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地区输尿管结石CT值在体外冲击波碎石疗效预测中的应用价值
2022-12-01姚治情贺利明王福利刘晓阳
姚治情 贺利明 王福利 刘晓阳△
(1.神木市医院(西北大学附属神木医院)泌尿外科,陕西 神木 719300;2.陕西省榆林市中医医院泌尿外科,陕西 榆林 719000;3.西安空军医院泌尿外科,陕西 西安 710054)
输尿管结石是泌尿外科最常见的收治疾病之一,原发结石较少见,大多数来源于肾脏,在排出过程中于输尿管狭窄处停顿受阻而形成。该病在我国的发病率为2%左右,但是术后复发率比较高[1-4]。CT作为一种敏感度高、安全快速、特异度高,准确的辅助诊断方法,特别是当前螺旋CT对的时间与空间分辨率更高,扫描层面比较薄,部分容积效应对CT值造成的干扰比较小,具有更高的成像清晰度[5]。不同成分输尿管结石的CT值存在很大差异,CT在输尿管结石的诊断方面也有较高应用价值,也为CT预测输尿管结石患者的预后提供了理论基础[6]。本文具体探讨了陕北地区输尿管结石CT值在体外冲击波碎石疗效预测中的应用价值。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选择在神木市医院(西北大学附属神木医院)及榆林市中医医院进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的输尿管结石患者288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术前诊断为输尿管结石,具有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的指征;结石直径<20 mm;首次行体外冲击波碎石的患者;年龄20~75岁,单侧结石;神木市医院(西北大学附属神木医院)及榆林市中医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了此次研究;择期手术都由同一组医生完成;患者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患者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输尿管解剖结构畸形;全身出血性疾病未控制者;严重泌尿系感染未控制者;有经皮肾镜或开放手术史等患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临床资料不完整者。
1.2方法 (1)CT检查:所有患者在术前都给予螺旋CT检查,扫描范围包括中下腹部。使用采用64 排螺旋CT机进行非加强扫描,扫描参数:层厚5 mm,层间距5 mm,120kV,125 mAs,。调整CT 影像至腹窗,选取结石的最大面积层面,选取结石中心部位与周围4个部位作为检测点,取5个点所测的CT值平均值。根据CT值的平均值分为CT值<800HU(A组)与CT≥800HU(B组)两组。(2)体外冲击波碎石:所有患者都给予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采用惠康V型进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中由X线定位判断碎石情况,由碎石医师全程操作和记录相关数据。碎石电压9~10.5kV,触发频率70次/分,焦距控制75 mm~85 mm之间,单次冲击次数:≤2 500次,如患者需行两次及以上的体外冲击波碎石,则间隔时间至少为2周,将体外冲击波碎石总的冲击数记录为“体外冲击波碎石冲击数”。(3)观察指标:①在术后1 d进行碎石成功率判定,以≤4 mm视为碎石成功,碎石不成功者继续进行碎石。②在术后3个月复查结石状况,以影像学提示手术侧无结石残留或者残留结石最大直径<0.4 cm表明无结石残留,否则认为结石残留。③观察与记录患者的性别、结石部位、年龄、结石最大直径、体重指数等指标。④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与低热、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血尿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分类资料采用χ2检验;相关性分析中,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Pearson分析,只要存在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或分类资料时,均采用Spearman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ROC)曲线曲线进行预测价值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CT值情况 288例患者的平均CT值为(887.22±56.27)HU,其中A组200例,B组88例。
2.2一般资料对比 两组的性别、结石部位、年龄、结石最大直径、体重指数等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对比
2.3围手术指标对比 A组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与低热、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血尿等并发症发生率都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围手术指标对比
2.4碎石成功与结石残留率对比 所有患者都碎石成功,A组术后3个月的结石残留率为1.0%,低于B组的1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术后3个月的结石残留率对比(n)
2.5相关性分析 在288例患者中,Pearson分析或Spearman分析显示CT值与结石残留、并发症、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都存在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陕北地区输尿管结石CT值与体外冲击波碎石预后指标的相关性(n=288)
2.6预测价值分析 在288例患者中,ROC曲线显示CT值预测结石残留的曲线下面积为0.819(95%CI为0.711-0.923)。
3 讨 论
体外冲击波碎石为输尿管结石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具有微创、简单方便、价廉等特点,能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但是部分患者由于内外在因素的影响,在术后容易出现结石残留,导致结石复发。为此早期治疗输尿管结石及预防结石复发,逐渐成为临床普遍关注的焦点[7]。输尿管结石根据结石晶体成分的不同可以分为胱氨酸结石、尿酸类结石、胱氨酸结石、磷酸镁铵结石、草酸钙结石等,结石CT值越大,结石硬度就越强,结石越难进行破碎[8-9]。本研究显示288例患者的平均CT值为(887.22±56.27)HU,其中A组200例,B组88例;A组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与低热、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血尿等并发症发生率都低于B组。当前有研究显示结石CT值越低,行体外冲击波碎石需要的冲击次数越少,结石越容易被击碎,患者住院时间越短,并发症发生率也更低。CT 值越高,碎石所需的冲击次数就越多,也会导致患者预后不良[10-11]。
输尿管结石会造成输尿管功能损害、引起尿路感染、肾衰竭、阻梗等症状,部分患者无明显不适症状,以致结石缓慢生长,在就诊时已出现肾积水,容易导致患肾功能丧失[12]。本研究显示所有患者都碎石成功,A组术后3个月的结石残留率为1.0%,低于B组的10.3%。从机制上分析,CT值除了能够判断结石的主要成分,还对结石易碎性判断也有重要作用。结石的易碎性同结石残留密切相关。有研究显示结石CT值与其硬度值正相关,平均CT值越高的混合性结石,其硬度也越大,结石很难被一次击碎,导致结石残留率比较高。本研究Pearson分析或Spearman分析显示CT值与结石残留、并发症、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都存在相关性;ROC曲线显示CT值预测结石残留的曲线下面积为0.819(95%CI为0.711-0.923)。表明CT值作为一项可量化的指标,有助于预测体外冲击波碎石的预后,为输尿管结石患者治疗方法的合理的选择提供了可量化的参考依据。不过本研究对结石CT 值得测量只选取了单个层面进行测量,未对术中取出或患者术后自行排出的结石进行结石成分分析,将在后续研究中进行探讨。
总之,陕北地区输尿管结石患者的CT值与体外冲击波碎石的预后存在相关性,CT值可有效预测患者结石残留发生情况。