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信息化背景的高校教育教学管理的发展研究

2022-12-07宁少雄

中文信息 2022年6期
关键词: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

殷 瑛 宁少雄

(海军工程大学,湖北 武汉 430033)

引言

基于信息化背景之下,高校教育教学工作如何实现现代化、科学化以及科技化管理成了改变传统高校教育教学模式的重要任务。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对教育课程经历了几代改革,每一次的改革对于教育工作者和教育机构而言都是一次挑战与自我革新的机会。高等学校作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送人才的主要机构,应加大对于信息化教育教学管理的研究,并不断完善,实现推动发展。

一、高校教育教学采用信息化管理方式建设发展背景

1.信息化教育教学管理

由于高等教育学校承担着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技术型人才的培养与向社会输送的重任,因此要利用现代化、科技化以及数字化的手段进行教学教育的管理。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则为高校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一条明确教育教学目标,梳理教育教学任务,优化教育教学机制的途径。

2.信息化教育教学相关政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就有了建设中国工业化和现代化的理念,并将其归入到阶段性治国战略目标之中,当时受条件和技术所限,我国的教育教学管理仅限于基础教育之中。1964年又有了四个现代战略目标体系,包含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以及科学技术现代化,至此我国高等教育院校才开始了教育教学管理工作。1840年我国现代化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高潮,教育教学管理逐渐成熟。经历了漫长的发展,2015—2017年《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中明确提出了对于教育教学管理实现信息化的任务目标。2018年《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颁布发展至今,使得信息化教育教学管理被广泛应用于高校和基础教育之中。

3.信息化教育教学管理理念

教育管理是一个庞大的体系,而教学管理又是一项基础性复杂的工作,因此信息化技术存在的集成化、快速化、便携化特点,则是为了提高教育教学管理的系统性、科学性以及时效性。一是信息化基于互联网和先进科学技术之上,通过大数据技术可快速的收集、存储及分配教育任务和相关资料信息,能够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为学生和教师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二是信息化可以将管理学和教学论完美结合,并可以充分发挥组织机构在计划、组织、协调以及控制方面的作用,使得教育任务均匀分布,让学校和教师共同承担教学管理工作,使得教育任务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三是这种先进的创新形式可进一步促进教学工作的改革,并推动我国现代化建设发展。

4.信息化教育教学管理特点

第一,综合性。信息化教育教学涵盖了数字技术、网络技术、智能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这种从软件到硬件设施的先进性,提高了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综合性能,使得教育标准得以统一,教育资源得以共享,管理形式更加优化,操作步骤更加简便。第二,开放性。基于信息资源共享的特征,在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使用信息化技术,便更能突出管理的开放性,这种开放性能够提高管理者和执行者之间的交互联系,并形成良好的协作,进一步提升教学的质量。第三,经济性。在传统教育教学管理中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并且管理和落实的周期较长,因此对于资源的消耗较高,通过信息化技术,则可解决这一问题,并实现后期运营成本的削弱[1]。

5.信息化教育教学管理内容

信息化教育教学管理重点落在“信息化”之上,而创建管理教育教学信息平台则是实现信息化教育教学管理的重要一环,在建立时需要注意以下问题。第一,明确高校师生需求。在建设时所有的方法及机制都不能采取“闭门造车”的思路,应加大对于前期资料的收集工作,并要基于现代化管理理念之上,实现个性化管理。第二,操作的简易性。信息平台的建立是为了更好地管控教育教学工作,不能流于形式,为了建立而建立,在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其实用性和便于操作性,以便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二、基于信息化背景当前高校教育教学管理发展现状

1.信息化管理概念不深入

从宏观的角度来看,虽然信息化教育教学管理已在高校中被普遍应用,但在建设上呈现出了分布不均匀的格局,据《科幻画报》教育论坛中的资料表明,部分经济欠发达地区,仍然以人工管理为主,而经济发达地区高校则普遍应用了信息化的方式管理教育教学工作。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一是由于一些欠发达地区思想较为保守,未能认识到信息化教育教学工作的优势在何处,对于信息化管理内涵及思想理念认识不深,最终未能发挥信息化管理手段在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的作用。二是由于受到经济和资源的限制无法在信息化教育教学管理上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使得管理概念未能深入人心,在教育教学的质量上也就无法实现发展。

2.教育教学管理形式落后

基于教育信息化2.0时期背景之下,无论是科学技术的发展还是教育行业的改革都是飞速的,在信息化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未能实现创新仍然沿用建立初期的管理形式,是导致教学管理形式落后且单一的主要原因。一是在管理形式上未能跟上时代和学校的发展,实时更新和丰富性较差,缺失了对于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实效性,教师也就无法掌握学生的实时动态学习情况,进而影响到了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升。二是在平台管理方面出现漏洞,还一直沿用着过去的教育教学管理系统,未能将高校日常工作和平台系统管理实现有机结合,导致系统整体缺乏可扩展性,在信息数据库的模块上衔接性也较差,不符合信息化教育教学发展所兼具的时代性、先进性以及资源性[2]。

3.教学队伍建设素质不高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作为教育教学中的主体行为人员,如在信息技术素养观方面未能得到有效提升,则会进一步影响到信息化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开展。当前,高校教师逐渐走向年轻化,是一个很好的势头,能够带动新兴力量和先进技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运用,而部分年纪较长的教师虽在教学方法和基础理论上有着较强的经验,但在信息技术方面还有所欠缺,学校无法将信息化教育教学管理工作覆盖至全部人员身上,这也是主导原因之一。

