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926 年5月3 日,黄埔军校委任酆悌为入伍生部政治部主任

2022-12-06贾晓明

黄埔 2022年6期
关键词:力行黄埔军校蒋介石

□ 贾晓明

1926 年5 月3 日,黄 埔 军校委任酆悌为入伍生部政治部主任。酆悌,黄埔军校第1 期毕业,在军校时期因作战勇敢、精明强干,给蒋介石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在随后的时间里,酆悌多半从事军队政治工作,对蒋介石表现出极度的忠诚,极力为维护和巩固蒋介石的统治效力,很快得到蒋介石的重用,“荣升”为蒋介石的“十三太保”之列,但不久却因“个人的急功近利”和派系倾轧而有失蒋欢。抗战爆发后,因长沙大火案被蒋介石下令枪杀,成了蒋介石的“替罪羊”。

自黄埔军校时期追随蒋介石

酆悌,1903 年生于湖南湘阴,幼年丧父,在母亲的艰难维持下,就读私塾小学。由于他学习用功,小学毕业后,便考上了县立师范学校。1924 年1 月,孙中山以广州为革命根据地,同中国共产党建立统一战线,并积极筹备黄埔军校,建立革命军队。不久,黄埔军校发布招生广告,酆悌前去报考。1924 年4 月28日,在通过一系列的初试和复试后,考试发榜,酆悌榜上有名。5月,酆悌入黄埔军校1 期2 队步兵科,并加入了国民党。

/ 酆悌。

在校期间,酆悌所在的学员2 队,在共产党员茅延桢的率领下,为平定广州商团叛乱立下了功劳。由于酆悌作战勇猛,又能写一手好文章,办事也精明干练,给蒋介石留下了良好印象。蒋介石曾单独召见酆悌,还把自己的戎装照片签名题赠给他。酆悌从入黄埔军校时起,就非常崇拜蒋介石,积极追随蒋介石、逐步成为军校中右派分子的骨干。1924 年11 月,酆悌毕业,被分到军校教导团任排长,很快又晋升为连长,率队参加了第一、二次东征,后经教官严重推荐,酆悌在部队中开始从事政治工作。

1925 年2 月,黄埔军校内以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和左派学生为核心,成立了革命组织“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于是,在蒋介石的授意下,黄埔军校中的右派分子为了与之对抗,便积极筹备建立另一个军人组织。第一次东征前,蒋介石集合第1、2期学生在校本部聚餐。席间,右派分子抛出了由贺衷寒起草的文件,提出为“研究三民主义,团结革命力量”,要发起组织“孙文主义学会”。对此,酆悌极力赞成,并积极参加筹备工作。第二次东征胜利后,“孙文主义学会”加紧筹备。1925 年12 月8日,蒋介石在潮州西湖公园大餐厅召集连以上军政人员开会。蒋介石发表讲话,他强调“要统一思想,统一行动”,酆悌等心领神会。随后,便提出“共产党员不必在国民党内进行革命,可以独立奋斗,国民党员不跨党、共产党员何必跨党”,并公然宣称“国共两党应立即分道扬镳”。

12 月29 日,“孙文主义学会”正式成立。酆悌作为“孙文主义学会”的骨干分子、积极追随蒋介石。两个团体争论不断,摩擦不断。蒋介石借口“青年军人联合会”和“孙文主义学会”之间的斗争有违“亲爱精诚”的校训,便颁布了“取消党内小组织校令”,迫令“青年军人联合会”解散,并命令“孙文主义学会”停止活动。同时,为了将黄埔学生置于自己一手控制之下,决定另行组织黄埔同学会,自任会长,酆悌被任命为黄埔同学会的中央干事会秘书,不久又被任命为入伍生部政治部主任。

北伐战争开始后,酆悌任国民革命军第1 军第1 师政治部代理主任、北伐军东路军第1 军第1 师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1927年4 月12 日,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酆悌因跟随蒋介石,受到蒋的信任,一度接替曾扩情担任黄埔同学会的秘书。

