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水产养殖新技术推广前景分析
2022-12-06郑恒
郑 恒
(广西来宾市兴宾区水产技术推广站,广西 来宾 546100)
水产养殖业作为我国养殖产业(畜牧业、水产业)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近几年来民众的物质生活水平持续提高,对水产品的质量有更高的要求,在实现经济收益的同时,我们也要考虑水产养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科学的养殖方式不仅不会污染环境,还会对环境具一定的调节作用。
1 水产养殖新技术
1.1 淡水鱼混养技术在淡水水产养殖过程中,大部分淡水生物群体是能够共同生存的,只要依照其生活习性,科学搭配鱼种,定量投入,养殖区水域则会获得更有效的利用。使用先进的混养方式,能提升饵料的使用率,减少资金成本,不能保持水体的自然稳定,促进水产养殖的长久稳定发展。比如,可以将草鱼、鲢鱼、鲫鱼以及鲤鱼等实施多群体的混养,草鱼的主要食物为草类,其饵料残渣又是杂食性鱼类的有效补给,而水体肥力的增加,进一步促进其水中浮游生物的增多,其又是鲢鱼的美味食物。因此多种群的淡水鱼混养,能够大范围提升养殖户的经济收益。农民在对淡水水产物进行养殖时,多数淡水生物种群之间是可以相互帮助的,需要根据其生活的习性,合理的进行鱼种搭配,科学的进行选择性投放,那么养殖空间的效率就会达到最高水平的利用。同时,合理的选择混养方式还可以提高鱼饵的利用率,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养殖的成本,维持了自然生态的平衡,这是一种有利于水产养殖进行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方式。例如,我们可以把草鱼、鲶鱼、鲫鱼、鲤鱼等多种鱼群进行混养,草鱼主要以草类为主要食物,其饵料的残渣是杂食性鱼类的有效补给品,然后水体肥力的增加,对应的水中漂浮的生物就会增加,同时也是鲶鱼的优质养料。由此可见多种形态的淡水鱼混养的方法是可以有效的提高养殖经验的方式。
1.2 物联网控制技术伴随现如今社会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物联网技术全方位融入到大众生活,其能够远程操控监管养殖场,也可以运用该技术通过水质传感器来实时监督饲养的环境,简化水体维护的难度,进一步确保水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数量。该技术能够达到养殖场远程自动化机械把控的目的,监控场地环境,监测水质数据信息,并且其还可以借助大数据技术,对养殖水域实现自动化优化监管。伴随着当今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物联网控制技术逐渐渗透入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通过远程操控的方式对养殖场进行管理,通过控制的水平让水质传感器对饲养环境实时监控,这样养殖场的水体维护就会简单化,水产品的品质和产量也会得到提高。该技术可以实现对养殖场的远程自动化的机械控制,对养殖环境实时监控,测量水质的数据信息,让其可以通过数据传播技术,对养殖区域实行自动化优化管理。
2 水产养殖技术推广的策略
2.1 加大部门资金投入由于现阶段水产养殖技术推广工作的资金不充足,使该工作无法高效的进行。因此,相关部门需要拟定对各个地方资金投入的适宜方案,各部门成本配置有相对应的额度,确保其充分的运用。并且,在增加资金投入的同时,应该设立一些奖励制度,来提高农技人员工作的积极性,进一步保留人才,为地方水产养殖技术推广工作做出更多的贡献。尽管我国在早期就已经发布了有关水产养殖的政策,但目前状况是我国水产养殖的技术在推广人员和资金投入方面略有不足。所以要求当地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加大扶持力度,让推广工作可以顺利进行。与此同时我国基层水产技术的推广部门要做好资金预算的筹备工作,选择多种渠道筹集资金,减轻政府的压力,保证我国水产的技术推广工作可以高效的开展。