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泼尼龙冲击疗法治疗急性脊髓炎的临床效果研究
2022-12-06冯琪清广东省高州市人民医院广东高州525200
冯琪清(广东省高州市人民医院,广东 高州 525200)
急性脊椎炎属于免疫系统疾病中的一种类型,在脊髓疾病中的发病率较高。该类疾病的发生与炎性反应的发展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且发病之后脊椎会出现脱水情况导致髓鞘病变或者坏死等,且较常出现胸椎受累等情况,急性脊髓炎发展严重之后会导致患者出现肌肉力量欠缺、下肢功能异常甚至瘫痪等情况,对于患者生活质量产生的影响是非常严重的[1]。急性脊髓炎患病之后,其脊髓周围的血管也会伴随出现发炎等情况,患病人群主要以中青年为主,需要及时为患者进行治疗缓解[2]。糖皮质激素是急性脊髓炎患者治疗中较为常见的药物,如地塞米松等虽能够起到一定的效果,对患者的神经免疫功能有所改善,但是作用速度比较慢,且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对于患者治疗舒适性的提升并无显著作用。随着急性脊髓炎治疗研究的不断深入,在患者治疗中可供选择的治疗药物以及治疗方案也越来越多[3]。为此,我院开展了临床对照治疗。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58例2018年11月-2020年11月入院参与治疗以及管理的急性脊髓炎患者进行随机分组研究,研究组,包括19例男性,10例女性,年龄区间21-65岁,均龄为(43.54±1.12)岁;对照组,包括20例男性,9例女性,年龄区间22-66岁,均龄为(44.69±1.20)岁。患者均符合急性脊髓炎诊断要求,无任何过敏史;研究资料对比,呈良好均衡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能进行比较。
1.2 方法 所有脊髓炎患者入院之后均使用抗生素、血管扩张剂等药物进行基础治疗,对照组另使用地塞米松治疗,选取20mg地塞米松溶入250ml 5%葡萄糖溶液中进行静脉滴注,每日进行一次用药,按照此要求进行连续10天的治疗,研究组除了基础治疗之外,另使用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将1000ml甲泼尼龙溶入500ml 5%葡萄糖注射液中进行静脉滴注,需要在30分钟之内完成给药,按照本要求进行连续10天的治疗,治疗到11天之后改成口服给药,每次10mg,按照此要求每天服药6次,每周则需服用420mg,第二周开始逐渐减少药量,每周减少40mg,直到完全停止用药。
1.3 观察指标 统计脊髓指标数据后分组对比,判定标准包含触觉评分、运动评分、伤椎高度、Cobb's角、自主下地行走时间、排尿恢复时间以及肌力改善2级时间。对比治疗效果,改善非常显著的要求是患者生活质量有明显提升,关节功能障碍基本消失,患者自感无生活不适;有所改善的要求是患者生活质量有所改善,关节功能障碍有所缓解,患者自感无严重生活不适;如未能够达到以上情况则为无明显缓解,改善率=(改善非常显著+有所改善)/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用SPSS22.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在该软件数据计算中的表示方式为(±s),用t检验,计数资料在该软件数据计算中的表示方式为(%),用χ²检验,如果P<0.05则表示有统计学意义,如果P>0.05则表示没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治疗后脊髓指标情况 研究组触觉评分为(75.23±4.19)分,运动评分为(73.69±4.74)分,伤椎高度为(3.66±0.57)cm,Cobb's角为(42.78±3.69)°,排尿恢复时间为(9.38±1.35)天,肌力改善2级时间为(4.35±1.05)天,自主下地行走时间为(14.62±1.23)天;对照组触觉评分为(61.85±3.28)分,运动评分为(52.31±3.64)分,伤椎高度为(2.15±0.32)cm,Cobb's角为(28.63±2.60)°,排尿恢复时间为(18.41±1.22)天,肌力改善2级时间为(9.47±1.12)天,自主下地行走时间为(21.34±1.14)天,组间对比,差异明显(t=13.541、19.265、12.439、16.881、26.725、17.959、21.578;P均为0.000)。
