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 后 记
2022-12-06
本期含“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笔谈)”“名家特稿”“中国文体学研究”“个体活动与消费质量”等专题专栏,专题专栏导语之外,刊文凡21 篇。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既有丰富可信的实践基础,也有深刻高远的理论思考,为进一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了方向和路径。本刊特邀林进平、李辉、沈成飞、谭安奎和王曦五位学者结合各自的专业领域畅谈学习体会和思考。其中既有对决议文本的深入阐发,也有在决议精神指导下对新时期政治学、经济学等学科发展的考量,制度演进与整全性视野则是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的重要基点。
本期“名家特稿”推出桑兵《孙中山对“共和”的迎与拒》一文。从历史形态而言,“共和”一词意义繁复多变。辛亥革命后,共和是与封建帝制相对的概念,一度深入人心,也激发了民众对共和政权的热切期望。桑兵从“共和”一词的发展演变,考察孙中山对此的态度变化。孙中山从早期的不使用“共和”一词,到对美国代议制民主持保留态度,再到明确共和的民主立宪属性,这一过程,体现了孙中山对理想政治形态的终极追求。在民国初年的国际国内政治背景下,孙中山努力探索一种既能体现最广大民众意愿,又能切合当时国情的建立新政权之道。博采众长而去其可能的弊端,这是孙中山对民国政权体制反复考量的原因所在。桑兵研究民国的制度与学术有年,成就斐然。此文从孙中山与民国政治体制的关系着眼,体现了桑兵一贯扎实而丰赡、冷峻而精准的学术风格。
“中国文体学研究”专栏在本刊连续刊出已有十多年,影响日深。本期推出有关上古文体趋同、汉代上寿文、上党古赛写卷“前行赞词”与传体文四篇文章,时间从上古到近代,纵跨了在“现代”之前中国文学的若干文体源流。文体首先是文化的载体,其次才是文学的体式,所以早期文体虽也各有特征,但彼此的渗透乃是常态。在离合之间,文体从流动中定型,又从定型中不断拓展,这大致是文学有定体而无定体理论的深层原因所在。其实不光上古文体有趋同的特征,即后世文体也大致如此,如以文为诗、以诗为词、以词为曲,文体之间的吸纳与反哺从来就是生生不息的。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文体不只是文学的事,更是文化的事。文体是文学的主干,也是文学的血脉。
出版物的外审至今也基本成为一种制度,但以一篇审查报告而成为学术名篇的现象却十分罕见。这除了与审查者的态度有关,更与审查者的学术胸襟和学术水平密切相关。陈寅恪对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下两册的《审查报告》,便因此而具有了一种范式意义。或许臻至陈寅恪的境界是艰难的,但至少我们知道方向在哪里。陈寅恪的《审查报告》以及为陈垣《元西域人华化考》《敦煌劫余录》等所撰序,在评述具体著作的同时,对当时的学风、文风以及学术研究应有之观念和方法,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也就是他在《海宁王静安先生遗书序》中提出的“示人以轨则”。这是陈寅恪学术研究的现身说法。从这一意义上来说,陈寅恪的《审查报告》不仅具有一时期的意义,也具有恒久之价值。
中国与印度是世界上重要的两个亚洲国家,他们地域相邻,文化互参,对亚洲甚至世界局势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地缘意义。同时也因为中印邻邦的关系,而存在着由历史问题带来的种种冲突。从20 世纪50 年代中期开始,印度便成为前苏联、美国和英国争夺冷战利益的重要国家。作为主要武力支撑的军机是印度政府迫切需要的,前苏联与美、英等国都希望借为印度提供“空中保护伞”的机会,扩张自己在印度以及南亚的影响力。但因为这种建立在自身利益基础上的支援,不可避免地带来彼此的分歧。温强《肯尼迪政府时期美英对印“空中保护伞”述论》一文对此有详细的分析。
