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的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模式研究
2022-12-06李静蓉
李静蓉
(武汉理工大学 法学与人文社会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0)
劳动教育是中国社会主义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小学生的劳动教育以劳技课、综合实践课和做校内清洁卫生为主要形式,实施了几十年,对小学生劳动素养的形成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近年来一些青少年中出现了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劳动教育正被淡化、弱化。”[1]教育实践中轻视甚至忽视劳动教育、只注重应试教育的现象愈演愈烈,导致年轻人没有形成正确的劳动观。自2015年以来,我国一直在努力重振劳动教育,以期纠正这些教育积弊。
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以及《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发布,劳动教育实施有了政策依据。但多数学校很迷茫,不知道在师生时间、精力和教学场地都满负荷运转的情况下如何实施劳动教育。2021年教育部颁布“双减”令,让教育从沉重的应试负担中解放出来,回归全面育人、育全体人的初衷。从应试中匀出来的学校教育时间和精力,是劳动教育实施的前提性条件。最近全国各地小学校在探索如何创新劳动教育实施方式上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比如东莞市塘厦小学设计了《缤纷百草园》项目式劳动教育课程,实施了校内基地劳动教育模式[2],这些个性化的、反映学校强烈办学特色的做法如何变成具有普适性的劳动教育实施模式,目前还鲜见研究成果。本文以教育模式的理论为分析框架,探索小学劳动教育实施的原则、目的、课程与教学设计等等问题。
一、小学劳动教育的目标
新时期对劳动教育的强调有特殊的时代背景、问题指向。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在改变,对教育的要求也在改变,“我们当前也面临着重新构想‘为何学、怎样学、学什么、哪儿学和何时学’的迫切需求”[3]。劳动教育的回归,是这些问题的中国答案之一。小学是启蒙教育阶段,其奠基性意义和价值不言而喻。古言说,“教妇初来,教儿婴孩”,强调教育要尽早开始;孔子也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强调及早培养良好的习惯。因此,尽管小学生身心发展都不成熟,整体上还处于被照顾的阶段,也要接受劳动教育,形成“第二基因”。因为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殊性,他们的劳动能力很弱,劳动教育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目的、内容和方式方法。
小学劳动教育的目标来自党和国家对劳动教育的总体要求。《意见》要求各级学校“培养一代又一代热爱劳动、勤于劳动、善于劳动的高素质劳动者”[1],以应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通过提高国民素质特别是广大劳动者素质,使我国抢占发展先机、赢得主动。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具体来说包括劳动精神、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三个方面。
小学劳动教育要为以后的高素质劳动者打下有益终身的基础,使小学生有初步的劳动意识、基本的劳动能力和基本的劳动价值取向。小学生要有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我服务的意识。小学生要热爱劳动,享受劳动过程中身心舒适的感觉、亲近自然的机会、劳动成果带来的社会价值感,以不劳而获为耻;要诚实劳动,在劳动中不偷懒、不耍滑;要辛勤劳动,在劳动中尽力付出,不怕苦不怕累,逐步培养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引导小学生向劳动模范学习,在普通岗位上建功立业,做出非凡的贡献,“做一个守本分、有追求、讲作风、担使命、有境界、有修为的人”。同时也要教育小学生在劳动中养成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培养坚守执着、精益求精、专业专注、追求极致、一丝不苟、自律自省的劳动态度[4]。
劳动价值取向是对劳动价值的理性判断,要让小学生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要“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立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劳动观”。在此基础上让他们体认“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领会“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内涵与意义[5];明白“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6]。让小学生认识到劳动没有贵贱之分,只有分工的区别,所有劳动都是平等的,尊重普通劳动者的工作。要让这些最基本的劳动价值取向内化到他们的认知系统中,成为其人生发展的基石。
劳动知识和技能,根据《意见》的要求,1-3年级学生要学会一些简单的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和社会劳动知识,包括简单劳动工具的使用、动植物养殖的基本知识,养成自我服务的劳动习惯,初步形成服务他人、社会的意识。4-6年级学生要初步学会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和校内外公益劳动,能正确、安全地使用基本的手工工具进行劳动,掌握种植、养殖、清洁卫生、环境装饰等劳动的基本知识。
二、小学劳动教育的课程设计原则
