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篮球竞赛规则的演变对现代篮球运动发展的影响
2022-12-02廖永琪
廖永琪
(西华师范大学 四川 南充 637000)
前言
篮球运动自1891年在美国由詹姆斯·奈史密斯博士创造发展至今,篮球运动迅速在全世界得到推广与发展,成为世界上最热门的体育项目之一,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规则不断的更新演变。篮球竞赛规则和篮球运动的发展是互相影响、相辅相成,它的不断完善和修改,促进篮球运动向更高、更快、更强的方向发展,同时篮球运动规则修改与篮球技战术发展也保持互促关系,规则的不断修改,能促进篮球技术和战术的不断更新,促进世界篮球技战术水平的提高。
1、研究对象
以FIFA规则和NBA规则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国际篮联与美国职业篮球的规则演变过程展开研究。
2、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
通过在知网、西华师范大学图书馆、搜集优秀核心期刊和硕博士论文,认真研究《篮球规则》和篮球技战术等参考资料和文献资料获取理论依据和相关资料。
2.2、逻辑分析法
通过对篮球规则图书资料、篮球技战术文献、篮球裁判规则相关网站等参考资料了解整理,进行逻辑分析后,对篮球规则演变对篮球技战术发展进行深入探究。
2.3、录像观察分析法
录像观察分析法通过对国际篮球联赛比赛录像的观看,进行研究分析,观察比赛中规则对技战术的影响。
3、结果与分析
3.1、篮球规则的定义
孟子先生说过“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它是规定出来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和章程,篮球规则是篮球比赛的竞赛法则、技术标准和行为规范。篮球规则与篮球比赛同时产生,它是以篮球技术为基础而形成的,而篮球技术又促进了篮球规则的不断改进与完善。篮球规则从原始的13条,发展到现在的8章58条,反映了篮球规则和篮球比赛从简单到复杂、从原始到现代的发展过程。篮球规则的每四年一次修订在保障比赛能公平公正进行的同时,也会考虑到篮球比赛的商业性、娱乐性以及观赏性等重要因素,其目的是为了加强比赛的对抗,增加财政收入,提高比赛精彩程度,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这项运动中来,促进篮球在全世界的推广和发展。
3.2、篮球比赛上场人数变化对篮球发展的影响
在篮球运动初创试行时期,并没有对比赛上场人数由明确的规定,在比赛时,只需将两队比赛人数平均分配就能进行比赛,到了1892年,史密斯博士制定了原始的13条篮球规则,1893年规则规定参与比赛的人执行9人3区制,自此以后上场人数步缩减为每队10人、9人、7人,1895年定为每队上场5人。随着人数的确定,场上出现了内线中锋、大前锋、小前锋、得分后卫、组织后卫这五个位置,代表传统意义上的5到1号位,5个位置各司其职,分工明确,涌现出一大批像迈克尔·乔丹、拉里·伯德、沙奎尔·奥尼尔、魔术师约翰逊等划时代的篮球运动员,随着篮球理论、技术、战术的动态发展,各种新的战术指导思想逐渐走向成熟。“位置模糊”作为一种新兴的篮球术语。现代篮球尤其是美国和欧洲地区西班牙和塞尔维亚等世界强队,不仅要求运动员技术全面、身材高大,拥有多个位置的技术特点,同时需要运动员有出色的运动能力,和较强的投射能力。篮球运动整体呈现出快、准、狠的特点,人数的确定对于世界篮球运动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3.3、场地变化的发展影响