目前我国的淡水水产养殖技术以及应用推广的工作需要强大的科技支持,在做好淡水水产养殖的同时,还要兼顾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所以在掌握好技术要点的前提条件下,要充分利用我国各地的水资源长处,构建良好的绿色生态农业经济模式,以保证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让我国淡水水产养殖业得到迅速发展。近年来国家投入更多关注在水产养殖业,同时也颁布了有关政策促进水产养殖业的有效发展,在保证水产养殖技术推广资金充足的同时,政府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并安排合理的资金计划,保障水产养殖工作的顺利开展,在步入水产养殖业良性发展轨道的同时,水产推广部门应做好充足的预算准备,把水产养殖技术使用的推广资金放在考虑范围之内,从而有效推动水产养殖工作发展,保证资金流入的顺畅。
2.2 加强对养殖户的培训力度当养殖户在建立淡水产养殖技术模式的时候,应拓宽其服务面,提前做好其市场前景、销售以及管理工作,需要我国政府部门加强对其的执行力度,提供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同时在进行技术推广时,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地域情况合理的进行养殖技术的推广。在水产品推广时要全方面的考虑,全方面的分析,根据实际养殖情况进行合理科学的改革,这样才可以促进我国水产品养殖业的飞速发展。水产养殖业技术的推广是政府部门着重关注的问题,其不单单是水产养殖机构和技术人员的事情,政府相关部门应大力推动水产养殖业的发展,积极宣传推广水产养殖技术,提高水产养殖人员的素质,定期对专业技术人员展开培训,可以邀请当地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实际讲解,也可以去别的地区进行学习,其最终的目的都是提高水产养殖技术,推动水产养殖业的迅速发展,从而更好的为水产养殖业提供产品服务,增加效益产值。
农技推广人员是水产养殖技术推广的最关键人物,其专业知识非常丰富,综合素养较高,有助于该推广的工作有效进行,从农户角度出发,基地能够开展培训课程,按期进行培训讲座,让民众来参加,其中可以包含理论知识和实践运用等内容来教授给养殖户。从而可以进一步促进其切实地了解到本身对养殖技术的知识缺乏,并且能够知晓与现如今科学技术之间的差距,愿意接受新型养殖技术及养殖模式。此方式能够使水产农技推广人员与农户实现知识的交流,把新技术更好的运用到生产中。
2.3 关注农户养殖需求与心理情况我国地域条件丰厚,不同的自然环境、生活习俗、资源特色形成了各地多元化的乡俗风情,例如宁波市就有在端午节吃大黄鱼的习俗。在资源丰富的年代,大黄鱼随处可见,但至今天为止,自然资源缺乏的条件下,能够获得优质野生的大黄鱼已经成为身份和权力的象征,尽管大黄鱼养殖成功,但质量和味道和野生大黄鱼相差甚远,所以养殖优质的大黄鱼成为农户的新目标。南方沿海居民将大弹涂鱼当作给予亲朋好友的馈赠,将其作为术后、产后的补给品,还存在城乡居民将淡菜、鲫鱼、河虾当作产妇调理身体的补给品,流传多年的民俗风情为发展水产养殖业提供了好的市场条件。在历史的长河中,我国城乡形成了丰富的水产品饮食文化,饮食文化的传承、发展也为水产养殖行业扩大了空间,同时也给传统美食创造了更好的市场条件。我国人均水产品占有量,尽管在早期就已经达到了世界人口的平均占有量的水平,但是还和其他发达国家相差甚远,伴随着我国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和提高,水产行业的食品结构也产生了巨大的调整和改变,从当前以粮食为主的消费,逐渐让粮食和动物食品结合,导致动物食品的比例不断提高,而相较于水产品而言的营养成分较高,有利于补充人体所需要的营养元素,还起到保健的作用,是当前动物食品当中具有发展潜力的品种。我国有13亿人口之多,具备丰厚的市场基础,所以及时掌握市场动态、扩宽养殖区域、发展市场的前景是十分可观的。建立以乡俗民间为条件,城乡居民需求为基础的模式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水产行业也有了质量上的提升,得到了飞快发展,由于计划经济演变到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经常出现脱离市场经济的现象,管理部门盲目引导市场发展,导致了一些传统的优秀水产品,例如甲鱼、河蟹生产过剩,价格也大幅度下降,养殖者只能获得微弱的利益,导致产生了一些亏损现象的发生,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养殖行业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升。