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及时又实用的反诈信息请查收

2022-12-01小琪

奥秘(创新大赛) 2022年10期
关键词:骗局银行卡受害人

●小琪 编

给“尾款人”的防骗指南

今年的“双十一”等活动,各种商家促销活动火热预告中,很多消费者摇身一变成了“尾款人”(网购付完定金还需支付尾款的人)。这里需要提醒大家:“尾款人”在查收快递的同时,别忘了收好这份防骗指南,认清几种常见的网上购物骗局,千万别“掉坑”。

预售骗局

很多商家会通过短信将新品预售信息发给老顾客,这一环节给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他们以“预售”“提前购”为诱饵,向用户发送网站订购链接。而这些链接已被植入木马,或指向虚假的钓鱼网站,一旦点开,木马病毒就会植入手机,窃取用户信息。

提醒:促销短信不要轻信,不明链接更不要点击。因为链接中有可能暗藏的木马病毒能盗取用户信息和账户资金。

冒充客服骗局

小蒋接到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售后客服,称小蒋在平台上购买的商品未达到国家检测标准,现以商品的三倍价格退还金额到小蒋账户。对方准确说出购买物品及时间,小蒋信以为真。在对方的诱导下,将自己的银行卡号、短信验证码等信息告知对方,直到银行卡内的钱被转完后,小蒋才意识到自己被骗。

还有经常网购的小王,有天他接到自称是快递公司工作人员的电话,被告知自己的快递新冠病毒检测呈阳性,需进行销毁,公司将对小王进行赔偿。小王按照指引扫描了对方提供的二维码,将自己的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短信验证码等一系列信息提供给了对方。随后小王发现自己账户内的4万多元被转走了,这时候才意识到被骗了。

提醒:电商平台退款通常是原路返还购物者的银行账户或支付账户,无需购物者在其他软件中进行操作,更不会要求购物者通过扫码、点击链接、提供银行卡密码、短信验证码等方式进行退款!网购商品有任何问题,要通过官方App或网站进行联系,切勿扫描未知二维码或下载来源不明的软件等,切勿随意透露个人隐私信息。

伪红包骗局

“双十一”前,各大电商平台会以派发红包的形式,为促销活动预热。不法分子借机派发虚假红包,散布钓鱼链接,诱骗消费者点击,从而套取用户个人信息、盗取银行卡账号等。

提醒:“双十一”红包最好通过官方途径领取,一旦接到可疑红包,不要轻信或点击。若不慎点击,应第一时间关闭网络,尽快修改网银、支付宝等重要账户密码,并通过安全软件查杀木马病毒。

积分兑换骗局

不法分子冒充电商平台发送积分兑换通知短信,诱骗受害人点击网站链接,网站中商品均需额外付费且质量无法保证。受害人一旦付款购买,后续将无法退货或理赔,甚至付款后根本不会收到商品。

提醒:收到此类短信应高度警惕,不要随意点击陌生网址,不在没有资质认证的网站下单。此类网站没有平台监督,存在很大风险。

货到付款骗局

不法分子从非法渠道获得客户信息等,随后冒充快递员提前联系消费者,把假货送到消费者手中,以“货到付款”的方式骗取钱财。

提醒:遇到“货到付款”的快递,先开箱验货,如果不是自己买的物品,直接拒签。平时取货之后,记得把个人信息从包裹上抹去,避免泄露。

刷单返利骗局

邹奶奶退休后想找个轻松的兼职赚外快,经过网络查询,找到刷单兼职招聘。起初,她尝试支付1.9元,马上得到4.9元返现。看到资金入账后,邹奶奶放松警惕,根据招聘方指示下载指定App,先小额刷单返现,后来金额越来越大,返现却没有了。邹奶奶想退出,要求对方退款,结果又被对方以验证账户安全等各种理由骗取7万余元。醒悟后,邹奶奶报警。

在这类诈骗中,不法分子以工作简单、高额薪金为诱饵,发送刷单诈骗消息。受害人“上钩”后,不法分子进一步诱导受害人通过微信或支付宝扫一扫等进行“下单付款”操作,但实际上该操作是向不法分子账户转账。

