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海系统适应性研究进展与展望

2022-12-01阴曙升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22年12期
关键词:海岸带适应性框架

阴曙升

(1.辽宁师范大学a.地理科学学院,b.海洋可持续发展研究院,辽宁 大连 116029;2.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海洋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辽宁 大连 116029)

0 引言

海洋与陆地作为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系统,通过各类人类经济活动与其发生密切联系。据统计,人口在250 万人以上的城市中有2/3 位于沿海地区[1],但沿海地区的非理性开发在为经济社会带来福祉的同时,逐步挤压沿海生态空间,衍生出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制约了海岸带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随着可持续发展研究的不断加深,地理学者对人地关系地域系统进行深入研究,并将人地关系地域理论引入海岸带研究中,衍生出人海地域关系理论(人海系统),进一步丰富了海岸带综合管理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面对灾害风险、气候变化、生态恢复等问题,人海系统适应性作为新的研究方向,将重点关注人海系统视角下沿海区域功能实现、组织协调能力,关注人类活动和自然要素变化背景下的适应能力。当前我国人海系统适应性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现有研究多以概念引入或国外经验介绍为主[2,3],或从单一的人类活动或海洋灾害应对等单一维度对人海系统适应性进行分析,对海岸带区域快速发展引发的可持续发展危机关注不足,缺少对人海系统的适应性反馈机制研究[4,5],缺乏更为系统或综合的考量。适应性作为研究人海关系相互作用机制的新方向,旨在探究人海系统中各系统组成部分及整体对外部环境干扰的适应能力,以削减负面影响,提高系统稳定性,构建相应的适应性管理体系以保障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本文基于人海关系地域系统,对国内外相关进展进行总结,系统归纳人海系统适应性研究基本概念、发展过程和主要研究方向,针对当前研究趋势和薄弱环节,提出未来发展方向,为后续研究提供支撑。

1 人海系统适应性研究缘起与内涵

1.1 研究缘起

适应性(Adaptability)源于生物学领域,本意为生物在生存竞争中为适应环境而产生一定性状的现象[6]。20 世纪70 年代初期,可持续发展理念开始兴起,Holling[7]提出生态系统适应性循环理念和适应研究框架;20 世纪90 年代,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适应性研究逐渐增加,Smit 等[8]提出适应性分析框架,即“适应谁—对什么适应—如何适应—适应效果”。2001 年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对适应性进行了界定,即生态、社会或经济等方面对实际或预期刺激做出反应的系统及影响,但并未提出分析框架。因此现有适应性研究多参考脆弱性、恢复性、韧性等研究框架对单一问题进行研究。

随着海洋开发活动的加剧,人海矛盾日益突出。韩增林等、张耀光等在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人海关系地域系统,将其视为人类活动与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之间的矛盾冲突[9,10]。刘天宝等[11]、李 博等[12,13]也从 内 涵 与 特 征 等 方 面 对 人 海 关系进行探讨。2019 年IPCC 在报告中指出,海洋和冰冻圈的变化已经影响到包括发达国家在内的岛屿和沿海地区,并且变暖引起的空间分布和鱼类种群变化对现有国际或国家海洋渔业治理造成巨大压力(https://www.ipcc.ch/srocc/)[14]。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沿海地区通过增加灾害风险预警与投资有助于减少经济损失,但此类投资受到当地经济发展能力限制,部分地区尽管提出了适应性政策与应对措施,但风险程度的增加也制约了应对措施的效果。实践表明,人海关系的可持续发展也需要采取应对措施,以减轻或适应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危害及负面影响[15]。近年来,适应性思想已逐渐被生态学、地理学、管理学所吸收,并开始在部分地区进行适应性评估与管理,但如何适应人类活动导致的气候变化,适应气候变化带来的海岸带生态系统退化、关键基础设施建设和提高涉海区域适应能力等问题,在人海系统适应性等理论层面仍需突破。

1.2 适应性研究概念与内涵

基于Smit的适应性研究框架可知,适应性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也是有机体自我调节的机制过程,而适应的结果又影响了环境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冲击程度。不同学科对于适应性的理解不同,研究理念也有所差异。其中,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认为,适应是社会、经济或生态系统对于实际或预期的环境变化影响做出的调整。一方面,调整是对已发生事件做出的应对,另一方面也可视为对已发生事件可能造成的影响做出的反应[14]。