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后,为了培植更多的能效命于他的军政“人才”,于1928 年3 月成立中央陆军军官学校,蒋介石亲任校长,酆悌被任命为政治部副主任,专门从事军校的政治工作。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政治部改为政训处后,他任处长兼中央军校特别研究班主任,追随蒋介石积极参加各种政治活动,曾作为军队代表,出席了国民党第三、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1930 年,中原大战结束不久,蒋介石特命曾扩情在南京成立一个“自新同学招待所”,时任中央军校政训处处长的酆悌成立“特训班”,自兼班主任,指导“自新同学”接受训练,学习《校长言行录》等书。

力行社及其外围组织创建、发展的重要推手

1931 年“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迫于国内抗日反蒋运动的兴起和国民党内的派系之争,辞去了国民政府主席和行政院院长的职务。下野前,蒋介石召集酆悌等一批黄埔军校出身的嫡系分子开会,表情凝重地说:“我的好学生都死了,现在时局艰难,你们这些人又不中用,眼看着我们的革命就要失败了!”说完就散会了。

与会诸人经过思考,认为蒋的意思是要“建立一个为他效力的核心组织”,于是便推举出贺衷寒、酆悌、腾杰、周复、康泽等5人负责筹备该组织。

1932 年2 月蒋介石重新上台后,加紧了这个组织的筹备工作。酆悌非常积极,提出这个组织应该叫“救亡社”。由于贺衷寒已经起草了组织的章程,康泽也起草好了纪律条例,蒋介石便否定了“救亡社”这一名称,采纳了康泽的建议,把这个组织的名称定为“力行社”。

3 月1 日,力行社在南京召开成立大会,“以蒋中正先生为社长”,选出包括酆悌在内的9人为中央干事。当天,蒋介石又指定贺衷寒、酆悌、滕杰3 人为常务干事(另有其他说法)。该社的组织骨干成为干事,共有13位(也有研究认为并不是就只有13 个人),因此被称为“十三太保”。这13 人除了刘健群外,全部为黄埔军校毕业生。力行社成立后,又成立了复兴社等一批“形式多样的新型外围组织”。这些组织“既各自独立,又在某些领域交叉协作”,酆悌作为力行社的主要负责人,很快兼任了各外围组织的干事。

蒋介石成立力行社,目的就是要更有力地镇压敌对势力,加强自身的统治。由于酆悌等人十分佩服德国、意大利的法西斯组织形式,曾多次向蒋介石建议,仿效德国和意大利的法西斯体制。蒋介石便派出第一批人赴德、意两个国家考察学习,酆悌担任领队。酆悌在德、意两国参观、学习后,对法西斯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认为“希特勒之纳粹主义最具力量,亦最见神效”,“贫弱交加、内忧外患的中国”,“不可不瞩目该药方”。回国后,他立即提交了考察报告,为蒋介石在中国实行法西斯统治献计献策。

1934 年8 月,蒋介石任命酆悌担任力行社的第四任书记。酆悌上任伊始,很快便控制了国民党军政培训系统中最为关键的政治培训,还指挥军官高等教育的意识形态教育。1935 年5 月,酆悌兼任了训练总监部国民军事教育处处长,便集中精力在青年学生中进行宣传组织工作,利用训练总监部的名义,组织全国大、中学生在暑期进行集中军训,“如军训成绩不及格者,不得入学”;在全国的重要省市组织集训总队,由当地驻军高级将领或专人任总队长,将全部在校的高中生集中训练;派遣工作人员在各总队组织政训室,并指派力行社干部充任总队政训主任,掌握政训工作。学生集训期间,政治训练多于军事训练。政治课程有“领袖言行”“三民主义”“各国形势”(着重于德、意法西斯组织和发展),训练内容特别强调灌输“一个党、一个领袖”的精神,要在全国青年中养成一种“敬爱领袖”的风气。后来,军训更扩大到“码头工人、米店店员、小工、苦力、住民、农人、商户、公务员等”。酆悌兼任中国童子军总会主任秘书后,短短几个月内,全国童子军组织急剧扩展。酆悌效仿“希特勒少年团”,秘密发起了“童子军励进会”作为复兴社的外围组织,为此制定了“三年计划”。当年年底,中国童子军总数已超过了30 万。

