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旅融合视角下大连文化遗产活化问题探究

2022-12-06大连大学旅游学院

文化产业 2022年31期
关键词:活化遗产文创

王 晶 大连大学旅游学院

遗产活化是文旅融合时代文化遗产传承的有效路径。大连文化遗产资源较为丰富,但遗产活化工作仍处于初级阶段。现对大连文化遗产资源征及文化遗产活化现状进行分析,提出文旅融合背景下大连文化遗产活化的建议。

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承载着历史的记忆,是国家的宝贵财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让文化遗产以鲜活的形态展示并回归到人们的生活中,融入时代的发展中,是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新方向——文化遗产活化。文化遗产活化就是要通过一定的手段或方法激活文化遗产的形态或价值,通过全面、多样、动态的合理开发使文化遗产“鲜活”起来,发挥文化遗产的文化教育功能以及生活服务功能,满足当代人的精神文化需求,实现其文化价值传承。文化遗产活化是对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方式的创新,将文化遗产与现代生活相融合,重新赋予其新的使用情境或文化意义,使其充满“人间烟火气”。这才是文旅融合背景下文化遗产传承与持续发展之路。

大连文化遗产资源的现状及特点

大连文化遗产资源的现状

2016年底结束的全国第一次国有单位可移动文物普查数据显示,大连市共登记国有可移动文物86308件/套,实际数量37万余件。据《大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公告显示,大连市现存有文物保护单位392项(408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5项(含37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0项(含83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07项(含108处),区县级180处;保护未定级登记不可移动文物1265处,以及省级历史文化街区3处。截止到2021年6月,大连市已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共192项,其中国家级项目7项,省级项目26项,市级161项。按类别划分,民间文学类5项;传统音乐类14项;传统舞蹈类16项;传统戏剧类5项;曲艺类4项;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26项;传统美术类28项;传统技艺类60项;传统医药类15项;民俗类19项。

大连文化遗产资源的特征

1.历史悠久,种类丰富

大连的文化遗产资源始于新石器时代,几千多年的积淀造就了大连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种类,涵盖了除壁画外所有类型的不可移动文物,以及十大类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2.时空分布相对集中,特色鲜明

大连不可移动文物相对集中于汉代以前(占31%)及甲午海战之后(占46%)。大连被俄、日殖民统治近半个世纪,阻碍了大连汉文化发展,形成了具有时代特点的历史文化遗产,如多元文化特色的建筑遗产、种类多样的工业遗产以及历史沉重的战争遗产和革命遗产。在地域上有着“一个旅顺口,半部近代史”之说。

3.文化遗产级别较高,活化价值大

大连有包括大连营城子汉墓群、旅顺监狱旧址、大连中山广场近代建筑群等在内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7处;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7项,其中复州皮影戏、庄河剪纸作为中国皮影和中国剪纸的子项目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大连多元的文化特色建筑遗产、工业遗产,以及战争遗产是中国近代历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工业发展的见证,有着极大的活化价值。

大连文化遗产活化现状

大连文化遗产活化还处于起步阶段

大连早期文化遗产活化主要以文化遗产旅游活化为主,如旅顺一日游;在20世纪90年代末也从旅游视角进行商业开发,如俄罗斯风情街;由于对文化遗产活化的认知有限,在城市建设改造中破坏了一些文化遗产,甚至导致文化遗产消失,如鲁班祠、原关东厅长官邸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近十年来,大连开始重视文化遗产活化,利用国际博物馆日对文物知识进行宣传普及;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契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宣传展示;借助节庆活动推动民俗遗产活化,如大连·广鹿马祖文化旅游节,建设旅顺口军民融合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打造冰山慧谷智慧产业园等。

不同类型的文化遗产活化的活跃度不同

相对而言,大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的活跃度较高。2005年以来,大连逐步构建起“三位一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机制,开展品牌活动、非遗工程、大课堂、节目宣传等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呈现在广大受众面前。目前大连市建有非遗基地52个,非遗传习所66个。每年以传习所学生为演出队伍,开展汇报演出,展示传习所传承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秀成果。每年摄制非遗纪录片,编写出版非遗丛书,建设大连非遗展厅,开展多项主题节庆活动。围绕“国际博物馆日”“中国旅游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重要宣传日,开展“非遗文化周”活动,积极推进大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化。

