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防诈骗指南,这些你应该知道!
2022-12-01梦洁玉琳景老人
●梦洁 玉琳 编 ○景老人 绘
随着社会发展日新月异,骗子的骗术也在不断升级,陷阱无处不在,诈骗活动往往防不胜防。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骗子们往往会“精准施策”“因人施骗”,伤害性极大。作为警惕性较弱的学生群体,需要掌握防骗知识,筑牢安全意识,学会识破骗子骗术的技能。
小学生篇
小学生没手机、没账号、没支付宝,怎么骗?答案是:家长有啊!
缴纳学杂费诈骗
骗术揭秘:有些家长群在运营安全上较为松懈,班级群号、群二维码直接写在黑板上或对外公开,简单备注申请后即可通过。骗子进群后,会伪装成学生家长添加班主任QQ/微信,通常会备注为“xxx学生父亲/母亲”,由于学生众多,许多老师并不会挨个核实。骗子会潜水观察班主任的活动规律,找机会将自己的头像换成下载好的班主任头像,并修改备注名,利用班主任上课、休息的时间下手,发布假的收费通知,催促家长及时通过二维码缴费,利用时间差,让真老师不能及时发现。
应对方法:如遇班主任在群内收费情况,学生家长应先核查群内是否有两个相同的班主任头像、昵称(微信、QQ头像和昵称是可以随时更改的),如果有,基本可以确定是骗子。此外学生家长还可以通过向学校或班主任直接打电话、发短信,或者等孩子放学回来后再确认缴费事宜,避免被骗。
孩子急需住院费诈骗
骗术揭秘:骗子以学校老师身份打电话给学生家长,谎称孩子在学校身体不适住院,急需医药费,在家长慌乱的状态下,诱导受害人汇款转账。
应对方法:遇到紧急情况务必保持冷静,一定及时与老师和孩子取得联系。陌生链接不要点击,微信、QQ上涉及到转账汇款的,一定要确认真实性再进行操作。
兴趣班收费诈骗
骗术揭秘:不法分子会以各种兴趣班招生为由欺骗学生或家长提前缴费,当学生或家长上当受骗后,不法分子就会马上杳无音讯。
应对方法:孩子参加校外培训,家长要重点查看培训机构公示栏内的办学证照资质、教师资格、培训项目及收费标准等内容,要问清楚看明白;不要轻信销售人员的口头宣传、广告标语、口头承诺等,务必亲力亲为、仔细甄别、眼见为实。
中学生篇
初中生、高中生,相对小学生就好骗多了!因为他们大多数都使用手机,且支付宝账户、微信钱包里的金额不菲。他们天真、善良、单纯,对购买网游装备、网络聊天兴趣浓厚。加上受疫情影响,网课兴起,孩子们天天都要用电脑,有时还要用家长的手机刷这刷那,于是不法分子将“黑手”伸向了这群涉世未深的学生。
网络追星诈骗
骗术揭秘:2021年,江苏一名11岁的女孩,为了获得一张偶像的签名照,进入了一个由诈骗分子伪装的粉丝群,并按照提示用爷爷奶奶的手机加了对方5个微信号,一连发了60多个200元的红包,对方还谎称24小时可返还红包,诱骗女孩加快转账,短短3个小时内,女孩竟被诈骗了11万元。
据公安部网安局介绍,在此类诈骗中,诈骗分子一般会分工合作,或一人扮演多个角色,有的冒充明星,以免费送福利为诱饵;有的扮演经纪人或粉丝群群主,诱骗学生把父母的手机拿来,一步步进行诈骗。常见的诈骗方式还有伪装成明星要求粉丝应援打榜、进入明星粉丝群收费等形式。
应对方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要以学业为主,积极参加各类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不要沉迷于追星。家长要保管好自己的手机、银行卡等物品,不要让孩子知道支付密码,以免其受骗后大额转账汇款,同时也要关注孩子自己的微信账号、支付宝账号的余额。学生一旦遇到麻烦,应立即向父母、老师、学校保卫部门或公安机关反映情况,并提供协助调查。
“防沉迷”诈骗
骗术揭秘:现在很多孩子在家时间多,想玩游戏却又受到“防沉迷系统”的限制,总想找个办法破解。于是骗子就以解除游戏防沉迷为由,通过屏幕共享等手法,欺骗未成年人获取其亲属微信或支付宝账号及支付密码,进而对绑定银行卡财产实施转账、骗取钱财。
应对方法:防沉迷是保护学生的有效方式,别老想着破解,破解的结果,往往就是游戏也没玩上,还损失了一大笔钱!