篮球发展至今,场地也不断地在变化,比赛场地的变化也会让规则发生相应的变化。最初的篮球比赛场地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场地内也没有任何区域的界线划分,只需要一个平坦开阔的场地就可以进行比赛,经过规则的修改最终到2008年国际篮联才最终将比赛场地确定为一块28m×15m的场地,让球员有足够的空间施展技术,在1897年设置罚球区、1932年设置限制区等,同时在1984年FIBA在国际赛场引入了三分球,让篮球运动产生了质的变化。
(1)三分线的设定对篮球运动的发展。
三分球是篮球比赛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快速追分和快速拉开比分的法宝,也是决定比赛胜负的关键因素,设立至今涌现出一批如库里、雷阿伦、朱芳雨、汤普森等具有代表性的球员,三分线在1984年正式引入后,经历了初创时期、全面发展时期、创新攀高时期。在规则的修改下,FIBA篮球规则下三分线从最开始6.25m,到现在正式确定为6.75m,三分球的设立,其目的是为了鼓励外线队员投篮,让进攻的区域变大,分担内线进攻压力也避免篮下过于密集,球队攻击点更多,内外结合将有原来单一的进攻战术逐渐精细化,丰富了篮球的攻防技战术,三分球在比赛中在关键点的运用成功,能鼓舞本队士气,稳定军心,甚至在比赛关键时刻绝杀对手,实现大翻盘。很多经典的比赛都印证了三分球引入的价值,如,2006年男篮世界锦标赛,中国男篮小组赛前四场比赛为1胜3负,要想小组出线就必须赢下斯洛文尼亚队,比赛还剩1′02",中国队以70:74暂时落后,紧接着朱芳雨以一记高难度三分将比分追至1分,随后斯诺文尼亚球员贝西洛维奇造成犯规2罚1中,对方领先2分,随后姚明再次站了出来,和后卫刘炜完成配合夺得两分,把比分扳成75:75。但斯诺文尼亚球员斯洛卡在比赛仅剩5.8s时,勾手命中2分将比分超出,此时留给中国队的时间仅剩5s,王仕鹏接球飞奔至前场,面对两名防守队员直接起跳出手稳稳命中,最终比分定格在78:77,中国队战胜斯洛文尼亚同时也帮助中国男篮晋级16强。关键时刻朱芳雨和王仕鹏两记三分拯救了中国队,由此可见,三分球引入的重要性。
(2)秒限制区的设立对篮球发展的影响。
篮球限制区是指为了限制进攻队员长时间占据有利位置而专门划出的一块区域,规则规定在前场控制时,队员不能在对方球队限制区停留3s钟,早期的限制区是一块梯形区域,由于高大队员在篮下能轻松得分保持较高的命中率,这导致教练员在制定战术时,大多以篮下进攻战术为主,忽视了外围投篮和突破进攻战术,攻守速度较慢,观赏性不高。2008年后限制区由原来的梯形变为长方形,禁区面积的不断扩大,有效地限制高大球员在篮下的活动,在限制区内对抗挤位更加凶狠激烈的同时,扩大了内线队员进攻活动范围。这要求高大队员需要有灵活的篮下脚步动作、背身单打技术,快速移动策应挡拆的能力,还需要内线队员有外围中远距离投射能力。比如,现役NBA球星约基奇、恩比德、CBA球员易建联等都是具有代表性得球员,3s区得设定让内线队员向灵活、速度,技术全面的方向发展,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过去“得中锋者得天下”的局面,篮球比赛不再向过去单调的篮下进攻手段,比赛更加有活力,这推进了现代篮球向更快更准的方向发展。
(3)无撞人半圆区的设立对篮球发展的影响。
