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调整产业结构 助力乡村振兴
2022-12-06李建岗
李建岗
(鹤庆县农业农村局沼气办,云南 鹤庆 671500)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核心,文章从县域资源实际出发提出调整产业结构,在确保粮食生产的前提下发展特色产业,打造“一县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格局;生态宜居是农村生产生活的基础,只有保护好农村人居环境,乡村才能可持续发展;乡风文明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传承农耕文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安定团结、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构建自治、法治、德治融合共治的局面,着力提高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水平;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发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扶危济困共同进步的功能,建设文明和谐社会。
鹤庆县位于云南省西北部,大理白族自治州北部,全县总面积2 395 km2。境内最低海拔为龙开口镇洛琅村委会下营自然村的金沙江畔1 162 m,最高海拔为马耳山主峰3 958.4 m。气候介于南亚热带与寒温带之间的过渡性气候区,属于冬干夏湿的高原季风气候。特殊的地理环境,悬殊的地貌差异,形成独具特色的“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气候类型多样复杂,具有雨热同季、干湿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光热资源丰富的特点,适合各种作物的生长。
一、乡村发展现状
县域行政区划为7镇2乡117个村(居)委会,人口28万人,经过2014—2020年的脱贫攻坚工作,县内8 227户31 302人脱贫,2个贫困乡(镇)59个贫困村出列,贫困发生率从13.32%降为0,消除了绝对贫困,全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得到大幅提升。2021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36万元,较上年增长9.7%,人均纯收入超过国家扶贫标准,每个行政村到县城、乡(镇)通硬化道路,危险路段有防护措施,通10 kW以上的动力电,通广播电视,网络宽带覆盖村委会、学校和卫生室,自来水饮水水源有保障,有标准化农村卫生室,有村民活动场所、活动室、球场和体育活动设施、农村书屋。县域均衡发展为全面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打好基础。
二、存在的问题
(一)产业发展不足
1.农业产业基础薄弱。鹤庆县由于地形地貌类型多样,立体气候突出,适合各种农作物生长,导致农业产业呈现“散、小、弱”的特点,规模效益不显著,在国家“一县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政策要求下,鹤庆县需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整合现有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发展,突出产业规模效益,带动农户增收,为乡村振兴提供产业经济支持。
2.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建设滞后。农业发展产业化、规模化和标准化体系尚未建成,休闲农业、观光农业、体验式农业起步晚,现代农业产业园、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缓慢,农产品以初级产品为主,缺乏精深加工的农产品,产业链条短,抗市场风险能力弱,三产融合度低。
3.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主要以农业科技人员推广常规技术为主,政府对创新农业科技方面的项目投入少,缺乏自主研发适合当地新品种的能力。产业化水平低制约着农业技术的全面推广,特别是农业机械现代化装备落后。
4.产品品牌化效应不明显。大部分农业经营主体缺乏标准化、规模化和品牌化的发展观念,忽视品牌经营,缺少必要的投入和宣传推广,致使品牌知名度较低。大多数农业品牌缺乏独特的核心价值,难以吸引消费者。品牌定位不明确,同质化现象十分严重,常常出现“一品多牌”情况。
5.基础设施结构性问题突出。农业基础设施投资结构不合理,投资主要集中在水、电等基础领域,其他中小型农业基础设施投资严重不足。投资部门多且较分散,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协调沟通,很难使农业投资资金发挥规模效应。
6.产业带动农户增收不强。产业带动农村低收入人口和一般农户增收的利益联结机制需加强完善。没有把脱贫攻坚形成的带贫机制推广运用于广大农户,农户增收慢。村集体经济薄弱,村级没有更多的自主权来帮扶低收入群众和带动一般农户增收。
(二)生态环境和居住环境有待提升
一是生态环境存在一定程度的污染。工矿企业排放大量的烟尘及汽车数量的增加排放大量的尾气造成大气污染;工矿企业排放的废水与城市生活污水造成水和土壤污染;森林管护现代化水平不足,导致森林火灾时有发生,私砍林木现象仍存在。二是居住环境有待提升。随着农村的不断发展,生活污水和垃圾产生量大,由于配套设施不完善,造成垃圾就地堆积,污水直接排放到邻近的河、湖内,造成河、湖水体污染,异味影响空气质量,渗入地下造成地下水及土壤污染;养殖户未配备相应的污水处理设备,畜禽养殖的粪便直接作为肥料还田和直接外排,渗入地下后使地下水水质恶化、水体富营养化;每年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农膜,部分农药、化肥流失进入环境,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土壤受到污染,农膜对土壤通气以及水肥传导不畅,影响粮食产量。
(三)乡风文明约束行为的功能减弱
一是陈规陋习依然存在。在现代化推进的冲击下,传统乡土文化约束行为规范的功能严重减弱,农民思想道德滑坡,例如婚丧嫁娶铺张浪费、攀比之风、传播封建迷信、聚众赌博、子女不尽赡养义务等不良社会风气仍然存在,乱扔乱倒垃圾等不文明现象仍然存在,这些现象的蔓延,严重影响了农村群众的价值观。二是农民主体作用发挥不充分。现有的村规民约不健全,监督机制不完善,执行力度不均衡,红白理事会作用发挥不明显,广大群众参与村级事务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强,农民的主体责任没有得到体现,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乡风文明的建设进程。
(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需加强
一是村民参与管理的意识还不强,监督还不到位。村民自治制度是基本机制,但很多时候,如果事情不涉及自己的利益,绝大多数村民不会过问和参与村内事件的讨论,更不要说提出意见了。二是缺少社会组织参与农村治理。由于经济落后,鹤庆县农村缺乏社会组织参与农村治理,各类社会组织参与农村治理机制亟待完善。三是法治乡村和德治乡村水平低,需进一步提高。需健全以农村自治为主兼顾法治、德治“三治合一”的乡村治理体系。四是农村治理体系队伍需要选拔和培养。把懂农业、爱农村的人才选出来,培养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需要的各类人才。
(五)生活富裕包括物质富裕和精神富裕
一是民族传统美德受到冲击。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道德价值判断标准出现多元化,民族传统美德受到冲击。另外农村精神文明阵地建设薄弱,除党员活动室、农家书屋、棋牌室外基本上没有其他精神文化活动场所。二是盲目攀比。随着鹤庆县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导致贫富差距扩大,给农村居民造成心理上的压力,形成一种与城镇居民比消费的心理,使一部分农村居民背上沉重的债务,成为家庭矛盾激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乡村发展的思路
