笼养肉鸡的疾病防治要点
2022-12-06刘海进
刘海进
(辽宁省北票市五间房动物卫生监督所,辽宁 北票 122100)
我国的肉鸡养殖技术发展很快,现在肉鸡养殖由过去的平养发展到笼养。不仅肉鸡出栏时间提前2周以上,而且肉鸡的养殖效益也得到大幅提升。尤其是饲料报酬提升很大,养殖空间的利用也减少了取暖燃料用煤,广大肉鸡养殖户年养殖肉鸡的批次也增加到5~6批。笼养肉鸡的发展对疾病防治也提出新的要求,本文对笼养肉鸡的饲养管理过程和防治要点进行了详细分析和探讨。
1 疫苗防疫要点
在笼养肉鸡的饲养管理过程中,疫苗接种是防治肉鸡疾病非常重要的环节。疫苗接种对鸡新城疫、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禽流感等病毒性传染病的防治效果和经济投入成本都是最佳选择,而药物治疗鸡病毒性疾病的效果和治疗成本很高。其中疫苗接种的要点是要制定合理、恰当的免疫程序,尤其是种鸡场在提供鸡雏过程中,配套提供商品肉鸡生产免疫程序值得重点参考,并结合养鸡场本地区肉鸡疾病流行情况,制定出适合本地区养鸡场的肉鸡免疫程序。
北票地区笼养肉鸡的发展主要是宏发肉鸡养殖集团推行的放养回收一条龙生产模式,其中,肉鸡养殖户使用的鸡雏是由宏发集团的肉种鸡场和配套孵化场提供。宏发集团提供的肉鸡免疫程序是:进雏当天使用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油苗1倍量颈皮下注射,同时使用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二联苗1倍量喷雾免疫。在肉鸡7日龄使用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二联苗1倍量点眼,如果有禽流感多发的地区可以使用ND+AIH9二联油苗1倍量颈皮下注射;夏季还需要接种鸡痘苗。在肉鸡21日龄使用新城疫弱毒苗饮水或喷雾免疫,由于在肉鸡21日龄抓鸡点眼免疫对鸡群应激比较大,如果不是必要则不采用点眼免疫。
有适合的免疫程序还要正确地使用好疫苗进行免疫,确保免疫效果。首先养殖户要采购正规渠道合格的疫苗,并严格按照疫苗的保存条件和使用方法进行保存、使用。在免疫当天给予肉鸡使用维生素饮水,降低应激反应,同时注意在肉鸡发病的时候不能免疫,等到疾病治疗痊愈后再进行免疫。
2 预防用药的管理要点
在笼养肉鸡的饲养管理过程中,做好疫苗防疫对防治疾病的发生具有重要作用,但是肉鸡饲养过程的用药管理也非常关键。尤其是对细菌引起的疾病防治,合理用药既能保障肉鸡出栏率,又能避免出栏肉鸡的药物残留超标,保障肉鸡食品生产安全。
在鸡雏进场的3d内,根据孵化场雏鸡质量报告制定预防用药方案,可以使用壮观霉素、林可霉素等药物来控制沙门氏菌病、支原体等病原微生物。在肉鸡11日龄左右,主要根据鸡群的状态,如果有鸡支原体病、大肠杆菌病发生,要及时做药敏试验,并根据药敏结果投放抗菌素如阿莫西林等防治大肠杆菌病;投放支原净、替米考星等控制由鸡支原体引起的呼吸道疾病。在肉鸡17日龄左右,根据鸡群的状态和鸡支原体病、大肠杆菌病发生的情况,仍需做药敏试验,并根据药敏结果投放抗菌素如氟苯尼考等防治由大肠杆菌引起的肠道感染;投放卡那霉素等控制由鸡支原体引起的呼吸道疾病。在肉鸡28日龄时,主要根据鸡群的状态,有大肠杆菌病发生,还需做药敏试验,并根据药敏结果投放抗菌素如新霉素、粘杆菌素等防治消化道疾病。发生坏死性肠炎时,可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林可霉素等治疗,在肉鸡30日龄后禁药期可采用益生素、微生态制剂、酸制剂等来控制肠道感染。
鸡群发生球虫病时,可选用妥曲珠利、地克珠利等球虫药进行饮水治疗。在预防和治疗肉鸡细菌、球虫等引起的疾病时,用药必须考虑药物残留及肉鸡产品食品的安全性,如有需要可采用中药做保健、提高鸡体抗病力或辅助治疗的也是一种较好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