提醒:骗子以兼职刷单的名义,先以小额返利为诱饵,诱骗投入大量资金后,再拉黑。切记,千万不要被蝇头小利迷惑,千万不要为刷单交纳任何保证金和押金。并且,刷单本身是违法行为。不要有“轻轻松松赚大钱”的心理,不要轻信网上所谓的高额回报,不要轻易点击陌生人发来的链接。“低门槛高收益”“先垫付再返利”的网络兼职基本都是陷阱。

给疫情下生活的我们

在近几年中,新冠已经融入了我们的生活,本该共同抗疫,奈何总有些不法分子为了利益,利用人们对疫情的关注进行诈骗,对这样的行为我们一定要做到及时识破,避免损失。

疫情排查类诈骗

诈骗分子伪装成“疫情防控中心”或“卫健委”工作人员,谎称进行线上排查,要求受害人提供联系方式、身份证号码及验证码等相应信息,从而盗取受害者银行卡内资金。

提醒:诈骗分子会充分利用防疫的要求措施,说得头头是道,让群众一下子很难识别到底是不是排查电话。所以,遇到核查的时候,要擦亮眼睛,沉着冷静,不要慌乱,理性应对。排查工作组不会收集个人的银行卡号、网银账户密码等敏感信息,请注意甄别,谨防诈骗。

流调异常类诈骗

骗子冒充防疫工作人员,要求当事人必须在一定时间内到某地点进行核酸检验,否则将要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如此,可以轻松攻破受害人心理防线。然后骗子会主动提出将电话转接至“公安局”,要求当事人按提示输入个人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码、密码等重要信息,以清查资金洗清嫌疑为由诈骗钱财。

提醒:公安机关不会线上办案,更不会与涉案人员有金钱往来。以涉拐、经济犯罪、非法提取社保、阻碍疫情防控等理由要求清查资金的都是诈骗,一旦遇到此类情况,一定要保持警惕,切勿轻信。

虚假密接信息类诈骗

诈骗分子冒充防疫中心工作人员,以受害者是密切接触者为由,向受害者发送冒充“自查程序”的钓鱼链接,要求受害者填写个人信息和支付密码等敏感信息,从而盗取受害者个人财产。

提醒:不明链接不要点!如果收到相关短信,可以在国家卫生健康委推出的“同行密接人员自查”的小程序里先自行筛查。

“核酸结果查询群”诈骗

诈骗分子通过号商批量购买账号,伪装成“疫苗接种普查调查员”或“回访员”,以社区工作人员的名义添加好友,再将受害人拉群。群内发布刷单、赌博等违法违规信息,最终导致受害人被做任务拿返利所诱惑,落入刷单诈骗中。

提醒:刷单是违法行为,网赌十赌十输,大家要提高警惕,勿心存侥幸。此外,骗子多通过手机号码添加好友,一定要注意保护个人信息。

“快速核酸检测结果”诈骗

聊天群里出现“快速出核酸检测结果”“加急最快半个小时”“家里也能做核酸检测”的信息,声称只要额外付费便能办到,都是骗钱的套路。

提醒:核酸结果一定要在经卫健部门认证的具备资质的医院、专业医疗机构或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检测!不要轻信网络不实信息和所谓“私人渠道”。这不仅可能影响自身正常出行,更有可能落入不法分子非法敛财的骗局。

“领取居家隔离补贴”诈骗

诈骗分子冒充公司人事、财务部门或通过邮箱向公司员工群发邮件,称现根据国家政策发放工资补贴,需及时扫码登记领取,将被害人引流至“钓鱼网站”,等被害人在“钓鱼网站”中填入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等资料后,对被害人的银行卡实施盗刷。

提醒:政府和职能部门不会要求您提供个人或银行等详细信息,对于主动联系您的自称“官方人员”者一定要心存戒备,并拨打官方电话进行核实。请勿点击电子邮件或短信中与资金补贴有关的链接(即钓鱼网站),更不要提供您的个人信息!

新冠特效药诈骗

刘爷爷接到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当地防控中心的工作人员,声称刘爷爷的健康码和检测报告有异常,可能感染新冠肺炎,不过还在潜伏期,情况不算太严重。对方说现有一款特效药,5000元三个疗程,每天坚持服用就会恢复健康。刘爷爷非常害怕,立马向对方提供的账号转账,然而迟迟没有收到接受治疗的通知,这时刘爷爷才反应过来自己被骗了。

提醒:防疫工作人员不会直接推销产品、擅自收取费用,不要轻信陌生人!

