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汹涌的大山洪

2022-12-01赵天

奥秘(创新大赛) 2022年10期
关键词:山洪泥石流灾害

●赵天 编

三伏天虽然已过,但当下正是传说中的“秋老虎”肆虐之时。游泳、戏水在今夏已不再是一项主动选择的运动,更像是不得不为之的求生手段,大伙宁愿在水里躺平,也绝不愿搁岸上被烤干!然而对于在深山老林里戏水的朋友而言,一项潜在的威胁却不得不提防。日前,轰动全国的“四川彭州山洪”造成多人死伤,这一让人窒息的惨烈教训告诉我们,人类对大自然,既要“相敬如宾”,也要“察言观色”!

什么是山洪?

山洪是指山区溪沟中发生的暴涨洪水。山洪具有突发性,水量集中、流速快、冲刷破坏力强,水流中挟带泥沙甚至石块等,常造成局部性洪灾。从形成来源上看,一般分为暴雨山洪、融雪山洪、冰川山洪等。通过提高防洪标准、调整人类活动方式、增强山区群众防灾避灾意识,可以达到减少山洪灾害发生频率或减轻其危害的目的。在山洪防治规划中,短期宜以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为主,长期以植物措施为主。2006年10月27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报告》,这是中国第一部由国务院多部门联合组织编制完成的防治山洪灾害的专项规划。

为什么会形成山洪?

山洪的形成,通常要满足四个条件:

地形条件

一般形成山洪泥石流的地理区域是中高山区,地形特征是相对高差大,河谷坡度陡峻。表层为植皮,覆盖有较厚的土体,土体下面为中深断裂及其派生级断裂切割的破碎岩石层。

森林覆盖条件

形成山洪的山区通常有大范围树林、毛竹覆盖,汛期时暖湿空气携带大量水气达到林区上空,与林区上空温度偏低、相对湿度偏大的冷空气交锋,易造成大量局部降水,进而形成山洪。

水源条件

水体既是山洪泥石流的组成部分,又是激发因素,主要来自降雨。

山丘区不稳定的气候系统,往往造成持续或集中的高强度降雨。据统计,发生山洪灾害主要是由于受灾地区前期降雨持续偏多,使土壤水分饱和,地表松动,遇局地短时强降雨后,降雨迅速汇集成地表径流而引发溪沟水位暴涨、泥石流、崩塌、山体滑坡。

山顶土体含水量饱和,土体下面的岩层裂隙中水体的压力剧增。当遇暴雨,能量迅速累积,致使原有土体平衡破坏,土体和岩层裂隙中的压力水体冲破表面覆盖层,瞬间从山体中上部倾泻而下,形成山洪和泥石流。

人类活动

在山丘地区过度开发土地,或者在陡坡开荒,或进行工程建设对山体造成破坏,改变地形、地貌,破坏天然植被,乱砍滥伐森林,均易引发山洪。

山洪的发生具备四大主要特性

季节性

每年的汛期为4~9月,特别是主汛期6~8月,是山洪灾害多发期。在同一流域,甚至同一年内都有可能发生多次山洪灾害,所以山洪具有季节性强、频率高的特征。

突发性

山丘区小流域面积和沟道调蓄能力小,沟道坡度大、流程短,洪水持续时间较短,但水位涨幅大、洪峰流量高、降雨产流迅速,一般只有数小时。因此激发山洪的暴雨具有突发性,山洪爆发历时很短,成灾非常迅速。

群发性

溪流源头或沟谷两侧具有较高的临空面,经常出现崩塌。复杂的地质结构、大量地表松散固体物质,是加剧泥石流灾害的重要因素。在暴雨中心范围内,前期崩塌形成的松散堆积物在暴雨作用下,各支沟可同时形成泥石流。

易发性

由于山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预警预报设施不完善,不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洪灾损失。加之对山洪灾害的规律性研究不够,没有定量判别标准,以往的山洪灾害防御预案操作性不强,山洪灾害预见性差,防御难度较大。

山洪灾害气象预警等级

2015年,中国气象局与水利部相关单位,建立了联合发布山洪灾害气象预警业务,预警范围为全国,预警时间为预警发布时刻起未来24小时,预警级别为:IV级(可能发生)——山洪漫坝(沟),有一定的风险出现;III级(可能性较大)——淹没预警点0.6米;II级(可能性大)——淹没预警点1.2米;I级(可能性很大)——淹没预警点1.8米。

哪些地区最容易发生山洪?

山沟附近、溪河两边位置较低处、河道拐弯凸岸等地比较容易遭受山洪威胁。最近四川彭州的山洪,就是发生在溪河两边的位置较低处。

山区、丘陵区、岗地,特别是位于暴雨中心的这些地区,极易形成山洪灾害,往往降雨后几个小时就会成灾受损。

哪些人群最易受山洪的威胁?