地理学者认为,适应性具有“协调”“调节”的内涵,包涵了人地关系中支撑、约束及响应作用[16];经济学中适应性关注区域或地方经济承受冲击并恢复的能力;城市规划研究人员认为,适应性是城市避免其结构和功能(状态)发生质的改变,在受到干扰后能够重新自我组织,并维持自身的主要功能的策略;景观生态学中的适应性指景观吸纳各类影响并维持主要功能的特性;在社会学领域,适应性是一种处理一系列问题的机制,包括能量和关键营养素的限制、危害,以及各种其他限制,将适应过程视为人类利用新的资源或环境条件,创造新的生态位的一种方式。作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韩增林等[9]认为人海关系是沿海地区各类要素相互非线性作用形成的复杂系统;李博等[13]提出人海经济系统环境适应性是根据区域发展现状、发展阶段及资源环境要素组合变化对人海关系未来可能出现的状况进行调控的能力。适应性研究概念及学科领域情况如表1 所示。

表1 适应性研究概念及学科领域Table 1 Various definitions of adaptability by scholars of different disciplinary backgrounds and research institutions

由于海岸带和人类活动的开放性、复杂性和综合性等特征,人海关系适应性不仅包括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还涉及生态系统、渔业管理、基础设施等层面,是适应主体应对外部变化或内部扰动时所具备的能力、资源的综合。因此,本文在人海关系地域系统的基础上进一步概括人海系统适应性内涵,即由海岸带经济系统、社会系统、管理制度、基础设施及生态系统等各类系统组成的复杂系统,在面对扰动时所表现出海岸带当前和未来时期的适应能力,更强调不同利益主体的多元参与能力。即在人海关系视角下,经济系统主要体现在海岸带区域经济系统运行的稳定能力;社会系统主要表达不同利益主体应对风险的能力;管理制度主要反映管理机构应对灾害风险的组织、行动能力;基础设施系统是指海岸带基础设施应对风险的恢复和保障能力;生态系统是指沿海地区生态系统面对风险扰动时的恢复能力。

2 人海系统适应性研究进展

人海系统是由人类活动与海岸带环境构成的复杂而开放的巨系统,具有要素—尺度—过程多样性和复杂性等特点,也面临着气候变暖、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风险扰动。如何有效应对风险扰动,减轻发展过程中的脆弱性,成为人海关系适应性的核心问题。目前,对人海关系适应性研究主要集中在人海关系理论与框架、人海关系适应性评价与适应性管理框架等方面。

2.1 人海关系理论与研究框架

人海系统缘于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受到多学科交叉影响,在长期研究过程中,国内外学者多从地理学、生态学、经济学等视角出发,构建人海关系分析框架与研究模型。国外研究多以人—海辩证互动为框架,分析人类活动与海洋环境之间的互动过程,将人类海洋活动视为利用海洋空间和资源进行生产与服务活动的综合,一方面研究人类活动对海洋环境的影响[26,27],另一方面探讨人类活动对海洋环境变化的适应性[28],形成海洋承载力、脆弱性及适应性等概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到国家与政治视角,集中讨论海洋空间划界与权益界定,例如马汉的海权论、科恩的海洋地缘政治思想等[29]。国内研究人员重点参考人地关系理论,对人海关系互动中的海洋经济进行深入研究。刘天宝等认为,人海系统互动存在平行、互补、替代和冲突等多种类型,人类社会具有的多种属性使人海关系演变更为复杂,但现有研究仍缺乏对人海关系理论本身的探讨[11];进一步提出人海地域关系系统是由人、海洋、陆地共同构成的复杂而多样的系统,其中人海地域关系中的海洋,并不是自然意义上的海洋空间,还包括了受到人类活动影响的海洋基础设施及对海洋的认识等,丰富了对海洋本体的理解。

