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家级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对市级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思路的启迪

2022-12-04

智库时代 2022年39期
关键词:文物保护示范区文化遗产

吴 晛

(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

悠悠皇城历史为今天的北京留下数量众多、分布广泛、类型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上至旧石器时代,下至民国时期,文物见证北京沧桑变迁。如何保护利用北京优秀历史文化遗产是一个可持续探讨的课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对《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的批复指出,要重视城市复兴,加强城市设计和风貌管控,建设高品质、人性化的公共空间,保持城市建筑风格的基调与多元化。若能比照国家级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尝试创建市级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不仅是贯彻落实中央出台的关于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的相关政策和要求,更是结合北京文物保护利用现状的创新举措。市级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工作也是北京市“十四五”时期文物博物工作的重点之一。

当下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发掘已不再是“围城”,而是以用促保,强调在古代与现代的融合中,寻找文化传承内原动力,在融合中焕发时代气息。批复指出,北京要树立“凸显北京历史文化整体价值,塑造首都风范、古都风韵、时代风貌”的城市特色。创建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就是探索保护地方特色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尝试。创建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是探讨文物连片管理、活化利用的新模式。2020年第一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正式对外公布。以国家级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作为样本进行分析,可为市级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的创建思路提供借鉴与引导。

一、国家级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现状分析及启示

国家文物局首批公布的6个示范区包括综合型文物连片区、军地文物连片区、工业遗产连片区、文化街区、大遗址群落以及革命文物连片区。针对不同文化历史遗产类型,各示范区所制定的发展路线充分体现出各自特色。

(一)北京海淀三山五园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

北京海淀三山五园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是综合型文物连片区。作为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的两大重点区域之一,“三山五园”是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和大运河文化带交汇的重要文化资源富集地,是传统历史文化与新兴文化交融的复合型地区,全面贯穿于首都“四个中心”建设。“三山五园”地处海淀区这一集高端学府及科技创新中心为一体的行政区,同时又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其不仅是历史与现代的交融,更是自然与人文的交融。《北京“三山五园”地区文化景观多样性初探》梳理该地区景观类别涵盖河湖水系景观、山岳森林景观、苑囿集群景观、骑射军事景观以及农业田园景观六大类。由是观之,作为综合型文物连片区,“三山五园”地区自然及历史文化景观的多样性反映着古都皇城发展史,是北京历史文化的鲜明代表,同时又拥有高新科技与皇城古韵交相呼应的独特地域文化。

高新科技融入示范区建设是“三山五园”又一特质。《北京海淀三山五园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提出要依托海淀区科技与人才优势,充分发挥海淀区位优势“全面挖掘、系统保护各类文化遗存,加大文化内涵研究阐释力度,丰富文化遗产展示利用的科技手段,充分发挥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革命文化、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独特优势。”高新科技、高等学府以及古都记忆“相映成趣”,使“三山五园”示范区具备了独特的人文地理优势,未来必将有力促进科技文保事业发展,成为文物保护利用新理念的重要试金石,为城市发展贡献更多创新增长点。

(二)辽宁旅顺口军民融合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

辽宁旅顺口军民融合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是军地文物连片区,涵盖旅顺太阳沟历史城区和旅顺旧市街历史片区。作为清末北洋水师舰队的主要基地,旅顺口见证了中国近代海军的发展,更见证了晚晴至民国时期东北地区风雨飘摇的政治局势,不愧《旅顺口军民融合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总结旅顺为“半部中国近代史”的独特存在。旅顺见证了从民族危亡到富国强兵百年的伟大历程,其不仅展现出军事、工业等领域杰出技术水平,还呈现出山海交融的自然风貌。

作为最早步入近代化城市的地区、20世纪初世界五大军港之一以及近代中国船舶制造、铁路运输开端的旅顺口,将探索以军民融合“顶层设计、多方联动”的工作模式,逐步完成示范区建设。结合《规划》中提及的“构筑研修研学、文旅融合的城市新增长极”以及“促进文化旅游等第三产业提质升级、融合发展,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创建目标可知,示范区的创建作为城市更新的新型发展模式之一,应成为全方位推动地区发展的一把好手。它以历史文化遗产为根基,不仅能将地区经济赋能盘活,更是在发展中传承文化,赋予城市别样韵味,打造城市灵魂。实现经济效益与人文关怀齐头并进。

