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错”为“措”,温暖语文彰显艺术与智慧
2022-12-04江苏省南京市梅山第二小学
江苏省南京市梅山第二小学 周 密
在语文学习中, 小学生不免会出现一些错误。作为教师,我们应当乐于容“错”,释放温暖的人文关怀,创设容错扬长、平等对话的课堂氛围;应当善于化“错”,彰显教学艺术,化学生的“错误”为解决问题的“措施”;应当勇于思“错”,体现反思智慧,反思出错原因,关注课堂与生活、学科逻辑与学生逻辑、外控与内生之间的关系,建立表象与本质的联结。
一、乐于容“错”,释放人文关怀
(一)保护学生自尊
学习本就是不断出错的过程。当处于认知下端的学生出现错误时,教师应该容纳学生的错误,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不应该急于否定和打击学生。同时,教师要向学生传达开放、发展的学习意识:错误并不是成功路上的绊脚石,而是通向成功的桥梁。
如斯霞老师在教学《我们爱老师》中的“祖国”一词时,并没有因为学生反复几次的错误回答而批评学生,反而报以微笑,耐心、细致地循循善诱,体现了教学的人文关怀。
(二)允许思维开叉
认知的差异性、思维的多元性决定了学生有时会沉浸在自己的思维世界中,因此,其关注点和思维方向有时会出现偏差,对此,我们也要给予包容和理解,允许学生的思维有时出现开叉。
如在教学《秋天的雨》一课时,教师做“频频点头”的动作,是想引导学生结合动作和语境明白“频频”的意思是“连续不断地”,不料学生的关注点没有落在动作的频率上,却落在了在动作的快慢上,才会揣测“频频”是“慢慢”的意思。虽有些意外,仔细回想却又在情理之中。
(三)给予学生信任
容错,不仅仅是容许学生出现错误,还在于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和充足的思考空间,相信学生一定能通过自己的思考把问题想清楚、说明白。这样的容错才更有意义。
如斯霞老师在教学“祖国”一词时,没有马上出示答案,而是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才有了后来一步步指导学生化“错”为“正”的经典教学瞬间。
二、善于化“错”,彰显教学艺术
作为教师,要有化学生的“错误”为解决问题的“措施”,最终将“错误”转化为“正确”的教学策略。
(一)关注学生思维景观
学生出现错误的时候,就是他思维暴露的时候,也是他思维重组的过程。教师要有意识地关注学生完整的思维景观,而不是只关注思维结果,要关注学生深层性的思维活动,而不是只关注表象。只有读懂了学生的思维逻辑,才能去有效地转化学生思维。
斯霞老师教授“祖国”这个词语的过程如下:
师:“祖国”是什么意思?
生:“祖国”就是一个城市。
师:南京也是一个城市,那南京也可以叫“祖国”喽?
生:“祖国”就是一个国家。
师:日本也是一个国家,美国也是一个国家,那日本或美国也是“祖国”喽?
生:“祖国”就是自己的国家。
师:对了,“祖国”是自己的国家。
在学生回答问题时,他的思维过程在一步步暴露,被斯霞老师捕捉到。一开始学生对“祖国”这个词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地理大小概念比较模糊),还存在一些偏差(对“祖国”所蕴含的感情色彩比较模糊)。有了这样对学生思维景观的感知,斯霞老师才能“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分析。
(二)引导学生自我分析
正确的思考值得称赞,错误的思考更值得研究。“解铃还需系铃人”,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分析,发现自己的错误,这才是真正的学习。
在感知了学生的思维景观之后,斯霞老师相机引导学生分析自己错误的思维路径,寻找错误根源。她通过几个顺着学生错误思维而提出的反问,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哦,原来自己原本的思路是行不通的。然后就开始思考该如何回到正确的思路上来。这种自我发现,是思维创造的过程,让学生的记忆更加深刻。
在教学含有“好像”的句子是不是比喻句时,笔者也模仿斯霞老师,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分析,取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师:“天上的星星一闪一闪的,好像许多小眼睛”是把什么比作什么?
生:把星星比作小眼睛。
师:那“天上的星星一闪一闪的,好像在说话”是把什么比作什么?