人海系统的发展会受到外部环境扰动和内部结构变化等多种因素干扰,现有人海关系研究框架,多基于可持续发展系统构建研究框架。如孙才志等[30]基于人类社会系统—海洋资源系统,构建沿海地区人海关系评价指标体系,并对二者之间的协同演化关系进行探讨;而随着脆弱性、弹性等研究理念的引入,韩增林等[31]、李博等[32]较早的开始人海关系脆弱性研究,认为脆弱性是人海关系的一种本质属性,是一个动态演化过程,并将人海关系分解为资源环境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对辽宁沿海经济带人海关系进行研究。到目前为止,现有人海关系研究主要从系统综合视角出发,对人海关系系统进行解构,研究视角较为单一。

2.2 人海系统适应性评价

人海系统适应性评价作为理论的实践部分,主要以社会生态系统(SESs)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及人地关系理论为基础,对海岸带自组织、自适应等能力进行评价。Natalie 等[33]以洪都拉斯海洋自然保护区为例,对其适应性管理进行评估,研究表明,适应性管理有助于改善当地海洋保护区的生态健康、社会福利与管理效力,但是仍需要从监督和决策等方面完善适应性管理制度;May[34]对北卡罗来纳沿海地区的适应性进行评估,发现滨海地区由渔业向旅游业的转变可有效增强该地区的适应性,但在面对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等未知的扰动时,其适应性效果仍需评估。国内学者对海岸带适应性评价多从人海关系视角出发。孙才志等[30]认为人海关系协同评价是包含人口、社会、经济、环境等诸多方面的巨系统,系统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实现社会进步,并据此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沿海地区进行综合评价。

在评价内容与指标体系方面,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尝试从多方面构建人海关系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其中:国外学者以面向提高人海关系适应能力为目标,多从基础设施、政策管理、利益参与者等方面构建海岸带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国内学者则从人海关系适应性入手,从经济、环境、生态等维度构建海岸带适应评价指标体系。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国内外对海岸带适应性评价的层次不同,不同层次的侧重点也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①国外研究人员认为社区是区域治理的基本单元,也是面对风险扰动的直接主体,提升社区适应性或社区人员适应性有助于提高该地区整体适应性,因此侧重于从微观方面入手,开展海岸带社区适应性评价,主要聚焦于基础设施、非政府组织管理、渔业渔民发展、旅游业从业人员等;②国外人海关系适应性评价多关注城市人文环境评价,据此引入教育、医疗、基础设施等评价指标,对人海关系适应性进行分析;③国内研究视角较为宏观,研究区域多以地区或省区为单位,从社会、生态、经济等系统出发构建指标体系,关注区域间海岸带适应性差异。

综合而言,国内外研究人员在人海关系适应性的研究对象、研究尺度及概念理解存在较大差异,进而影响指标体系构建。但现有评价指标体系均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支撑,关注不同系统间协调能力,而国内人海关系适应性评价多通过借鉴脆弱性、弹性等研究思路,在中、宏观尺度上对其进行解构,忽视了微观尺度,如教育、产业、渔民生计等人文层面指标,在实证研究和方法选择仍需深入。

2.3 人海系统适应性管理

人海系统适应性管理被认为是对国家自然资源管理的补充,将人海系统中各子系统的不确定性作为先决条件,通过适应性策略帮助各子系统保持或恢复的能力。①Silvia 等[28]基于暴露性、敏感性等,提出沿海适应性管理评估框架;Adger[35]认为人海系统适应性研究建立在社会生态系统(SESs)复杂性的基础上,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的复杂系统具备吸收冲击、适应环境、学习和自组织能力,其目的是适应社会生态系统的发展而非操纵。Vikolainen等[36]构建社会功能多维度评估框架(GAT),涉及决策者、参与者、目标、资源与责任划分等内容;上述框架核心基于人类—环境耦合系统,将人海关系中利益者、参与者、资源环境、管理目标和工具等通过动力机制和反馈机制相互连接,突出系统及子系统之间的连贯性、复杂性与灵活性等特征[26]。②生态系统视角下适应性管理框架(EBM):在此框架下综合考虑不同部门的累积影响,并在多目标共存的情况下,依据EBM建立和谐的管理体系,以实现生态系统稳定、功能正常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在此框架下,人海关系适应性管理从海洋功能分区、海洋保护区划定、海洋承载力等角度出发,从治理视角提升海岸带或海洋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37]。③海岸带综合管理框架(ICZM):已有研究指出海岸带综合管理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旨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人类与海岸带环境保护之间动态平衡[38],因此,该框架主要考虑人类活动、科学研究及政策管理之间的相互作用,并通过管理政策协调人类活动,以实现人海关系动态平衡;Carlos 等[39]从政策、目标、管理策略、教育等10 个方面构建海岸带综合管理评估框架,在后续研究中,结合SWOT 分析方法,从游客和旅游从业人员视角进一步探讨海岸带管理体系;Celene等[40]将公众参与和ICZM 相互整合,进一步完善海岸带综合管理框架。从上述研究框架可以发现,人海关系适应性管理以跨部门、跨区域合作为基础,强调海岸带面对各类风险扰动的整体性,并根据目标、阶段或者对象提出响应策略[41]。总体来看,上述人海系统适应性管理框架均以“社会—生态”系统管理框架为主。由于不同学者对现有人海关系研究框架的理解差异,导致不同管理方法在各自适应对象和逻辑结构上也存在较大差异,现有人海系统适应性管理框架仍受到脆弱性、弹性等管理框架影响,对于人海管理适应性管理仍有待深入研究。