大连的物质文化遗产活化活跃度相对较低。物质文化遗产以博物馆展示为主,并开发相关旅游纪念品,如营城子汉墓博物馆、旅顺日俄监狱等博物馆。同时,为顺应时代发展,博物馆也进行了数字化改造,如旅顺博物馆建立线上展厅,设置三维动画展示触摸一体机等。在文化遗产旅游的线路规划方面,开设了红色旅游线路、历史建筑旅游线路等,进行文旅主题活化。但从总体上看,大连参与活化的资源有限,而且活化形式并不丰富。

不可移动文物,特别是工业遗产的活化仍较为滞后。大连有着丰富的工业遗产资源,历史悠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中做出了突出贡献。在城市建设中,大连工业遗产没有得到有效保护,遗址也没有得到合理利用,绝大多数仅用作房地产开发。大连15库创意产业园和在建的大连冰山慧谷1930智慧综合产业园项目是工业遗产活化中比较有代表性的项目。

文化遗产活化路径选择多样化

文化遗产活化的路径包括数字活化、演艺活化、节庆活化、旅游活化、研学活化、文创产品活化、生活场馆性活化等。随着文旅融合的深入和对文化遗产活化的重视,大连文化遗产活化路径选择也逐渐多样化。

旅游活化逐渐深入。深度挖掘大连文化遗产主题,开发主题文化旅游产品,开设大连红色旅游深度游线路,开展博物馆主题游,建设大连风情街,宣传节庆旅游等,都是文化遗产活化的表现。

数字活化正在跟进。大连各博物馆紧跟时代发展,利用数字技术对文化遗址进行数字复制,建立4D影像体验馆,开设线上博物馆云参观等。如旅顺博物馆可以通过VR云进行线上看展,其青铜馆通过数字动画将青铜器及铭文的制作过程展示给游客,并通过数字传拓体验项目让游客参与其中。旅顺军港数字博物馆的数字化交互展厅也正在建设中。

研学活化,摸索前行。研学是文化遗产活化教育功能的最直接体现。在文化遗产方面的研学,大连还处于探讨摸索阶段,尚未形成特色鲜明的产品。

文创活化亟待加强。目前,大连的文创产品仍以传统的旅游纪念品或商品为主,文化含量不高,特色不突出,同质化问题严重,不能满足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尽管近年来受“故宫风”的影响,大连市有关部门对文创产品有了一定程度的重视,如冰山工业文化展览馆的产品具有鲜明的工业特色,其“工业风巧克力”入选Best50,荣获首届“工业游礼”特别奖。但优质的文创产品凤毛麟角,高品质的文创产品仍然匮乏。

文化遗产活化模式趋向联动综合开发模式

长期以来,大连文化遗产活化模式比较单一,如对博物馆的活化,对某一建筑物的活化,对一种民俗的活化等。随着遗产活化与时代生活的融合,文化遗产融入社区综合开发逐渐被关注。如遗址公园的建设就是将遗址文化的博物馆与周边居民的休闲生活相融合的活化。大连冰山慧谷项目就是在工业遗址上建设的,其利用原生产车间作为工业文化展馆,既有真实的生产场景展示,又有制冷相关的科普介绍展厅,还有参观者的互动体验项目,成为大众怀旧参观及研学的好场所。在文创方面,1930慧谷有礼实体店、冰熊TIME也同步营业,并成为网红打卡地。此外,还有冷热能源研发创业孵化基地项目,目前已经有130多家企业入驻。此外,还利用厂房改建运动场馆和婚礼酒店,以服务周边居民。这种围绕历史文化产业进行的遗产活化,不仅传承了大连城市工业文明,更营造了产业集群效应,成为大连工业遗产活化综合开发的典范。

文旅融合视角下大连文化遗产活化的建议

树立高质量发展文化遗产活化的观念

文化遗产活化要体现遗产的文化属性。文化遗产作为过去的文化和现在的遗产,体现了文化的历史性,文化是遗产的“基因”,是遗产的价值所在。

文化遗产活化要强调生活化传承。“文化基因”的延续必须与时代相融合,如果长期与时代割裂,文化遗产必将逐渐消失[1]。让文化遗产走入现代生活,满足当代人的精神文化需求,是文化遗产传承和传播的基础。发挥遗产在当代的作用或价值,才能更好地发展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活化要防止过度商业化。有人认为文化遗产活化就是将遗产资源转换成旅游资源并商品化的过程。诚然,文化遗产活化一定会形成各种形式的遗产商品,如旅游纪念品、文创产品、展演、节庆等;同时,文化遗产的活化必然由多方利益相关者参与共建,市场化选择也是难免的,但文化遗产活化过程不仅要考虑经济效益,还要考虑教育意义和价值传承,防止由于商业化过浓,而失去文化遗产的本性。有些古镇和民俗村落屡遭消费者诟病,究其原因就是过度商业化。此外,文化遗产活化也要避免为了迎合“活”态而过度活化,应该遵循市场规律,且注重文化遗产与文化价值的自觉融合。

