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荣笑话的审美价值探究
2022-12-06吴腾
吴 腾
民间笑话是一种将嘲讽和训诫蕴含于平凡生活中的民间口头叙事故事。它通过辛辣的讽刺和有趣的调侃,一针见血地揭示生活中存在着的各种矛盾现象,画龙点睛地凸显出民众的智慧和才干,具有强烈的喜剧、幽默意味[1]。民间文学大师钟敬文先生曾指出:“笑话是和生活故事接近而篇幅特别短小的一种故事题材。它大多数取材于生活的一个片段,是口头叙事文学中专门进行讽刺和嘲笑否定性言行和现象的故事[2]。”
民间笑话是民间故事的一种形式,属民间口头文学,具有独特的文学审美价值。笑话的审美其实就是以一种非功利的心态对笑话的欣赏,是对笑话进行的自由关照的一种精神活动,愉悦性贯穿于整个过程,是由“悦耳悦目”到“悦心悦意”再到思索回味的由浅入深的动态过程[3]。它是反映人民大众和思想情感的语言艺术。本文主要以万荣笑话为例,从文学文本层次的角度:言语、形象和意蕴三个方面深入剖析它的审美价值及艺术特色。
一、万荣笑话的言语审美
(一)具有幽默感
与其他民间笑话相同,万荣笑话也主要是引人发笑,具有强烈的喜剧性特色。它的幽默之处在于常常运用智慧释放批判的力量,争取得到对方的认同。它更多的是面向日常生活中的不良风习,善意地批评民众自身的不足。
《七十二争笑话》中,有一则笑话是这样说的:有一个人非常的财迷,他买了一张床,发现床的尺度比他短一尺,他舍不得重新买床,便把自己的两条腿锯了一尺,伤口各贴了一张膏药,睡到床上,正好合适。第二天,他三舅来了,骂他道:“你怎么能锯你的腿呢?你真笨,多浪费了一张膏药,你把你脑袋齐脖子锯掉,不是只用一张膏药吗?”这则笑话主人公的行为极其荒唐可笑,却从中批评了民众自身思想的缺陷。财迷的主人公为了省钱,舍不得重新买床,满怀聪明地锯了自己的双腿,贴了两张膏药,精心设计好的“节省”,以三舅的一句插科打诨的话,显得其行为异常的可笑。
浓烈的喜剧性讽喻情愫自然而然地从故事的尾部喷泻而出,人们不得不为故事中精妙的构思而拍案叫绝。故事集中叙述了生活中许多可笑的事情,或善意的讽刺,或轻松的挖苦,在精妙的编排下,给人们提供了合情合理的笑料,这在所有的地域性的民间故事中是独一无二的。
(二)具有大众化和群众性
万荣笑话是劳动人民创造的,劳动人民传讲的,它是地地道道的民间口头叙事故事。无论是工农商学兵,无论是干部还是普通群众都在听,都在讲,都在编。笑话文本大众想怎么讲就怎么讲,想怎么编就怎么编,谁也不限制谁,任何人都能为它添油加醋或节外生枝。
例如:驻守在这里的武警某部官兵在思想工作中也融进了笑话。有一次,战士小单因一件小事和同班战友闹别扭,两个人性格都比较倔,虽然谁都知道自己有错,想和好,可谁也抹不开面子,不愿先低头。那天在班务会上,班长灵机一动,讲了一个笑话:万荣有一家父子性格倔强不肯让人,一天父亲设宴招待客人,叫儿子到城里买肉。儿子买回肉来,快出城门时碰到一个人迎面走来,两人谁也不肯相让,于是就鼻对鼻、面对面地僵持在那里。父亲等急了,出来找儿子,见到这种架势便对儿子说:“你先拿肉回家陪客人吃饭,我替你在这儿站着,看最后谁给谁让路!”班长讲的故事让大家哄堂大笑,小单和那位战友在笑中拉起了手,重新成为了好战友。
这样广泛性的万荣笑话还有很多,在黄河中下游各省广为流传。太原、西安及京津等地也有许多民间文艺学者在搜集研究。在电视连续剧《宰相刘罗锅》里面,一位老将军在千叟宴上为乾隆皇帝讲的故事就是一则流传极广的万荣笑话。
(三)具有心理蕴含性
万荣笑话中蕴含了河东人民丰富的知觉、想象、情感等心理体验和对生活的态度。其故事是以日常生活为题材,直接植根于现实生活之中,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蕴含了河东大地上的人们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无比热爱。