2.4 人海系统适应性提升策略

人海系统适应性研究框架与评价体系的最终目标是提升沿海地区的整体适应性。已有研究以海岸带或海岛等区域为载体,对区域内各系统间的适应性进行测度,进而提出相应的适应性提升策略。①基于脆弱性的提升策略。脆弱性关注人海关系遭受的压力,当人海关系及其子系统面临风险时,不同的应对策略决定了系统整体的适应性。李博等[12]指出人海关系的主要矛盾来源于内部人海资源环境子系统,应适当控制海洋资源开发规模,完善海洋环境治理体系,增强人海关系的适应能力。②基于恢复性的提升策略。恢复性关注人海关系遭受压力的抵抗能力和恢复适应过程。Wardekker 等[42]以荷兰沿海三角洲区域为例,指出沿海地区的恢复性管理更有助于沿海地区快速响应意外状况,地方管理者应以“恢复性”为原则”,及时调整当地政策。Jean等[43]对澳大利亚海岸带管理成效进行评估,提出将区域恢复评价加入海岸带管理决策中,进一步提升管理成效[43]。③基于可持续发展的适应性提升策略。此框架将适应性视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特性,适应性的提高有助于整体人海关系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部分学者指出沿海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出发点与立足点是提高适应性的关键所在[44];孙才志等[45]认为,人海关系地域系统本身属于复杂的自适应系统,在承受各类风险的同时存在基础的协同演化机制,因此,人海关系适应性分析需要从可持续发展的整体系统出发进行综合评价。④适应性管理策略评价。Verónica等[46]对中美洲国家沿海管理政策进行评估,认为中美洲国家海岸带缺乏统一协调机制,并且现阶段沿海地区适应性提升策略也并未被周边国家重视,未来需从国家顶层设计方面加以协调;Sridhar等[47]基于经济发展、政策、技术等方面,对印度沿海适应性管理策略进行分析,指出沿海适应能力提升的关键在于相关政策与法律得到坚定执行。我国学者多从海岸带空间开发利用的角度出发,对其开发利用强度进行分析[48,49],进一步提出相关管制或生态修复措施[50]。总体上而言,当前人海关系适应性提升策略研究以国外为主,国内仍处于起步阶段,在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等方面还有待深化。

3 人海系统适应性研究展望

3.1 核心概念与研究视角

当前适应性研究在地理学、生态学、城市规划学等领域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但在人海关系研究领域成果较少,研究成果以国外为主,国内研究成果较少。正如Smit 所言,适应性的核心概念在于主体与客体之间的适应性关系及适应过程。由于人海关系研究与实践整体落后于人地关系,也缺乏对人海关系适应性的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探讨。人海关系中,适应性的主体可以是产业经济部门、社区等社会经济部门,也可以是滨海生态系统等,如何根据研究范围或尺度,界定适应性主体与客体显得尤为重要。现有人海关系适应性研究中,适应客体多是沿海生态破坏、系统内部矛盾等问题,也可以视为应对当前或未来的变化和挑战,因此适应客体的范畴较为宽泛;适应过程,即适应性反馈机制,适应过程可分为内部驱动和外部驱动两部分,即主动适应过程和被动适应过程。系统内部适应是主体对客体的预期变化进行主动调整过程,而外部驱动则是由于外部环境变化,导致适应系统整体面临威胁,进而应对外部扰动产生的适应过程。最终,适应过程的结果直接反馈于主体,并直接体现在主体的适应能力,为后续调整转变产生直接影响。

