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思维方式差异视域下汉英翻译中的静态与动态转换
——以《围城》英译为例

2022-12-06谢飘飘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2年14期
关键词:中西围城静态

谢飘飘

(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 510403)

翻译是一项历史悠久的实践活动。人类有交流需求,就注定了翻译现象存在的历史必然性。没有翻译,就没有交流与传承。相较于其他学科而言,翻译具有突出的实践性特点,人们对翻译行为本身的理论探讨并不充分,对思维方式差异影响翻译行为进行的认识也并不深刻。

事实上,在双语转换中,我们通常需要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挣脱原文语言形式的束缚,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或角度来表达原文的含义。之所以能跳过语言表层结构的束缚而追求语言含义的对等,其原因之一是:两种语言形式的转换,实际上也是思维方式的变换过程。思维方式是精神产品的生产方式,是主体反映客体的思维过程中,定性化了的思维形式、思维方法和思维程序的有机综合。它受文化影响,体现文化心理特征,同时又制约、影响文化的发展。其具体通过语言形式加以表现,通过语言,使抽象化变为具体化[1]。语言差异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便是思维方式的差异。因而在翻译过程中,要想灵活掌控双语转换规律,就必须对思维方式的差异有一个全面且透彻的了解。

其实,对于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早已有许多名家与学者进行过精辟的论述,如严复、林语堂。该文着重对《围城》英译本进行分析,试图从中西思维方式差异角度,探讨原文汉语动态与译本英文静态的转换。

1 中西思维方式差异

思维方式差异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1 对“人”的主观思考与对“物”的客观探讨

中国地处内陆区,地大物博。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一直是一个未分割、统一的整体,因而,人们对家庭、国家的认同感与归属感较为强烈,传统思维方式较为封闭、 守旧,在对待新事物的态度上面也是如此。受地理环境和自给自足的农耕文明影响,中国先哲对世界的思考都是基于人这一主体之上,并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围绕的都是关于现实、政治、伦理和道德等方面的问题。中国传统的家庭观念强调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相处与整体性,关心的是人道、伦理,注重对行为的是非对错的探讨。比如在春秋战国时期,先哲们大都提倡“齐国、治天下”之术,强调“仁义、孝忠”观念。在培养学生时,注重教其“做人”的道理,强调社会纲要。儒家之道深得中国人的认同,它强调对人自身的探讨与思考,如“吾日三省吾身”。在几千年的文明进程中,中国文人的“治国、治家”之术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深得统治者喜爱与推崇,用以统治、教化民众。具体表现在语言形式上,我们习惯从自身主观角度出发阐释外界事物。

而西方地处沿海地带,地域狭小、海域辽阔,地域资源无法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出海打鱼成为他们求生的必要手段,向外扩张成了人们生活发展的必需,因而形成了西方人喜爱冒险、追求刺激、追求战胜自然的特点。随着手工业、航海、商业的发展,古希腊哲学家逐渐对几何、数学一类的知识产生兴趣,航海探索刺激了他们对自然的思考,如: 亚里士多德,就追求“认识真理”;哥白尼、伽利略注重对天体、数学的探索; 近代实验科学始祖培根进一步推崇对自然的思考与考究;笛卡尔对“追求真理”的实证主义的发展。这些伟人先哲们都注重分析事物,用理性思维来对待周围事物,因而,在语言表达上,西方人喜爱从客观角度出发,阐释事物现象,注重科学,主客二分。“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2]。

1.2 直觉悟性思维与逻辑理性思维

中国人对事物的阐释较模糊,并不会直截了当把一个事物说得非常具体,对事物的思考喜爱用心得体会来加以表达,强调思维的“悟性”,因而使语言的理解成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现象。这与先哲们注重“内省”是分不开的。如先哲们会谈到“天人合一”“忘我”境界,对这类词的具体理解只能靠体会与感知。又如对翻译标准的理解,严复强调“信、达、雅”三字,用简练的字阐释丰富的道理,这也便是为何现在人们会对其提出的“信”“达”“雅”进行不同的阐释与理解。又如“神似”“化境”等的提出,说明人们就算对翻译的认识也强调“悟性”,因此,长期以来中国对翻译的研究都停留于对标准的规范性探讨,很少像西方一样,对翻译现象产生理性的思考[3]。