酆悌还利用国民军事训练的机会,在机关、团体中大力发展复兴社组织,仅南京一个地方,每周就有五六百人入社,搞得复兴社组织部门每天都要登记、审核千份以上的申请表。酆悌还给各地分社下达指标,两次就发展了26000 人入社。不久,复兴社就在全国建立起几十个分社、上百个支社和几千个小组。这些分社规模庞大,臃肿庞杂,且很快就触及到了政学系、CC 系以及国民党地方实力派的利益,引发了争端。随着复兴社组织的“大发展”,酆悌开始大批提拔、安插自己的亲朋好友,排挤复兴社元老贺衷寒、邓文仪、康泽和戴笠等人,企图独占权力。如陈光国,就因为是酆悌妻弟孙茂柏的同学,被他介绍加入力行社,并破格授以“助理书记”头衔。面对质疑,酆悌皆以“领袖之意图”作为回答。很快,其所作所为让他和“所有黄埔学生中的其他上层人物都不亲近,因而实际上被孤立起来了”,不久,蒋介石便得到了不少关于酆悌的揭发材料——“在处理事务时却不多加思索”,“过分敢作敢为”,“也许因为幼时穷,对金钱看得很紧”,“过于自负”……结果,“许多力行社员,包括蒋介石在内,对法西斯制度曾有过浓厚兴趣……这种兴趣自二十四年起已开始减退,蒋中正在那年对有关法西斯资料,常批‘不值一看’字样”。一次,酆悌以他兼管的军事委员会交通研究所某下属的名义,写了一本名叫《三民主义之法西斯化》的书,呈送给蒋介石看。蒋介石提笔将书名中的“法西斯化”四个字圈掉,又写了“复兴运动”四个字代替,又派康泽审查书的“作者”。

为了搞“制约平衡”,蒋介石开始扶植国民党内部其他派系以对抗力行社,力行社也“由一个参与决策的智囊团逐渐变为一个纯粹的执行机构”。但酆悌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依然我行我素。

“失宠”前后

1935 年春,发生了“《司令塔》事件”。《司令塔》是力行社的内部刊物,被视为绝密文件。该刊物内出现了两张夹页,内容是一份完整的“刺杀汪精卫计划”。汪精卫勃然大怒,将自己得到的一册寄给蒋介石。蒋介石为表示“蒋汪合作亲密无间”,当即找酆悌询问,酆悌也不认真调查,竟回答说“这两张夹页,不过是一时义愤”,还告诉蒋介石“实不至于此”,又向蒋介石保证“断不会再有如此事件”。蒋介石听后非常生气,当场训斥说:几年来,在纳粹德国咄咄逼人的声势中,英法自身难保,无暇东顾,以夷制夷、“一面抵抗一面交涉”的路子已经行不通了。

时隔不久,又发生了刺杀汪精卫事件。1935 年11 月,国民党召开四届六中全会。大会开幕式后,与会委员集体合影,蒋介石却临时没有参加。合影时,有刺客向汪精卫连开三枪,汪重伤倒地。蒋介石闻讯来到汪精卫身边,汪精卫呼吸紧促,对蒋说:“蒋先生,你今天大概明白了吧。我死以后,要你单独负责了。”