买卖游戏装备等诈骗
骗术揭秘:骗子在游戏聊天界面、QQ群、微信群中发布低价销售游戏币、游戏账号或游戏装备等虚假信息,网上交易游戏装备时以未成年人不能买卖,需要提供父母的银行卡、微信信息为由,盗刷受害者父母微信和银行卡余额。有的还会将学生微信号、QQ号盗号后,冒充学生本人向学生的亲戚、朋友借款,或者以学生发生交通事故、得病等为由,要学生亲戚、朋友转钱。
应对方法:多学习反诈骗知识,对来历不明的电话、短信、链接一律不看不理不点;不理睬网络上故意搭讪的陌生人,不贪图小便宜,不轻信免费领装备、低价代练等说辞;对于任何理由的转账、汇款要求,坚决不听不信不转账。
大学生篇
大学生,是骗子们眼中的“优质客户”“大客户”,他们大多是手机和网络的重度使用者,触网更多,情感更丰富,很多大学生还有通过网络兼职来赚钱的刚需,能被利用的漏洞更多。虽然他们心智更成熟,但社会经验仍然匮乏。
校园贷诈骗
骗术揭秘:校园贷诈骗的形式主要有三种:一是用“免抵押、低利息”为诱饵诱导学生贷款,并要求缴纳贷款手续费、管理费、保证金等。二是声称能通过培训提高综合技能,夸大培训效果,诱导学生贷款支付培训费。三是与兼职诈骗结合,要求学生贷款购买手机等产品做“销售代理”。这些贷款的利息和滞纳金很高,学生如不能如期还款,将迅速背上难以承受的债务压力。
应对方法:树立理性消费观,切勿盲目攀比。学生应根据自身经济状况合理消费,做到量入为出、适度消费,减少情绪化消费、跟风消费,拒绝过度消费、超前消费。此外,应掌握金融贷款知识,提高对金融诈骗和不良借贷的防范意识,谨防落入欺诈陷阱;遇到困难,应主动向学校寻求帮助。同时,要谨慎使用个人信息,不随意泄露;妥善保管身份证、银行卡,坚决不将身份证、银行卡借给他人使用;如已陷入不良网贷困扰,应及时向学校报告有关情况,并寻求公安部门帮助。
申领助学金、奖学金等诈骗
骗术揭秘:犯罪分子通常会通过非法渠道,事先获取受害人的详细资料,进而实施精准诈骗。他们冒充教育局、财政局工作人员,向需要申请助学金的学生打电话、发短信,谎称可以领取助学金,要求学生按指引到ATM机上激活账户,存入现金,从而骗取学生的钱财。他们还会针对有注册网贷平台账号或有贷款记录的学生,谎称“根据国家相关政策需要配合注销账号,否则会影响个人征信”;针对无注册网贷平台账号或无贷款记录的学生,诈骗人员则称“你的身份信息被盗用注册了网贷账号,需要配合注销,否则会影响个人征信”。
应对方法:学校发放奖学金、助学金、勤工助学工资等,都不会要求学生在电话中告知身份证号、银行卡号、手机验证码等信息,也不会要求缴纳任何费用或在ATM机、网上银行进行操作。如有类似要求,请先向学校老师咨询,千万不要擅自按照对方要求操作。
冒充公检法诈骗
骗术揭秘:犯罪分子通过冒充公安、检察院、法院等国家执法、司法机关工作人员,打电话给受害人,声称受害人的身份被冒用或涉嫌各类犯罪,要求配合执法、司法机关工作。骗子为了体现真实性,甚至还会制作假的通缉令,以达到其操控被害人的目的,进而诱骗受害人将钱财转到嫌疑人提供的账户。
应对方法:凡是接到自称公检法人员的电话,提到安全账户、清查资金、转账汇款的,都是诈骗!凡是自称公安人员要求通过电话、QQ、微信做笔录的,都是诈骗!凡是要求前往酒店、家里、网吧等隐蔽环境接受调查或自证清白的,都是诈骗!如不慎被骗或遇可疑情形,请注意保护证据,立即拨打110报警。
兼职刷单类诈骗
骗术揭秘:很多学生想要自己赚钱,贴补生活费,所以这类案件在学生群体中高发。不法分子通过网页、论坛、社交软件广泛发布兼职刷单广告,号称刷单“足不出户、日赚千元”,以“零投入”“无风险”“日清日结”等方式诱骗同学们到网络平台上购买特定物品刷单,承诺交易成功后将本金和报酬一并返还。前期能够小额盈利,待当事人刷单金额较多时,就会以系统卡单、系统错误、激活账户为由,要求事主继续刷单或汇保证金,骗取资金。待大额投入后,骗子就会以各种理由拒不返款。有的甚至会出现收到骗子发送的“刷单”恶意链接被扣款或按对方要求付款后无法联系对方。
应对方法:“刷单”本身就是一种违规违法行为,“先垫付”刷单只会让人越陷越深,造成较大损失。学生可以从正规中介机构寻找兼职,也可以向学长学姐求助,学校里也有一些勤工助学的岗位。另外,出去兼职也要注意安全,不要相信“天上掉馅饼”的好事,谨防掉入传销等违法组织的陷阱。
网络游戏类诈骗
骗术揭秘:不法分子在社交平台、游戏社区等发布卖游戏装备、游戏账号、低价销售游戏币等广告信息,诱导学生在虚假游戏交易平台进行交易,通过钓鱼网站窃取其账号和密码,以“注册费、押金、解冻费”等名义诱导其支付各种费用,并盗取账号。另外,犯罪分子在游戏交易平台看见受害人发布的出售游戏账号信息之后,先与受害人联系假装有意购买,再冒充游戏交易平台客服联系受害人,以出售账号需缴纳保证金、代付功能服务费为由,实施诈骗。
应对方法:购买游戏币等虚拟货币存在一定风险,容易上当受骗。在网上购买游戏币、充值时,要提高警惕,注意防范网络诈骗风险,做到不轻信、不转账、不透露。与游戏交易平台确认信息。“提现要交手续费”“账号冻结”都是骗子惯用的伎俩,目的在于诱骗受害者不停地向虚假平台账户充值,其实就是转账到诈骗分子账户,永远都不可能提取出来。
冒充学校或者好友诈骗
骗术揭秘:在校生是QQ平台的活跃用户,一些诈骗团伙利用学生社会经验较少,防范意识不强的特点,伪装成学校官方向学生发送邮件内含带有病毒的二维码或链接,以此盗取QQ账号,冒充好友发送虚假求助信息来骗取钱财等。或是通过搜索“班级群”“年级”等关键词潜入学生群,通过修改备注名和头像,冒充教务处老师发布虚假信息,诱骗学生,并且还让同学拉更多的同学,以骗取更多同学的信任。“为减轻学生家庭负担,今年教育局实行学费减免政策,现将退还一部分学杂费。请点开链接查看。”“您好!这是学校对上学期各位同学在校的评价和学校致学生的一封信,请点链接。” 类似的诈骗信息不少,内容也五花八门,千万不要随意点击!