万荣笑话能引人发笑,但笑不是目的,而是它的手段,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表达其思想感情。在平时的日常生活和劳作学习之余,万荣人以幽默诙谐的语言风格,演绎着对生活的理解和热爱,创造出了一个个为人津津乐道的万荣笑话。从文本言语中可以更深地了解到河东人的性格特点和顽强拼搏、百折不挠的河东精神。
二、万荣笑话的形象审美
(一)揭露和讽刺了一部分官员形象
例如,有一则《轿车贴兔字》:政府的小汽车免交养路费,挡风玻璃上都贴一个“免”字。新来的李县长近视很严重,便奇怪地问司机:“政府小车上怎么都贴一个兔字?”司机就顺劲儿跟他开了个玩笑,说:“兔娃不是跑得快么?贴上这个字,就表明政府的小车都是快车。”“噢!”李县长恍然大悟,赞赏地点了点头,“办法不错嘛!前两天我发现公安局的车开得太快,以后给他们车上贴个乌龟,免得他们出事[4]。”
《知道你是胃病》这则笑话中,卫生局局长卫平的小儿子半夜发高烧,他焦急地去敲医院的大门。敲了半天没人开,他一边敲一边大喊:“同志,我是卫平,快开门!”他以为自己一说自己局长的大名,门肯定就开了。喊了半天,门还是没开,里边却传来说话声:“甭敲啦,药给你塞出去了!”卫生局长见门下面塞出来一包药,急忙说:“同志,我是卫平,……”里边的人说:“知道你是胃病,那就是治胃病的药。赶快把钱塞进来,三块五!”这两则笑话的主人公都是官员,文本用一种特殊的调侃方式揭露和讽刺了一部分官员,引人深思。
(二)假定与真实的统一
笑话合乎理想,又反映出人们真切的感受和真挚的感情。其叙述的故事情节一部分是假定的,并不是生活本身,有的甚至与生活本身的逻辑也不相一致;一部分又是真实的,还原了生活原貌,它会使人联想起生活中发生的人和事,使人感觉故事比现实生活更加真实。
争强好胜的万荣人,把生活中的言行轶事编成笑话,一传十十传百,经过劳动人民口耳相传的修改和润色,越传越完美,越改越精彩。其最终基本定型的“争”不是某村某人身边发生的真实事情,早已变成“假”的了——众多民间最初塑造出来的艺术典型和原型素材通过传递早已面貌全非。笑话文本运用夸张的艺术形式,使好的更好,坏的更坏,灵的更灵,憨的更憨,但它却是艺术的真实——任何地点任何时间都可能会有这种人和事。
(三)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倔强顽强,聪明能干,争强好胜的河东人物形象,它既是主观的产物又是客观的根据。
万荣笑话本身是从过去的荣河七十二争演化而来的,它所表现出的人物形象性格大都是执拗、要强、不服人、不听劝、硬上坡、犟到底等。一些文学形象是从客观演化而来的,一些事情有的或许确有此事,但也有一部分是人们主观创造的。例如上述的那个财迷买床锯腿的事情,想必没有人会为省钱买床而裁掉自己的腿,其中的主人公的行为只是人们虚构的而已。虚构这些的目的,其实想让人们从中受到启迪。
三、万荣笑话的意蕴审美
(一)深刻的哲理性
万荣笑话继承了荣河七十二争的思想精髓。每个故事都是正理反说,先从反面讲述一件事情,通过讲述这件事情的做法荒唐可笑,来说明其他做法的正确。
例如《万荣七十二争》有这样一则笑话:孙子不听话,爷爷罚他站到太阳底下。由于天气太热,孙子晒得满脸全是汗。父亲下班回来,一见这样就动了肝火,二话没说也站到太阳下面陪晒,嘴里还不停地说道:“你晒我的儿子,我就晒你的儿子”。这则笑话中,父亲的行为实属可笑,用一种逆向思维的方式来惩罚自己。但我们从中除了看出父亲的做法不切实际外,也看出了父亲对儿子的爱,父亲心疼儿子,不忍看到儿子受罚。