《纲要》着重强调了中小学劳动教育要打好基础、安全适度、开齐课程、讲究方法、家校合作,上好每周一节劳动教育必修课,同时因地制宜地开展课外劳动和劳动周活动,建立以学校为主导、家庭为基础、社区为依托的协同实施机制等。“劳动教育的常态化实施需要课程系统推进”[7],课程是为实现目标而对劳动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结构的安排,也是劳动教育教学常态化实施的基本框架。小学劳动教育的内容具有跨领域、跨校园、跨时空的特点,反映了新时期劳动教育独特的时代性——跨学科性,课程设计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必修与选修结合
完成统一要求的同时,兼顾个体发展不同水平和个性的需求,积极开设具有学校特色的选修课。《指导纲要》要求各级学校“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中小学劳动教育课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每个学生都要修读。除此之外,劳动周也是必修课。必修课是一门课程最基本的内容载体,也是实现课程目的的主要途径。必修课包含基本理论、活动策划、技能指导、练习实践、总结交流等,强调项目式教学。劳动必修课的开设,要“与通用技术和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等有关内容进行必要统筹”。在《基础教育课程实验方案》中,劳动技术是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一个组成部分,独立成科后,要保持课程系统的时间不变、结构稳定。
在必修课保证全体小学生达成劳动教育基本目标的基础上,《纲要》要求各校“特别注意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劳动新形态而有针对性地实施劳动教育”,因地制宜地开设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地方课程尤其是校本课程的设计与开发,是基于地方、社区和学校的地理环境以及物产特点,以社会、经济发展对劳动者素质的特色需求为导向来确定课程目标,选择或者创新劳动教育内容以达成教学目标的动态过程。
(二)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结合
营造劳动教育的整体氛围,实现浸润式培养。劳动教育需要在学校、家庭和学生生活成长中长期持续实施,需要不同类型、不同场域的教育互相配合。学校实施劳动教育也需要综合推进,既有排入课表中的显性课程,还有以环境形式存在的隐性课程。
显性课程是有明确目标要求的、公开的课程,可以是必修,也可以是选修;可以是理论性课程,也可以是实践性课程。隐性课程是以内隐的、间接的方式呈现的课程,是学生在显性课程以外所获得的教育的经验,不作为获得特定教育学历或资格证书的必备条件。隐性课程主要有观念性隐性课程、物质性隐性课程、制度性隐性课程、心理性隐性课程。隐性课程理论要求学校全方位、全过程育人,办学的方方面面都要有教育性;学生在有隐性课程的环境里浸润,在不知不觉中被影响和转化成教育者希望他们成为的样子。因此,劳动教育必须有隐性课程来承接显性课程力所不逮的空白处,做到全面育人。
劳动教育的隐性课程渗透在学校育人氛围和各科教学的劳动教育环节,包括学校硬件环境的设置、学校服务和管理;其中,教师的以身示范是一个重要内容。比如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一生都在倡导和践行生活教育思想,“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是其教育思想的核心理念[8],也是其重视劳动教育的源泉。他认为劳动教育目的,在于“谋手脑相长”,在于增强自立能力,在于获得事物之真知,以及了解劳动者之甘苦[9]。他不但大力倡导劳动教育,而且常常脱掉长袍、穿上草鞋和学生一起投入劳动。在晓庄师范期间,师生常常看到他开荒种地、担水挑粪,堪称以身示教的典范。身教重于言教,教师默默地躬身亲为所形成的感召力,更能触动学生的内心世界,对学生的教育影响更深入。
(三)学科融合
在小学各科课程中挖掘相关资源来系统、全面实施劳动教育。劳动教育可以是关于劳动的教育、为了劳动的教育和在劳动中的教育,内涵丰富,包容性强。它可以在单独设立的课程中实施,也可在其他相关课程中实施。跨学科实施劳动教育,不仅要求课堂教学中将劳动教育与“四育”融合,更要求课外劳动教育项目和活动承载“四育”的教育目的,被“四育”所渗透。
劳动教育与各学科教育的融合,既要从现有的学科教学内容上着手挖掘,在语文、道德与法治、历史、艺术等学科已有内容中挖掘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劳动精神等方面的内容,也要在数学、科学、地理、通用技术、体育与健康等学科中纳入劳动态度等方面的内容,形成一个全面系统的“学科劳育”课程体系。要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地创造融合教育的项目和内容,通过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中的活动让学生在劳动中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在出力流汗中思考、总结,促进精神成长,体会劳动之道、劳动之能、劳动之乐。
前述《缤纷百草园》项目式劳动教育课程是一个课程群,包含了少年科学院、田园超市、农业银行等7个科目,正逐步升级为一体化劳动教育课程体系。课程设计注重以劳赋能、以劳树德、以劳启智、以劳育美,将学科教育融合进劳动的全过程:从规划土地、种植作物到市场买卖,每个环节都纳入了语文、数学、音乐、美术、综合、信息学科的内容,劳动课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形成了劳动教育的全科结构。
三、小学劳动教育的教学模式
教学是劳动教育区别于劳动实践的一个关键性环节,也是劳动教育能否落实的关键要素之一。小学生身体尚未成熟,劳动能力尚弱;心智处于认知发展初期,以感性形象思维为主,不能理解过于抽象、理性的内容。《纲要》关于教学部分的规定需要创造性地应用于小学课堂教学,小学劳动教育的教学模式以启发式、项目式、问题式教学为主,慎用讲授式教学模式。
(一)教学原则
小学劳动教学除了要遵循我国基本的教学原则如教育性、科学性外,还要坚持教学的思想性、安全性、生成性和综合性。
劳动教育的思想性要求教学突出劳动教育的四大社会主义功能——政治宣示、政治接班人培育、社会生产动员、意识形态建构,它们与无产阶级政党追求“劳动解放”的奋斗目标息息相关,与社会主义教育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的价值立场息息相关[10]。它从意识形态、上层建筑的角度标识出了社会主义劳动教育不同于资本主义的根本特征。仅仅把劳动教育视为一种教育理念、教育政策或教育实践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意识形态的高度去理解和把握劳动教育的重大意义。要从劳动教育为什么是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在哪些方面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的角度去理解劳动教育。
