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中思政理论渗透研究
2022-12-04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北街小学周焱鑫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北街小学 周焱鑫
当今社会,思政理论深受重视,思政教育不再是思政教师的专职职责,在小学语文课堂中也可以很好地进行思政理论的渗透。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找到合适的切入点,通过创设情境、词句品评、角色扮演等形式,进行思政理论渗透;通过潜移默化对学生进行感染熏陶,引导学生强化三观意识,使学生人格建立健全,强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一、小学语文课堂中渗透思政理论的必要性
新教育理念下,思政教育具有重要价值,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渗透思政理论具备重要意义。将小学语文课堂进行思政理论的渗透,强化、引导学生的三观,最大化发扬语文教育、教学的价值,思政理论的渗透,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具有较强辅助和发展功能;将思政理论渗入小学语文课堂,可以帮助学生提升思想素养,培养学生爱国、集体、社会主义思想,有利于形成坚定的意识形态,传承我国重要思想政治理念;思政理论的渗透,可以从根本上提高学生思想水准,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渗透思政理论,革新传统授课方式,从单纯的语文知识学习升华到“德育、智育”共同发展,在思政理论的渗透下,学生在掌握语文知识的同时,可以提升思想理念,丰富自身思想境界。除此之外,将思政理论渗入小学语文课堂,能使小学语文课堂形式更加丰富化。在渗透思政理论的基础上,传统授课模式发生转变,促使教学理念革新创新,在丰富小学语文课堂授课内容的基础上,促进学生成长学习,同时也提升了小学语文授课成果成效,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渗透思政理论是绝对必要的。
二、小学语文课堂中渗透思政理论的策略
(一)在小学语文课堂中,通过词句品评渗透思政理论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在学生进行学习前,首先需要明白,每一篇文章都包含情感表达、深层内涵、人物品质、人物背景等重要内容,这些重要信息可能体现在一个词、一句话、一个标点符号上。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要在教师的引导下抓住文章关键词、字、句,通过词句品评,深入挖掘文章价值,提升思想境界。
例如,在《圆明园的毁灭》这一课时学习过程中,词组“不可估量”出现两次,在文章的开头处,教师可以围绕这两个“不可估量”引导学生展开思考和讨论,也可以向学生进行提问,如:“‘不可估量’所蕴含的意义是什么?”“为什么用‘不可估量’形容?”“连用两次‘不可估量’说明什么?”“对这个词组有什么感受?”等。通过对文章中的词句进行品评,使学生全面深入地学习文章,挖掘文章内涵,同时激发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增强爱国情怀,通过词句品评的过程,渗透思政理论,在提升语文学习成果的同时,加强思政教育。
又如,在教学《梅花魂》时,这篇文章中外祖父落泪三次,教师可以围绕这一主题展开讨论,提出问题,“为何落泪?”“分别出现在什么时候?”“外祖父为什么会三次落泪?”通过对文章中情节的层层解析,引导学生了解文章中的深层内涵,感受外祖父的爱国、恋国情怀,点燃爱国之心。
(二)在小学语文课堂中,通过创设情境渗透思政理论
情境创设,是一种常见的授课方式,常运用于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围绕课堂授课内容,创设情境教学,让学生身临其境,全面理解、学习课程内容,通过创设情境渗透思政理论,学生可以在学好语文知识的同时,落实思政教育,提升思想境界。
例如,讲解《青山处处埋忠骨》这一课程时,教师需要做到以下几点:详细认真进行备课、搜集抗美援朝资料、准备视频教学内容、详细了解时代背景等。在进行授课过程中,清楚讲述授课内容,通过视频内容,学生可以身临其境,切身感受抗美援朝所带来的震撼,在此基础上,渗透思政理论,讲述毛主席生平事迹,激发学生投入感情,体会其中的内涵,使学生更加通透地理解文章内容,学习毛主席的宽阔胸怀,学习毛主席的精神。通过思政理论的渗透,使学生全面发展,养成语文素养。
又如,在教授《四季之美》时,运用互联网技术,为学生播放有关四季的动画或图片,通过情境创设渗透思政理论,使学生对四季产生更多想象,通过文字描述,体会、发现四季的不同之美,进而明白大自然的孕育之美,惊叹大自然的魅力和神奇之处,提升学生审美思想,落实思政教育,完善小学语文教育。
(三)在小学语文课堂中,通过角色扮演渗透思政理论
角色扮演,是常见的一种授课方式,通常运用于小学语文授课中。运用角色扮演,设身处地,从人物角色出发,深入挖掘人物情感,学生可以深入挖掘文章内涵,渗透思政理论。通过角色扮演可以更好地渗透思政理论,帮助学生在提升语文素养的过程中,落实思政教育。
例如,在教授《慈母深情》这一课程时,文中有一处描写“母亲拿钱给我,让我买书”的情节,在这一情节中,有很多母子之间的对话,教师可以围绕这一情节,为学生划分小组,进行角色扮演,在进行角色扮演前,教师要引导学生领悟文中“母亲”和“我”的情感思想,设想母亲内心的想法。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体会在当时的背景下,“母亲”与“我”的真实情感,同时围绕这一情境,思考几个问题:1.“这一件事情为什么会令‘我’鼻子一酸?”2.“为什么经过那一天,‘我’觉得自己突然长大了?”3.“思考‘我’内心活动。”等。通过角色扮演渗透思政理论,让学生感受文字背后的母子情深,将课堂知识进行延伸,融入实际生活,交流生活中母亲对自己的爱,学生又是怎么爱自己的母亲的。让学生从根本上提升自身,在学好语文知识的同时,落实思政教育。
