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窑建盏研究*
2022-12-06陈春华
陈春华
(南平市建阳区华御建盏陶瓷有限公司 福建 南平 354200)
陶瓷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闽北是朱子之乡、理学名邦,同样富含多彩丰厚的陶瓷文化。古窑烟火曾遍布闽北各地,白、黑、青瓷各色争辉、体系完备,尤以建窑建盏的黑釉瓷名扬天下,成为御贡珍品,却又在岁月流转里渐渐掩埋在溪谷沟壑中,成为鲜为人知的传说。建窑是宋代八大名窑之一。水吉窑位于建阳水吉镇,是建窑的代表性窑口,以烧黑釉而名扬天下。建窑所产的黑釉“建盏”影响十分广泛,深受日、韩、台等地区茶道文化的重视和推崇。更是把“曜变天目”、“油滴建盏”等南宋旷世珍品视为国宝级文物而享誉四方。
黑釉建盏始见于宋初,随着斗茶的发展昌盛进入鼎盛时期。建窑异毫盏与无锡惠山泉、太平嘉瑞茶(建成瓯北苑贡茶)在宋时并称为“天下三宝”,名震遐迩。建窑的历史悠久,晚唐五代时期窑场大多生产青釉器,五代宋初,无斑纹的黑釉茶盏开始出现,再后来逐渐出现各种斑纹的建盏,这个进程是渐进的,最为明显的特点是:坯釉的氧化铁含量越来越高,釉层越来越厚,窑炉气氛很难控制,烧制工艺难度加大,生产成本增加,成品率低下,好盏难求。
1 建窑建盏的造型特征
建窑建盏大多口大底小、形如漏斗,多为浅圈足,足根多见修刀。其造型古朴浑厚,手感压沉,从形态上可以分为敞口、撇口、敛口和束口4类。敞口盏和撇口盏一样盏口向外撇,区别在于敞口盏的腹壁较短,并且没有弧度 呈斜直状或者微微地有一些弧度。敞口盏的器形像是漏斗一般,因此也被人称为是斗笠盏。很多人会将撇口盏误认为是斗笠盏,这是不对的。撇口盏的特点是盏口同样是向外撇的,腹部较长,且带有弧度,唇沿处稍稍地有一些曲折,圈足比较浅,有大盏、中盏以及小盏之分。撇口盏大盏的器形和其他两种器形相比要显得较高,成品率十分低,所以大盏非常珍贵,小盏以及中盏还是较为常见的。敛口盏的整体外形和束口较为接近,容易弄混,但也很容易区分,敛口盏口沿处没有凹槽,而是快到盏口位置的时候开始微微地向内收敛,圈足比较矮,整体造型呈丰满,一般小器形和中器形较为常见。
小器形的比例比较高,有些是圆饼状的实足。束口盏是建盏最主流的器形,最直观的判别方法是在束口盏盏口以下约1 cm 的地方有一圈内陷的凹槽,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凹槽,其作用是斗茶时人们通过此凹槽既可掌握茶汤的分量,同时可避免茶汤外溢,这个凹槽通常被叫做“注水线”。传世的四件曜变天目都是束口盏,其也有明显的注水线。
2 建窑建盏的工艺特征
建窑建盏坯体的铁含量很高,一般在8%左右,其釉也是采自同地域的矿物原料,故其铁含量不低,也在7%左右。形成建盏斑纹的必要条件是高铁含量的坯料与釉料,建窑建盏的铁钙系分相析晶釉在铁含量不足时,很难达到过饱和而不能完全析晶形成美丽的斑纹。建盏釉料在高温阶段会发生一系列反应,这种物理化学反应后,釉层中的铁氧化物便会在釉表面层发生析晶现象,斑纹便是釉层析晶留下的痕迹。在析晶过程中温度与气氛至关重要,稍有变化,便会出现烧制釉面斑纹失之千里的外观表现,在建窑建盏烧制中,相同窑位不同建盏的不同部位的花纹都可能存在非常大的差异,这种现象足可以证明温度和气氛的重要性。温度对建窑建盏的烧制影响很大,建盏釉高温流动性比较大,烧制温度过高时,高温釉易流釉粘底;温度过低时,釉层斑纹几乎无法形成。建盏的坯体在高温阶段容易产生多种缺陷,如起泡、变形等,这些缺陷严重影响建盏的成品率。
对于斑纹的产生,油滴建盏的烧制比兔毫盏的烧制更加困难,因为在釉流动性大的情况下,要使析出的晶点保持住斑点状而不留成条纹,需要更加苛刻的烧成条件,同时对坯釉的要求也很重要。
宋代建盏在龙窑中用还原焰烧成,釉料一般用植物灰做为熔剂提高釉料性能,釉料的组成、烧成的温度与烧成的气氛这3大烧制条件在当时很难得到准确控制,但古人却给世人留下了不少的传世作品。把现存的油滴建盏实物和油滴残片进行分析,可以推测;油滴很可能是在烧制兔毫时偶然所得,所以宋代油滴盏的烧成几率很小,油滴盏也因此在宋代因稀少而昂贵。
还有一种很特别的盏是黑釉白斑盏,黑釉白斑盏的釉面白斑是人工所为,其上的白釉是窑工入窑前点上去的,这种白釉的化学成分与普通白瓷釉无异,实践证明制作这种建盏的工艺相对简单,现代仿制并不难。黑釉白斑盏的烧成几率比油滴盏烧成几率大得多,油滴盏的烧制难度远远超出黑釉白斑盏的烧制难度。
3 建窑建盏的美学文化特征