由于不同学科对人海系统适应性概念、分析视角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现有人海系统适应性框架存在着不同的侧重点,如基于社会—生态系统的人海关系适应性研究和基于生态系统管理的适应性研究方向等,其中社会生态系统视角下侧重于评价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整体系统的适应能力;生态系统管理框架的适应性研究框架则侧重于海岸带生态系统服务能力的恢复性与适应性;海岸带综合管理视角下则呼吁地理学、生态学、规划学、管理学等多学科共同参与,协同管理等方式应对海岸带风险扰动。但由于人海系统存在的复杂性与多样性,现有研究多集中于应用案例分析,评价指标存在较大差异,通用性较差。此外人海系统适应性理论框架核心是对客观事物和现象的简单抽象,通过概括人海系统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及其适应性特征和内涵,进而建立可接受的框架,但目前人海系统核心研究范围并未统一,国内外研究尺度存在较大差异,不利于深入揭示人海关系及各组成要素间的作用机制。

3.2 人海系统适应性研究挑战

通过人海系统适应性评价,寻求未来海岸带区域良性发展,已经成为人海关系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新领域。国内外对人海系统适应性的研究较为少见,国内研究则以国外经验介绍,相关概念引入为主,本土人海系统适应性还没有形成研究热点,已有研究主要借鉴脆弱性、弹性等研究方法,研究框架仍在摸索,本土化人海系统适应性研究仍面临着诸多的挑战。

首先是人海系统适应性理论与体系构建方面。现有研究已对人海关系进行了详细论述,但对适应性的概念、理论等尚未达成统一或权威的界定。其概念的多样性,研究领域的交叉性,导致适应性研究理论方法混用[51],限制了人海关系适应性的研究。其中,现有适应性研究多借用脆弱性、恢复性、韧性等理论的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或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等社会学方法,缺乏具有代表性的分析方法和研究体系,也阻碍了人海关系适应性进一步完善。人海系统是一个复杂系统,其核心在于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优化、社会活力恢复等。适应性视角下人海系统在基本要素、适应主体与客体的认定仍不清晰,但从人海关系演化过程来看,“海”对“人”的作用具有先导性的作用,“人”对“海”具有适应性,二者同时具有反馈过程,并在此过程中进一步相互适应,具体过程表现为海洋经济发展早期,人类依靠海洋空间与环境,发展海洋经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沿海地区对当地海洋资源的依赖逐步减少,转而依赖外部流动要素,此过程中,海洋也通过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限制人类社会发展,但目前对此过程分析研究尚属空白。因此,从地理学角度出发,人海系统适应性更应从综合性与系统性的角度出发,对其适应性的主体与客体、适应能力与适应水平、适应过程与适应效果等方面继续深入。

其次是涉海区域适应性研究的维度和尺度研究方面。现有研究多从自然环境变化、生态系统调整等方面切入,着重刻画不同干扰下人类社会行为的适应性,研究维度仍集中在人地关系研究框架中,涉海区域适应性研究较少。现代人海关系与人地关系相比,其开放性、复杂性与流动性更加明显,而全球环境变化与流动要素集聚使得涉海区域“时空压缩”效应更加显著,在此背景下,如何明确区域适应性与产业适应性、环境适应性与系统适应性,乃至局部适应性与整体适应性等特征仍需深化。此外,“时空压缩”缩短了不同涉海区域的距离,也缩短了不同区域与海洋的距离,海洋经济流动要素驱动下的涉海区域适应性机理与模式,“人”—“海”适应性演变特征研究面临新的挑战。