(三)上海杨浦生活秀带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

上海杨浦生活秀带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核心是近代工业遗产文物集中连片区,总面积约15.6平方公里。作为中国近代工业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杨浦滨江见证了上海近现代工业的发展历史,存续宝贵的城市记忆和历史文脉。示范区尤其注重博物馆对于示范区未来发展的重要意义。《杨浦生活秀带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明确指出示范区现有建成博物馆6家,创建期间还将新建开放博物馆4家。博物馆是最利于保存历史记忆,启迪民众智慧的机构之一。自洋务运动起,博物馆对于保护文化遗产的功用愈发受到关注。近年来国家对于博物馆建设更是给予多方支持。建设博物馆是保存并传承城市文脉的重要途径。大力推进示范区内博物馆建设能够进一步提振示范区在社会教化方面的影响力。

示范区创建之初就提出要“从生产性岸线向生活性岸线的转变”。一字之别是对历史文化遗产价值认同以及保护策略的根本性转变。让遗址融入生活,需要的是让文物及历史文化遗产融入现代城市发展与市民生活。《方案》提出两点值得思考的保障机制。首先“资金投入,多元保障”。上海市将积极拓展多元融资渠道,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参与,这大大提高了社会参与的热情。资本获利是资本融入的切入点,但更关键的是能够将资本引入示范区建设,盘活资本,让文化遗产价值进一步激活。其次“培树品牌,营造氛围”。将示范区树立为一个独特的品牌,这是该示范区建设的又一亮点。品牌打造在当下愈发得到关注,它有利于示范区在市民中间形成具有强烈记忆点的形象,而这也正符合当今快节奏与信息爆炸的时代需求。通过“培树一批集城市乡愁、文化创意、科技创新、休闲消费于一体的示范性、带动性项目”培树人文情怀。“乡愁”文化的培养成为示范区人文精神塑造的出发点,打造对文化遗产的社会认同感,更可保持示范区人才培养可持续。

(四)江苏苏州文物建筑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

江苏苏州文物建筑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是以老城街区及文物建筑为核心的示范区,其范围除19.2平方公里的核心区外,还包含以张家港市、昆山市、姑苏区等组成的扩展区。区划范围融入居民生活区,这一点促使示范区创建过程中显示出一些与众不同的思路。

苏州文物建筑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通过“以文化人”“以文报国”“以文筑城”及“以文兴业”项目,分别做好对古典园林、名人故居、水乡城镇以及丝绸工业遗产的保护利用。示范区在如何拓展文物建筑保护利用社会参与和文化传播渠道方面具有先进性。在《江苏苏州文物建筑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到三项勾画扩大社会参与范围:首先,健全志愿者参与机制,让民间力量参与文物保护。针对苏州的独特历史人文风貌,示范区建设过程中会着重引导志愿者了解古建修缮;苏州还将居委会作为宣传文物保护利用的最小宣传单位,从基层提升参与文物保护的意识看。其次,推动公众社会责任与权益融合的机制。这一点尤为值得关注。《方案》中明确提出“探索通过文物建筑开放利用减税和补贴政策,鼓励各类企业和居民在文物建筑与周边区域办公、生活,带动城区经济活力和社会活力。探索各类社会力量参与保护文物建筑的方式,涵盖但不局限于资金捐助、保护活动参与、文物建筑体验、文创产品开发等形式”,通过政策鼓励提振企业对参与文物保护的热情,这是发动企业资源加入文物保护利用事业的有力举措。同时,鼓励居民在文物周边生活,而不将居民带离保护区划。让百姓成为示范区的主人,让企业在示范区扎根并发展,这是该示范区探索文物利用的先进尝试。培树“主人翁”意识,这是示范区建设始终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最后,促进文物建筑保护融入教育体系的机制。科学合理开发利用文化遗产,第一步就要做好宣传教育。教育是文物永续发展最重要也最根本的方式之一。苏州通过将文化遗产教育纳入课堂,建立博物馆以提供“延展课堂”,从而达到树立科学文物保护利用精神的目的。

苏州文物建筑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通过积极探索各类社会力量投身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在最广泛的社会层面上提升文物建筑资源管理效率、创新文物建筑活化利用机制、拓展文物建筑保护利用社会参与和文化传播渠道。其创建路径值得深入思考。

(五)四川广汉三星堆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

四川广汉三星堆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是大遗址考古群落型示范区。该示范区区划面积较大,达160平方公里,包含核心区24平方公里,辐射区136平方公里。三星堆“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见证了长江上游地区与中原地区的文化交流和历史发展轨迹,是展现中华文明多元一体起源发展的重要实证。”

