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民工返乡创业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及建议
——以成都市为例

2022-12-03聂有亮廖世华

四川农业科技 2022年8期
关键词:成都市农民工农业

罗 永,杨 震,聂有亮,廖世华

(1.成都市农林科学院都市现代农业与信息研究所, 成都 611100;2.成都京东数字农业研究院, 成都 611100;3.四川省米易县农业农村局,四川 米易 617200)

返乡农民工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人才力量,国家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促进农民共同富裕为目标,发布《关于做好当前农民工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人社部发〔2020〕61号),集聚资源要素,集合公共服务,促进返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创业。成都市贯彻落实国家、省促进优秀农民工返乡创新创业的工作部署,制定《关于进一步促进返乡下乡创业的实施意见》(成办发〔2019〕7号),为优秀农民工返乡创新创业提供公平的投资环境、优质的政务环境、宜居的生活环境、贴心的创业环境,打造有情感、有温度的蓉归家园和蓉创港湾,为每一位返乡创新创业朋友提供圆梦的机会,助推广大返乡创新创业者引得回、留得住、干得好,促进成都市农业农村双创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1 面临新情况

成都市积极开展农民工返乡创新创业活动,创新发布优秀农民工返乡创业机会清单,开展政策专场、金融专场、技能提升训练营、发展规划训练营等系列活动,每年开展成都市“十佳”“优秀”农业创新创业项目评选,并予以资金奖励,全面释放成都市返乡创新创业发展机遇。截止2019年底,成都市培养的10.05万新型职业农民中外出务工返乡技能人才达到4.56万人,占比达到45.37%。2021年成都市实施家庭农场培育计划和农民合作社规范提升行动,新培育农民合作社482家、累计达11076家,新培育家庭农场3589家、累计达14031家,深入实施乡村人才培育工程,新培育高素质农民7051人、农业职业经理人2500人,加快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全市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3772家,托管服务面积超2×105hm2。

1.1 呈现新特点

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支持,成都市优秀农民工返乡创业不断取得新成就,郫都区获“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区)”,入选全国乡村振兴农村创新创业十佳优秀案例,成都市全国双创示范基地建设受到国务院督查通报激励。成都市优秀农民工返乡创业呈现如下新特点。

1.1.1 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主 契合城市发展实际,紧跟城市发展新阶段,成都市返乡创业的优秀农民工创业业态主要偏向于都市现代农业,并且主要依托自身资本积累,结合原有土地资源,开展农业现代种养与采摘体验融合创业的占大多数,并且开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创新创业的主要是年轻的农二代、创二代或高学历高技能人才。开展商业零售和餐饮的紧随其后,开展农业科技研发的微乎其微。如:成都市都江堰市木子尹工坊创始人,在西藏创业以后返回都江堰创业,打造木作体验、室内空间打造、品牌策划、规划设计等于一体的木文化创业项目。

1.1.2 利益联结机制更加紧密 在乡村的熟人社会里,优秀农民工返乡创业对周边农户的带动力与影响力较社会资本投资更强,优秀返乡农民工对现代农业技术、现代信息网络资源共享的开放性较社会资本更强,与村集体合作也较社会资本更加紧密。如:成都市新都区新繁街道的汪家村林盘院落拾里庭院项目,返乡创业的曾某某打造的曾家院子与汪家村村集体建立从商家的营业额中提取一定收益的分配机制,村民的收益不再是传统的单一租金收益,而是“保底金+营业额的股本分红”多重收益,仅2019年,汪家村全村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8万元,集体经济组织收入超20万元。

1.1.3 返乡农民对乡村治理现代化促进效果明显 返乡农民工都是本地、本村农民,在农村选举、土地流转、集体经济发展、乡村治理等方面较社会资本更加方便管理、更便于融入村集体组织开展村民自治,同时优秀返乡农民工在乡村文化营造、文明价值认可等方面能够更好促进乡风文明发展,更能促进乡村治理现代化。如:成都市蒲江县明月村打造明月国际陶艺村,依靠“政府搭台、文创撬动、产业支撑、公益助推”的“多元共治”发展模式和“共创共享”发展理念实现了一三产业统筹发展的转型,陆续吸引了摄影师、返乡主持人、返乡大学生等平民群体与人员加入,新理念、新思维与传统生活习惯、风土人情的交流互动,实现了新老村民之间的优势互补,有利于促进新老村民共融共享,城乡要素融合共生局面的发展,实现共治、共建、共享。

