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象尽意:古人独特的创作思维
2022-12-04张强
亲爱的同学们,在文学阅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这样一种有趣的现象:有些作品明明是在摹写自然景色,但从字里行间,又可以感受到更为丰富的意蕴。比如谢灵运脍炙人口的两句诗“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完美再现了池塘边春天悄然而至、万物开始复苏的景象,读来仿如亲见。不过,一“生”一“变”所引发的各类景象的转换,又将作者的惊喜满怀、大自然的盎然生趣精巧传神地表现出来,直教人拍案叫绝。那么,产生这种奇妙的效果的原因是什么呢?究其根源,这与古人创作时所采用的立象尽意的思维方式关系不小。
│经典重温│
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
│今释今读│
这段文字出自《周易·系辞上》,大意是说,语言本身不能尽情地表达思想,但是圣人可以通过立象(即卦、爻)的方法来表意,而卦象间的组合变通,又可以显示天地间的规律。
为什么语言无法尽意,象却可以呢?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曾指出,思想是空间性块状结构,可以在多个向度上同时铺展,语言则是线性单向度延伸,二者无法匹配。象是感性形象,与思想结构类似,所以二者能够彼此连通,立象以尽意。
举乾卦为例,它本是表示天的象。天的感性形象包含两个向度:一是高高在上,是至大的阳物;二是天体运行永不停息,又是至健的形象。因此,现实中那些与二者相关的各类存在,如君、雄性、奋进的态度、不懈的坚持等,皆可由乾卦来指称。
可见,象并不是简单的形象,而是具有表意功能的开放性符号,通过比喻、象征等方式,与各种意义联系起来,恰好符合文学作品言简意丰的特点。其效果,则是得意忘言。
要言之,立象尽意就是借助具体形象表达丰富的意义。意义既可以是明确的,也可以是模糊的;既可以是已有的,也可以是新探索的。这就为文本的新阐释创造了条件。
│诗词例析│
饮酒(其五)
[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这首诗是陶渊明的名作,一般认为反映了诗人归隐田园后闲适的生活意趣。不过,一句“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又在以退为进。因为,得意忘言正是立象尽意的最终效果。
诗篇之象,可分两类。一类关涉草庐。草庐为隐居之所,东篱是其边界。诗人隐于尘世,虽有篱墙,也无法完全割断与世俗的联系。另一类围绕南山。南山悠然而现,与居所的距离难以估量。山气氤氲,飞鸟翱翔,很符合魏晋时期的仙山形象。
以东篱为界,全诗展现了“尘世、隐居、仙界”联通的图景。而要参破此象,“采菊”无疑最为关键。
它首先指涉世俗生活。菊是药材,诗人患有风湿,采菊酿酒以治病。菊又是诗人自种,自食其力的生活颇为清苦。采菊还指代修道,“心远地自偏”,委实需要一番功夫,方能坐怀不乱。采菊更指向“心远”的归宿。诗人的目光穿透篱笆,凝视仙山:“山气日夕佳”,那里有无限的生命活力;“飞鸟相与还”,那是纯粹的自由至乐。
由此看来,这首诗中不仅有闲适,还包含着诗人对超凡入圣、离苦得乐的希冀,对人生理想、永恒活力的追求,对天人合一、生命自由的审美观照等。或许还有更多,但都绕不开立象尽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