示范区以“考古”为核心,以打造两个“世界一流”即世界一流的三星堆博物馆新馆与世界一流的三星堆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为目标。充分发掘、研究、阐释,利用考古文物的同时,注重对于考古文化及其对于当今社会发展价值的阐释。如何让日趋提高的“考古热”从“虚”向“实”是三星堆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需要着手解决的重要议题。《四川广汉三星堆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从“打造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考古科研高地、科技为先导多学科融合的考古创新实践区、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考古遗址系统性保护集成平台、展现中华文明多元一体起源发展的国家文化标识、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的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共建共享共营与协调发展的大遗址和谐社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特色产业驱动引擎”七方面,将考古文化融入城市多方面发展,促进城市经济、科技、文旅、科研的多栖发展;将三星堆打造成为人们对于川渝地区的记忆点,提振三星堆社会影响力,让其不仅是长江文明的璀璨瑰宝,更是中国考古的科研高地、教育高地、旅游热点,并成为人们了解考古、认识考古的窗口。

(六)陕西延安革命文物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

陕西延安革命文物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是革命历史文物型示范区,范围涵盖延安全市域13个市县区。由于延安市独特的历史地位以及文物连片特征,将城市整体作为区划范围更有利于将城市更新及革命文物活化利用二者紧密联结,为示范区区划界定提供新方案。

《延安革命文物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对于示范区未来如何发挥教育职能提出构想:“发挥延安革命文物资源优势,面向社会开展红色教育培训,推动革命传统教育进学校进课堂,建设中小学研学教育基地、干部教育培训中心、企业家红色体验基地,构建面向本地及全国的多样化、个性化、多层次的红色教育培训体系……打造一批红色教育基地、红色研培体验线路,推出一批研学旅行精品项目,形成‘政府+院校+企业+基地+中心’的培训机制。由以干部教育为主向全民教育转变,由展陈认知教育向沉浸体验教育转变。”《方案》提升了示范区宣教功能的深度与广度,范围不仅局限于学生阶层,更拓展至社会各阶层,强调了教育的融入感。并针对受教育群体差异,制定了不同的宣教措施,从中也进一步明确示范区定位。多种宣教手段并行,将示范区教育职能由被动转变为主动,融入城市生活,形成完整的产学研链条,是示范区在如何发扬历史文化价值这一层面的启迪。

二、市级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建设的思考

从首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的创建模式中不难发现,建设市级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需要从观念上打破一些固有认知。总结国家级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思路,可初步得出五点思考:一是地区要有数量丰富且具有城市地缘性、标志性的文物资源,且该文物资源在当下城市更新过程中仍具有生生不息的生命力。二是所谓“区”的概念并不完全等同于城市行政区划概念。文物及历史资源的分布情况仍然是其范围界定的最根本依据。小到一个街区,大到整座城市甚至跨城,其根本是要保持文物资源全方位囊括在内。三是拟申请地区要精准把控一个主题鲜明且能够产生社会共鸣的创建导向,因势利导,把握文物资源特质,扩大文物资源优势。四是注重宣教与人才队伍创建。示范区的创建与发展离不开人才队伍的持续性培养。保持人才队伍可持续,需要持续性宣传教化,不仅通过学校教育,更要普及至更广泛的社会层面上。五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对“以用促保”多维创新的探索。示范区建设要与现代城市发展相互融合,注重文物资源活化利用,充分盘活区位优势。特别是要协同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要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着力激发多维度社会力量积极主动投入文物保护利用工作,打破传统文物利用壁垒,让市民“摸得着”“用得上”,逐步激发市民主人翁意识。

综上,市级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的创建,不但有利于更新文物保护利用的观念与意识,更将文保工作全面融入区域发展,促进区域经济与人文素养的提升。因此更应加大对示范区建设的鼓励与支持。张宝秀教授对“文化带”的阐释对于市级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的遴选与创建有指导价值:“文化带是一类地域综合体,文化带形式有利于区域文化遗产成线、连片保护利用,有利于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周边环境的整体性、综合性保护,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传承发展中,是一种时、空、人结合,过去、现在、未来结合理念和视角的体现,是一种创新”。市级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源自文化带,应从文物集中连片保护及活化利用的指导思想与运行保障方面给予最充分的引导与支持。张教授提到的“时、空、人结合,过去、现在、未来结合”的理念也正是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的创建初心。市级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建设应不泥常规,活化思维,同时健全制度保障,多措并举,方能进一步彰显北京文化隽永之美。

猜你喜欢

文物保护示范区文化遗产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河滩地建起中药材示范区
鞍山地区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工作的思考
与文化遗产相遇
地下文物保护首要举措考古勘探程序应前置
Tough Nut to Crack
中国第三个国家级入境再制造示范区通过验收
当前文物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分析
分析地方文物管理所文物保护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文化遗产是“价值富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