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地区梅花鹿成年公鹿饲养管理要点
2022-12-06李博平邓福金
李博平,邓福金*,刘 强
(1.辽宁省农业发展服务中心,辽宁 沈阳 110032;2.辽宁省辽阳市宏伟区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事务服务中心,辽宁 辽阳)
梅花鹿是我国主要的茸鹿资源,其鹿茸是名贵的中药材和保健品。东北是我国梅花鹿养殖的主产区,多年来,在市场强有力的牵动下,养鹿业取得了长足发展,生产条件明显改善,规模化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在梅花鹿饲养管理方面同传统家畜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目前,我国梅花鹿养殖还处于比较低的水平,导致生产效率不高。养殖梅花鹿主要是为了获取鹿茸,公鹿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茸鹿的产量和质量,影响到鹿场的经济效益。为便于生产管理,提高茸鹿的生产能力,根据公鹿的生产情况,将一年的生产期划分为生茸前期、生茸期、配种期和恢复期(越冬期)四个时期[1]。本文旨在探讨北方地区鹿场梅花鹿成年公鹿的饲养管理模式,供业内养殖者参考借鉴。
1 生茸前期的饲养管理
1.1 生茸前期的生理特点
生茸前期一般为1月下旬至3月中旬。公鹿经过一个漫长的冬季,体能消耗较大,随着气温的逐渐回升,公鹿的生理代谢机能增强,食欲旺盛。因此,从此时期开始需要逐渐增加营养,促进提前脱盘,为生茸做准备[2]。
1.2 生茸前期饲养要点
1.2.1 增加营养供给,合理搭配日粮 在我国北方,生茸前期粗饲料资源相对缺乏、品质较低,一般鹿场多饲喂干玉米秸、干树叶、青(黄)贮等饲料,因此需要增加精饲料数量,以补偿越冬期体质消耗。一般梅花鹿在2月上旬精饲料量逐渐适当增加,促进公鹿增膘复壮,待到脱盘时,基本上接近生茸期的日粮量。生茸前期粗饲料中玉米秸、树叶、青(黄)贮要合理搭配,青贮喂量不能超过日饲喂量的30 %。精饲料主要以玉米、豆饼(豆粕)、大豆、麦麸等为主要原料,饲喂时需要碾碎和煮熟,泡软以提高消化率。生茸前期精料配方:玉米50 %、豆粕30 %、大豆5 %、麦麸12 %、食盐1 %、骨粉2 %[3]。
1.2.2 饲喂 生茸前期公鹿饲喂2~3次/d,实行均衡定时饲喂,先喂精料,后喂粗料。在粗饲料自由采食的情况下,精料非种用公鹿每日每只1.3 kg(0.8~1.8 kg),种公鹿每日每只1.75 kg(1.5~2 kg)。根据鹿只采食情况看槽饲喂,粗饲料每次饲喂量以投喂以后,在下次投喂前1 h左右饲槽中没有多余的可采食剩料为准。饮水要清洁和充足,并饮4 ℃ 以上的温水。有条件的鹿场推荐采用TMR(全混合日粮)日粮饲喂技术[4],利于粗精饲料混合均衡,减少浪费。
1.3 生茸前期管理要点
1.3.1 清除安全隐患,作好生茸准备 生茸前期要及时修整圈舍,平整圈舍地面。清除圈舍内的墙壁、门、柱脚等处的铁钉、铁线、木桩等异物,防止划伤鹿茸,减少经济损失,为生茸期作好充分准备。
1.3.2 搞好环境卫生,做到定期消毒 每天早晨清扫圈舍、运动场和过道,料槽每次投料前清扫干净。鹿场出入口应设消毒池,消毒池内可投放2 %~3 % 的火碱溶液或生石灰,每周更换一次。鹿舍可用聚维酮碘、过氧乙酸、戊二醛、百毒杀以及含氯消毒剂消毒,每周消毒一次,消毒药交替使用。
2 生茸期的饲养管理
2.1 生茸期的生理特点
生茸期一般为3月下旬至8月上旬,是公鹿生产时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3月下旬气温回升,日照增长,公鹿食欲增强,代谢旺盛,鹿茸生长迅速,因此,饲养上要注意满足生茸的营养需要,管理上要注意对鹿茸的保护和收割。
2.2 生茸期饲养要点