又如,在讲解《猎人海力布》时,围绕“海力布说出实情,他的内心情感是怎样的?为什么他要这样做?不怕真的变成石头吗?”这些问题,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感受海力布当时的内心情感,在这一过程中,学习人物品质,领悟舍己救人的伟大,对学生开展思想教育。
(四)在小学语文课堂中,通过明辨事理渗透思政理论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每个学生都拥有不同的感悟、想法。针对学生不同的看法,教师应该给予学生更多尊重,提供机会让学生据理力争、各抒己见、明辨事理,通过明辨事理渗透思政理论。
例如,在教学《军神》这一课程时,每一个学生对于沃克医生都有一定的想法,有的学生觉得“沃克医生对待刘伯承的时候太孤傲、太冷淡”;有的学生觉得“刚开始,沃克医生可能对刘伯承态度有点冷淡,但经过相处了解,刘伯承给沃克医生带来的更多是震撼,导致医生态度转变”,教师在面对学生不同的想法时,不要直接进行评判,而是要让学生进行探讨、辩解,通过明辨事理,渗透思政理论,让学生在探讨过程中对文章进行深入了解、分析,挖掘文章重要信息和内容,最终了解文章通过对沃克医生态度变化的描写,突出刘伯承为国效力的决心,体现了他的坚强意志。通过这一课程,学生可以学习语文知识,受到思想熏陶,领略军人气概,落实思政教育。
(五)在小学语文课堂中,通过升华情感渗透思政理论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完美的课堂总结是最后的点睛之笔,课堂总结相当于课程内容的情感升华,通过情感升华渗透思政理论,让小学语文课堂有一个完美的收尾。与此同时,学生可以对课堂内容加深记忆、落实课堂所学知识,同时落实思政教育。
例如,在教学《父爱之舟》时,这一课程内容仿佛被包裹在父爱的蜜罐里,课文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父爱的伟大,令人动容。在这一课程结尾时,教师一定要善于利用结尾时间,帮助学生加深本堂课学习内容,对课文进行回顾,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生活中所感受到的父爱,如:“生活中,父亲的哪些行为让你感受到深沉的爱?”在这一过程中,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播放舒缓型音乐,渲染课堂气氛,给予学生有感而发的空间,促使学生真情流露。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完成课程的延伸,加强学生印象,使学生体会到父爱的伟大,升华情感,同时落实思政教育,完成完美收尾。
(六)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创设德育环境渗透思政理论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创设德育环境渗透思政理论,教师可以从自身思想出发,深化教师自身的创新意识,升华教学理念,优化革新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要转变传统教学理念,对理念进行优化升级,在此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了解,以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基础条件,创建合理的教学方案,创设德育环境,提高教学成果;教师可以从教学内容及环节入手,将两者融合,创设德育环境,渗透思政理论。
例如,在讲解《诚实与信任》时,教师可以围绕这一课程内容,进行教学方式设计,创设德育环境,围绕“诚实与信任”这一话题展开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所知道的关于“诚实与信任”的德育故事,然后通过这一德育环境的创设,渗透思政理论,让学生回归课程内容,深层次了解文章内容,挖掘文章价值,全面实现小学语文授课目的,落实思政教育。
(七)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合理选择教学内容渗透思政理论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学内容的合理选择,是渗透思政理论的关键,教学内容是渗透思政理论的重要载体,通过正确、合理的选取教学内容,可以从根本上提升思政教育的质量。在小学语文课堂中,不是所有课程都适合渗透思政理论的,需要选取合适的内容,将合适的教学内容作为渗透思政理论的切入点。因此,教师需把控好切入点,将思政理论与教学内容相结合,设计、优化教学方式,突出思政教育,同时提升语文教学质量。
例如,在教学《孔子拜师》时,教师除了传授语文知识,让学生掌握课文内容,还需要传输给学生学无止境、谦虚好学、礼貌待人等思想品德;在教授《一面五星红旗》时,除了让学生对课本知识进行记忆,掌握重要知识点,还需深层理解其中所蕴含的道理,培养学生爱护国旗、热爱祖国的情怀;在教学《花的勇气》时,在完成语文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敬畏生命、感悟生命、无所畏惧、坚强勇敢。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将合适的教学内容作为切入点,渗透思政理论,提升语文学习成果的同时,落实思政教育。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可以运用多种形式,将思政理论渗入小学语文教学,保障学生学好语文知识的同时,落实思政教育,发展综合素养、落实核心素养。进行小学语文授课时,教师要对课程内容精心设计,完善备课内容。如此,既可以提升语文授课效率,达到预期效果,又可以渗透思政理论,落实思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