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积极引领中国制造向外延伸
2022-12-05丁刚
丁刚
美国、欧洲、日本和韩国……“中国制造”一些主要出口地的政客们正在鼓动减少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中国制造正处于巩固在全球产业链地位的重要关头。
中国制造的特点之一就是产能大,因此更需要有广阔的外部市场和链接。中国制造走出去受阻,有的企业不得不采取收缩策略;但收缩可能带来的一个负面效应就是“'内卷”。一本企业也许可以通过收缩“活下去”,但更多的企业要“活下去”,就必须继续坚持走出去,拼创新,拼市场。对中国制造来说,坚持走向世界,扩大市场,巩固地依,延伸链条,就是现时的战略关键。
全球经济的下滑可能正是中国制造走出去的机会。服装、打火机、雨伞、假花、自拍杆、手机、电脑……正是这些看上去似乎并不代表当今世界顶尖技术的产品,保持着中国与全球产业链的紧密连接。没有这些产品,没有在它们背后奋斗的中国企业,中国制造向中高端的进取就会失去原动力。继续巩固这些产品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就是为进一步升级提供动力。
中国制造目前的地位来之不易,是改革开放的结果。要巩固成果,打破美国的围堵遏制,必须顽强拼搏。创新是一个重要的进取途径,创新与走出去是相辅相成的。好的产品和先进技术的发展需要得到市场的认可,但市场不是轻而易举可得。有的时候要靠拼技术、拼质量或拼价格,有的时候必须通过更复杂的讨价还价获取,还有的时候必须要有国家层面的支持,所以需要有更全面的战略安排。
归根结底,这将取决于我们如何与全球产业链和市场更紧密地联系和结合。疫情期间中国出口的增加说明了中国制造的韧性。现在的问题不是世界不需要中国制造,而是比以往更需要中国制造,更离不开中国制造。这为我们根据这种需要调整我们的布局提供了机会。
一个流行的说法是,中国制造正在外移。但用“延伸”这个词来表述更好,而且我们应积极主动地引领延伸。延伸需要有更精确的目标和更精准的投入。这包括通过“一带一路”奠定的基础,实施精准的制造业出口和转移战略。
当企业把工厂搬到越南时,否动力是转移了,生产链却延长了。看看那些搬到越南的工厂,很多技术管理人员、生产设备、原材料和配件还是来自中国,不少产品也是为中国制造业配套服务的。越南不可能取代中国,在未来一二十年,全球没有哪个国家能全面替代中国制造。但越南这样的“后起之秀”有与中国制造和中国市场更紧密结合的需要。越南制造与中国制造有竞争的一面,但更多的还是共同发展的潜力。东南亚、非洲、拉美的很多国家与中国在经济发展方面,都存在着互补互利互惠的关系。
中国制造是用和平的方式走向世界的。这种方式决定了我们既要卖产品,也要将制造业的产业链延伸出去。我们已经有了一个庞大的市场和完整的工业体系,以及在全球范围建立起的贸易网络,我们可以利用这些来建立一个更加合理和公平的产业链,从而实现对美国围堵的突破。▲(作者是人民日报局级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