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我控制反馈在排球垫球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2-12-05

山东体育科技 2022年5期
关键词:被试控制组准确性

(福建师范大学 体育科学学院,福建 福州 350117)

1 前言

体育对于学生的个性发展有着多种教育功能,提供了享受乐趣,学习新技能,与他人互动等机会。其中,掌握一项运动技能是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一环。在运动技能习得中,追加反馈被认为是除练习量之外,对技能学习影响最大的一个关键变量[1]。追加反馈是指动作执行后所获得的信息是凭借外力和外物对于动作结果所外加的信息[2],分为结果反馈和绩效反馈两种形式。目前,国内外关于追加反馈的研究多集中在频率、时机及适宜值等方面。有学者研究发现,与传统观点相反,并不是所有运动技能的学习都需要高频率的反馈,降低反馈频率可以促进某些运动技能的学习[3]。在反馈时机方面也有类似的情况,早期人们一般认为及时反馈有利于技能的学习。但近来研究者发现,在某些情况下即刻反馈并不利于技能的获得,而延迟反馈有助于技能的学习[4]。此外,还有学者专门研究了追加反馈的适宜值,研究指出反馈频率和时机的适宜值不是固定不变的,会受到任务因素(性质、复杂程度)和个体因素(年龄、技能熟练度)等影响[5]。尽管研究显示追加反馈有助于技能习得,但“G假说”认为提供过于频繁的追加反馈会使学习者对其产生依赖,忽略内部反馈的重要作用,不利于形成自身察觉和修正错误的能力,阻碍技能的长期发展[6]。

近年来,研究者关注到在运动技能学习领域,给予学习者一定的控制权,让他们自主决定何时接受反馈比被动接受更有意义,即自我控制反馈[7]。这种方式更有利于技能学习似乎是由于个体更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有策略地调控自己的学习进程。例如,Janelle等人的实验提供了最初的证据,实验结果显示,自我控制组被试比配对组及无反馈组被试表现出更好的运动绩效[8],此后的许多研究也都证实了这一观点。

虽然国外学者对自我控制反馈的研究已有较大进展,但自我控制反馈在我国的研究尚处于初步阶段。且绝大多数科研成果是基于实验室条件,与现实体育教学情境中的运动技能相联系的很少。因此,本研究探讨了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时自我控制反馈的实践应用状况,进一步揭示自我控制反馈对运动学习有益的原因,加强自我控制反馈的生态性研究,扩大其实践和指导意义。基于相关文献,预期假设为:与被动接受反馈相比,自我控制反馈更有利于运动技能习得。

2 研究方法

2.1 被试

随机选取了30名非体育专业的在校女大学生,年龄为19~22岁(M=21.35,SD=1.12)。所有被试此前均无排球学习经历且从未参加过类似的实验任务。

2.2 设备与任务

实验任务是学习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技术。在球网前放置一个直径1.5米、高1.3米的圆形球框,实验者在距中线3米处隔网将球正面抛向被试,被试在距中线5米处将球垫到球框中。如果球从框上沿进入框内得3分,球击框上沿后进入框内得2分,球击框上沿未进入框内得1分,球未击框上沿和/或未进框不得分。

2.3 实验程序

为验证自我控制反馈与被动接受反馈之间的差异,将30名被试随机分成2组(每组各15人):自我控制组和配对组。根据Richard和Magill所著《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及Bandura的社会认知理论,将实验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基础水平测试;第二阶段是技能习得;第三阶段是学习效果测试,包括24 h保持测试和24 h迁移测试。在实验前的准备阶段,先向被试讲解示范排球正面垫球技术的动作方法和要领,使其熟练后,进行10次无反馈练习的基础水平测试,并告知被试在参与本实验期间不得进行其他类似练习。正式实验共进行2天。第1天,所有被试进行了6组,每组10次,共60次练习。自我控制组参与者被告知可根据自身需要随时请求反馈,自由选择反馈频率和时机,同时记录下每位被试每组要求反馈的次数。配对组参与者被告知不能请求反馈,只能被动接受反馈,其反馈次序与自我控制组相同。为了探究自我控制组被试的相关学习策略,在练习结束时所有被试都完成了一份关于反馈时机的问卷[3]。第2天,进行了10次练习的保持测试和10次练习的迁移测试。保持测试时任务不变,迁移测试时被试距中线的距离变为6米,任务其他方面不变,测试阶段均无反馈。

2.4 数据分析

本研究的自变量是两种不同的反馈方式(自我控制/被动接受),因变量是运动绩效,即动作的规范性和击球的准确性。击球的准确性得分为10次练习的平均分。动作的规范性用技评分来表示,采用百分制,依据黄汉升教授所著《球类运动—排球》中的技术要点,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评判:(1)准备姿势;(2)垫球手型;(3)击球点;(4)球触手臂部位和击球部位;(5)垫球动作;(6)击球后动作[9]。两位教师通过现场观察对被试的动作表现进行打分,技评分取两位教师的平均分,其中两位评委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21,具有较高一致性。利用SPSS26.0软件对习得阶段两组被试的运动绩效进行2(自我控制组/配对组)×6(练习组块)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对测试阶段的运动绩效分别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

