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柱古碑刻考释》俗字校读十五则
2022-12-06魏启君王闰吉
魏启君,王闰吉
天柱位于贵州省东南部,以“石柱擎天”闻名海内外,“擎天一柱”为秀美清幽的西部胜境平添些许神秘色彩。天柱古碑刻多为清代镌刻而成,“集地方历史、文学、书法艺术资料和雕刻技艺于一体,对研究以苗岭为中心的山地民族发展、历史沿革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民间称之为‘写在石头上的史书’”〔1〕。这批珍贵的出土文献在俗字研究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堪与清水江契约文书相媲美,是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作为原始文献的碑刻,天柱古碑刻在用字上很不规范,自造字、俗字、通假字等用字现象屡见不鲜,加之碑刻历经岁月剥蚀,字迹漫漶不清,给整理工作带来了极大困难。《天柱古碑刻考释》(为行文简便,上中下册简称天a、天b、天c)披露并校注了这批珍稀文献,共计630余通,有筚路蓝缕之功。笔者在检阅之余,发现释录尚有可商之处,姑不揣谫陋撷取数则推衍,以就正于作者及方家。
基于碑刻这一特殊文本形态,为准确释读其中的俗字,我们主张以下五个训诂原则:细审字形、明辨声韵、解码典故、兼及文例、综合释读。
一、细审字形
碑刻大多立于山野户外,历经风雨,碑身难免沾染污渍,释读时应尽量避免受到污痕干扰。同时,碑刻出自众多刻工之手,其文化素养参差不齐,会在刻石上留下其语言痕迹,这也是审辨字形时容易出现偏差的主要原因。
【卜】
以上各条恐有犯,罚银三钱三卜。(《坌处镇地冲咸丰年间〈井泉禁碑〉》,天b336)
准此,则《坌处镇喇赖〈德川同永〉碑》:“杨汉德文银八钱三卜,袁广圣文银八钱三卜”(天a56)等,《白市镇大沟溪〈文风丕振〉碑》:“补邵坤六钱五卜,蒋仕蛟六钱五卜”(天b269)等,《竹林乡菜溪村梁头柱嘉庆土地祠碑》:“李培之银三钱四卜”(天c332)等,其中的“卜”均应释读为“分”。
1935年教育部公布的《第一批简体字表》附录部分论及不予采用的三种性质简体字,其中第一种为账簿药方中以符号来代替的,举例“两”作“刃”、“分”作“卜”等简体字〔4〕。可参。
【跑】
但黔、楚、闽、越商贩往来至此冲口,望洋却步,虽其上跑里许(有)公渡。(《竹林乡地坌渡船碑》,天a27)
【买】
但轸念望若之苦,聊效一苇之便,期不买渡头之名。(《竹林乡地坌渡船碑》,天a27)
《天柱碑刻集》亦录为“买”〔7〕,尚有录为“召”〔8-9〕者,均因形而误。
【椿】
为此仰囗囗囗岸,遇有木商栽椿吊缆停泊簰,母许拔椿砍缆,偷窃肆囗囗囗阻肆害。(《天柱县〈俾垂久远示〉碑》,天b125)
“栽椿吊缆”“拔椿砍缆”前后呼应,甚难解。木商贩运桐木,何以要“栽椿”?且现栽之椿焉能吊缆绳?
如此,则《坌处光绪二十八年〈永定章程〉碑》:“一、凡漂流无尾断椿〔照正木〕,每两码照正木折五钱。”(天b103)其中的“椿”均应录为“桩”。
【粪】
一议,吃水井不许洗菜、洗衣、洗粪,不得所犯。(《坌处镇地冲咸丰年间〈井泉禁碑〉》,天b336)
【囗逝】
(彭勷谟)创设斯渡于乾隆之辛酉岁,越二十五载而兄已囗逝于囗戌仲冬矣。(《竹林乡地坌渡船碑》,天a27)
“囗戌”,根据“乾隆之辛酉岁,越二十五载”,结合干支纪年法,可推算为“丙戌”。
二、明辨声韵
戴震在《转语》中提出“各从其声,各原其义”,这一因声求义的训诂方法同样适用于释读碑刻俗字,有助于摆脱字形局限,以使文意通达。
【捣】
今我等公议,嗣后沿溪以下概不许放水,并不许捣金。(《竹林乡地坌〈公议禁碑〉》,天b336)
“捣金”为“淘金”的音近借字,谓用水选法去沙取金,当出注。“淘”本为定母平声,浊音分化应归入透母,“擣”本为端母,反映了天柱方言透母、端母相混的语言事实。
【参插】
“参插”不辞,碑刻拓片如字。盖“参插”为记音用字,本字为“羼杂”,犹混杂之意,如郑观应《盛世危言·开矿》:“今诚延比国头等矿师勘查矿苗,审慎开采,勿使西人之游手无赖,妄相羼杂,虚糜俸糈,则利兴弊去亦”〔10〕。
三、解码典故