4.硬件设施投入不够充分

信息化教育教学管理必须要有一定的硬件设施基础作为支持,部分高校在硬件设施的投入方面还不够充分。一是在学校预算编制上不够合理,将重心都投掷在了一线教职工身上,在硬件设施的改造方面还有所欠缺,导致在开展信息化教育教学管理的过程中无法实现先进性。二是受客观因素影响,部分欠发达地区还未能得到良好的资助,这与地方政府和教育部门工作的滞后性有着直接的关系。三是校园文化品牌意识不够强,现代高校多采用与企业通过合作的方式充分调动社会资源投入到学校硬件和软件设施的建设过程中,这与学校自身的影响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部分高校管理层未能意识到这一点,在校园建设的过程中还按照老思路没有突破性,无法实现招商引资,为教育资源的优化提供坚实的保障。

5.缺乏精细化管理的机制

信息化教育教学管理相比传统教育教学方式管理而言有着绝对性的优势,而现阶段部分高校未能充分发挥管理机制的作用并实现全面化、覆盖化以及精细化,是导致高校信息化教育教学发展出现漏洞的主导原因之一。其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信息化教育教学未能实现全面性,部分项目仍处于半自动化的状态,这种方式会导致管理组织出现职责分化不清的状况,不利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第二,信息安全管理机制不足。由于信息化管理是基于互联网介质之上,又具备共享性的特点,而信息的安全存储则成为当前信息化教育教学管理的难点工作之一。高校在建设方面虽有一定的进步,但在信息管理和支配方面仍面临较多的挑战,因此教育教学机制管理保障机制也是重要的一环。

三、在信息化背景下未来高校教育教学管理发展建议

1.提高教学信息化管理意识

首先,高校管理层作为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决策主体,应加强对于信息化建设的重视,将信息化规划及发展作为高校教育教学目标的先导,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加大信息化工作的建设力度,提高信息化教育教学管理质量。其次,在工作中国倡导“无纸化”办公理念,无论是在计划的研讨、资源的组织、人员的协调还是教育质量的控制方面,都要坚持自动化、数字化理念,将平面资源转化成数字资源。再次,沟通意识的转变,在过去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所出现的滞后性,多半是由于没有有效的沟通平台所导致。因此,在工作中要强调即时通信工具的运用,像钉钉、QQ以及微信等,管理人员也要多采用线上解决的方式,提高工作的效率,实现教育质量的提升。最后,要做好教职工投入信息化平台建设的动员工作,并要加大管理层和教职工的创新意识,实现信息管理平台的更好发展[3]。

2.创新教育教学的管理模式

在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创新方面,要注重信息平台改革,一是要做好前期的调研工作,在新项目的设立和建设过程中,要根据当前教职工教学进展设计,还要加大对于学生需求的问卷调查,保证学生能够实现随时随地的教育共享。二是注重系统的扩展性,基于云架构大数据框架之下,保持信息的碎片化以及持续性,检查软件管理中所存在的漏洞,并与相关科研组织做好联动,进一步优化平台服务性能,满足一体化教学服务。三是在原有服务性管理模式之下,添加过程管理、业务管理、质量管理以及监控管理。过程管理中存在学生课前预习、听课考勤、复习检测、考察实践以及掌握情况的五大纵向管理模式板块之下,还要在信息管理系统中加大对于教师教学过程的管理包括备课情况、上课表现、课外实践、作业批改以及综合素质考评等。

3.加大教育人才队伍的建设

教师是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的主导因素,针对当前部分年纪较长技术水平掌握较低的人员,可采用“以新带老”的方式,让新生教育力量带动其发展,将丰富的理论教学理念与先进的技术进行有机结合,提高教育团队的整体技术素养观念。另外,还要加大对于现有师资力量的信息技术培训工作,并建立科学的考核制度,从思想意识上调动教职工积极参与到信息化技术的学习之中。采用循序渐进的模式,先从硬件设施的基础操作入手,再逐一到电子课件的制作、网络教育资源的整合以及任务和评价结果的上传以及系统管理项目的创新等。高校管理层作为决策的主体,应从自身做起,用实际影响力,带动教职工技术素养观的发展。

4.加强管理平台系统的投入

信息化教育教学管理的建设离不开硬件设施的投入以及良好的资金保障,一是高校应将信息化教育建设作为每年资金预算的一大板块,根据当前学校状况以及未来发展战略目标,合理制定预算决策,减少对于信息化板块建设的忽视。二是部分欠发达地区要与地方政府和教育部分形成联动,充分调动社会资源对教育基础建设的投入,可搭建人才培养共育计划,企业提供教学资金和硬件设施,教学团队负责人才的输送,既解决了当前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还提高了基础建设资金投入的保障性。三是树立校园文化品牌意识,基于现代管理理念政策方针指导之上,加大对外资源吸引力度[4]。

5.不断优化教育管理的机制

高校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要进一步明确教育管理的目标,并梳理教学任务,注重计划、布置和实施的层次感。为实现精细化教育教学管理目标,学校成立单独的教学监管机制,并优化监管制度的制定,解决当前高等教育还仍然存在以“分”为本的教育现状,要提升教育改革的价值观取向。还要注重制度建立的公平性,要秉承公平、公正、公开的民主科学管理机制理念,实施信息化教育教学指导工作,并形成学校、教师、社会资源、学生和谐共促的良好发展格局。最后,还要加大对于安全保障机构的建设,利用当前学校专业优势,加大对于教育资源信息的保密工作,提高信息化教育教学管理的安全性[5]。

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我国现代化教育指导理念之下,建设信息化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已是大势所趋,高等教育学校作为引领教育事业发展的核心机构,应充分重视现代化、信息化、科技化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落实情况,针对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研究符合当下时代的全新信息化教育教学管理体系,为我国现代化社会主义建设发展贡献一份应有力量。

猜你喜欢

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
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
小学体育教学管理七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