2.2.1 保证营养供给,合理配合日粮 3月下旬公鹿开始脱盘,公鹿脱盘后鹿茸新的组织开始生长,需要大量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5]。为满足公鹿生茸的营养需要,不仅要供给大量精饲料和青饲料,而且还要提高日粮的品质和适口性。因此,生茸期应增加蛋白质饲料投放数量[6],有条件的鹿场可饲喂优质苜蓿,增加精饲料中大豆和豆饼(粕)的比例。生茸期为提高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量,满足生茸需要,可以适当饲喂“增茸剂”等生长素之类的添加剂,对鹿茸的增产有较好效果[7],也可以在饲槽中放入盐砖供鹿舔食补充微量元素,但禁止饲喂或注射违禁药物或激素,必须投放治疗药物时应在锯茸前规定的时间内停药,避免造成鹿茸中药物残留。生茸期应合理搭配日粮,保证日粮全价。生茸期除提供玉米秸秆、优质青贮和青绿枝叶外,还应适当补以谷物、豆类等精料和矿物质饲料,但精料中豆类籽实喂量不要过大,而且应熟制以后再喂。日粮中精料搭配比例,禾谷类籽实占30 %~40 %、豆饼及豆类籽实占40 %~50 %、糠麸类占10 %~15 %、矿物质占1 %~2 %[8]。生茸期精料配方:玉米40 %、豆粕37 %、大豆10 %、麦麸10 %、食盐1 %、骨粉2 %。
2.2.2 饲喂 生茸期公鹿饲喂3~4次/d,实行均衡定时饲喂。在粗饲料自由采食的情况下,精料非种用公鹿每日每只喂量1.9 kg(1.5~2.25 kg),种公鹿每日每只喂量2.4 kg(2.25~2.5 kg)。随着鹿茸生长应逐渐增加精饲料量,一般生茸期初期(脱盘占全圈的1/3)每5 d增加70~80 g,到5~6月生茸旺期每5~7 d增加100 g。生茸期为保证公鹿生茸的营养需要,精料也可以自由采食。锯茸开始后,锯完茸的鹿只数量达到1/3以上时逐渐减料,非种用公鹿应减少精料50 %~60 %。锯茸结束后正处于发情前期,膘情好的时候,非种用公鹿可以停喂精料,但粗饲料要求优质,保证供应。精饲料增加要逐渐进行,严防顶料。粗饲料的喂量要看鹿上顿采食情况定下顿喂量,严防堆料,造成鹿拒食、厌食。生茸期正值炎热的夏季,除保证公鹿营养需要外,还要供给充足、清洁的饮水。
2.3 生茸期管理要点
2.3.1 创造良好环境,做好鹿茸保护 生茸期要保持环境的安静,谢绝参观。饲养人员进圈时也要先给予信号,不要做出突然的动作,以防止惊群而损伤鹿茸。尽可能减少对生茸期公鹿的干扰,给公鹿生茸创造一个良好的食息环境。夏季要在运动场内设置遮阳棚,遇有高温炎热天气,可在运动场地面洒水,改善舍内湿度及通风条件。生茸期饲养员应密切注视鹿的脱盘和生茸情况,发现花盘压茸迟迟不肯脱落应及时将其掰掉,对有咬茸的恶癖公鹿应及时拨出单圈饲养,或临时拨入育成鹿群中单独管理。
2.3.2 做好市场调查,适时收取鹿茸 生茸期饲养员应细心观察鹿群,及时记录公鹿角盘脱落的时间及鹿茸生长发育情况,根据鹿茸生长发育特点及市场需求,合理收取二杠茸或三叉茸。适时取茸是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关键,鹿场管理中应重视这一环节[9-10]。同时,结合锯茸做好公鹿免疫,公鹿锯茸后接种口蹄疫疫苗。
3 配种期的饲养管理
3.1 配种期的生理特点
配种期一般为8月中旬至11月中旬。配种期公鹿性欲旺盛,食欲急剧下降,殴斗现象严重,体能消耗较大,身体变得瘦弱。因此,应加强此期的饲养管理,为安全过冬作好准备。
3.2 配种期饲养要点
3.2.1 科学供给营养,保证配种需要 配种期为保证公鹿的种用体况和配种能力,粗、精饲料应合理搭配,以保证种公鹿的食欲及营养需求。在配合日粮时,要着重提高日粮中蛋白质的含量和饲料的适口性。配种期应选用适口性强、含糖和维生素较高的青绿多汁饲料,如青刈的全株玉米、鲜嫩的树叶、瓜类、甜菜、胡萝卜等,以增加鹿的采食量。配种期公鹿以粗饲料为主[11],并应给种公鹿补饲苜蓿、胡萝卜等一些优质饲料[12]。配种期除头锯、二锯鹿以外,非种用成年公鹿应根据膘情适当少喂或停喂精饲料,控制膘情,增减饲料应逐渐进行,以免影响采食及消化吸收。配种期精料配方:非种用公鹿玉米65 %、豆粕20 %、麦麸12 %、食盐1 %、骨粉2 %;种用公鹿玉米57 %、豆粕30 %、麦麸10 %、食盐1 %、骨粉2 %。