典故多为文人钟爱,从《岁寒堂诗话》卷上“诗以用事为博,始于颜光禄(延年),而极于杜子美(甫)”可窥一斑。但典故往往经过创造性改造加工,既有时间的阻隔,又有空间的隔离,阐释不易,“两种语言互译中的典故就如同密码”〔11〕,可谓的论。鉴于碑刻文献用语追求古雅,因此在释读时对其中使用的典故应加以阐明。
【台社】
人称台社,治媲黄龚。(《邦洞镇大冲村〈恭颂〉碑》,天b67)
该碑旨在歌颂天柱县县长官璘之美政功绩,“贤哉我公,才备德宏。莅任斯土,人和政通。”(天b67)为求行文典雅,“台社”“黄龚”均为用典。
“黄龚”一般称“龚黄”,此处为押韵需要而颠倒之,是汉代循吏龚遂与黄霸的并称,后亦泛指循吏,该典故语出《汉书》卷八十九《循吏传第五十九》:“王成、黄霸、朱邑、龚遂、郑弘、召信臣等,所居民富,所去见思,生有荣号,死见奉祀,此廪廪庶几德让君子之遗风矣”〔12〕。
【水霜】
镇远知府苏,查看得天柱县民孙成洪之妻杨氏,水霜矢志,金石盟心。(《白市镇孙杨氏旌表碑》,天b83)
“冰霜”比喻操守坚贞清白,语出《隶续·晋右军将军郑烈碑》:“故虽夙罹不造,而能全老成之德;居无檐石,而能厉冰霜之絜”〔15〕。
【天时雨扬】
天时雨扬弗苦湿,暑至阴骘,传闻毫末不计。及与否略抒数言,志诸贞珉。(《高酿镇木杉村平墓坡〈万古流芳〉碑》,天a342)
拓本如字,今考“扬”为“旸”的讹字。语本《书·洪范》:“曰肃,时雨若;曰乂,时旸若。”后用“雨旸时若”谓晴雨适时,气候调和。“天时雨旸”犹“雨旸时若”的化用,如弘历《浩歌行》:“天时雨旸岂可必,长年蒿目将如何”。《清史稿》卷三百六:“惟是天时雨旸,难以窥测;而人事修省,不妨过为责难。”〔16〕
该句断句亦误,当标点为“天时雨旸,弗苦湿暑,至阴骘传闻,毫末不计及〔其〕与否。略抒数言,志诸贞珉”。
四、兼及文例
对于字迹漫漶不清的俗字,我们不妨从语境出发,通过分析其所在句子的语法,从文例上找到线索,从而达到准确释读的目的。
【献】
士奋芸窓,竞腾蛟而起凤;农耕献亩,庆天宝于物华。(《渡马乡杨柳村〈重修阁碑〉》,天c15)
根据文例,该句为四六骈偶,“芸窓”同“芸窗”,名词,芸,香草,置书页内可以辟蠹,窗犹窗户,故称书斋为“芸窗”。如唐·萧项《赠翁承赞漆林书堂诗》:“却对芸窗勤苦处,举头全是锦为衣。”金·冯延登《洮石砚》诗:“芸窗尽日无人到,坐着玄云吐翠微。”
【兴】
古有兰亭、雨亭、醉翁亭、稻香亭,兴夫载在乘史者,未堪史倍数也。(《瓮洞镇雷合村〈亘古不朽〉碑》,天b3)
此外,《竹林乡秀田〈三多碑记〉》:“则其福果当典碑而俱新也矣。”(天a304)“典”亦为“與”的误录,“与……俱”乃常用句式,失考。
【鱼暨】
既戴鱼暨之恩,特修有常之敬。(《竹龙乡龙塘村洗马塘土地碑》,天c337)
根据文例,该句对仗,“鱼暨”与“有常”失对,当误。查碑刻拓片,“鱼”作“”,当录为“無”,盖形近致误。“无暨”犹“无限”。《竹龙乡龙塘村洗马塘土地碑》于道光二年二月初二日立,《汉语大词典》首引郭沫若《女神·胜利的死》,书证过晚。
此外,“暨”与“咎”容易混讹。《竹林乡竹寨〈风调雨顺〉碑》:“尝闻见在田而飞在天,利人无暨。”(天c247)源于《周易·乾卦第一》:“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九四:或跃在渊,无咎。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则“无暨”当为“无咎”之讹。
五、综合释读
对于碑刻疑难字,应综合运用形训、声训等方法,通过系联语境,排比归纳,并结合方言材料加以佐证。
【愍】
是渡更造油愍诸凡费用之业。一、逐年除花积息以备更造愍之资,序载分明。一、每次造船油愍规费操持,序载分明。(《竹林乡地坌嘉庆十九年渡船碑》,天a30)
今考段注本《说文·口部》:“吻,口边也,从口勿声。吻,或从肉从昏。”段注:“字亦作、作,皆之俗也。”至迟到宋代,“”音随义变,分化为两个读音,《集韵·准韵》:“,弥尽切,吻合,无波际貌。”《集韵·吻韵》:“,武粉切,合,无波际貌。”“”其实就是“弥尽切”的“”或“”,谓“使缝隙吻合”。如《通俗篇》卷三十六《杂字》“”下云:“今犹谓合唇曰,又谓无罅隙际曰缝。”《越谚·器用》:“缝,泯凤。用灰、漆弥器罅隙。”《明清吴语词典》引乾隆《苏州府志》,谓凑合无罅隙曰缝;引光绪《周庄镇志》,谓无罅隙曰“缝”(音“闵凤”)〔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