提升文创活化品质,多种活化路径并举,优先数字活化

文化遗产活化的路径多样,具体采用哪种活化路径还是要从文化遗产本体特点出发。

优先发展数字活化。借助数字技术对文化遗产进行虚拟修复、数字化展示、数字化仿真、虚拟现实、数字动画和数字合成影像,已经成为文化遗产活化的时代特点。数字活化可以广泛应用于以古遗址、古建筑、古村落以及古代绘画、文献等为代表的物质文化遗产方面,也可应用于对传统剧目、民俗等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复原及数字化展示等[2]。数字活化使得文化遗产能够跨越时空,更“鲜活”地展示在受众面前,有利于拉近人与文化遗产之间的距离,目前,数字活化已经成为遗产活化的主流路径之一。大连应该重点建设数字博物馆、展馆、纪念馆,通过数字媒体技术创设虚拟化情景甚至多维空间,从而使参观者在虚拟空间内体验身临其境的感觉。通过交互设计能使参观者在虚拟空间中与博物馆藏品进行互动,从而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让参观者对文化遗产的悠久历史有更直观真切的体会。

重视文创活化。借助文化遗产特色IP对遗产资源进行艺术创作再提升,开发富有生活气息的文创产品,让文化遗产的文化符号以艺术产品形式融入大众生活,是文创活化的本质。文创活化不仅促进了遗产活化与文化产业的深度融合,还有益于文化遗产的传播。文创活化既强调“文”又强调“创”,结合文化遗产特色IP进行别具匠心的创意设计是文创活化产品的命脉。在设计上,应多研发兼具实用性和趣味性的,能将文化与生活相融合的产品。同时,也要确保文创产品的质量。

丰富文化遗产内涵,加强受众的参与性和体验感

文化遗产活化不仅仅是对文化遗产表象的物体本身进行活化,更应该注重对其内在文化价值或精神的活化,始终不忘活化的最终目的是对文化遗产“文化基因”的传承。因此在活化产品设计中,挖掘文化遗产本身的文化内涵和遗产背后的故事或精神,丰富活化的内容,能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在活化设计中注重受众的参与性。参观、游览、购买不如亲身参与体验所得到的认识的深刻。受众可以通过与文化遗产及文物的互动,丰富其对文化遗产的解读,进而调动受众的参与热情。如全国最大的大连武术文化博物馆,以中国武术发展史和大连近二百年的武术发展里程,以及与武术相关的藏品展览为主,还有武术展演和武术培训等动态的活化项目。但受众能参与的互动项目很少,如果能让受众在参观时简单地学几招几式,亲身感受武术的魅力,既可以加强对武术的认知,也能有效弘扬强身健体的体育文化精神。

综合联动开发,打造精品活化项目,促进遗产活化与文化产业深度融合

部分文化遗产因为历史变迁导致其失去了原有的承载体,从而拉开了其与人们之间的距离。在新时代下,将文化遗产与当代人的生活相融合才是最好的“活化”方式。将文化遗产活化项目开发与其他相关产业相融合,在挖掘其历史文化价值的同时,还能带动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大连有大量的工业遗址、传统村落、建筑遗产、历史街区,可以利用现有资源进行“遗产活化+社区改造”,通过科学规划设计,不仅可以打造特色文化遗产工业创意产业园或生态社区,还可以开发特色建筑风格的休闲商业、特色村落等精品活化项目;不仅能很好地活化文化遗产,还能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吸引外来游客,推动当地社会经济高速发展。

政府推动引导,鼓励多方参与,市场合理化运作

由于绝大多数文化遗产属于国家所有,政府在文化遗产管理中承担着极其重要的角色。然而政府财力有限,无法承担文化遗产活化所需的全部资金,因此需要政府引导支持,用市场化运作方式,开发多元市场融资渠道,完善文化遗产活化的投、融资机制。同时,政府要强化公共服务职能,为文化遗产活化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规范市场法规,促进文化遗产活化的和谐有序发展。

猜你喜欢

活化遗产文创
无Sn-Pd活化法制备PANI/Cu导电织物
陶溪川文创街区
工业遗存的活化——叁伍壹壹的时光与鲜花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传承
活化非遗文化 承启设计内核
遗产怎么分
《岁寒三友文创海报》
“不落灰”的文创
铧芯文创
千万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