3 结果

3.1 被试的基础水平测试

实验前对两组被试进行基础水平测试,经测试发现,两组被试之间的准确性得分差异不显著F(1,28)=0.437,P>0.05;技评得分差异也不显著F(1,28)=0.664,P>0.05。以上说明两组被试的排球基础水平相当。

3.2 习得阶段

3.2.1 自我控制组的反馈次数

在习得阶段,自我控制组的被试平均请求了30.35%的反馈。从图1中可以看出,随着练习的进行,技术动作逐渐熟练,请求反馈的次数越来越少。

图1 自我控制组反馈次数趋势图

3.2.2 习得阶段的准确性得分和技评得分

如图2所示,对两组被试在习得阶段的准确性得分进行2(自我控制组/配对组)×6(练习组块)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练习主效应显著,F(5,28)=8.12,P<0.05。表明经过练习,两组被试垫球的准确性均有显著提高。组别主效应不显著,F(1,28)=2.96,P>0.05。练习与组别的交互作用不显著,F(5,28)=1.73,P>0.05。表明两组被试在习得阶段的准确性差异不大。

图2 两组被试习得阶段及测试阶段准确性得分

如图3所示,对两组被试在习得阶段的技评得分进行2(自我控制组/配对组)×6(练习组块)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练习主效应显著,F(5,28)=11.52,P<0,05。表明两组被试随着练习量的增加,动作表现得到明显改善。组别主效应不显著,F(1,28)=2.64,P>0.05。练习与组别的交互作用不显著,F(5,28)=1.21,P>0.05。表明两组被试在练习阶段的操作绩效相当。

图3 两组被试习得阶段及测试阶段技评得分

3.3 测试阶段

3.3.1 24 h保持测试的准确性得分和技评得分

24小时后,对两组被试在保持测试中的运动绩效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显示(图2,图3),在准确性得分上,自我控制组成绩(1.31±0.21)显著高于配对组成绩(0.94±0.18),t(28)=2.85,P<0.05。在技评得分上,自我控制组成绩(74.51±2.36)显著高于配对组成绩(61.13±1.87),t(28)=2.79,P<0.05。在保持测试中自我控制组的绩效均好于配对组,说明了自主控制反馈更利于技能习得。

3.3.2 24 h迁移测试的准确性得分和技评得分

24小时后,对两组被试在迁移测试中的运动绩效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显示(图2,图3),在准确性得分上,自我控制组成绩(1.49±0.32)显著高于配对组成绩(1.12±0.20),t(28)=2.82,P<0.05。在技评得分上,自我控制组成绩(76.03±1.65)显著高于配对组成绩(65.67±1.88),t(28)=2.93,P<0.05。与保持测试的结果相同,在迁移测试中自我控制组的绩效也均好于配对组,即自主控制反馈对技能的学习有更大的促进作用。

3.3.3 问卷结果

对于自我控制组,有53%的被试认为自己是在良好操作后要求的反馈。相比之下,只有13%的被试是在表现不好的情况下请求了反馈。有4名被试(27%)表示在好的和不好的操作后均请求了反馈,而有1名被试(7%)选择了其他情况。在配对组中,当被问及是否是在需要的时候收到了反馈,有11名被试(73%)回答了“否”,只有少数4人回答了“是”。在11名回答否的被试中,有7名希望在好的操作后得到反馈,有2名希望在不好的操作后收到反馈,还有2人则希望在好的和不好的表现后均能得到反馈。总体来说,无论自我控制组被试,还是配对组被试均倾向于在良好操作后寻求反馈。

4 讨论

4.1 自我控制反馈的频率

在习得阶段,自我控制组被试可以随时请求反馈,且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多,请求反馈的次数逐渐减少。这反映出被试在技术动作逐步熟练时,采用了“渐退反馈”策略。这一发现与Janelle(1995)的实验研究结果相似。在技能习得阶段的初期,由于被试此前无任何的排球学习经验,在面对新的、较复杂的任务时,难以利用内部反馈来获取充足的信息,所以学习者往往会通过高频率的反馈来帮助对相关问题的理解,从而改进技术动作。但随着动作的不断娴熟,自身察觉和修正错误的能力有所提高,达到了目标要求或满意的学习效果后,学习者就会逐渐的减少反馈频率,这种策略能有效地避免学习者对反馈或指导的依赖[10]。

4.2 自我控制反馈的暂时效应

在习得阶段中,两组被试的运动绩效并没有表现出显著性差异,而24小时后的测试阶段中,在准确性得分和技评得分上均出现了显著性差异。这一发现与大量的研究结果相类似[3,11],即自我控制反馈的效果主要体现在保持测试和/或迁移测试中,而在习得阶段则与配对组无显著差异。《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一书中也曾指出,被试在习得阶段的技能掌握情况只是暂时的,并不能反映出真实情况,应当隔一段时间后,在无任何反馈的情况下才能准确地测试出被试的技能掌握程度[7]。这种现象可能是由于自我控制涉及对个体表现和反馈决策过程的持续评估,使得练习变得更加“困难”,因此出现暂时压抑表现。