仁学是孔子的核心思想,与礼义之道密切相关。复兴周礼、正己正人、普施民众,则是孔子的仁学理想所在。在面向历史人物、门人弟子时,孔子仁学包涵着同中有异的解释空间,所以孔子“许人以仁”需要精准地界定其内涵。“杀身成仁”是《论语》中广为人知的一个成语,但字面的意思往往会导致理解的简单化,并因此遮蔽了内里更深沉更复杂的内涵。不是所有的“杀身”皆能成仁,只有将礼义之道奉为终身推行之使命,并在生命与道义不可得兼的情况下,“杀身成仁”才具备丰足的意义。在一生之仁面前,一时之仁的意义其实相当苍白。由此也可看出,孔子仁学的终极指向是神圣的,以此而化育出的人文精神才可能是纯粹的。经典之所以成为永恒的话题,就在于阐释的空间也是巨大的。
或许正因为孔子思想的宏阔特性,也导致后来孟子、荀子的相关思想在传承的同时,时时显露出异质。作为儒家法哲学的开创者,孔子强调面向内心的德性修为,以此提升生命境界。孟子堪称孔子思想的传承者,立足人之善性,进一步推进了儒家法哲学的完善,“孔孟之道”也因此具备内在一致性,大体成为一以贯之的思想。但到了荀子,则异端大张,一变孔孟向内求索修为之路,以人之恶性为底蕴,主张向外求善,以外在的礼法约束自己,追求真理的意义,并与孔孟一样希望臻至文化一元主义和君主集权。但三人的路径实有根本之不同,故儒家思想的正统和异端都同样值得关注。龙涌霖与任强的文章彼此对勘,或许可以带出不同的认识意义。
近来俄乌战争广受世界瞩目,评价一场战争,是非的意义远在胜负的意义之上。由当下正在进行的俄乌战争带来的国际难民问题已经呈现,国际难民的身份问题、跨境问题与认同问题便是需要清晰厘定并妥善处置的。20 世纪70 年代中后期,中越边境的对峙日趋紧张,并最终导致中国对越自卫反击战的进行。战争的过程暂且不说,战争导致的部分后果便是众多越南归难侨在战火以及越南的排华风波中纷纷回国,并散入广泛分布的国内华侨农场。随之而来的就是身份的重新赋予以及越南归难侨的观念生成和整合认同,这一过程当然是在动态中有发展有调整,并最终导向多重身份的融合认同。黎相宜一文所论即在此。
当代社会的多元发展带来了消费活动和消费观念的多元变化。消费对经济发展已经产生了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党的十九大提出“全面促进消费”,即是以当前经济社会的新变特征为背景的。本期推出的“个体活动与消费质量”专题文章,就超时工作与居民家庭消费、创业活动与促进消费增长的关系、退休与城镇居民家庭消费的结构差异与机制等问题展开讨论,要在探索消费活动的促进因素与实现路径。每个消费者都在支撑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经济学的研究,消费者的自我价值认知似乎也到了需要重新调整的时候了。
当然,疫情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民众消费的程度和方式。我想起了曾广为古代南北文人文化消费的广州越王台。两千多年来,广州其实一直是一个诗性馥郁的城市。江西的杨万里在宋孝宗时任广东提举常平茶盐、提点刑狱,足迹遍及广东各地。他有一本诗集《南海集》专写广东大地,其中好多首便是写的广州,如《三月晦日游越王台》:
榕树梢头访古台,下看碧海一琼杯。
越王歌舞春风处,今日春风独自来。
越王台是唐宋诗人来广州必须打卡的地方,这首诗歌的好,几乎不需要解释。我想起我也写过一首竹枝词《越王台》:
也曾荒草没尘埃,也有兵戈掠几回。
如削莲花山上石,铸成千古越王台。
我在展示了杨万里写越王台的诗歌之后,还敢把自己写的同题诗附骥于后,该需要多么大的勇气。但我想如果我们没有足够的实力进行经济消费的话,文化消费至少是可以想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