1.2 迎来新机遇

成都市是首批整市推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第二批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市、全国省会城市中唯一的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在乡村创新创业、就业服务、要素配套、金融信贷、人才支撑等方面,成都进一步拿出“真金白银”,诚意满满,成都市优秀农民工返乡创业,恰逢其时、正当其势。

1.2.1 乡村创新创业环境更加开放 随着国家在农村工作的重心历史性转移到乡村振兴上来,资金、技术、人才、政策等各类要素向乡村集聚,乡村双创环境更加开放、包容。成都市制定《成都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若干政策措施(试行)》《成都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十大重点工程”和“五项重点改革”总体方案》(成委厅〔2017〕179号)等相关政策,实施乡村人才培育集聚工程,支持农民创新创业,全面开展农村实用技能免费培训,扶持返乡人员发展休闲农业、林下经济和乡村旅游,对返乡人员实施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创业项目,给予融资担保和贴息支持等,对符合要求的新建创业苗圃(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给予其运营机构经费资助,为优秀农民工返乡创业创造了良好环境。

1.2.2 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城乡融合发展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成都市制定《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成委发〔2017〕34号),创新城乡要素资源互联互通的体制机制,打造既留人还留心的优越“软环境”,建立完善农业农村创新创业生态圈,大力吸引广大青年人才和社会资本返乡下乡,发展新产业、培育新业态,推动一二三产业跨界融合,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提供新动能。

1.3 面临新挑战

随着农业农村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乡村产业体系逐渐完善,市场竞争加剧,优秀农民工返乡创业又面临着新的挑战。

1.3.1 对返乡创业者发展一二三产业融合的要求更高 成都市都市现代农业要求更加绿色、高品质的产业发展方式,加强一二三产业横向耦合、纵向延伸,推动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增加产业链厚度。传统的种养殖模式和低产业价值模式不再适应新的发展形势和要求。因此,成都市优秀返乡农民工创业更加需要具有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理念,能够紧跟农业与旅游、文创、康养、互联网等跨界融合引领大势,理解农业电商、休闲农业、文创农业、智慧农业等融合发展趋势,为产业发展创造新的价值。

1.3.2 对返乡创业者掌握或利用先进科学技术的要求更高 成都市都市现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先进科学技术的支撑,绿色发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互联网+”等都市现代农业的基本要求,都需要资源节约技术和清洁生产技术、生态环境控制技术和信息追溯技术、种源技术和智慧农业技术、电子商务技术和物流技术等科技手段支撑。均需要优秀返乡农民工能够掌握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或具备利用科技资源的能力,才能够在市场竞争中存活下来、谋求发展。

2 面临新问题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不断走深走实、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探索建立,更多的社会资源开始不断流向乡村,社会资本在乡村地区的产业布局逐步加大、涉及领域更广,优秀农民工返乡创业不仅面临着自身技术、资金等问题,同时也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

2.1 创业投资信心不足

面对后疫情时代的持续影响,国际经贸摩擦不断、产业结构调整、消费不及预期等影响,部分返乡农民工由于在外地见识到了小企业面对经济形势变化时的风险,对投资创业信心不足,不敢贸然投资。尤其是2020年底,由于经贸摩擦加剧、出口严重疲软,成都市部分以农产品出口为主的返乡创业者遭受较大损失,持续创业投资信心大打折扣。

2.2 创业成本逐渐增高

优秀农民工返乡创业除少部分掌握生产技术以外,更多的是“干中学”或者购买技术服务,这都增加了创业成本和经营风险。同时,目前成都市耕地年租金较高,土地成本的上升无疑增加了创业者成本。另一方面,成都市人口虹吸效应和人口老龄化加剧,使得农村劳动力、技术人才短缺与人口老龄化并存,雇佣60岁农村劳动力100元/d的成本较为常见,年轻劳动力则价格更高且数量较少,农村创业劳动力用工成本居高不下,增加了创业经营成本。

