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业自然保护区中野生动植物保护研究

2022-12-03马得海

农业灾害研究 2022年5期
关键词:动植物自然保护区林业

马得海

甘肃太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甘肃康乐 731505

尽管我国有着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但在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生态环境逐渐被忽视,由此导致我国大量野生动植物种类面临着濒危的绝境,极大地破坏了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稳定性。基于此,在当前发展阶段,必须重点关注林业自然保护区中的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并将濒危动植物保护工作放在首要位置,在保证野生动植物园保护质量的基础上,有效平衡自然生态系统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在保障我国经济建设质量的同时,实现自然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1 林业自然保护区中野生动植物保护的必要性

1.1 保护野生动植物的多样性

我国林业自然保护区现有的物种极为丰富,我国也针对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政策,旨在利用权威的法律规定约束各种违法行为,真正为自然保护区中的野生动植物保护提供法律层面的保障[1]。这种管理模式更倾向于突出管理的集中化与便捷化,结合实际情况确定自然保护区的覆盖范围,再利用管理上的优势增加野生动植物的物种多样性。

1.2 保护野生动植物的生长环境

大多数野生动植物园都建设在生态系统稳定的环境中,这种生存环境不仅可以有效避免人为因素带来的干扰,还能为野生动植物提供空气清新、水源干净的生长环境。在林业自然保护区建设过程中,通过人为干预的方式创造一个良好的野生动植物生长环境,有助于提高生态系统环境的优越性,并为野生动植物的生存与发展创造良好的先决条件[2]。

1.3 保护野生动植物的种群

结合我国野生动植物保护现状可知,目前我国现有的自然保护区在数量上有着明显优势,在野生动植物的生存和繁衍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效,旨在通过人工培育的方式为濒危的野生植物进行人工授粉或压枝,以此增加野生植物的数量。针对濒危的野生动物,需要通过人工受孕的方式促进下一代的繁衍和生长。实际上,无论是人工培育还是人工受孕,都能对野生动植物种群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

1.4 保护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

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愈发密切。其中,野生动植物保护区大多位于茂密的森林,而森林不仅可以有效吸附人类生产活动中生成的大量灰尘,还能改善和净化空气质量。与此同时,野生动植物保护区中的湿地还能有效调节水分平衡,通过吸收二氧化碳净化生活污水,真正为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创造良好的先决条件[3]。

实际上,不论是频发的自然灾害还是流行病毒,都是大自然向人类发起的警告,也就是禁止人类伤害和食用野生动植物。因此,在林业自然保护区中做好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有助于保障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真正为人类社会起到一定的安全保护作用。

2 林业自然保护区中野生动植物保护存在的问题

2.1 工作人员缺乏专业素养

在林业自然保护区中做好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而相关工作人员既需要充分了解林业相关知识,又需要具备丰富的野生动植物保护经验。但是,大多林业自然保护区的工作人员尚不具备基本的专业素养,尤其是当前林业自然保护区的功能划分越来越复杂,需要覆盖的保护范围也越来越大,由此导致相关工作人员不得不背负着沉重的负担和压力。在野生动植物多样性与复杂性不断提高的前提下,相关工作人员不仅需要做好林业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还需要针对林业自然保护区中现有的野生动植物品种进行深入调研,同时积极学习林业和野生动植物保护相关知识,有针对性地制定不同物种的野生动植物保护措施,真正将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落实到位[4]。

2.2 全民保护意识淡薄

林业自然保护区大多修建在较为偏远的地区,除林业保护区相关工作人员外,还有少量居民居住在野生动植物保护区附近。由于偏远地区的信息传递相对较慢,因此,在其周边居住的居民普遍未接受过专业的文化教育,更不具备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意识。而过于薄弱的野生动植物保护意识会对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造成一定的阻碍。此外,在林业自然保护区发展规划中,为避免自然生态对野生动植物生存发展造成影响,在林业自然保护区内并未修建过多的人为基础设施和监管设施,而这种简单的功能分区无法真正意义上达到保护野生动植物的目的。

2.3 补偿机制不够完善

在林业自然保护区实际发展过程中,并未对野生动物起到应有的约束作用,由此导致野生动物离开林区闯入居民家中的现象屡禁不止,轻则破坏居民家中的农作物,重则咬死咬伤居民喂养的家禽家畜,使得居民在遭受经济损失的同时,还受到了生命威胁。但某些地区却并未针对这种情况建立完善的补偿机制,严重弱化了居民保护野生动物的责任意识,甚至还可能使其对这项工作产生一定的抵触情绪[5]。一旦野生动物的出现触碰到了居民的利益,或者对居民家中的农作物或家禽家畜造成损失,就会使得居民采用暴力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从而对野生动植物的保护措施和贯彻落实造成一定的阻碍。