由于蒋汪间的对立人所共知,汪精卫夫人陈璧君及其追随者、国民党内各派系纷纷指责是蒋介石派人实施了暗杀。蒋介石百口莫辩,只得严命戴笠破案,“以证清白”。经戴笠调查,“组织已被敌人渗透了”——酆悌的助理书记陈光国、友人华克之等均参与策划了刺汪案,而此前《司令塔》内的夹页,正是陈光国所为,其目的是“挑拨蒋汪失和”。蒋介石得到报告后,对酆悌更加不满,以其“愚而好自用”,免去力行社书记职务,派驻国民政府驻德国大使馆任陆军武官。

酆悌到任后,继续“研究”法西斯主义,并在德、意等国的中国留学生中积极发展复兴社社员,并以他们为基础,组织成立了“留欧集团”。1936 年夏,酆悌奉调回国,出任军委会侍从室政工组长,并与康泽、邓文仪、刘健群等力行社元老继续来往。当时,国民党内部以张群、杨永泰为首的新政学系受到蒋介石的重用,引起了酆悌等人的不满,于是卷入黄埔系与政学系的斗争。不久,两名失意的鄂籍退伍军官在伺机刺杀张群时被抓,经审讯得知,两人是“受叶蓬指使”,而叶蓬曾经“收下了酆悌等人提供的一大笔钱”。事发后,酆悌担心被牵连进去,于是央求汪精卫出面,向张群疏通。张群圆滑世故,也就顺水推舟,表示不再“深究”了。

最终命运

1937 年抗战全面爆发后,酆悌担任了第六厅厅长等职。1938 年1 月,酆悌任湖南省第二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常(德)桃(源)警备司令。9 月,任国民党湖南省政府委员,兼长沙警备司令。酆悌到任后,认为当务之急应建立自己的武装,于是设立散兵收容所,准备成立一个警备团,好不容易招收了数百人,却被关麟征以补充正规军为名,全部调走。

随着日本攻陷武汉,长沙成了国民党军政人员的聚集地。不久,日军沿粤汉铁路继续向湖南进犯,长沙的局势更为严峻。对此,蒋介石决定对长沙城实行“焦土抗战”,对城内带不走的物资进行破坏,并说:“如果长沙守不住,必要时可以付之一炬,我们不住,也不能让敌人住。”酆悌得到命令后,研究了执行“焦土抗战”方针的具体办法,制定了所谓“焚城准备纲要”。

1938 年年底,长沙军警奉命实行“焦土抗战”,准备在湖南省省会长沙全城纵火。由于是仓促行事,并不知情的市民匆匆忙忙争相出逃,拥挤践踏,造成很多死伤,熊熊大火还烧掉了十几万间民房商店,损失极为惨重。大火烧了三昼两夜,火后十多天余烟不绝,古城长沙成了一片废墟。湖南省政府曾发布消息,公开承认死于火灾者3000余人。

惨剧发生后,一时间国内舆论哗然,让蒋介石极为被动。起初,酆悌在口供笔录中写了“一切责任由我全负”一行字,被临时军事法庭判处10 年有期徒刑,警备第2 团团长徐昆和长沙市公安局局长文重孚二人也被判有期徒刑。但蒋介石于1938年12 月17 日到长沙视察,接到判决报告书后,立即提笔在判决草案上批道:“酆悌身负长沙警备全责,玩忽职守,殃及民众,枪毙。”军事法庭又按照蒋介石的批示重拟判决书,将“纵火罪”改为“辱职殃民罪”。酆悌遂于20 日与文重孚、徐昆一同被枪决。

猜你喜欢

力行黄埔军校蒋介石
循序力行,让“德融数理”落地生根
百名支书感党恩 学史力行话振兴③
1926年3月24日,李济深前来黄埔军校参观
黄埔军校分校概览
身体力行
坚持实事求是 力行“三严三实”
蒋介石为八路军改名的真实目的何在?
叶剑英与蒋介石分道扬镳
熊雄在黄埔军校二三事
二十年代初蒋介石访苏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