安全性原则要求劳动教育教学以学生的人身安全为前提,兼顾环境安全和财产安全,也要求安全劳动的法规、知识和技能成为劳动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
生成性原则要求劳动课的教学内容既有规定的成分,也有对在教学现场中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而引出的教学需要的回应和处理,它们是学生当时的认知困境、情感需要、动作难题,亟待教学予以引导和支持,以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
综合性原则要求劳动课教学要涉猎广泛,跨学科,融合多学科。劳动教育“具有树德、增智、健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11],其实现有赖于教学内容到形式打破学科壁垒,基于问题用多学科视角来教学,在劳动项目中设计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相关环节。
(二)教学内容
劳动教育的课堂上要讲劳动价值观、劳动精神、劳动知识与技能。目前还没有统编教材,即使有教材,课堂教学依然需要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设计要依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学情来进行,要区分城乡学生、不同经济和社会背景学生面临的不同问题而设计教学内容,以解决学生生活中真实出现的问题。一是价值观问题。比如,城市里很多小学生家中有保姆,是否接受保姆的照顾与服务?如何对待保姆?有些家境贫寒的小学生已经参与家务劳动甚至是生产劳动了,在劳动已经成为其负面体验的情况下,如何让他们体会到劳动的美好?二是劳动过程中的观念问题。比如,好好学习长大挣钱轻松体面的社会心理会消解小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如何让他们正确认识?如何让他们接受并内化诚实劳动的观念?如何在劳动中为了精益求精而坚持下去?围绕类似的问题设计教学,让诚实劳动、科学劳动的精神水到渠成地在课堂上呈现。三是劳动技能和方法问题。比如小学生自己整理、保管书本文具等等独立生活能力欠缺,如何在课堂上高效地训练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小学生常见的劳动有4种:“自我服务劳动、手工劳动、社会公益劳动、生产劳动”[12],每一种劳动在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表现会有区别,应该在调查研究学情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学段的学生拟定教学内容体系,保证内容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阶梯式递进。
(三)教学形式与过程
《纲要》要求,小学劳动教育可以从“讲解说明、淬炼操作、项目实践、反思交流、榜样激励”中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其中,“讲解说明、反思交流、榜样激励”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淬炼操作、项目实践、反思交流”是实践环节。劳动实践可用项目的形式展开,也可用值日的形式展开;项目实践可以在校内进行,也可以在校外劳动基地进行。小学劳动教育最能体现学校文化、师生创造性和个性的部分就是项目式实践,它需要学校结合地域特色、学校环境和已有课程基础来创设项目。项目要有系统性,随着学生年龄变化而改变内容。项目式实践教学不是让学生自由散漫地活动,教师必须全程参与,观察、指导、备询和劳动保护是他们最基本的现场功能,同时还要参与学生的劳动。项目实践的设计要注意以学生为中心,多学科融合,对学生进行跨学科的训练。项目式实践的进程包括讲解说明项目目的、制定计划与分配任务、实践并记录、任务结束后总结与反思、评价。
理论与实践融合的特征要求劳动教育的教学形式是讲-练-评-思结合,以问题式教学模式来组织教学进程。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精讲是中国教学文化的精髓所在。小学劳动课堂教学的精讲不仅在理论环节存在,也是项目式实践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精讲不是系统性地讲劳动概念、伦理、知识等理论,而是以问题为核心组织教学内容,采用问题教学法。把教材的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出来,问题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关,既能引起他们的兴趣,又对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有意义。问题的设计要以最近发展区理论为依据,在现有水平和问题之间有合理的区间,问题情境具有真实性,解决问题的工具和途径有现成的认知支架做基础。这样的问题在课堂上呈现后才能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支架去探索解决问题,以此掌握知识、体验劳动情感、树立劳动价值观;也才可能引导学生在探索中交流、合作、创造,培养他们的劳动技能。
练习要与精讲结合,要有伴随式的指导和劳动保护。练习的过程中学生会有错误、生成性问题以及讨论、合作和冲突,教师的指导既要结合教学目的,也要兼顾学生的认知、情感和动作发展的现实。练习重在过程训练,不是结果导向:既要让学生在练习中出力流汗,也不能让学生觉得劳动是苦役、充满着强制;既要让学生在练习中感受到劳动的艰辛,也要让他们体会到劳动中身心的愉悦。
劳动教育的评价是对教育目的实现与否的判断,劳动过程和结果都是评价对象,评价主体应该是学生、小组和教师的共同体,评价方式应该是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在项目式实践中,评价要尽可能采用信息技术伴随式收集数据,使评价更加精确和有指导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