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亮点”解决问题
2022-12-05万维钢
万维钢
一
我们解决问题通常的思路,是先发现问题,再分析问题发生的原因,找到它背后的病根是什么,然后从根本上解决。这个方法有时不见得好使。
比如说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疗法。你觉得你有心理问题,可能做事比较腼腆不大方,你就去找心理医生。心理医生会反复地帮你回忆过去——你有过精神创伤吗?你童年受过虐待吗?你的原生家庭是什么样的?治疗多次,中间痛哭了好几回,最后你们终于找到病根——都是你妈妈的错。
然后你又能怎么样呢?难道你能把童年重过一遍吗?找到病根不等于就能改变病根,更不等于能改变你的症状。更何况像这样追溯,可能所有的问题都指向同样的原因,比如有人开玩笑说,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自己没钱又长得丑。
像这样的病根,用英文说叫作TBU——truebutuseless(正确而无用)。
我接下来要说的方法正好相反,不找病根,找“亮点”。
有一派心理治疗方法,叫作“焦点解决短期治疗”(简称“焦点疗法”),跟精神分析学派正好相反。比如你打高尔夫球,有个动作总做不好,教练并不会问你是不是内心深处害怕赢球,是不是小时候被父亲吓唬过。教练只关注技术动作——你球杆握得太紧了。就这么简单!
“焦点疗法”完全不在乎你的过去。它不追究你为什么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它问你好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它找你的亮点。
比如,有一对婚姻亮红灯的夫妇来做咨询。焦点疗法派的心理医生会问,假设今天半夜有个奇迹发生了,你们一觉醒来发现什么问题都没有了,有什么现象能让你们相信奇迹的确发生了呢?在医生的不断启发之下,这对夫妻说,如果他们能够互相倾听对方说的话,那就是奇迹。
随即,医生问出了关键问题,你们不可能一天到晚都在吵架吧?至少偶尔也会有相处融洽的时候,就像那个奇迹时刻一样吧,那你们当时是怎么做的?
这就是医生找到的亮点。找到亮点之后,还要推广亮点。
有个真实的例子。一个叫博比的学生,家庭很不幸,没有父母管教,一身毛病。他在学校里总惹麻烦,破坏课堂纪律还干扰老师讲课,动不动就被送到校长室罚站。你能理解博比为什么会变成这样,但是理解有用吗?
这个学校的心理医生,就对博比采取了焦点疗法。医生耐心地让博比想:有没有不惹事、表现好的时候?学校就没有一个你喜欢的老师吗?
博比说他比较喜欢史密斯老师,在史密斯老师的课上他很少捣乱。医生接着问,你为什么喜欢史密斯老师呢?他对你有什么不同吗?
最后,心理医生帮博比总结了史密斯老师的三点不同之处。第一,每次博比走进教室时,史密斯老师都会和他打招呼,而别的老师不但不理他,还故意回避他。第二,史密斯老师会安排一些博比会的问题让他在课堂上回答。第三,让所有学生一起做题时,史密斯老师会专门走到博比的身边,看看他是否听懂了老师的要求。
心理医生立即把史密斯老师的做法,介绍给其他老师。大家都這么做之后,博比的表现果然变好了。
哪怕是公认的问题学生,身上也有亮点。找到亮点,推广亮点,就有可能解决问题。
二
找亮点这个方法,可以被用在其他方面。
1990年,有个国际慈善组织的专家叫杰里·斯特宁,奉命帮助解决越南农村儿童的营养不良问题。那时的越南非常落后,连干净的饮用水都无法保障,农村妇女们根本没有营养知识,其实问题归根结底就是一个字:穷。
但斯特宁没有纠结于越南怎么这么穷,他的做法是找亮点。经过细致调查,斯特宁发现,有些孩子家庭状况跟别人一样贫困,但是并没有营养不良的问题。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健康孩子的妈妈喂养小孩的方法有三点不同。第一,其他孩子都是每天和大人一起吃两顿饭,而这些孩子吃四顿饭。吃的总量是一样的,但是分成四次吃。第二,这些妈妈会很主动地喂孩子吃饭,而其他家庭都是随便孩子吃不吃。第三,这些妈妈会把一些小虾、小螃蟹,特别是红薯叶子捣碎了,拌在米饭里给孩子吃。这些东西在越南很常见,但是其他家长普遍认为红薯叶子是一种低等食物,不给孩子吃。
吃饭很重要,小孩的胃容量有限,一次吃太多不好消化,小虾、小蟹和红薯叶子能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这三个做法很有道理,并且是可复制的。
斯特宁立即推广。结果项目大获成功,越南儿童的营养不良现象被显著改善了。
找亮点,是一个既反直觉又符合自然的方法。
反直觉是因为我们的头脑总是倾向于关注问题,而不是关注亮点。别人做错一件事你很敏感,别人做对了的事你不会注意。
那为什么说找亮点的做法符合自然呢?自然选择的规律恰恰是亮点能生存、繁衍和复制。灭绝了的物种可以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灭绝,成功的物种才是最值得我们学习的。识别那些最好的东西,把它们推广开来,这符合天道。
(摘自《佛畏系统》,新星出版社,本刊有删节,小黑孩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