西方人对事物的阐释较为详细。曾有人说,在汉语中,能够用一句话概括的思想,西方人却可以把它写成一本书。结合西方的翻译学理论著作来看,西方人阐释思想都十分具体,每一点都说得十分透彻、明白,理性、逻辑条理十分清晰。西方传统强调主客二分,强调实证。在语言表达中,汉语句子的许多理解需要依靠上下文语境,注重内心的体会与融会贯通,主语通常是不言而喻,句子活泼短小。而西方人在阐释英语句子时,主、谓、宾分得很清楚,靠关系代词、介词使句子联系紧密。统观当今西方翻译理论成果就可以看出,从奈达的翻译科学论到吉迪恩·图里描述翻译学理论的发展,西方对翻译的纯理论研究成果累累,并且,这些研究不只局限于探讨翻译标准,更多的是转向对翻译现象、 译文偏离原文现象背后原因的研究。中国传统的逻辑思维通常与统治阶级利益、政治目的与伦理相关,在抽象的纯理论领域的研究方面确实不如西方[4]。因此,在表达事物的方式上,中西差异甚大。

2 汉英静态与动态的转换

汉英互译中,由于思维方式的差异,使得汉语语言的表达呈现动态,而英语语言的表达呈现静态。

2.1 英语静态化与汉语动态化

由于西方注重逻辑,强调主客二分,且习惯从客观角度描述事情或行为动作,使表达抽象化,因此,在表达上,西方习惯从客观角度出发,习惯以“物”或抽象概念作主语,倾向于用名词、介词来表达动词含义,同时,也喜爱用弱式动词来表达强烈的动作概念,用抽象动词概括汉语中的具体概念。

中国文化属于人文文化,重视以人为本,注重对人的思考,强调悟性。因此,表现在语言上即是汉语重意合,注重语义的内在连贯,多用动词,句子短小活泼,具有动态化特征。除此之外,中国传统思维是具体思维,习惯用具体的概念表达抽象的含义,因而多用具体词。汉语与英语的一大不同点是:汉语是象形字,字体的创造从一开始就是对客观世界动作的描摹,即字体形态本身就带有动作描写的特质。与此同时,受中国古代人民自给自足生活模式的影响,人们较多地探讨人的行为,注重人的文化心理活动,这就注定了其语言表达的动态性。而西方善于探讨世界真理,注重理性思维,语言表达客观、冷静,呈现静态性。当然,中国也有“格物致知”理性思维,可这种理性大都止于“善”,仍是对世间是非对错的思考,而不像西方一般穷追世界原本的样子,获得最终的真理[5]。

接下来,我们将通过对《围城》例句的探讨,分析西方语言呈现的静态性。

2.2 《围城》英译本动静态转换分析

钱钟书所写的《围城》英译本由Jeanne Kelly 与Nathan K.Mao 合译,获得了西方的一致好评。在翻译中,两位译者采取了许多翻译策略,可以说是比较符合西方文化和潮流。在这我们先不去论述译文偏离原文的程度,也不评价译文是否实现了对等。我们将从例句着手,从对比语言表达的角度,结合中西思维的差异,去探究汉语动态与英语静态的转换。由于译本内容太多,静态转换的例子也太多,限于篇幅,所以该文只挑选了几个典型的句子加以分析。

①红海早过了,船在印度洋面上开驶着……

译文:The red sea had long since been crossed,and the ship was now on its way over the Indian Ocean.

译文将“船开驶”这一动作译成“be on its way”,用“be”动词加介词短语形式表达动作概念。“be”动词在英文中是一个没有感情色彩的联系动词,是弱式动词,这样的变换使得原本的动态的动作描绘呈现出了静态化状态,整句话从“人”的观察角度(看到船在洋面上开驶)转向物“the ship”作主语,描述物的客观现象与动作,使得英文呈现出静态、冷静的特点,描述也更具有客观性。

②苏小姐骂方鸿渐无耻,实在是冤枉的。

译文:Miss Su's condemnation of Fang Hungchien for being shameless was actually unjust.

译文将“苏小姐……骂无耻”转换成“Miss Su's condemnation...for being shameless”,将苏小姐“骂”的这个动作名词化成“condemnation”;“无耻”一词也本是一种动态词,在英语中译为“being shameless”,使句子呈现静态状态,实际上也使得译文整体呈现静态化,并无原文的动态感。可以看出,原文本对动作的叙述虽然并未将主语写出来,但总也可以看出是从第三人称的角度,说明苏小姐“骂”在别人看来实在是冤枉了方鸿渐。而英语表达则侧重于强调“condemnation”这个事情不公正,主谓宾的指明非常明确与清楚,显得更为客观。

③窃恐我躬不阅,周女士或将贻误终身。

译文:I'm afraid my body can't hold up much longer, and I may be the cause of a lifetime of regret for Miss Zhou.