2.4 经济建设与保护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近年来,尽管我国经济水平有了显著提升,但随之而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却日益突出,尤其在经济产值增长过程中产生了大量不必要的资源损耗,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实际上,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本质上属于辩证统一的关系,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应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而良好的生态环境也是推动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因此,在经济建设过程中,必须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从根本上杜绝经济建设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6]。

3 林业自然保护区中野生动植物保护的实践策略

3.1 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

为充分发挥林业自然保护区的优势,首先,应基于多元化角度建立完善的动植物保护管理体系,切实提高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的有效性。在林业自然保护区统筹规划环节,应从整体角度出发,扩大林业保护区的覆盖面积,尽可能为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的落实创造外在条件,通过优化林业自然保护区中的原始景观设计,保障自然生态系统运转的稳定性与平衡性。

其次,在林业自然保护区开展野生动物保护工作时,还需要加大对野生动植物保护的宣传力度,站在教育层面激发广大社会公众保护野生动植物的责任意识。不断深化社会公众维持自然生态系统平衡的思想和认知,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民群众自觉参与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中,在多方力量的共同作用下,实时监督与管控野生动植物保护的全过程[7]。

在向广大社会公众宣传野生动植物保护相关知识时,由于林业自然保护区大多位于偏远的农村地区,因此,应把当地村民视为野生动植物宣传教育的主体对象,以农村地区的中小学为着眼点,定期开展手抄报等宣传教育活动,从思想层面引导学生树立野生动植物保护的责任意识,并鼓励学生将宣传教育中学到的知识分享给家中的长辈,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强化全民对野生动植物保护的意识,真正发挥宣传教育的作用和优势。

与此同时,村主任还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示范带头作用,定期组织现有村民参与野生动植物保护的相关教育活动,通过播放电影或展示图片的方式吸引村民的注意力,使其直观、清晰地认识到野生动植物保护的重要性,同时不断丰富村民现有的理论知识储备。

最后,站在法律层面,向村民突出强调野生动植物保护法的权威性,使其发自内心地形成野生动植物保护的意识,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完善的监督举报机制。通过相互监督的方式鼓励村民举报各种违法行为,并对举报成功的村民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而做出违法行为的人员则需要予以惩处。在此过程中,当地政府和林业自然保护区还需要积极开展森林防火活动,通过宣传火灾可能对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造成的危害,以此增强社会公众保护野生动植物的责任意识。

3.2 加大对濒危动植物的保护力度

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我国经济建设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而经济水平的提升又会对生态环境的平衡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我国在生态环境修复过程中会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资源。其中,矿物质资源的过度开采又对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使得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无法得到基本保障,还迫使野生动植物面临濒危的绝境[8]。

基于此,在当前发展阶段落实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已迫在眉睫,这也是调整、修复受损自然生态环境的必然选择。在此过程中,有关部门应做好濒危物种保护工作,结合野生动植物的实际生长需求,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抢救方案,以林业自然保护区为着眼点,优化濒危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

与此同时,有关部门还应将重心放在濒危野生动植物的科研领域上,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获取濒危野生动植物基因相关信息,通过科学的人工繁育手段增加濒危物种的数量,真正意义上达到野生动植物保护的目的。

除此之外,在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实际开展过程中,还可以从林业保护区建设与野生动植物保护两个角度着手成立专项资金,最大限度地发挥资金在林业保护区建设与野生动植物保护中的重要作用。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还可以为林业自然保护区中的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提供技术层面的支持,以信息管理平台为载体,对野生动植物进行科学分类与保护。平台管理者既需要实时把控林业自然保护区的运行状态,又需要针对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提前制定科学可行的方案,从整体上提高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的精准度。

但需要注意的是,国家应站在立法角度完善野生动植物保护相关法律法规,严厉打击不法分子的违法偷猎行为,并对违法人员给予严肃的法律处理,真正将违法偷猎行为扼杀在摇篮里。针对野生动植物保护现状,还需要适当删减与调整野生动植物保护涉及的种类信息,以此保证野生动植物法律法规内容的规范性与权威性,充分利用法律武器,增强野生动植物保护的工作效果。

