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大学生融入乡村振兴建设研究
——基于人才赋能视角

2022-12-03刘晓航

黑龙江科学 2022年21期
关键词:基层人才时代

张 倩,刘晓航

(西安交通工程学院,西安 710000)

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人才,要动员大学生这一先锋力量积极投身于基层,为乡村振兴助力。考虑到大学生就业择业现状、社会舆论导向、高校教育、乡村生活环境等因素,本研究从大学生融入乡村振兴的意义、面临的困境和提升路径这三方面出发,引导大学生成为有理想、有担当的时代青年。

1 新时代大学生融入乡村振兴建设的意义

乡村振兴是我国走向共同富裕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选择,其中涵盖了多个领域。要想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必然需要高素质人才作为中坚力量,尤其是有农学、工学背景的大学生能直接助力乡村农业发展,以农业现代化发展为背景,创造出更多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将农业转化为有特色、有前景的产业。

从主要国家和地区农业就业占比和农村人口占比变动情况来看(如图1所示),未来我国乡村振兴在农业发展方面要顺应世界乡村结构转型趋势,以更高水平的生产力驱动我国乡村产业的发展。从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来看,从事农业经营的人员中,年龄在55岁及以上的占比33.6%,初中及以下学历的占比超过了90%。由此可见,乡村振兴需要依靠技术型大学生赋能,不断推动“三农”的转型升级,使乡村的自然资源、文化资源等能够被有效开发利用,生产技术更上一个台阶,将乡村建设成为美丽、宜居、宜业、乡风文明的幸福家园,加速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

《中国大学生成长白皮书》调查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的标签之一是爱学习,其中63.7%的大学生愿意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28.3%的大学生会学习新知识,热爱学习、追求进步成为了当代大学生的共同选择。乡村振兴需要一大批求上进、有情怀的青年人,以人才下沉赋能乡村创新发展。大学生应承担起时代重任,从理论走向实践,贡献青春力量,创造个人价值。

2 新时代大学生融入乡村振兴建设面临的困境

新时代大学生是助力乡村振兴事业的生力军,是先锋力量。目前,大学生扎根于乡村建设依然面临着困难与挑战,相关学者也进行了研究,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大学生融入乡村振兴建设的困境现状研究相关概述Tab.1 Related overview of the researches of the dilemma of college students’ integration into rural revitalization construction

如图2所示,大学生最热衷的选择是收入相对可观的互联网行业,其次是金融、电子通信等行业,交通物流领域的就业选择相对较低。如图3所示,较少的985、211院校毕业生倾向于选择政府机关和农林行业。整体来看,大学生就业更多是收入驱动,主动投身于基层建设的意愿较低,且部分大学生在就业选择中会受到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尤其是来自于家庭的期许会更加致使其看重工作所能带来的经济价值。

乡村的地理位置较为偏僻,生产力相对落后,存在“空、旧、老、弱”的问题,在医疗、交通、教育等方面与城市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大学生对美好生活有着较高的追求,对未来的工作环境较为期待,更希望能留在大城市中。而乡村就业选择面较窄,主要集中在农业和基层服务业。年轻人对新鲜事物更感兴趣,倾向于选择有吸引力的行业。面对社会竞争和生活压力,收入成为了大学生就业选择的重要因素,而农村就业难以满足部分学生的就业需求。面对乡村目前存在的问题,一些有梦想、有追求的农村籍大学生回流较为困难,农村就业通常不会成为大部分学生的首选。

目前,大学生服务基层主要通过“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选调生、特岗教师、西部计划”等途径实现。面对每年不断增加的毕业生,基层就业岗位的数量亟待增加。部分大学生服务基层的动力在于积攒基层经历,以便获取更好的就业机会,所以人才流失现象明显,难以吸引更多的高素质人才,依靠科技人才走乡村产业创新之路也更为艰辛。

3 新时代大学生融入乡村振兴建设的提升路径

我国迈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必须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序衔接,巩固社会发展成果。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要积极培养本土人才,鼓励外出能人返乡创业,鼓励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乡村振兴必须依靠人才赋能,依靠专业化人才驱动发展,因此新时代大学生融入乡村振兴建设是必然选择。针对大学生融入乡村振兴建设面临的困境提出了相关建议:增强大学生乡村就业意愿,改善乡村就业生活环境,国家出台完善的相关支持政策,激发大学生到农村建功立业的积极性和创造热情,用青年人的智慧和力量在乡村振兴事业中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A.增强大学生乡村就业意愿。“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高校应承担起立德树人的责任,加强思想教育,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让学生树立“到基层去,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的观念,充分发挥思想育人的力量。要推动科研育人、实践育人,培养复合型人才,使大学生能够多多主持并参与和乡村振兴相关的科研项目,通过实践调研加深对农村的认识,改变对农村的传统认知。要持续推进产教研融合发展,聚焦乡村振兴的人才需求,培养出一批热爱农村且熟知农业的人才队伍,让大学生下沉到基层以后也能待得住、干得好。

B.改善乡村就业生活环境。良好的就业生活环境是吸引人才的关键因素,为了让人才“下得去、留得住”,就需要营造更好的生活氛围,优化整体的人居环境,使大学生愿意扎根农村,倾情奉献。要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和民生领域的建设力度,包括在“双减”政策下进一步促进城乡教育公平,办好让人民更加满意的教育,在交通、医疗、公共卫生、乡风文明等领域进行全面优化,旨在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应通过互联网、公众号、小视频等形式对农村进行大力宣传,改变大学生对农村的传统认识。可以将已经扎根农村并有一番作为的年轻人作为榜样进行宣传,弘扬社会正能量,将爱国之情化为报国之行,积极投身于乡村振兴建设。

C.国家出台完善的相关支持政策。要加快健全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增加基层部门的就业岗位,提升基层服务人员的基础待遇,使大学生参与乡村振兴建设更有安全感。随着自媒体、电子商务等行业的兴起,许多大学生选择回乡创业,使家乡的农产品能够走出一条市场化道路,带领乡亲们走上致富之路。但这些都需要国家政策的扶持及专项资金的支持,旨在让大学生乡村创业之路变得更为顺畅,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积极性。

4 结语

乡村振兴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是新时代新征程上的重大决策,关系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现,关系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人才,面对人才流失的现实状况,新时代大学生赋能乡村振兴是必然选择。大学生要形成扎根基层和服务社会的就业理念,高校要发挥育人作用,改变传统的就业观,吸引更多人才建设乡村。乡村生产生活环境的建设和国家政策的支持力度是人才赋能乡村振兴的重要因素,需要全社会各个层面共同发力,营造更好的社会氛围,使新时代大学生能够助力乡村振兴,为社会的发展增添强劲动力。

猜你喜欢

基层人才时代
人才云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基层在线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e时代
e时代
e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