这是方鸿渐在外读书时写给他父亲的信。试图解除与未婚妻的婚约。原文中“贻误终身” 译成了“be the cause of a lifetime of regret for...”,完全将动词转换成了名词化形式,英文的静态化十分明显。

④“……真是金榜挂名,洞房花烛,要算得双喜临门了。我们就没福气瞻仰瞻仰方太太呀! ”

译文:“That's really a case of having your name on the golden rolls and figured candles in the nuptial chamber—what they call double happiness. I haven't had the honor of meeting Mrs.Fang.”

原文有好几个动词:金榜挂名、双喜临门、瞻仰瞻仰。可以看出汉语是喜爱短小的“主语+动词”与“动词+宾语”句式的,而且动词重叠现象在汉语中很明显,动态感十分强烈。比如,我们常说的谈谈、看一看、笑了笑、来来往往、讨论讨论、没完没了等,这类动词结构十分活泼、生动。译文将“金榜挂名”译成“having your name on the golden rolls”,将“挂”这个动作用介词“on”直接表达,动态转换成静态。“双喜临门”译成“double happiness”,将原文中的“临门”这种形象、具体的动作词整合成一个抽象的概念,体现了西方思维的静态、抽象性。同时,原文的“没福气瞻仰瞻仰……呀”句子动态感是十分强的,而且体现着说话人略带嘲讽、责怪的语气。由于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性,将汉语译成英文之后,原文的口吻并未完整地表达出来。除此之外,汉语会省略主语,句子之间的衔接较随意,动态感强,而英文会将主语清晰化,句子显得冷静、客观。

⑤他坐立不安地要活动,却颓唐使不出劲来……

译文:He was restless and eager for action and yet lethargic.

原文有好几个动词:坐立不安、要活动、使不出劲来,首先,译文将“坐立不安”这种重叠动词译成了一个形容词:restless,这类现象在英汉互译中十分普遍,即用英文的抽象概念表达汉语中的具体动作现象。其次,“要活动”中“要”这个动词充当了助动词的作用,置于主要动词前,形成了动词连用现象。译文的处理是:eager for action,用名词“action”替换活动,介词“for”充当连接词。再次,“(他)却颓唐使不出劲来”,这句话动态感十分明显,译文直接处理为一个单词“lethargic”(无生气的;无精打采的)。用抽象概念替换具体描述,这也是受中西思维差异影响的结果。整句话译成英文之后,动态感削弱,相反,客观、冷静、静态感增强,更加凸显出西方人思维的特点。

2.3 总结

由上述例子可以看出,汉语动态与英语静态的互换是十分普遍的。英文的静态表现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英语中名词与介词优势普遍,习惯用名词、介词、形容词替代动词,习惯用抽象概念指代具体行为动作,使语句表述简洁、客观与冷静。

第二,英语中习惯以物或抽象概念作主语,描述事物喜欢从客观角度出发,使句子呈现静态,而汉语句子动态感明显。同时,英文习惯将句子各部分成分说得很清楚,不像汉语习惯隐藏主语,从而使得英文用动词不如汉语频繁。

相比较而言,汉语的动态性则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汉语习惯用动词以及叠字构词表情、表意。

第二,汉语喜欢用具体思维描述事物,喜欢用具体动作形式表述概念。

2.4 意义

了解中西思维方式差异有助于我们在进行翻译实践时注重语言特点,进行必要的变换,以适应语言表达与交际的需要。当然,中西思维方式差异的影响绝不仅仅局限在汉语动态与英语动态的转换层面[6]。但我们能从此角度着手,力求译作的质量,将双语的转换变为合理的变化,以适应现阶段翻译实践的需要。

3 结语

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导致了语言表达的差异性。西方理性思维使得语言的表达抽象、客观、冷静,因而呈现出静态。而中国悟性思维强调从“人”的角度,具体阐释这个世界的现象。在今后的翻译工作中,我们应对中西思维方式差异进行更多的解读,让理论更好地去指导我们的实践。

猜你喜欢

中西围城静态
强基固本汇中西 立德树人铸师魂
强基固本汇中西 立德树人铸师魂
追忆黄蜀芹:敢拍《围城》,尽情绽放
最新进展!中老铁路开始静态验收
静态随机存储器在轨自检算法
动得多,还要坐得少——评WHO《身体活动与静态行为指南》
听李健吾谈《围城》
“双栖”画家孙志纯 行走风景 融会中西
猜猜他是谁
“围城”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