3.2.2 饲喂 配种期非种用公鹿喂饲2次/d,种公鹿饲喂3次/d,实行均衡定时饲喂。在粗饲料自由采食的情况下,种公鹿每日每只精料喂量1.0 kg(0.8~1.2 kg),非种用公鹿每日每只精料喂量0.6 kg(0.5~0.75 kg)。并保证自由饮水,寒冷季节应饮用温水。
3.3 配种期管理要点
3.3.1 合理分群饲养,加强公鹿看管 配种期公鹿应分群饲养,将公鹿按种用、非种用、年龄、病弱等情况单独组群,便于合理掌握日粮标准,对种用鹿、老弱鹿应给予优饲。配种期应注意保持公鹿群的相对稳定性,种公鹿单独组群或小圈饲养,调换出的种公鹿不可以放入非种用公鹿群,以减少争斗与爬跨。配种期种公鹿要专人看管,做到舍不离人,严防公鹿间顶斗、爬跨及鸡奸等伤鹿事故,要及时把已穿肛或被顶伤的鹿隔开单独饲养或治疗,以防再次受到伤害[13]。观察公鹿的种用性能,一经发现不胜任的种公鹿应马上调换,发现有退位的王子鹿应及时拨出,单独饲养。
3.3.2 科学挑选种鹿,适时开展繁育。种公鹿的选择极其重要。种公鹿应具有种用价值,个体符合品种标准,3~6锯龄,综合等级评定二级以上,血缘清楚,身体健康,无规定疫病[14-15],综合等级评定为超特级者方可用于采精种公鹿[16]。9月中旬种公鹿进入发情期,科学组织冷冻精液生产,种公鹿冻精生产应按照梅花鹿冷冻精液和梅花鹿精液采集及冷冻技术规程操作[17-18]。9月10~15日将参加交配的种公鹿拨入母鹿舍内,60~70 d后再将公鹿拨出,每只种公鹿以交配母鹿15~20只为宜,并详细作好冻精生产记录和配种记录。
4 恢复期的饲养管理
4.1 恢复期的生理特点
恢复期一般为11月下旬至翌年1月中旬。恢复期公鹿性欲逐渐减退,消化机能逐渐提高,食欲逐渐增强。因此,恢复期应增加采食量,保障鹿的体质逐渐恢复,并为生茸贮备营养物质。
4.2 恢复期饲养要点
4.2.1 逐渐恢复营养,确保安全越冬 11下旬以后天气寒冷,鹿体热量消耗较多,需要补充能量饲料。在满足能量饲料供给的同时,逐渐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类饲料,促进鹿体尽快增膘复壮。由于恢复期处于寒冬,鹿体能消耗较大,鹿场应适当提高精料的补加量。冬至开始增加夜料,一是可以增加鹿的运动;二是增加鹿的体能恢复,尽早恢复膘情,保证按时脱盘[19]。冬季缺少青绿粗饲料,可用树叶、秸秆、青贮、苜蓿等饲喂。由于恢复期营养跟不上,常常造成春季鹿只死亡。恢复期精料配方:玉米67 %、豆粕20 %、麦麸10 %、食盐1 %、骨粉2 %。
4.2.2 饲喂 在粗饲料自由采食的情况下,精饲料非种用公鹿每日每只喂量0.78 kg(0.75~0.80 kg),种公鹿每日每只喂量1.2 kg,同时保证充足的饮水,并应饮用温水。对体质较差的老、弱鹿,应适当增加精料供给,促进膘情恢复。
4.3 恢复期管理要点
4.3.1 调整鹿群,适当淘汰 冬季是考验鹿体况的季节,鹿场应根据实际情况,将生产性能低下、老、弱、病、残及恶癖的鹿只适当淘汰,淘汰率10 %~15 % 为宜。对产茸好但老弱的鹿应单独组群,加强营养饲喂,保证安全越冬。
4.3.2 做好防寒保温,保持圈舍清洁 冬季多冰雪,潮湿寒冷,应及时清扫圈舍,保持圈舍清洁干燥,并防止鹿滑倒摔伤,造成不必要的伤亡。有条件鹿场应在圈舍铺上干燥垫草,保持温暖舒适的环境,也可考虑利用阳光棚,增加保暖设施,延长其利用年限。
5 小结
梅花鹿养殖作为一项高效益型产业,公鹿的生产性能与经济效益有着密切联系。梅花鹿饲养管理工作是比较复杂和细致的工作,公鹿各时期的饲养管理影响着鹿茸的产量与质量,科学饲养管理是保障梅花鹿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