应对方法:在聊天时,不要向陌生人随意泄露个人信息。如有网友提出经济上的要求,最好通过电话进行核实和确认。QQ、微信等用户在发现自己密码被盗用时,要设法尽快取回密码;若无法取回密码,则要将被盗情况及时告知网友,防止不法之徒假冒其名义从事违法犯罪活动。遇到伪装成学校并含有二维码或不明链接的邮件或短信一定要谨慎。学校不会通过这种方式来发放通知,大家可以直接删除,不放心的话可咨询辅导员;遇到好友求助,发出帮忙付款、充值、转账等请求,一定要通过电话或视频核实。
网上交友诈骗
骗术揭秘:不法分子先用虚假照片、信息等往自己身上贴上吸引人的“标签”,让受害人对自己的虚拟身份产生兴趣,再精心编制温柔的谎言,发起“爱情攻势”,最后,骗取对方的信任,达到诈骗钱财的目的。有的犯罪嫌疑人以美女或帅哥头像为诱饵通过各类社交平台广泛交友,把受害人引流到第三方聊天软件上,然后通过话术,诱导目标去下载所谓的专用APP,进行聊天录制视频之后威胁群发进行敲诈。
应对方法:交友要谨慎,避免以感情代替理智,同时要提高防范意识,学会自我保护。保持健康的上网习惯,不要浏览色情信息。不要轻信陌生人,不轻易下载他人指定的APP。发现被骗或者被敲诈后不要选择沉默,第一时间报警积极配合公安机关调查取证。
出行诈骗
骗术揭秘:不法分子以“航班、列车因控制疫情、故障等被取消,办理退改签可获赔偿”为借口,诱导受害人点击虚假网址,要求提供验证码等信息,进而盗取受害人银行卡中资金。
应对方法:验证信息真伪。拨打航空公司官方电话核实情况,不要拨打短信中的电话号码,或者直接登录正规订票APP进行查询。电话中提出要求转账,一律拒绝。购买机票应通过官方网站、官方客服电话、机票代售点等正规途径,避免点击到钓鱼票务网站或虚假APP,造成经济损失。
网络投资诱骗
骗术揭秘:不法分子通过互联网网上投资诱骗,先让学生每次投资几百元(如购买Q币后卖给同学),对方返还获利,多次以后,当受害者汇款上千元甚至更多,对方就消失了。骗子还会利用返还、返利等借口,让受害者多次扫描二维码。这个二维码其实是付款码,每扫一次便会带来资金的损失。某叶姓同学通过手机登录YY网络平台,骗子冒充的网络主播加其好友,称可以参加充值6000元返还5000元的活动提升平台内级别。随后叶某扫描嫌疑人发来的二维码并支付了6000元,骗子又给了一个付款二维码,称叶某扫描后,便可归还5000元,叶某相信了。但最终金额没有返还,骗子称是操作超时了,让叶某再扫一次。最终叶某扫描了5次二维码,共损失5,1996元。
应对方法:在用这些网络平台时,一定要小心谨慎。不要轻易扫描陌生人的二维码,同时要分清收、付款码。
寝室推销诈骗
骗术揭秘:学生在寝室会遇到骗子上门推销,骗子所推销物品多与新生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比如廉价文具、手机、电脑之类。此类推销的产品多为假冒伪劣产品,一旦售出很难再联系上推销者,更不会有相应的售后保障。
应对方法:对陌生推销者的花言巧语不要轻信,最好到正规的超市购买所需物品。同学之间要相互沟通,相互帮助;发现舍友被推销员洗脑时要及时劝阻,避免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