第三是国内外研究合作与借鉴方面。现有人海系统适应性研究差异性明显,国外研究多集中于对特定背景下的各要素作用机制进行分析,如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沿海生态系统恶化的背景下,沿海地区是否有效承载渔业资源开发、旅游业发展,继而影响沿海社区可持续发展。研究方法多采用问卷调查、专家评价、社会访谈等,对现有管理框架进行分析,以探讨人类社会如何适应环境扰动等;国内学者则关注人海关系视角下的适应性作用机制,多采用线性回归模型、集对分析、信息熵等模型对其协同演化路径进行分析。总体而言,国外研究微观有余而宏观不足,国内研究宏观有余而微观不足,如何协调跨学科、跨背景研究之间的分歧,统筹多元方法、技术、模型与体系之间的有效融合,也是有效促进人海关系适应性研究的重要方面。

第四是人海系统适应性政策管理与预警方面。IPCC在特别报告中指出,受到极端天气与人类活动影响,沿海地区生态系统服务、渔业支持能力已受到显著影响[14]。人海关系适应性是多尺度、多视角的,已有研究以单一扰动研究居多,并未涉及不同系统之间多重影响关系研究。此外,现有研究多关注现阶段人海关系适应状态,尚未考量不同情景下海岸带适应性预警研究,如高碳排放情景、环境污染、渔业资源衰退等。如何辨析不同类型的风险扰动对人海关系适应性的影响程度、作用强度及持续时间等仍需加以深入。现有人海关系适应性研究在面向海岸带空间管理或治理等方面已有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多集中于国外,且在不同管理或制度背景下的人海关系协同演化,适应性评价与分析结果仍旧匮乏,对我国治理政策调整与完善的参考价值有待提高。

最后是地理学视角下的适应性研究领域扩展方面。人海系统与人地关系类似,暴露于多尺度、多要素共同作用下的多重扰动,面向多重要素作用关系下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尚处于起步阶段,现有研究多通过生态修复、平衡调控等措施缓和现有人地关系和人海关系,进一步通过刚性控制与弹性管理相结合的方式规范人类活动,以求提高区域适应能力,促进可持续发展。而地理学视角下的适应性目的在于协调静态适应与动态适应,不同地域单元适应性与整体适应性,通过改善空间适宜性与环境适应性,实现国土空间优化、产业布局调整与高质量发展等良性互动,更加注重整体性与系统性。但总体上在地理学视角下的适应性研究较为少见,对于系统内部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区域本性”客观规律性认识或如何适应客观规律仍缺乏有力的理论与方法支撑。

4 结语

人海系统适应性是涉及多要素、多尺度的综合过程,适应也是优化人海互动关系的过程与结果。人类社会通过生产行为开发海洋资源,获取未来发展资源,并在人海关系互动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海洋及海岸带由于人类活动影响,具备了社会、经济等多种属性,但在系统运行过程中,作为人海关系中的主体—人类社会基于自身活动对原有外部环境产生重大影响,在产生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导致大量环境问题,进而反作用于人海关系。

但适应性首先是个体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在人海关系中表现为渔民收入,海洋生物环境感知,逐渐上升为系统适应,进而影响社会系统、经济系统等(如海岸带管理政策、经济发展模式等)。总体来看,人海关系地域系统适应性研究呈现侧重经济、社会关系研究,忽视生态、个体微观探讨,侧重管理方式提升,忽视内在机理分析,侧重问题描述,忽视理论探讨等问题。作为寻求人海关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人海关系适应性已尝试对人类活动进行反思并做出应对,但仍需大量研究案例作为支撑,在研究方法上,充分利用大数据、地理信息系统等手段,关注特殊区域与微观个体,形成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体系,以梳理各系统功能的相互关系,探讨不同适应模式,从而寻找适合我国基本国情与发展实际相结合的适应性理论与实现途径。

猜你喜欢

海岸带适应性框架
基于陆海统筹的海岸带空间功能分区——以宁波市为例
有机框架材料的后合成交换
框架
新高考适应性考试卷评析及备考建议
我国海岸带城市化系统耦合协调时空动态特征——以东海海岸带城市为例
基于砂质海岸带海水入侵模型试验分析研究
海岸带弹性初探
健全现代金融体系的适应性之“点论”
大型飞机A380-800在既有跑道起降的适应性研究
关于原点对称的不规则Gabor框架的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