3.3 做好野生动植物疫情防治工作

在林业自然保护区中开展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时,应将重心放在野生动植物的疫情防治工作上,对野生动植物的生长环境进行动态性的监督与管控。一旦发现疫情,还需要在第一时间将其上报给有关部门,并按照事先制定的方案做好疫情防治工作,真正将野生动植物生存风险控制在安全范围内,并为自然生态系统运行的安全稳定性提供基本保障。针对疫情的高发季节与频发区域,相关工作人员还需要认真观察野生动植物的生长情况,针对异常情况及时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案,从源头上避免疫情扩散。

与此同时,在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中,林业单位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条例定期检查林业自然保护区的运转情况,真正将疫情防控决策工作落实到位。此外,包括林业主管单位在内的政府部门,需要从思想层面强化林业自然保护区的疫情防控意识,尽可能邀请林业专家亲自到现场给予指导示范,切实保障林业自然生态区疫情防治工作的有效性,同时帮助相关工作人员掌握疫情防控的技术要点。在此过程中,需要结合野生动植物的疫情防控方案进行归纳与总结,尽可能整合不同地区的野生动植物疫情防控经验,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完善的疫情评估结构体系,科学评估疫情防控工作的开展情况,最大限度地降低林业自然保护区中发生动植物疫情的概率。

3.4 实现林业自然保护区资源的合理化配置

近年来,林业自然保护区中的野生动植物生存环境正在不断扩大,而野生动植物保护面积的增长要求自然保护区加强资源配置,对专业林区工作人员的需求也更大。在互联网和现代科技手段高速发展的背景下,除了加大专业林业工作人员的监督力度之外,还可以顺应新时代发展趋势引入先进的监管设备,实现林业自然保护区资源的合理化配置,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提高林业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并在自动化信息监控技术的支持下,减轻林业人员的工作负担,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监管时间与空间上的双重优势。

3.5 增强林业管理人员的应急能力

基于林业自然保护区开展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时,应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可行的应急方案。经调查研究表明,野生动植物面临的生存危机不仅与人为因素带来的干扰有关,许多自然灾害也会对野生动植物的生存造成一定的威胁。这就需要林业保护区的工作人员积极学习野生动植物保护的相关急救知识,充分了解每一种野生动植物的急救方法。针对急需抢救的野生动植物,林区工作人员还需要第一时间采取科学可行的抢救措施,以免自然灾害对野生动植物的生存和发展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3.6 加大森林防火的宣传力度

在森林防火工作实际开展过程中,应基于宏观角度强化森林防火指挥,确保当地森林防火抢救队伍能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并立即开展火灾抢救工作。这就需要当地政府和林业自然保护区重新梳理森林防火指挥路线,有针对性地制定火灾抢救方案,指挥当地森林防火抢救队伍第一时间利用基础灭火设施控制火情,从而在井然有序的队伍配合下有效控制森林火灾。对于重要的生态旅游景点,当地政府还需要明确要求禁止在景区内携带易燃易爆的物品,严厉打击景区内出现的乱丢烟头等不良行为,同时做好森林防火相关宣传工作,真正将防火知识融入生态旅游景点宣传工作,并在醒目区域张贴森林防火宣传标语。此外,当地政府需要指派专门的工作人员实时进行监督与管控,并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处罚存在违法行为的人员。

3.7 适当提高林区人员的福利待遇

由于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林业自然保护区的工作环境也较为恶劣,因此,当地政府应适当提高林业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的福利待遇,以此有效调动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还可以配备专业的监控设备和基础设施,切实改善野生动植物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有效避免人员流失现象的发生,促使林业自然保护区的工作人员发自内心地生成荣誉感与责任意识,最大限度地提高相关工作人员对自身所处岗位的满意度。

4 结束语

在林业自然保护区中做好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就需要林业保护区管理者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林业自然保护区的生态职能,有效维持野生动植物保护之间的生态平衡,在增加野生动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基础上,切实提高自然生态系统运转的稳定性。此外,当地政府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野生动植物保护法律体系,从整体上提高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水平。

猜你喜欢

动植物自然保护区林业
新时代构建野生动植物保护新格局的思考
林业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策略
《林业勘查设计》简介
《林业勘查设计》征稿简则
动植物为何能够预测天气
land produces
锋视觉
三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获批
至臻至美的动植物印花开启春季自然美好的清新时尚
阅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