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大湾区的报道顺德探路“以水兴城”
2022-12-05冯旭东
本刊记者 冯旭东
位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部的陈村镇,四面河道环绕,历史上因为水路交通发达,曾有“小广州”和“千年花乡”的美名。由于历史原因,2002年后,全镇水域面积下降10%,河涌总长减少18%,陈村水环境形势严峻。
作为一座水乡城市,去年10月底,顺德区委审时度势,确立“以水兴城”的发展战略,委以陈村先行先试重任,作出示范后再在全区推广。一年来,在顺德区委统筹领导下,陈村积极作为,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探索出颇具顺德特色、可复制推广的治水经验。
联围治水 科技溯源
顺德地处珠三角冲积平原地区,河网密布,是典型的联围城市。陈村如同水中之岛,联围内是城市、乡村以及无数支涌,围外是主河道与滨河地带。治水必先治围,顺德把全区水域分为七大联围,科学实施联围综合治理。
广东顺德陈村四季公园
联围治理是顺德治水的创新举措。作为全区联围治水重点区域,陈村于去年10月底建立由书记、镇长任“双组长”的高位统筹指挥体系,把所有涉水事项统筹起来,展开大兵团联合作战,改变“九龙治水”现状,全面实施“摸查、清岸、还河、活水、净水、美岸”六大行动。
想要让水环境得到根本改善,就要对联围内的所有水环境问题溯源,正如“治病先找因”。顺德引入“黑科技”助力陈村,请来了经验丰富的中国电建技术团队,从地下到地面、从地面到空中,围绕“厂、网、河、源、城”5个维度进行“全面体检”。
只见外形酷似玩具越野车的管网机器人灵活地钻进地下排水管道,实行360度无死角录像和拍照,把地下排水系统的淤积、破损、混接等情况通过画面实时回传到地面控制端。
不仅如此,大型无人机通过航拍建模、3D建模等科技手段形成涉水建筑全要素登记台账,形成“一河一册”。对于狭小管网、暗涵等人员无法到达的区域,三维激光扫描仪、暗涵无人机、水下机器人等高科技设备也派上了用场。
与以往不同,顺德联围治水的系统摸查从过去“哪里黑臭检查哪里”的1.0版本升级到3.0版本,“即地上地下、污水从哪来到哪去都摸查得清清楚楚,摸查数据形成三维展示,清晰地看到问题所在”。陈村镇副镇长黄剑斌介绍,借助这些“神器”,陈村系统摸清了全镇水环境底数,摸排成果准确率高达98.21%。
自2021年底起,按照顺德区委统一部署,陈村通过地毯式摸查掌握全镇污水厂站、管网、河涌及排口、污染源、城市历史人口经济分布五大方面的信息,并形成“一张图”及数据分析模型,之后再对照摸查发现的问题开展对标整治。
清岸攻坚 协同作战
陈村镇内河网纵横,170条河涌密织成网,两岸涉水违法建筑物数量庞大、形成原因错综复杂,有的河涌甚至已不见真容,清拆难度大。
一次,陈村清岸行动小组来到潭洲村前街涌边的区先生家沟通清拆,得知原来该房屋是区先生一家三口的唯一住所,如果直接清拆,全家人的生活将受到严重影响。于是,清岸行动小组与有关部门、潭洲村委多次协商,最终由村委负责对一处闲置房屋进行修缮,出租给区家作为新居,区先生也乐意接受了。
“面对不愿意配合清拆工作的居民,我们会先宣讲政策法规、作出动员,了解他们真正的困难是什么、需求是什么,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再进行清拆。”清岸行动小组的一名工作人员说道。
随着清岸行动进入“深水区”,拆迁部分河段生态控制线内的产权建筑成为一块难啃的“硬骨头”,有的还是村民的唯一住房。为此,陈村研究建立“异地安置、产权置换、资金补偿”3种模式,保证清岸行动的科学性、合理性,让居民吃下“定心丸”。
为了做好清拆工作,有效化解各类矛盾,陈村多次召开清岸攻坚推进会议,凝聚“全镇一盘棋”的思想和共识,将过去仅由执法部门“单兵作战”全面转为镇村“协同作战、同向发力”,对主动做实做细清岸工作的村居给予美岸提升等专项扶持资金,对进度较慢的村居启动“红橙黄牌”预警,以目标任务和考核机制倒逼责任落实。
在清岸行动中,陈村边摸排边拆除边整治边提升,变串联为并联,确保在安全稳定的前提下全速推进清岸行动,并摸索出了“党员先行、先易后难、以点带面”的三大策略,将拆违从“要我拆”逐步转化为“我要拆”的群众自觉行为。
“我们仅用半年时间,以最快速度率先完成顺德区下达的清岸任务,一鼓作气释放滨水空间超14万平方米,为联围建设全面推进奠定了坚实的空间基础。”陈村镇党委书记霍茂昌介绍。
顶层设计 标本兼治
作为美岸示范项目之一,改造后的村心公园成为河道雨水花园。“雨水花园就像城市的小海绵,当下雨的时候会把雨水储存起来,遇到干旱的时候再释放出来,形成整体生态的小循环。”鱼栏涌规划设计方周洁玲表示。
陈村借助专业设计团队“外脑”,对大部分河涌的美岸进行规划设计,其中,10条河涌被纳入南顺联安围区水体综合整治工程,24条河涌列为重点片区示范河涌,其余的河涌则由村居按照区、镇指引实施美岸设计建设,区镇村三级合力美岸。
值得一提的是,陈村还将河涌划分为工业园区、农田区域、居民生活区三大类,进行分类施策。根据环境功能区划进行河岸修复,保留生态河岸风貌。对于规划条件成熟、资源禀赋丰富的河岸,则因地制宜打造亲水公园、慢行碧道、“四小园”等,打造“一河一特色、一村一示范”。
如今,东起陈村涌西至潭洲水道,从街区、村庄到田地,一条18公里长、充满动感的生态休闲滨水碧道,特意保留了拱桥、榕树、祠堂、草艇等岭南水乡元素,不仅让居民享受到河涌水清岸绿的锦绣风光,而且让居民重拾乡愁。
目前,陈村已建成吴家围厘涌、合成鱼栏涌、潭洲华阳路湿地公园、弼教文创公园等一批美岸示范项目。潭洲木趣森林社区公园、文海河龙舟公园二期、陈村中央公园二期等20余个美岸项目正在推进中。
随着全区联围试点的开工,陈村的治水将重点围绕水污染防治和水环境整治全面铺开。雨污分流是此次陈村全域南顺联安围21个子项的其中一个。为了保证整个项目的质量,陈村整个治水项目采取“EPC+O”的模式,即设计、采购、施工及运营一体化的总承包模式。
在施工的基础上进一步向后端运营环节延伸,“在建筑施工的同时让运营单位同步进场,有利于工程效果和水质达标”。黄剑斌解释,这是顺德联围治水的一大创新。
未来,陈村将通过一河两岸景观塑造带动治产、治城,加快河道周边城市更新、产业转型、文旅融合,串珠成链构建水资源丰富、水景观怡人、水经济繁荣的品质陈村。
“只要做好了以水兴城,生态环境好了、城市品质高了、市民生活幸福了,人才、企业、资金等发展要素都会主动流向顺德。”佛山市委常委、顺德区委书记刘智勇说,“以水兴城”是百年大计,是事关顺德未来的宏观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