2.3 融资困难依然存在

涉农创业投资大、见效慢、风险高,多数返乡人员能力有限,创业的投资规模较小,而且以自我积累为主,能够获得正规金融的支持力度有限、渠道不通,融资难问题依然存在。另外,土地经营权抵押、宅基地使用权盘活还存在一定政策上的瓶颈,金融市场给予的支持还远不能满足融资需求。

2.4 产业化程度待提高

成都市农民工返乡创业较多的是以家庭为单位,产业化、组织化、市场化程度还不高,尤其是以种养业为主的创业者在规模化、市场化程度上均有待提高,缺乏有效的长远规划和市场开拓能力,有部分还停留在为企业提供原材料阶段,处于产业链低端,在产业链环节上的价值待进一步提升。

3 对策建议

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吸引、鼓励优秀农民工返乡创新创业,是促进乡村产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治理能力提升、乡风文明和谐,带动乡里乡邻共同致富的重要途径。以成都实践为基础,提出以下对策建议,以期望为建立更加完善的促进优秀农民工返乡创新创业体制机制,加快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成都力量。

3.1 建立区域外出务工人员联系机制

以特定区域为单位开展外出务工人员摸底工作,组织区(市)县、乡镇、村(社区)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人员深入村组,进行摸底调查,统计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农民工基本情况,了解就业信息、技能专长、收入等基本情况,建立乡村人才库。以村为单位建好用好“农民工管理微信群”,通过政府信息化平台,建立信息交流渠道,传达本地产业发展规划、创新创业政策环境等信息,同时结合区域发展规划,针对性地引导外出优秀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

3.2 科学深入开展创新创业培训

针对有意愿、初创业的返乡农民工开展“量身定制”培训,采取理论培训与实践操作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提高返乡创业农民工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开展绿色生产、科技运用、文化创意、品牌营销、乡村旅游、农村金融、农村电商以及乡村治理、乡风文明、乡贤文化、乡村营造等方面的培训和实践示范,全面提高优秀农民工的创业综合能力和资源获取能力。完善优秀农民工创业培训跟踪机制,对“是否创业”“创业面临的难题”开展回访,并针对性地调整培训方式,同时开展创业提升培训,做到创业“扶上马送一程”,提高创业成功率。

3.3 优化农村“双创”营商环境

持续深化农村放管服改革,放宽市场准入,全面实施“先照后证”改革,严格执行前置审批事项指导目录,简化登记手续,采取一站式窗口、网上申报、多证联办等措施,提升创业审批效率。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对优秀农民工返乡创新创业,在从事生态绿色种养、农业农村电子商务、农业社会化服务,达到经营规模条件的,给予一定土地或房屋租金和设施设备购置补贴,为优秀农民工返乡创新创业营造良好政策环境。改善金融服务,支持优秀农民工利用土地承包经营权、农产品存货等为担保进行抵押贷款融资,加快组建区域乡村振兴基金,吸引民间资本进入,为符合条件的创业项目提供股权投资、资金贷款等支持。提升乡村公共服务水平,不断加大公共服务的财政投入,创新公共服务的供给机制,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对返乡农民工初始创业失败后生活困难、符合救助条件的,按规定享受社会救助,通过持续的供给和改革提升质量,不断提升优秀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幸福感、获得感。

3.4 持续深化农业农村改革

加快完善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制度,根据农村土地的自然、经济、经营期限等特点,建立完善农村土地经营权价值评估体系,拓宽返乡农民工融资渠道。加快推进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完善宅基地基层管理体系,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积极探索宅基地使用权盘活路径,培育农村房屋(含宅基地)租赁市场,引导优秀农民工以入股、联营等方式利用空闲农房及宅基地发展住宿、餐饮、乡村旅游等新产业新业态,促进持续增收。探索建立职业农民退休养老制度,以返乡创业农民工为试点,根据返乡农民工社保参与年限,在注册个体工商户、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创业实体的基础上,对创业农民工纳入城镇职工养老、医疗保险体系,并对其购买养老保险、一次性补齐养老保险年限进行补贴,确保其能“退休养老”,同时按规定将其子女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或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范围,完善职业农民社会保障政策。

猜你喜欢

成都市农民工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中共成都市第十四届委员会常委简历
2021年就地过年农民工达8 700多万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点对点”帮2万名农民工返岗
2019年1~9月 成都市经济运行情况
2019年1~6月成都市经济运行情况
2018年1—12月成都市经济运行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