2.2 对比治疗效果 研究组29例患者治疗效果统计中改善非常显著的20例,有所改善的8例,无明显缓解的1例,改善率为96.55%(28/29);对照组29例患者治疗效果统计中改善非常显著的12例,有所改善的11例,无明显缓解的6例,改善率为79.31%(23/29),经计算χ2=7.003,P=0.008。
2.3 对比治疗后不良反应 研究组29例患者治疗之后未出现任何不适感受,对照组29例患者治疗之后的不适感受统计中2例出现了胃肠道反应,2例出现了肝肾功能障碍,统计占比为13.79%,经计算χ²=7.407,P=0.006。
3 讨论
急性脊髓炎属神经内科系统常见病,患者患病之后的初期症状主要为排尿排便困难、上肢乏力、肢体功能性下降,随着疾病的不断加重,会出现肢体瘫痪等情况,患者自患病之前的数周或者数天内大多出现过呼吸道感染或者胃肠道感染等情况,且同时可能存在外部创伤、过度劳累等状况[4]。常见的脊髓炎类型主要为病毒性脊髓炎、感染性脊髓炎、急性脊髓炎、非特异性脊髓炎等。病毒性脊髓炎的发病,主要是由于EB病毒细菌或者疱疹所致;感染性脊髓炎的发生大多是由于梅毒感染所致;急性脊髓炎的发生大多是由于寄生虫或者真菌感染所致[5]。就脊髓炎患者病理检查可见,其病变部位的脊髓组织有明血肿胀出血情况,病变部位较软且软脊膜存在充血或者浑浊等状况,脊髓的切面为点状出血,且明显观察到其灰白质分界并不清晰。针对急性脊髓炎患者的治疗,主要应用药物为波尼松片、地塞米松、甲泼尼龙或者皮质类固醇等药物,其中地塞米松的应用率较高,其属于糖皮质激素,在急性脊髓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主要能够起到抗炎、抗过敏的效果,该药物的消化吸收速度比较快,成效显著,但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如使用不当还可能会导致患者死亡,临床应用的推广效果未能够达到预期的水平[6]。
为进一步强化急性脊髓炎的治疗效果,我院就其治疗方案进行了相应的设计以及研究。结果发现,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在急性脊髓炎患者治疗中的有效性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果。甲泼尼龙药物属于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该药物的抗炎效果非常显著,且药物使用之后的亲和力比较强,能够起到效果的同时,不会对患者机体的肾上腺皮质功能产生影响,药物应用之后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症状缓解的效果,且对患者机体产生的刺激性比较小,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低,与地塞米松等传统药物治疗相较,临床效果更为显著。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在实际治疗中的应用,能够对巨噬细胞产生白介素的过程产生非常明显的抑制作用,从而达到抗炎抗风湿的效果。甲泼尼龙中的二磷酸物质能够与患者的机体内的金属离子产生相应的反应,从而缓解对患者关节以及各重要组织脏器功能产生的刺激,对患者自身免疫力水平的提升以及调节也有帮助。此外,甲泼尼龙的应用还能够抑制患者前列腺素的合成,减少神经病变脂质过氧化反应的发生,进而缓解中枢系统的炎性病变以及发展,镇痛效果也是非常显著的[7]。
本研究中,研究组治疗后触觉评分、运动评分、伤椎高度、Cobb's角高于对照组,自主下地行走时间、排尿恢复时间以及肌力改善2级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治疗改善效果好于对照组,治疗后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使用甲泼尼龙冲击治疗的研究组患者治疗之后的脊髓功能强于实施地塞米松治疗的对照组,患者的康复速度更快,治疗效果更为显著,且治疗后不良反应的预防方面也有明显强化。
综上所述,急性脊髓炎治疗中甲泼尼龙冲击治疗的作用好于地塞米松治疗,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方面均有显著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