在切坡建房,且不加防护的居民。将房屋建在陡坎或陡峻的山坡脚下的居民。在溪河桥梁两头空地随意建房居住的人群。宅基地选择在溪河两边位置较低处、双河口交叉处及河道拐弯凸岸的居民。不了解山洪暴发信息,擅自在易发区的高山上或陡峻山坡下、溪河两边活动,毫无思想准备的人。在山洪泥石流发生期间,随意过河、过桥想要逃生的人。在山洪泥石流发生期间,不顾一切抢救财产、打捞物品的人。

山洪暴发的前兆有哪些?

溪流水位极速上升,可能是由于上游大量降水引发了山洪。溪流水位骤降,可能是上游暴雨致山体崩塌阻塞河道,导致断流。原本清澈的溪流突然变浑浊,可能是上游暴雨将泥沙、石块带入水中,形成山洪泥石流。出现异常的山鸣声,类似火车轰隆隆的声音或闷雷声,可能意味着发生了山洪泥石流。

为避开山洪,应该留意哪些现象?

经常关注气象预报信息和权威部门发布的灾情预报。密切关注和了解所在地的雨情、水情变化。事先熟悉居住地所处的位置和山洪隐患。确定好应急措施与安全转移的路线和地点。注意观察是否有井水混浊、地面突然冒浑水等现象。注意是否有动植物出现异常反应等。注意山沟上方是否出现轰轰响声。一旦发现明显前兆,应迅速果断撤离现场。

提防山洪注意事项

1.警惕盲目探险

雨季户外运动项目选择需谨慎,充分了解相关风险和安全规定,雨季尽量不要前往山岳型、峡谷型、涉水型旅游景区。切勿前往易发生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旅游景区。更不要参加未开发线路探险旅游,切不可追寻刺激、盲目探险。

2.警惕涉水

警惕涉水活动,警惕淹溺事故,不要到江河水库等未知环境或有警告提示的水域游泳。尤其少年儿童不要独自在水域嬉戏,更不能在野外游泳。

3.警惕异常声响

户外出行要时刻保持警觉,山区汛期一定要警惕所有异常的细节,河水、井水的突然上涨或干涸,山体或地面裂缝,岩体掉落的石块,沙石声响等都可能是山洪泥石流、山体滑坡等灾害前兆。

4.警惕雷击

在户外遇到雷雨天气时,要尽量躲避在安全的建筑物中,不要在大树底下避雨,远离河流湖泊、稻田,远离广告牌以及简易建筑物。

5.千万不可盲目涉水行车

车辆在汛期路过漫水桥时需要特别注意,山洪冲击力很大,极易将车推翻。行人或车辆在汛期过漫水桥时,一定要观察水深和流速。

经过涵洞时要注意看是否有积水,如水深超过汽车涉水的安全高度,则不可通过!

遭遇山洪,如何脱险

1.当感觉降雨量太大,有可能受到洪水威胁时;或观察到小溪、河流水位急速上涨、水流突然变快时,应该有组织地提前向山顶等高处转移。来不及转移的人员,要就近迅速向高地、避洪台等地转移,或者立即跑上屋顶、楼房高层、高墙等地暂避。

2.山洪流速急、涨得快,不要轻易游水转移,以防被山洪冲走,还要注意防止山体滑坡、滚石、泥石流。

3.被围困于基础较牢固的高岗、台地或坚固的住宅楼房时,应耐心固守,等待救援,或等待陡涨陡落的洪水消退。

4.如措手不及,被洪水围困于低洼处的溪岸、土坎或木结构的住房里,可利用通讯工具向当地政府和防汛部门报告受困情况,寻求救援;无通信条件的,可来回挥动颜色鲜艳的衣服协助呼救。

如洪水继续上涨,暂避的地方难以自保,在条件允许、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也可利用船只、木排、门板、木床等漂流物,在水上转移。

5.在遭遇山洪、泥石流、山体滑坡和崩塌等危险时,应迅速向两侧高处跑。遇到洪水千万不要贸然游泳逃生,不可攀爬带电的电线杆、铁塔,也不要爬到泥坯房的屋顶。

6.如不幸被卷入洪水中,一定要尽可能抓住身边一切固定的或能漂浮的东西,寻求机会逃生。

有句话说得好,“面对天灾,弱小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在四川彭州山洪事件中,事发前,有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观察到溪水的异常,提前警告戏水游客即将发生山洪,试图将所有位于危险区域的游客劝离,但仍有部分游客不听劝阻,最终酿成悲剧。这令人惋惜的教训告诫我们,要相信科学,敬畏大自然,时刻把自身安全放在首要位置。

猜你喜欢

山洪泥石流灾害
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的警示及应对
推动灾害防治工作实现新跨越
优雅地表达
泥石流
地球变暖——最大的气象灾害
“民谣泥石流”花粥:唱出自己
泥石流
遭遇暴雨山洪如何避险自救
机械班长
湖北省山洪沟治理思路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