无撞人半圆区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合理冲撞区,在规则设立之前,在比赛中“假摔”等现象时有发生,防守队员利用这种不正当的手段骗取犯规,严重地影响比赛公平性。FIBA篮球规则从2010年正式将无撞人半圆区正式引入到篮球运动后,有效地杜绝了这种情况的发生,也体现了现代篮球“狠”的特点,设定半场无撞人半圆区主要目的是为了鼓励篮下队员要位进攻时进行激烈的身体对抗以及解决外线队员快速突破到篮下时,避免篮下队员死站篮下,造成进攻犯规,从而提高比赛观赏性和流畅性。另外,合理冲撞区增加了内线队员防守压力,迫使防守内线的队员在半圆区外对进攻队员进行拦截,这造成进攻空间变大,突破上篮和突破分球后接球中远距离投篮的作用被放大。教练员在平常训练时,也会更加注重这些技术的训练。
3.4、规则对时间变化的影响
(1)比赛时间和比赛暂停的演变及其影响。
通过查阅资料和文献期刊,篮球比赛时间的修正在1940年之前1949-1993年分为两节,各节时间为20min,中场休息10min;1940-1948年和1994-1998年各节时间分别为10min、12min,而一二、三四节及决胜期之间各3min,上、下半场之间为10min是相同的;2002年至今分为四节及各节时间为10min,一二、三四节及决胜期之间各2min,上下半场之间休息为15min;暂停方面,暂停时间为1min,在2002年以前暂停次数为4次,上下半场各2次,2014年规则修改后暂停次数增加为5次,上半场2次,下半场3次,并且在第四小节时间等于或者小于2min时,只能最多使用2次暂停,上半场为使用的暂停不能用于下半场或者决胜期。虽然规则经过了无数次的修改,但是可以看出篮球比赛总时间从未改变,比赛分为4节以及暂停的引入,可以让球员在高强度的比赛中获得充分休息的时间,缓解心理和身体的压力,保障比赛的精彩程度。教练员利用节间休息时间或者暂停休息时间迅速运筹帷幄,针对场上出现的问题迅速布置战略战术,利用语言艺术,鼓励本方队员进攻。休息时间广告植入可以增加经济收入,中场时间文艺娱乐和各类表演能更吸引观众眼球。
(2)防守5s对篮球运动的影响。
国际篮联在1932年在增加了5s规则,FIBA规则规定防守队员采取正确,积极合法的防守动作时,持球队员必须在5s内传球、投篮或者运球,否则判为争球。5s的设定促进了全场人盯人战术、夹击战术和快速攻防转换技术的形成,防守者通过不断向进攻队员施压,迫使进攻队员失误,抓住机会打好防守反击。进攻队员也可以利用球场优势,面对夹击,迅速摆脱防守或转移球,快速破解对方夹击,迅速得分,这样的快速攻防,要求球员具有充沛的体能,快速移动和快速反应能力、单兵和协同防守能力以及较强的团队配合意识。现代篮球中,亚洲地区球队就是典型代表,对面欧美地区强队时身体素质,力量技术都相差甚远,通过不停的防守夹击,积极拼抢,才能在面对世界强队时打出自己优势。5s的引进带动了攻防技术的快速发展,使防守方的夹击防守基础配合得到了完美的发挥空间,让比赛攻防节奏更快、身体对抗更强,增加了比赛的观赏性。
(3)8s过半场和24s进攻时间的发展影响。
在1932年国际篮联增加了10s规则和回场的规则,后来将10s改为8s,规则规定8s之内就要运球过半场,24s指在进攻回合中,24s内必须完成一次投篮动作或者进攻,否则会造成违例。在2010年,FIBA对于24s进行了更新完善,规则规定:即在控制球队的后场,非控制球队出现违犯,则24s复位;在控制球队前场,非控制球队出现违犯,此时24s计时钟显示为14s或更多,则不应复位,如果计时钟少于14s,则应复位至14s。8s和24s不断的演变更新,为篮球注入了新鲜血液,避免球队出现消极进攻状态,让篮球攻防转换更快,进攻回合和比赛分数增多,队员的攻防意识,为全场区域紧逼和夹击防守提供了发展的可能,增加了比赛的流畅性。
3.5、对篮球技战术发展影响
(1)对运球技术的影响。
