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籽西瓜新品种桂系9 号的选育

2022-12-05黄金艳叶云峰解华云覃斯华李天艳洪日新柳唐镜韦正光李桂芬

中国瓜菜 2022年11期
关键词:无籽西瓜果皮坐果

黄金艳,叶云峰,解华云,覃斯华,李天艳,何 毅,洪日新,李 智,柳唐镜,韦正光,李桂芬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广西西甜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南宁 530007)

1 育种目标

广西地处我国华南地区,具有十分丰富的光、温、水、热资源优势,是全国西瓜生产栽培较早、出口创汇最多的地区之一,也是全国著名的无籽西瓜之乡[1-2]。广西无籽西瓜生产品种主要是广西三号、特新一号、林优新一号、雪峰花皮、洞庭1 号、郑抗无籽等大果类型[1,3],这类品种虽然产量稳定,但果型偏大,随着现代社会家庭人口结构小型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西瓜也由过去片面追求大果、丰产的数量型生产逐渐向质量型发展,早熟、优质、中小果型无籽西瓜品种受到现代家庭和市场青睐[4-11]。因此,笔者所在团队根据市场需求,确立无籽西瓜育种目标:培育适合广西及周边地区种植的早熟、高产稳产、耐贮运优良中果型无籽西瓜新品种。

2 选育过程

2.1 亲本的选育及特征特性

母本新4n-b 是用美国糖婴与日本旭都系杂交后,从中选出1 个单瓜作母本,与太和系杂交得到F1代三交种材料,经1995—1999 年连续5 年13 代加代分离、自交选择、隔代回交,再继续分离、自交筛选、决选得到稳定自交系后,2007 年利用秋水仙素诱变得到四倍体材料,经过连续3 a(年)6 代稳定筛选得到的优良四倍体育种材料。该材料中熟,全生育期95 d 左右,果实发育期33 d 左右,果实正圆形,果皮浅绿色覆隐网条纹,果皮厚度1.1~1.3 cm,皮质坚韧,不易裂瓜,瓜瓤鲜红一致,瓤质细腻,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10.0%~11.0%,一般单果质量4.0~6.0 kg,易坐果,抗病抗逆性强。

父本TZS-2 是用20 世纪90 年代从马来西亚引进的TZS 材料经2001—2005 年连续5 年12 代严格自交分离后获得的稳定自交系育种材料。该材料早熟,全生育期85 d 左右,果实发育期26~28 d,果实椭圆形,果皮绿色覆明显墨绿条带,果皮厚度0.8~1.0 cm,皮质坚韧,瓤色大红一致,瓤质爽脆,剖面光滑,无黄筋块,纤维少,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0%~12.5%,单果质量3.5~5.0 kg。植株长势中等,分枝力强,极易坐果。

2.2 选育经过

根据育种目标,2011 年春季在广西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武鸣西瓜甜瓜试验基地配制25 个组合,同年秋季进行小区栽培观察测定及室内分析鉴评,最终筛选出产量和品质性状表现均突出的新4n-b×TZS-2 组合。2012—2013 年在广西南宁市武鸣区和北海市的广西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西瓜甜瓜试验基地进行品种比较试验,新4n-b×TZS-2组合综合性状表现突出。2014 年在广西南宁市、北海市等地进行品种区域试验,表现优秀。2014—2015 年在广西南宁市、北海市和崇左市等地进行生产试验,该组合均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抗病抗逆性强,早熟、易坐果、丰产稳产,品质优良,定名为桂系9 号。2020 年6 月通过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GPD 西瓜(2020)450273。

3 试验结果

3.1 品种比较试验

2012—2013 年分别在广西南宁市和北海市广西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西瓜甜瓜试验基地进行品种比较试验,以广西三号无籽西瓜和广西种植面积较大的黑美人类型有籽西瓜珠农大美人为对照品种。试验地为砂壤土质,采取随机区组设计,3 次重复。种植规格:畦宽3.0 m(包沟),株距0.65 m,双行对爬种植,试验小区面积为60 m2(20 m×3 m),每小区种植60 株,折合667 m2种植684 株。春茬于2 月中旬播种,5 月上中旬采收。秋茬7 月中旬播种,9 月下旬采收。采用地膜覆盖,双蔓留单瓜栽培方式。试验结果(表1)表明:桂系9 号无籽西瓜平均果实发育期28 d,比珠农大美人(30 d)早2 d,较广西三号(34 d)早6 d;平均果皮厚度0.79 cm,与珠农大美人相当,较广西三号薄0.25 cm;平均667 m2产 量 2 553.68 kg,较 珠 农 大 美 人 高347.77 kg,显著增产16.33%,与广西三号产量相当;平均中心和边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为11.0%和9.0%,分别较珠农大美人高0.2、0.5 个百分点,较广西三号高0.6、0.9 个百分点。

