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化在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2022-12-06庞东林王新颜
庞东林 王新颜
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农业机械化既是技术装备,又是重要载体,在促进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而推动新农村建设中,起着基础性、主导性、决定性的作用。
农业机械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农业机械化是不可缺少的关键因素。农业机械化是应用农业科技的主要载体,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关键是依靠科技进步,推进农业增长方式由资源依赖型向科技推动型转变。实践证明,现代科学技术每向前发展一步、其在农业中的扩散与应用,都带来了农业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大面积地推广应用精量播种、化肥深施、秸秆还田、节水灌溉等农业节本增效技术,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离开机械化是不可能完成的。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产业化的助推器。农业产业化发展必须依靠农机化的支持,农业产业化的每一个过程、每一个环节、每种产品都与农机化有着直接或者间接联系。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传统农业时代大春一季、小春一季的耕作模式有了较大变化。一年种三四茬农作物是常见的事,因此农机耕作省时省力、节约成本的好处让农村掀起了购机热,当然购机热的背后起着杠杆作用的是中央财政农机购置补贴政策。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结构调整的有力支撑。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是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有效措施。而结构调整需要农机化的支撑才能完成,农业劳动力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和农民收入水平,是衡量农业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指标。农业机械化是先进的生产力,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因素,与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增加农民收入息息相关。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生态建设和可持续性发展的有力保证。农业现代化建设要求合理配置和综合利用农业资源,不断改善和增强农业生产基础和基本条件,这就需要农机化的大力支持。农业机械设施不仅是现代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也是现代农村基础设施的组成部分。在大规模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中,机械化施工可加快工程进度,保证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投资。比如,整齐有序的机耕道、配备完善的机电滴灌设施、标准化节水灌溉是新农村风貌的重要标志,随着科技的发展,农机功能也在不断拓展,秸秆粉碎还田、沼液提取等综合利用技术,不但实现了变废为宝,而且对村容整洁起到重要作用。
农业机械化是提高劳动力生产效益的必然手段。农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农业现代化建设,农业发展已经越来越注重机械化,农机化的日益成熟也使得农业现代化建设、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农产品商品率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都要求农业劳动力从低效率的传统农业生产中转移出来转向高效农业和农村二三产业,加快农村城镇化步伐,增加农民收入。只有广泛运用农业机械化技术,才能提高传统农业生产效率,转移出大批劳动力。同时高效农业和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又要求运用与之相适应的农机化新技术进行装备和服务,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
在建设现代农业中农业机械化是一个重要的物质基础,更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对新时期农业机械化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有必要进行再认识、再提高,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农机工作,更快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