(一)产业兴旺
“一县一业”以发展奶牛养殖为主,同时充分利用立体气候突出的优势在不同气候区发展特色产业实现“一村一品”,低热河谷区发展柑橘、葡萄、葱蒜;半山区发展林、畜、烟、山地蔬菜;坝区发展生猪、蚕桑、藕鱼立体种养;高山区发展中药材、马铃薯种植。
1.确保粮食安全。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始终坚持把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作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认真落实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实施科技增粮,高产创建等增粮措施,加强农田水利、机耕道路建设,提升粮食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落实农机购置补贴、中低产田地改造等措施。
2.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提质增效。鹤庆县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应以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为主,加快推进奶牛、生猪、蚕桑、烤烟、水果、中药材、蔬菜、藕鱼立体种养,发展休闲农业等特色产业,着力提升特色产品精深加工水平、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开发能力,推动三产融合发展。
3.提升电商水平,拓宽农产品市场空间。依托电子商务进农村项目建立县级公共服务中心、乡(镇)级服务站、村级服务点,建立鹤庆电子商务公用品牌,实现“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打通农村电商“最后一公里”,扩大农产品销售,提高农民收入,促进产业发展。
(二)生态宜居
鹤庆县要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方式修复、治理环境污染问题,建立多元化、市场化生态补偿机制,以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保护好县域蓝天、碧水、青山。
一是发展方式转变。全县以构建五谷丰登、百业兴旺、绿色循环生态体系为目标,把发展绿色生态循环农业作为重点,落实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农膜集中处理降解措施,推广清洁养殖,推进乡村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申报认定地理标志农产品、无公害农产品和有机食品;保护开发利用农业文化遗产,建设美丽乡村,打造县域农产品绿色食品牌和健康生活目的地牌,推动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二是整治人居环境。着力处理垃圾污水及“脏乱差”现象,持续推进“改厨、改圈、改厕”,因地制宜处理农村黑臭水体、污水横流的问题;就地分类处理垃圾,着力整治乱扔乱放问题;加大对污染治理设施的建设及运维管理。
(三)乡风文明
乡风文明既要富口袋,还要富脑袋,加强对农民的思想道德教育,弘扬传统文化,把文化遗产保护起来,例如古村落、古建筑、古村寨,保护好展现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
1.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突出乡风文明建设价值引领。各级组织是乡风文明建设最有力的组织者和领导力量,要坚持把破除陈规陋习、推进移风易俗作为推动乡风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积极组织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大力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厚养薄葬”的文明新风,积极引导广大青年转变婚恋观念。
2.要持续强化宣传教育,创新乡风文明建设活动载体。不断加强宣传教育,改变群众思想观念,消除陈规陋习和不正之风。创新宣传方式方法,积极利用新媒体和传统宣传阵地,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和方式进行宣传,发挥好支部党课、农民夜校、乡村舞台、农家书屋的教育功能。要树立典型、用好典型,广泛开展“文明家庭”“美丽庭院”“孝心儿女”等各类先进评选活动,传播真善美,弘扬正能量。鼓励司法部门广泛开展“流动法庭”服务,加强普法宣传。支持农牧业专家和技术人员下基层、定点驻基层,开展果菜产业和养殖技术辅导培训,进一步提升农民的科学知识、法律认识和技术水平。
(四)乡村有效治理
既要加强农村发展建设,也要加强执政体系建设。建成农村以自治为主体、法治为保障、德治为引领的农村新型治理体系。
一是乡村自治。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对村级事务进行民主决策,充分发挥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作用。二是依法治村。严格执行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为中心的关于耕地、水利、种子、农药等配套法律法规;解决因城镇化人口流动频繁,城乡二元结构带来的新问题,农民进城带来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户籍管理、医疗养老、农村留守儿童的保护、农村老人的赡养等问题要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三是建立乡村德治工作体系。落实村级自治组织德治主体责任,通过引导农村建立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赌禁毒会等群众性组织,形成德治的外化组织,在改善不良风气等具体问题上,发挥组织引导、带头示范作用。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大力推进农村文化建设,拓宽德治发挥作用的空间。四是建设农村治理体系队伍。把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队伍造就出来,实现乡风文明,提高村(居)委会干部的素质,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大学毕业生到村工作。
高产创建扮靓山村(李灿文)
(五)生活富裕
农业生产力的提高促进农民的物质生活不断富裕,同时精神文化生活也要不断提高,只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轮驱动才能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特别是对精神文明的发展要高度重视。一是新发展理念推动精神文明建设。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体,按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包容的新发展理念推动精神文明建设。二是统筹城乡精神文明发展。将精神文明建设融入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参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精神文明建设立足现实、深入生活,以城带乡、以乡带村,以单位带村,城乡一体共同发展。三是推进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等方面的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