表1 桂系9 号在品种比较试验中的结果

3.2 区域试验

2014 年春季在广西南宁市武鸣区和兴宁区五塘镇,秋季在广西北海市进行区域试验,以珠农大美人为对照品种,面积均为667 m2,畦宽3.00 m(包沟),株距0.65 m,双行对爬种植。统一采用露地地膜覆盖、双蔓留单瓜栽培方式,每株1 果,主蔓第3雌花坐果。试验结果(表2)表明,桂系9 号各试点的平均果实发育期29 d,较对照31 d 早2 d;平均果皮厚度与对照相当;平均单果质量4.19 kg,667 m2产量2 345.02 kg,较对照显著增产14.21%;平均中心和边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为11.2%和8.8%,分别较对照高0.6 个百分点和0.8 个百分点。

表2 桂系9 号在区域试验中的结果

3.3 生产示范试验

2014—2015 年春季分别在广西南宁市、北海市、崇左市和藤县等地开展较大面积的生产示范试验,以珠农大美人为对照。统一采用露地地膜覆盖,双蔓留单瓜栽培方式。畦宽3.00 m(包沟),株距0.65 m,双行对爬种植。试验结果(表3)表明,桂系9 号各试点的平均单果质量3.90 kg;667 m2产量2 410.4 kg,较对照显著增产18.72%,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0.9%~11.5%,平均为11.1%,较对照高0.5 个百分点,边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8.4%~9.2%,平均为8.9%,较对照高0.4 个百分点。桂系9 号在各试点综合性状表现优良,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性状稳定性。

表3 桂系9 号在生产示范试验中的结果

3.4 抗病性鉴定

2015 年课题组在广西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武鸣西瓜甜瓜大棚试验基地进行抗枯萎病鉴定。采用浸根法进行苗期接种。待幼苗长至1 叶1 心时,进行人工室内接种。将幼苗植株拔起并用清水清洗根部,然后用吸水纸把根部水分吸干,在制备好的枯萎病菌液中浸泡15 min 后移栽至无菌基质的育苗盘内,覆膜保湿48 h,然后揭膜,室温下正常管理,不施用任何杀菌剂。试验设3 次重复,每次重复20 株幼苗,随机区组排列。以珠农大美人和广西三号为对照。接种25 d 后调查植株的发病情况,统计发病株数。西瓜枯萎病苗期人工接种抗性分级标准分成4 个等级类型[12]。结果(表4)表明:桂系9 号枯萎病发病率为43.3%,为中抗(MR)水平。

表4 桂系9 号枯萎病抗病性鉴定结果

4 品种特征特性

桂系9 号为早熟中果型无籽西瓜新品种,广西春季栽培全生育期95 d 左右,秋季栽培全生育期75 d 左右,果实发育期29 d 左右。植株长势中强,果实近圆形,果皮绿色覆墨绿色条带。果皮厚度0.8 cm 左右,耐贮运;瓜瓤鲜红色,瓤质爽脆,果实中心和边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为11.0%和9.0%,白秕籽少,无籽性好;单果质量4.0 kg 左右,667 m2产量2500 kg 左右(见彩插8)。

5 栽培技术要点

适宜在广西及气候相似地区春季、夏秋季种植。播种时间:春季桂北地区在2 月下旬至3 月上旬,桂中地区在2 月中、下旬,桂南地区在2 月上、中旬;夏秋季桂北地区在7 月中旬,桂中地区在7月中、下旬,桂南地区在7 月下旬至8 月上旬。2 叶1 心时移栽。667 m2栽培密度:爬地栽培200~250株(少整枝)或500~700 株(整枝),立架栽培1200~1500 株。配置二倍体西瓜做授粉品种,开花期清晨进行人工授粉。坐果节位宜在第3~第4 雌花。增施有机肥,注意肥水均衡供应,瓜蔓倒蔓后,在引蔓摆蔓前重施攻瓜肥。坐果后视具体情况用复合肥作水肥淋施2~3 次,并适时加强水分供应。采收前7 d 停止供水以确保果实品质。整个生育期要及时防治病虫害,以防为主,采用综合防治措施把病虫害消灭于初发阶段。建议重茬地采用嫁接栽培。

猜你喜欢

无籽西瓜果皮坐果
苹果树坐果率提高六法
无籽西瓜是怎么种出来的
中华寿桃人工授粉提高坐果率
寒温带无籽西瓜的无土栽培技术
别乱丢果皮
五招促枣树多坐果
越夏黄瓜坐果难 巧用措施多坐瓜
不乱扔果皮
甜玉米果皮细胞层数、纤维素含量与 果皮柔嫩性的关系
无籽西瓜是怎么种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