所以,水产养殖行业除了可以提高种子的质量、饲料的质量、生产技术水平、降低养殖成本之外,还需要对养殖的品种做出一个极大的改革。要让养殖生产从当前无序混乱的状态转变成以市场为基础有条不紊的正确轨道中来。在研究和寻找新的养殖产品时,首先要通过寻找一些本土原有的资源、群众食用需求量大但资源数量非常稀少的品种,例如淡水土布鱼,在历史上存在着一定数量的自然资源,是一种非常常见的鱼种,但由于近年来生态环境的变化,自然资源匮乏,已经成为水产市场的珍贵物种,利润极高。针对目前状况专业技术养殖人员进行创新开发,在周围发现存在着此类品种,例如海水中华乌塘鳍,日本鬼鲍等,所以当进行市场开发研究,寻找群众所需要的品种时,应开发研究新型养殖技术,因地制宜,寻求开发珍贵稀有品种。伴随着农村人口逐渐向城市迁移,开发西部的战略实施,国内外的经济、文化、教育等行业上的交流增加,人口的流动量也越来越大,为市场提供了巨大的商业机会,也为水产品市场带来更大发展前景。各地在传播保留传统文化习俗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当地的乡土风情,例如从国外引入的节日,国内之间流传的菜系,导致市场的基础更加广泛,可以有计划的从外地引入养殖新型品种,调整商品鱼的结构规模,让广大群众可以接受更为优质的水产品,这是一项结合社会现状和市场基础的新型养殖生产技术。
有关单位应该重点关注养殖业的进步形式,有先进的预知性,展开风险把控。针对在发展的进程中可能遭遇的灾害做出预测,尽可能降低对农户的危害,同时,进一步提升其经济效益。农技人员探究其心理时,不可以跟随养殖户走,而是需要开展调研,依照区域、环境的差异,推荐对当地养殖户最有效的,适宜的养殖技术,充分发挥其积极的作用。假如其在新技术中感受到收益,用事实说话,其则会慢慢接纳新技术,促进推广工作更加顺利以及有效的进行。
2.4 成立正轨销售渠道当前我国农村大多数农户都是自产自销,随着传统产品上市,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各地水产品行业相继设立渔行,层层批发进行零售。在建国以后,水产品统统由国家水产公司统一购买、统一销售。在改革开放之后,水产公司的相关部门职能逐渐削弱,一些商人从养殖户低价购买水产品,转手进行倒卖,经过几次转手后落入到市场营销户的手中,最好传递给消费者,经过多次的周转谋利,价格与第一次购买的价格相差巨大,甚至相差几倍巨多,让养殖户得不到合理的价格,利益被中间商所得,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养殖户的积极态度,阻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设立水产养殖的示范基地,在其区域内运用新技术,可以加大其对新技术的关注程度与运用,有不懂的地方能够直接询问技术人员,政府也应当资助敢于尝试新技术的农户,挑选当地民众较喜爱的水产品进行养殖,与其商量计策和方案,从而促进养殖户自发性地向基地靠拢,逐渐构成专业化的养殖路径,进一步持续提高其生产数量以及品质,达到质的飞跃。当然,水产养殖技术包括内容较多,不可以无目的性的推广,应该结合市场对水产品需求的发展形势,具有选择性地展开技术宣传以及培训,打造出高品质同时能够达到市场需求的水产品,提升市场竞争力。除此之外,营销方案和推广的方式也是各式各样的,应当运用网络与多媒体,剪辑对产品推广的微视频,运用现在流行的微信以及抖音短视频等网络软件展开宣传,制定合理价位,更好的得到消费者的认可,进一步提高水产品的销量。
3 结语
近几年,在水产养殖产业发展过程中,各种先进的养殖技术持续出现,旧的养殖方法已落后,就应改变观念,使用新的养殖模式,在生产中不断改革养殖技术,才能更好的顺应市场,获得最大经济效益,同时在减少养殖成本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资源应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