万荣笑话中的人物形象大都有着一股“争劲”,多表现为“舌辩”“讲偏理”或“处事执拗、倔强、争强好胜”。正是这些认死理、不服输、犟到底、诙谐幽默等独特的喜剧元素的存在,才构成了笑话的艺术灵魂。笑话喻理于笑,揭示了深刻的哲理,也集中体现了万荣人聪明诙谐、倔强顽强、争强好胜等特有的性格特点。
(二)巨大的可塑性
笑话广纳天下民间故事之精华,可以面向全国有声有色地讲演。它没有终极版本,而是在人民群众的口中不断地变化和完善。它是动态的,就算同一个故事,在各个地方都有着不同的版本。万荣笑话的不衰之谜就在于它的可塑性强,它不是某一个作家的作品,不会拘泥于当前。它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改变和适应生活,重新呈现在大众面前。
(三)大量的逆向思维
笑话中蕴含大量的逆向思维,多向思维,发散思维,实质是从“执拗”“傻气”中,表现对真理的不懈追求,对新生事物的深层探求[5]。比如,其中一则笑话写的是清朝末年的事。夏天,A问:“摇扇者何故摇来摇去”,B答:“扇子摇起来有风,凉快。”A:“这多麻烦。”说着他把扇子插进墙上的小洞,用头摇来摇去。“看,这多省事!”其实不仅这一个笑话,还有很多笑话中夹杂着自嘲的意味。
万荣笑话中的“自嘲”,表现出万荣人的乐观大度,聪明机智,蕴藏着深厚的发展潜力。万荣争多以“自嘲”为主,自亮其丑,自揭其短,虚怀若谷,雍容大度,富有超乎寻常的表现力。听众往往在一片欢声笑语中,进一步拉近了关系。群众是最有创造力的,万荣笑话中蕴含了河东人民对真理的执着追求,对生活中新事物的不断探索。
四、万荣笑话的艺术特色及时代价值
万荣笑话是人民群众口耳相传、津津乐道的民间故事,它大都取材于生活的微小片段,有人物很少、形体短小、情节巧妙的特点。它运用了独特的讽刺艺术形式,总是在引人注意的地方,突然用带有出人意料的话语结束故事,使听者大笑不止。而往往这里也是笑话最精彩和最具艺术力最激动人心的地方,闪现出了人民讽刺艺术天才的强光。
万荣笑话故事正是运用讽刺文学画龙点睛的巧妙对话,予以揭示,从而说明生活,认识生活,使人们从中受到启发。笑话刚讲完听众不一定能立马领会其中的深意,但稍加停顿,仔细一想,便恍然大悟,从而发出会心的一笑。它在明白的风格中有含蓄,在极为凝缩的体积中,表现出深刻的思想意义。
万荣笑话作为民间故事精品,首先,时代的价值意义在于它渐渐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调味剂,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更多的乐趣,让人们在保持积极乐观心态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其生活质量。其次,笑话在人们解颐开颜之后,还留给人们深刻的反省和思考。人们在这种启发和思考的咀嚼中领会到生活的真谛,或明白或悟出一个道理。再次,它丰富了我国民间文学艺术的宝库,不仅为民间文学这种古老的文学艺术形式注入了新的生机,还推动了人们重新认识和评价民间文学在现代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总之,万荣笑话,它绝不是某县某乡某村的真人真事,也不是某地某秀才的独立创作,它是世世代代的人民群众在这片黄土地上留下的精神寄托和智慧结晶。它是黄河激浪中的一朵朵晶莹的浪花,是黄土地上一棵珍奇的芳草,是河东艺苑的一朵奇葩,是河东儿女智慧的彩虹。一切文化艺术均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不同地域的生活陶冶了不同精神世界的人,不同精神世界的人创造了不同特色的文化艺术。万荣笑话,它是拥有万荣“争气”精神的万荣人创造的文化艺术瑰宝,滋养了生活在这方黄土地上的代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