4.3 自我控制反馈的时机

关于请求反馈的时机,自我控制组被试主要在感觉良好的操作后要求反馈的事实也与之前的研究发现一致[3]。自我控制组的被试倾向于在较为成功的操作后请求反馈,其中可能的原因有,在好的表现后提供积极反馈,能够强化正确动作,错误动作就可能会被忽略,增加了被试的成功体验感,激发了更高水平的动机,进而增强了学习者对下一次成功的期待,从而诱发了内隐学习,激励学习者更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12]。这也可能是自我控制反馈的优势所在,因为重复成功的动作要比改变动作来纠正之前的错误容易的多,这会促使他们更努力地做出正确的表现。

虽然配对组被试在良好的操作之后也可能会收到反馈,但他们很可能没有收到所需的反馈,不能像自我控制组那样利用反馈来确认动作的正确性,因为他们的反馈计划是由自我控制组的被试所决定的,这可能会降低他们学习这项任务的动机。因此,尽管两组被试得到的反馈次数是相同的,但让学习者有权力决定何时接收反馈比被动接受表现出明显的更有利的学习效果。

4.4 自我控制反馈更有利于运动技能学习的可能原因

4.4.1 使学生在学习中更具自主性

在练习中,给予学习者一定的自主权,让他们自由选择反馈,会认为自己在学习过程中更具自主性[13],满足了自主性和能力的基本心理需求,从而提高了学习者的感知能力和自我效能感。事实上,给个体提供一个自主的环境已经被证明与更有创造性的学习有关[14],而且还会导致更低的压力和更高的幸福感[15],以及产生更大的精力和活力[16]。这对于提供了机会体验自由选择环境中的学习者来说,可以期待更多的自信和更高的运动表现。

4.4.2 更符合学习者真实的需要

自我控制反馈更符合学习者的需要。虽然自我控制组被试可以随时请求反馈,但他们并不是随意地要求反馈。当学习者对自己的表现感到不确定或觉得自己表现不佳时,他们会通过反馈来找出错误之处,使自己重新“走上正轨”。但多数自我控制组被试会在好的操作后寻求反馈,以确认自己“走在了正轨上”。在这样的学习情境中确认成功会起到增强自我效能感和动机的作用。事实上,在任何一种情况下,反馈都是有用的。但自我控制的学习者能在真正需要的时候得到反馈,而被动接受者则没有这一优势。

4.4.3 更大程度探索不同运动策略

有人提出自我控制反馈更有助于运动学习,可能是因为它在更大程度上鼓励学习者探索不同的运动策略[17],并根据自己的需要来管理运动策略。例如,学习者可以在一次实验中使用辅助设备尝试某一策略,然后在下一次实验中不使用辅助设备。这种策略在无反馈条件下的技能迁移中尤为重要。而大多数配对组被试说他们没有在正确的时间收到反馈,说明这种预定的、随机的反馈会挫败他们探索以不同的方式来更有效地执行任务的尝试。

4.4.4 参加更深层次的信息处理

还有学者认为,自我控制组的学习者参与了更深层次的信息处理[18]。在练习中,学习者会根据操作表现的自我评估来决定是否需要反馈,错误估计能力在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实际上,自我控制组和配对组的被试都能够区分出好的或不好的操。因此,告知表现不佳的反馈似乎是多余的,而一次良好操作后的反馈可以被用来作为动作的校正器,以帮助微调动作。也就是说,自我控制组选择了接受处于更有意义的错误范围内得操作反馈。这表明自我控制组被试在学习中主动参与了衡量他们自身垫球能力的过程,通过反馈信息加强了对如何更有效垫球的理解,比配对组进行了更多额外的信息加工过程。然而,正是这些额外的信息加工处理过程使他们在面对新任务时变得更有优势。

5 结论

本研究通过对比实验,验证了自我控制反馈在真实教学情境中的有效作用,得出以下结论:

(1)与一般的被动接受反馈相比,自我控制反馈更有利于运动技能学习。

(2)在技能习得阶段,自我控制反馈者寻求反馈的频率会随练习量的增加而降低。

(3)学习者倾向于在良好的操作后请求反馈,是因为这样会更符合他们的具体需要。

(4)由于存在技能学习的“暂时效应”,自我控制反馈的优势并不总是立竿见影的,通常会在保持和/或迁移阶段体现出来。

(5)总体而言,自我控制反馈能够增强学习动机,使学习者更积极地参与学习,并能更深入地进行信息加工处理活动。

猜你喜欢

被试控制组准确性
多级计分测验中基于残差统计量的被试拟合研究*
浅谈如何提高建筑安装工程预算的准确性
大学生宿舍人际交往研究
给商品起名字
河南省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调查研究
马来西亚华文小学识字教学的字理识字研究
多模态听力教学模式对英语综合能力的影响
影响紫外在线监测系统准确性因子分析
论股票价格准确性的社会效益
96例妊娠合并甲亢患者的管理现状及危险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