宋代初期茶器的使用加快了建盏的普及,说明了宋代品茶艺术对茶器的要求上升到更高的档次。“茶色白,宜黑盏.建成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免毫。其坯微厚,熁之久热难冷,最为要用,出它处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其青白盏,斗试家自不必”在《茶录》中早有记载。北宋晚期,精通茶艺的徽宗皇帝赵佶盛赞建盏之兔毫:“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上,取其燠发茶采色也。”这些盛赞出自赵佶亲自撰写《大观茶论》而耳熟能详,流行于宋代的斗茶文明艺术,是驱动建窑发展的根本原因,建窑的历史与斗茶历史息息相关。
喝茶风习的普及,推进了宋代茶文明朝着艺术化的高级阶段迈进,作为斗茶利器的建盏也广为世人推崇,引得文人大师留下传颂千年的佳词名句。
北宋末年后,战事频发,淮河以北被金朝占领,社会经济和社会的安定繁荣遭到严重破坏,盛行的斗茶风潮逐渐褪去,隐去了其魅力四射的光芒.慢慢的世事变迁带动审美兴趣转俗的巨大变迁,到了元代初期,这座出产旷世神品的绝代名窑开始没有了火星,逐渐淹没在闽北美丽的丘陵中。建盏生产创烧于晚唐五代时期,昌盛于两宋,元代中后期趋于衰落,明代停烧。数百年来,“建盏”烧制技艺的恢复和研讨,一直为陶瓷界所重视、研讨者所寻求。经几代人尽力,20世纪80 年代初,失传已久的“建窑建盏”技艺复原,重现人世,让国之瑰宝重焕光彩。2011 年5 月建阳建窑被列入第三批省级、国家级非物质文明遗产名录,建盏的复兴时代悄然来临。
现代建盏的造型简约、厚重。最为典型的束口盏是建盏器型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它的特征是口沿微撇,腹部稍弧,腹底内收且偏厚(因为建盏的特殊烧制工艺,仰烧,高温下,釉水向下聚拢,从而腹底稍厚),浅圈足,口沿以下约1~1.5 cm 左右向内束成一圈浅显的凹槽。束口盏的腹与足比例要求协调,构成形体的外轮廓线收放适度自然,轮廓曲线由外口边向内缓收至圈足,这种一收一展的协调设计,赋予建盏整体自然典雅的风韵。
构成建盏美学的主要特征是建盏的釉色,黑釉建盏最为常见,其釉色漆黑发亮,斑纹精美夺目,有着极强的艺术魅力。建盏的其他釉色众多,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四种釉色分别是:杂色釉、兔毫、油滴,曜变。
建盏因为是仰烧,施半釉且胎体含铁量比一般的陶瓷器都高。所以,建盏相对于其他瓷器,胎质粗糙多孔。就是这种粗糙的胎质相比于建盏的平滑釉面,感官上形成了一种材质对比,粗细均匀,古朴自然;再加上这种胎质大都呈黑、棕等颜色,与其釉色属于同一类色系,让人在视觉上能够感到和谐与统一。
中国的饮茶文化历史悠久,汉唐时代十分盛行,入宋以后,达到了最为繁盛的阶段。“斗茶”开始流行起来,这是一种高端的品茗艺术。这要归功于宋代宫廷内也崇尚饮茶的方式,上行下效,斗茶活动开始在全国流行起来。斗茶的规则很多,讲究茶质、水质和技艺的配合。为了最佳的斗茶结果,需要茶品好,茶事技巧娴熟,更需要优质的茶盏。“茶色白,宜黑盏”这是斗茶的基本规则,黑白分明,一目了然,这是斗茶的最高境界。所以黑釉茶盏受到极高的礼遇,成为斗茶的必备器具。建盏作为基本茶具还有其自身的特点,外观具有典型的东方艺术色彩,古朴厚重,具有很高的收藏和观赏价值。其次,建盏胎体边薄底厚,厚重而坚硬,保温性和隔热性良好。正如《茶录》所云:“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其坯微厚,之久热难冷,最为要用。出他处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这种使用功能是其他器具所没有的。其三,建盏的外形独特,口大足小底深,盏口面积大,可以容纳更多的茶末汤花,供人观赏;而足小底深的结构,易于茶渣的沉淀和倾到茶渣,使用功能完美。建盏的诸多设计和使用功能,使其他窑场生产的茶盏相比于建盏,大为逊色,从此建盏成为宋代最上乘的“斗茶”用具。建盏不是美在轻巧,而是美在胎薄或是精巧的纹饰。建盏的美在于它的大气,它的朴拙以及它的深沉。在不经意中,体现出了一种巧夺天工的自然之美。
4 结语
八大名窑之一的建窑因出产建盏而名扬天下,建盏因斗茶而普及,它的美学特征因烧成工艺不同而呈现彩色斑斓的绚丽斑纹,它的造型因易于饮茶而古朴大方,建盏以其简约实用的造型和厚重的文化,逐渐走入百姓的日常生活,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茶文化的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