领取“防疫补贴”诈骗

康爷爷居家隔离期间,收到短信称“接社保部门通知,国家将发放补贴,请收到邮件的居民自助办理,认真填写以免补贴不能准时入账。”随短信附有一个二维码链接,提示扫码自助办理。康爷爷扫码进入网页,输入银行卡号、姓名以及收到的手机短信验证码。随后康爷爷收到银行扣款13万元短信。康爷爷连忙打电话给社区进行核实,被告知不存在这种补贴,这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

提醒:收到类似“疫情补贴领取、办理”等消息时,应通过官方渠道进行核实确认。

冒充流调工作人员诈骗

李奶奶接到自称流调电话,询问是否去过某超市,时空重合人员需隔离。李奶奶表示没去过,于是对方称李奶奶的健康码可能被盗用,据“调查”李奶奶不仅去过,还参与超市内办银行卡领鸡蛋活动,目前该银行卡涉嫌诈骗,并发来包含李奶奶详细身份信息的执行文书,李奶奶慌了神。对方表示,李奶奶需缴纳保证金到指定“安全账户”,待调查完资金流水,再将钱返还。李奶奶按对方要求转账10万元,但再次联系时已经被对方拉黑,这才察觉被骗。

提醒:流调工作人员和公安机关不会以任何理由让流调对象转账和进行所谓的“资金核查”,更不存在所谓的“安全账户”!

低价出售防疫物资诈骗

不法分子利用复工复产期间,口罩、酒精、消毒液等防护用品紧缺之际,通过微博、微信、QQ、直播平台等发布虚假信息,打着低价的幌子,诱骗受害人转款购买,收到货款后便拉黑受害人,实施诈骗。

提醒:购买防护用品可通过可靠平台,切勿轻信个人信息。

总结一下,骗子最常用的诈骗话术有三种:“账户已被冻结需解冻”“行为会影响个人征信”“需要汇钱至安全账户”。这三句话每当听到就要警觉。还有一个“三不一多”原则需要牢记:“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

12381,96110,牢记这两串数字让你远离骗局!

12381涉诈预警劝阻短信系统可根据公安机关提供的涉案号码,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自动分析发现潜在受害用户,并通过12381短信端口第一时间向用户发送预警短信,提示用户可能面临“贷款”“刷单返利”“冒充公检法”“杀猪盘”等9类电信网络诈骗。当用户接收到12381涉诈预警劝阻短信时,应提高警惕,及时终止与诈骗分子联系或终止付资金,如有疑问可拨打公安机关110、96110号码进行咨询。该系统不关联用户个人信息,全程无人工干预,且部署了防攻击、防泄露、防窃取等防护手段,可有效保障用户个人信息安全。

精准预警和劝阻电信网络诈骗,除了发短信,还可以打电话。公安部刑侦局推出了全国统一的预警劝阻咨询电话:96110。

96110共有三大主要服务功能:一是劝阻,接到“96110”这个号码打来的电话,说明市民或其家人正在遭遇电信网络诈骗,又或者属于易受骗高危人群。二是咨询,市民如遇到疑似电信网络诈骗,可致电咨询。三是举报,市民如果发现涉及电信网络诈骗的违法犯罪线索,可通过该专线举报。

所以,当您接到96110打来的电话,千万别挂,一定要接听!

精准预警和阻击电信网络诈骗,除了短信和电话,还有App。由公安部刑事侦查局组织开发的国家反诈中心App已在全国上线。下载安装App后,当收到可疑人员的来电或短信,短信内容包含可疑网址或安装可疑App应用时,它可以智能识别骗子身份并提前预警,还可以随时向平台举报各种诈骗信息,大大降低用户受骗的可能性。

猜你喜欢

骗局银行卡受害人
揭秘光的折射形成的“骗局”
别被骗局牢牢关住!
复杂背景下银行卡号识别方法研究
银行卡被同学擅自透支,欠款谁偿还?
谁划走了银行卡里的款
受害人承诺与受害人自冒风险中的刑民关系研究——基于英美法系与德国的比较视角
匀加速骗局
家庭暴力案件中,刑事附带民事判决没有对受害人进行赔偿的部分,受害人能否另行提起民事诉讼?
意大利刑法中的受害人同意
关于审稿专家及作者提供银行卡号的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