与发展,使参与舞蹈教学的每一名大学生都能够深刻感知到舞蹈的魅力所在。
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职院校的素质教育体系当中,舞蹈教育一直以来都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存在,能够通过舞蹈独有的艺术感染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在未来的工作中,高职院校需要在以往素质教育成果的基础上,继续砥砺前行加大对舞蹈教育的重视与支持,使舞蹈教育成为高职院校一种有效且持久的育人方式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