运球技术作为篮球运动中最基础的技术之一,指的是持球队员在原地或在行进间中单手连续按压球的一种动作技术,篮球规则的演变对于运球技术具有深远的影响。在1898年原始篮球规则中规定只允许运动员做单手运球,这严重的阻碍了篮球运动的发展;而在1898年后,对运球的相关规则进行了修改,允许运动员在运球过程中可以做换手运球以及背后运球等更多的技术,增加了运球技术的方式,促进了突破技术的产生;1908年,篮球规则中允许对运动员在运球过程中可以投球,这意味着篮球规则对篮球运球的限制逐渐被打开,从而使得篮球运动中的技战术得到了质的飞跃。球员将运传投技术结合起来,促进急停跳投、行间间高手投篮、行进间低手投篮、持球交叉步过人等技术的产生,增加了篮球技术的多样性,同时也提升了篮球运动的观赏性。
(2)对投篮技术的影响。
篮球是技能主导类同场对抗项目,投篮是篮球运动中唯一的得分方式,也是篮球运动的核心,一切的技战术都是围绕着将篮球投进篮筐而制定的,因此投篮技术是篮球运动中的重要技术之一。现代篮球在比赛中的投篮往往需要在进攻球员和持球球员通过挡拆掩护、策应等配合下,完成一次有效的投篮,因而对球员的投篮技术有更高的要求。篮球规则的变化对投篮技术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投篮动作及投篮时间上,在1984年以前,三分球没有出现 ,球场上得分方式主要在篮下进攻,这导致篮筐下球员出现拥挤的现象。到了1984年之后,篮球规则中出现了三分球的规定,这一规定的修正促成了各种远距离投篮技术的诞生,小个子队员也可以利用快速移动和精准投篮能在长人如林的比赛中有用武之地,围绕远距离投篮技术也丰富多样,投篮技术的呈出手快、弧线高、投射距离远的特点,扩大进攻范围制约着对方防守,使得战术变化多样化,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更多内线与外线的配合技战术。
3.6、“新规则”中走步违例的改动对篮球运动发展的影响
在FIBA篮球规则中,对走步违例旧的理解是在运球中流畅的三步上篮技术,要求必须在运球或者接球后在空中完成持球,左右脚各跨一步,单脚跳起投篮,落地是正确的三步上篮技术。而新的篮球规则规定,旧的篮球规则中的第一步可以不计算,在三步上篮技术中,它允许接球后重新计算,只是在移动过程中持球事迹时间向前移动。对于走步违例的修改,改变了裁判员对走步违例吹罚的尺度,比赛变得更加流畅,防守者难度也增加,队员可结合突破或突分技术能获得更高的分数,促进篮球技术不断的完善。
4、结论
(1)通过对篮球竞赛时间合理修改,全场比赛设立5个暂停,同时把篮球比赛分为四个小节,使运动员能有充分休息的时间,让保持良好的状态,体能得到恢复,缓解身心疲劳,8s和24s的设立,让篮球攻守转换速度越来越快,比赛得分越来越高,要求运动员在高强度的对抗下,具有良好的控球技术、传接球技术、快速移动能力、精准的投篮等,同时促进了全场人盯人战术、夹击篮球战术的发展,从而增加比赛的观赏性;
(2)篮球比赛是一个具有对抗性、集体性、观赏性的项目,篮球运动之所以成为世界最受欢迎的项目之一,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规则的不断修改和完善,规则的修改解决了出现的各种问题,让比赛更加公平公正,使篮球运动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3)篮球规则不断的修改和完善,提升世界篮球整体水平,世界各个地区根据规则制定结合实际情况,形成了不同的篮球风格,篮球技战术的更新和发展也促进了规则不断演变,二者相辅相成,使之更加趋于完善;
(4)三秒限制区和三分球的引进,改变了原来篮球固有的篮下的进攻打法,让现代篮球发展走向一个新的高峰,犯规罚则的出现制约了球员在场上粗鲁的行为,使篮球运动更加文明健康的发展;
(5)规则修改对教练员和裁判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练员和裁判员要熟练和理解规则,推动篮球运动向更高水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