生:唔……
生:好像不能比。它不是比喻。
(三)鼓励学生自我纠正
每次在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发现后,斯霞老师都会把自我纠正的权利交给学生自己,这不仅凸显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战胜疑难的成就感,进一步提升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情。
经过“关注学生思维景观——引导学生自我分析——鼓励学生自我纠正”这“化‘错’三步法”,斯霞老师成功地将学生一步步从错误的思路引到正确的思路上来。
笔者也将这“化‘错’三步法”运用到了《秋天的雨》的教学之中。
师: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联系上下文语境和生活实际想一想“频频”是什么意思?
生:是“开心地”的意思。
师:那“这几天小明频频出错”是开心地出错吗?
生:不是。
师: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做频频点头动作)注意动作!
生:频频是“慢慢地”的意思。
师:那“这几天小明频频出错”是慢慢地出错吗?
生:当然不是。
师:想象一下,秋雨打一下,菊花就点一下。秋雨再打一下,菊花就再点一下。秋雨又打一下,菊花就再点一下……
生:“频频”是“不断地”的意思。
师:对,“频频”就是“连续地”“不断地”的意思。
学生对“频频”的理解一波三折,但通过“化‘错’三步法”,学生终于理解了这个词,形成了正确的认识。
三、勇于思“错”,体现反思智慧
除了巧妙化“错”为“措”,教师还要勇于思“错”,既要从学生方面反思,也要从自身方面反思。
(一)从学生方面反思
不同的错误背后隐藏着不同的出错原因,经笔者分析,学生出错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种:
1.基于学生自身的生活经验而出错
如斯霞老师在教学《我们爱老师》这一课时,那个认为“祖国”就是一座城市的学生,他对“祖国”的错误理解就源于自己的生活经验,思维受到了限制。
2.基于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而出错
如很多学生知道一般含有“好像”的句子是比喻句,但含有“好像”的句子有时也表示猜测,如“天上的星星一闪一闪的,好像在说话”这种类型掌握得还不太牢固。这类学生出错的原因就在于对比喻这一修辞手法的特征还没有完整、透彻地理解。
3.基于学生自身的思维逻辑而出错
如在教学《大禹》一课时,为使学生感受大禹大公无私的形象,笔者提出:当离家多年的大禹回到家时,他的儿子会对他说什么?很多同学都说,会表达对父亲禹的思念或赞颂。可有一个学生说:“你是谁呀?怎么到我们家来了?”其实,仔细思考,我们会发现,她的这一“错误”是基于自己的思维逻辑而做出的判断,不完全算错误(因为大禹在儿子刚出生就离家治水了,彼此再未见面)。
(二)从教师方面反思
教师更要勇于进行自我反思,反思在教学设计、活动组织上是否存在不合理的地方。
1.反思是否进行了充分的教学预设
课堂上我们常发现,某个问题不在我们预设的困难范围之内,可它却难倒了学生。如《秋天的雨》一课中的“频频”这个词便是如此,这是教师和学生在认知上存在差异所造成的。还有《大禹》一课,教师在设计问题时没有考虑到大禹离家时儿子刚出生这一因素,才会出现学生“答非所问”的情况。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做好充分的学情分析,认真研究文本,做好充分的教学预设。
2.反思是否避免了带有歧义的引导
教师更要进行的是自我反思,因为导致学生思维开叉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师给了学生充满歧义的引导。如在《秋天的雨》一课中,教师在做“频频点头”的动作时确实给了学生带有歧义的暗示,因此学生才会将“频频”理解为“慢慢地”。因此,教师应该秉持严谨的教学态度,注意引导的方式,斟酌教学语言,精心筛选问题,尽力避免有歧义的引导。
3.反思是否进行了充分的迁移运用
在错误之后,教师还应为学生创造练习的机会,加强知识勾连,使其互相融通,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得以活化运用。如,在理解“频频”这个词后,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思考:生活中我们还可以说说“频频”什么?(频频举杯、频频鼓掌、频频出错、频频获奖……)还有哪些词语的意思跟“频频”相近,又与它有什么细微的差别?通过以用促学,让学生将知识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用。
学生的语文学习是一个由错误到正确的过程,正是层出不穷的错误,才让学生的语文素养拥有了不断进阶和增值的机会。语文学习是有温度的,更是充满教学艺术和智慧的。在化“错”为“措”的过程中,温暖了学生的语文学习,彰显了教师的教学艺术与智慧,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的不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